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特征、内涵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曼 董金宇 牟俊燕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3,共14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引发各界对数字技能的关注,我国也提出将建成数字人才强国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已有文献多围绕数字技能的应用侧展开论述,鲜有研究对其进行理论溯源,探索数字经济对传统人力资本概念框架...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引发各界对数字技能的关注,我国也提出将建成数字人才强国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已有文献多围绕数字技能的应用侧展开论述,鲜有研究对其进行理论溯源,探索数字经济对传统人力资本概念框架的更新和推进。在此背景下,将数字技术全面嵌入人力资本既有理论体系,提出并阐释了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概念框架。首先,“技术—经济”范式变革使得教育、经验等传统人力资本代理变量的地位受到挑战,衍生出包含数字认知技能和数字情感技能的数字人力资本作为全新内核。其次,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助力形成“一高一低,一长一短”的人力资本投资新模式。最后,探讨了数字人力资本与传统人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研究展望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认知技能 数字情感技能 人力资本积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逻辑起点、制度基础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天聪 王悦晓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1,共6页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高职为双主体的培养模式,在制度层面基本完成中高职一体化的合法性建构。面向未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需要从形式一体化过渡到内涵一体化,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教学关键要素方面展开系统创新改革,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办学能力 高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劳动技能结构变迁
3
作者 崔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8,共20页
在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和产业结构稳步升级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的劳动技能结构也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通过建立年龄-时期-世代模型发现,在中国劳动技能结构的变迁中,劳动者就业岗位对复杂问题处理型技能、社会交往型技能需求随时期演进而上... 在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和产业结构稳步升级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的劳动技能结构也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通过建立年龄-时期-世代模型发现,在中国劳动技能结构的变迁中,劳动者就业岗位对复杂问题处理型技能、社会交往型技能需求随时期演进而上升,而对技术操作型技能水平需求则随时期演进而下降;同时,劳动技能结构中的不同维度在不同年龄、不同世代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青年群体和更晚世代的就业岗位有着更高的复杂问题处理型技能和社会交往型技能需求,技术操作型技能需求则在时期和世代两个时间维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劳动技能结构变迁一方面体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红利,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部分劳动者因劳动技能发展瓶颈面临被技术替代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就业结构 劳动技能 APC模型 技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模型与构建知识结构的矩阵方法
4
作者 杨竞菁 李进金 王鸿伟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7,共10页
基于变精度α-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阈值取值范围的不同拓展了三种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能力模型,讨论了它们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性质,并证明了由它们构建的知识结构族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技... 基于变精度α-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阈值取值范围的不同拓展了三种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的变精度能力模型,讨论了它们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性质,并证明了由它们构建的知识结构族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技能多映射构建知识结构的矩阵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模糊技能多映射中问题数、技能数对算法执行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空间 知识结构 模糊技能多映射 变精度能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过渡期管理在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高媛 李楠 +3 位作者 陈芳 邢思琦 王祎雪 蔡艳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08,1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干预周期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过渡期准备水平、自我管理效能。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过渡期准备水平得分、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癫痫患者的过渡期准备水平和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青少年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过渡期管理 过渡期准备水平 自我效能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身体素养发展的运动技能模式:内涵阐释、体系解构与实践启示
6
作者 张磊 孟泽禹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 “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科学模式,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充分的实证支撑。实践启示在于:重视体能、技能与心智的多维协同发展,筑牢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根基;融合多样化的运动体验,增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动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全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体系。未来可进一步从建立纵向有序衔接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体系、完善运动发展阶段划分、加强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提升运动技能教学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推进运动技能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素养 运动技能模式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联动云平台营养管理模式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武惠丽 王莉莹 苏雪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医院-居家二元联动云平台营养管理模式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法,将肿瘤内科2个病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连续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患者41例。...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医院-居家二元联动云平台营养管理模式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法,将肿瘤内科2个病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连续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患者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二元联动云平台营养管理模式,依托云平台对患者实施从院内至居家的全程营养管理。干预2个月和4个月后采用营养主观整体评估量表测评患者营养状况,并检测血清学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干预2个月及4个月后干预组营养主观整体评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二元联动云平台营养管理模式能够改善胃癌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合理膳食,对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营养管理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医院-居家二元联动 云平台 营养评估 营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职教出海的实践路径--以浙江省高职院校抱团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宣家辉 司银霞 +1 位作者 陆胜蓝 王雨帆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根据浙江省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部分成功经验展开论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抱团的“两个合力”,二是把握企业主体与院校专业优先的“两个关键”,三是紧扣“职业+汉语”整合培育与“本土化”企业班组长... 根据浙江省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部分成功经验展开论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抱团的“两个合力”,二是把握企业主体与院校专业优先的“两个关键”,三是紧扣“职业+汉语”整合培育与“本土化”企业班组长培养的“两个抓手”,希冀通过建设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扎根境外经贸园区的校企合作平台,优先启动中外校企三方认可度高、条件成熟的企业外籍班组长培训项目,为高职院校职教出海提供办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出海 双轮驱动 抱团服务 “职业+汉语”本土化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在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9
作者 蒋维 张海燕 +3 位作者 朱欣 刘佳 向诗语 罗梦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0-344,373,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中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4所中学的80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07人)和... 目的评价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中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4所中学的80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07人)和对照组(398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中学生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动机和行为技巧的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回答总正确率为82.8%,高于对照组的70.7%;干预组的5个生殖健康相关动机比例分别为92.8%、50.1%、73.8%、48.3%和71.0%,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干预前;干预组的4个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技巧比例分别为65.3%、73.8%、90.7%和86.1%,均高于对照组,且优于干预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在提高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形成正确的性态度与性行为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生殖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鼠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的动物建模
10
作者 吴建龙 谢庆平 +2 位作者 陈博达 朱孜冠 杨晓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针对实验动物显微外科技术培训需求,建立一种可重复操作的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大鼠模型,以提升显微外科医师在颈深部解剖区域的淋巴管静脉吻合的操作能力。方法选取20只4~5周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约10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 目的针对实验动物显微外科技术培训需求,建立一种可重复操作的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大鼠模型,以提升显微外科医师在颈深部解剖区域的淋巴管静脉吻合的操作能力。方法选取20只4~5周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约10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 mg/kg)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鼻粘膜下注射稀释吲哚菁绿(ICG)0.05~0.10 mL(浓度:0.1 mg/mL),沿颈部中线作1.5 cm切口,结合术中荧光成像技术,暴露颈深淋巴管及颈外静脉。在放大25倍下行淋巴静脉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结果颈深部备选淋巴管平均直径0.18 mm(0.1~0.4 mm),静脉管直径0.6~1.2 mm。完成20处吻合,即刻淋巴静脉再通率95%(19/20),失败1例。结论该模型可模拟临床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场景,同时具备解剖准备和操作重复性,为颈深淋巴静脉吻合训练提供了一种可操作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 动物模型 显微外科 技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精神与大国工匠成长路径: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的质性研究
11
作者 林晨 赵晨 徐燕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3,共12页
大国工匠是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人才力量,有必要就大国工匠的内隐特质和外显特征展开刻画,形成对其人才画像及成长路径的全面理解。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历遍大国工匠的文本资料,提炼其工作价值观体系,采用K-prototypes聚类算... 大国工匠是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人才力量,有必要就大国工匠的内隐特质和外显特征展开刻画,形成对其人才画像及成长路径的全面理解。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历遍大国工匠的文本资料,提炼其工作价值观体系,采用K-prototypes聚类算法析出人才画像构型;接着采用大语言模型和人工相结合的质性编码,梳理各构型大国工匠的成才路径。识别出奋进青年、巾帼栋梁、领军名匠、使命匠人、精益俊才、泰斗传人六类人才画像构型,总结出以“环境熏陶-价值涌现-能力涌现-杰出贡献”为过程的成才路径,且不同构型存在“殊途同归”的多重成长路径。结论有助于大国工匠人才的识别和培养,同时拓宽了大语言模型在社科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工匠 人才画像 大语言模型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非认知技能溢价与性别工资差距
12
作者 王杰 张世伟 张君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6,共19页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力技能的需求结构,同时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模型,引入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不可分割假定,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技能...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力技能的需求结构,同时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模型,引入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不可分割假定,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技能回报率的影响,并考察其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导致非常规工作任务部门就业的增加与非认知技能工资回报率的提升,从而相对非认知技能水平更高的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促进非常规工作任务职业选择概率提高与社会资本投资增加来实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但由于非认知技能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导致常规工作任务职业内性别工资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政府部门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劳动者非认知技能的开发和培养,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结构的重塑,促进工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非认知技能 性别工资差距 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尖技能人才成长路径及影响因素探究——基于16位劳模工匠的质性分析
13
作者 李丰 张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0,共8页
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精尖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凸显。采用深度访谈方法,对16位新时代以劳模工匠为代表的高精尖技能人才进行考察,并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探究高精尖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及关键影响因素... 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精尖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凸显。采用深度访谈方法,对16位新时代以劳模工匠为代表的高精尖技能人才进行考察,并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探究高精尖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高精尖技能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经历了认知学徒、能力建构、自我反思及价值实现四个阶段。高精尖技能人才既扮演了某些持续性的角色,也经历了角色的显著变化,其技能成长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为此,职业院校应通过强化专业基础与新兴技术融合,构筑多元“专业素养”体系;打造情境模拟与工作场所学习生态系统,促进知行合一;实施个性化职业规划与自我反思教育,激发内在潜能;搭建技能展示与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社会贡献与价值实现等策略,促进高精尖技能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劳模工匠 高精尖技能人才 成长路径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专业留学生“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老挝留学生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覃舒曼 黎典明 赵波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合作国家农业和教育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中国已成为老挝的第一大援助国、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老农业项目合作等对老挝懂中文、懂农业技术的人才产生急迫需求,研究老挝留学生“中文+职...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合作国家农业和教育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中国已成为老挝的第一大援助国、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老农业项目合作等对老挝懂中文、懂农业技术的人才产生急迫需求,研究老挝留学生“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老挝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农业专业留学生“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留学生 中文+职业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 老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雷福斯可供性理解之“物”的补充——技能习得模型的后现象学批判与修正
15
作者 程瑞 伏其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6,共11页
作为反思人类思维与行为的理论依据,德雷福斯的技能习得模型理论意义重大。技能习得模型中的“可供性”被德雷福斯理解为一种直接的邀请,以排斥可供性作为环境因素的客观性特征。矛盾的是,在技能习得模型中,“可供性的邀请”不可避免地... 作为反思人类思维与行为的理论依据,德雷福斯的技能习得模型理论意义重大。技能习得模型中的“可供性”被德雷福斯理解为一种直接的邀请,以排斥可供性作为环境因素的客观性特征。矛盾的是,在技能习得模型中,“可供性的邀请”不可避免地要以可供性的客观性为基础,这就使其难以实现德雷福斯本来的哲学主张。究其根源,技能习得模型预设了一种“认知主义主体”,并且忽视了技术与环境等“物”的维度。通过后现象学揭示出可供性的具体呈现过程,弥补模型中可供性理解的不足,可以修正技能习得模型,使其更加符合德雷福斯的哲学理想与技术哲学的“物的转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技能习得模型 可供性 邀请 后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的创新模式探析——基于老幼共融视角
16
作者 于颖 王祥凤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32,共9页
数智时代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一项国家战略性任务。老年群体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不高,而且面临政策支持缺位、感知存在偏差、应用能力薄弱、适老化服务缺失等诸多现实困境。老幼共融作为积极老龄化战略下的代际互助养老理念,可有效... 数智时代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一项国家战略性任务。老年群体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不高,而且面临政策支持缺位、感知存在偏差、应用能力薄弱、适老化服务缺失等诸多现实困境。老幼共融作为积极老龄化战略下的代际互助养老理念,可有效促进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为此,有必要构建老幼共融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模式:确立老幼数字素养融合发展目标、遴选适老化主题内容、开展协作解决问题活动、创设适老化数字环境、建立多维分层评价机制等。该模式将促进老幼两类群体协同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代数字生活,增进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数字素养与技能 老幼共融 代际学习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觉学习影响动作技能习得效率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游茂林 袁诗婧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7,共11页
如何提高动作技能习得效率是动作学习与控制(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领域的重点课题。已有研究肯定了触觉学习的有益性,但干预方案缺乏稳定性或练习内容简单,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体育器材来创建有效的触觉学习条件,然后开展为期2周... 如何提高动作技能习得效率是动作学习与控制(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领域的重点课题。已有研究肯定了触觉学习的有益性,但干预方案缺乏稳定性或练习内容简单,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体育器材来创建有效的触觉学习条件,然后开展为期2周、每周4次的实验干预,发现:在缺乏动作概念指导的情况下触觉学习产生的习得效率较低,而一旦练习者建立了动作概念,触觉学习明显产生了比认知学习更高的习得效率,而且认知学习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复杂动作技能,触觉学习有利于掌握简单动作技能,所以建议初学者采用“概念打底,触觉推进”的动作技能学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技能 学习模式 习得效率 认知学习 触觉学习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才引进政策与高技能劳动力流动
18
作者 张文武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4,共13页
本文将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纳入人口迁移效用函数模型,构建技能偏好型人才引进政策影响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框架,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286个城市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相关数据,通过交错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 本文将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纳入人口迁移效用函数模型,构建技能偏好型人才引进政策影响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框架,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286个城市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相关数据,通过交错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可以显著扩大劳动力的流动规模,对高技能流动劳动力增量及占比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才引进政策的激励强度与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正相关,政策更新越快、补贴力度越大,激励效应越高。政策措施的门槛要求与人才吸引的激励作用负相关,本科和大专的门槛要求对吸引人才流入更有效。有家庭和子女的高技能劳动力对身份准入类激励措施更加敏感,货币化补贴对青年高技能劳动力的激励作用更大。本研究为分析城市人才竞争政策的现实效应和优化设计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劳动力 人才引进政策 异质性劳动力迁移模型 交错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为例
19
作者 邹贞 尹程前 +1 位作者 夏文浩 霍瑜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9-112,共14页
培育本土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重要的内生动力之一,本研究基于拓展的技术接受理论,利用微观调查,借助有序Probit模型,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有用性感知、易用性... 培育本土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重要的内生动力之一,本研究基于拓展的技术接受理论,利用微观调查,借助有序Probit模型,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延伸性感知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均能显著提升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年龄、培训主体、培训时间、培训周期、培训地点和培训方式均显著抑制了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2)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延伸性感知均能提升新型职业农民“非常愿意”参培的概率,延伸性感知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愿的边际效应整体上大于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3)异质性分析显示,有用性感知对老一代新型职业农民参培的意愿影响更强,知识掌握感知和非农就业感知对新生代参培意愿的影响更强;相较于高教育水平职业农民而言,节约时间感知、知识掌握感知和非农就业感知均对低教育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愿的影响更强。综上所述,建议政府与相关培训单位通过加强培训秩序监管与效果宣传,同时丰富培训内容,为多元参培主体提供“个性化”选择,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技能培训意愿 影响因素 拓展技术接受模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技能形成体系研究:发展历程、特征与启示
20
作者 薛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92,共10页
技能形成体系是衔接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培训的关键系统,是个人、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及相互作用模式的总和,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及其素质提升意义重大。日本技能形成体系发端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实科教育和官办企业,在“殖产... 技能形成体系是衔接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培训的关键系统,是个人、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及相互作用模式的总和,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及其素质提升意义重大。日本技能形成体系发端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实科教育和官办企业,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学校实业教育和企业养成工制度并行发展,奠定了日本近代技能形成体系的基础。其后历经初步建立、战后重组、快速发展、模式形成、转型提质5个时期,形成了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前后衔接、效果叠加的“产学互动”技能形成体系模式。其中,学校职业教育承担一般技能的教育活动,企业培训承担特殊技能培训活动。日本技能形成体系的“产学互动”模式对我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职业教育 技能形成体系 产学互动模式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