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TRPM2 ion channel,an oxidative stress sensor,in hyperglycemiainduced pro-inflammaotry IL-1β in human monocytes
1
作者 Hui-ling TSENG Chi-teng VONG Pui-man HO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4-74,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2(TRPM2),a calcium-permeable 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 which acts as an oxidative stress sensor,in mediating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2(TRPM2),a calcium-permeable 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 which acts as an oxidative stress sensor,in mediating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IL-1βin high glucose condition.METHODS Human pro-monocytic leukemia cell U937 was purchased from ATCC and cultured in RPMI 1640(Life Technologies).Prior to high glucose(HG)stimulation,U937 cells were cultured in medium with glucose 5.5mmol·L-1 for 48 h.The cells were then incubated in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30mmol·L-1)or mannitol(30mmol·L-1)for 48 h.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RPM2 and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IL-1β were evaluated by ELISA.TRPM2 inhibitors(DPQ and AMP)and TRPM2 siRNAs were employ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RPM2 in HG-induced IL-1β production.RESULTS The TRPM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by 2-folds in U937 cell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high glucose(30mmol·L-1 for 48h)(P<0.01).The production of IL-1β in U937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HG treatment and was time-and dose-dependent(10,20 or 30mmol·L-1 glucose for 24,48 or 72h)(P<0.01).The HG-induced IL-1β production in U937 could be abolished by using TRPM2 inhibitors DPQ(100μmol·L-1 for 45min)and AMP(100μmol·L-1 for 45 min)as well as by the transfection of TRPM2siRNAs(60nmol·L-1).CONCLUSION High glucose condition(such as in diabetes)might mediate pro-inflammatory environments via the modulation of TRPM2 channels on immun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M2 MONOCYTE HYPERGLYCEMIA PRO-inflamma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酮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宛鑫 宋丽霞 +6 位作者 洪坤 程金来 周子玉 朱亚英 谭余庆 刘丽 赵保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46-1953,共8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酮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并基于抗炎和调控肠道菌群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BALB/c裸雌性小鼠20只,皮下注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建立白血病模型,根据肿瘤体积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雷公藤...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酮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并基于抗炎和调控肠道菌群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BALB/c裸雌性小鼠20只,皮下注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建立白血病模型,根据肿瘤体积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雷公藤内酯酮组按10 mg/kg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予2周后,处死小鼠收集样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瘤体坏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肿瘤组织中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IκB)、磷酸化κB抑制因子激酶(p-IKK)、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介质含量,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 rRNA)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内酯酮组小鼠肿瘤体积增长较慢,抑瘤率为43.5%;雷公藤内酯酮组小鼠肿瘤组织坏死较多;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肿瘤组织p-IκB、p-IKK和p-NF-κB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升高(P<0.01),Beta多样性显示2组小鼠的菌群结构组成差异较大;在门水平上,p__Tenericutes丰度明显升高(P<0.05);p__Bacteroidetes、p__Firmicutes的丰度增加,p__Proteobacteria丰度减少。在属水平,雷公藤内酯酮上调有益菌g__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g__Alloprevotella、g__Ruminiclostridium_9等丰度,下调条件致病菌g__Alistipes、 g__Enterorhabdus和Ruminiclostridium_6丰度。结论:雷公藤内酯酮具有一定的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酮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裸鼠 肠道菌群 炎症反应 p-NF-κB蛋白 p-IκB蛋白 p-IKK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控miR-155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促炎反应 被引量:32
3
作者 彭桉平 黄宪章 +2 位作者 刘瑞萍 王小云 庄俊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T)能否通过调控miR-155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方法分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24 h后用于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T作用下,单...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T)能否通过调控miR-155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方法分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24 h后用于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T作用下,单核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TPT干预前后单核细胞miR-155的表达;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分别转染miR-155 mimic和对照24 h,TPT再干预24 h,通过ELISA检测单核细胞TNF-α和IL-6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1(SOCS1)、含SH2肌醇磷酸酯酶1(SHIP-1)的表达。结果 TPT抑制LPS刺激的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miR-155的表达。过表达miR-155明显逆转TPT抑制的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TPT上调RA患者单核细胞SOCS1和SHIP-1表达,但过表达miR-155能逆转上调的SHIP-1而不影响SOCS1的表达。结论 TPT抑制miR-155表达而释放其靶标SHIP-1,从而下调LPS诱导的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内酯醇 单核细胞 MIR-155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尿毒症患者血清中毒素对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玲 钟玲 +1 位作者 冯利平 张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中毒素对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的干预作用,为临床合理选择血透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单纯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HDF)组、连续...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中毒素对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的干预作用,为临床合理选择血透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单纯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HDF)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血液净化前后患者血清与单核细胞(PBMC)共同培养24h,检测血清中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Hcy)、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上清液中IL-6、MCP-1水平,并设健康对照组作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组血清内毒素、Hcy、AOPP、AGEs和iPTH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液净化后,HD组中Hcy、AOPP、AGEs和iPTH水平下降不明显,与血液净化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CRRT组Hcy、AOPP、AGEs和iPTH水平显著下降,与血液净化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血液净化前后患者血清IL-6和MCP-1水平比较,HD组血液净化后IL-6、MCP-1水平稍高于血液净化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血液净化后IL-6、MCP-1水平明显低于血液净化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血液净化后IL-6、MCP-1水平均低于血液净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多种尿毒症毒素(尤其是中、大分子毒素)潴留状态,HDF和CRRT治疗较HD治疗能更有效地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相应患者血清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能力明显下降,提示这两种治疗方式可一定程度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为尿毒症患者选择适宜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净化 单核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动脉高压及MCP-1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淳 林建伟 +4 位作者 李国平 任卓超 李亚清 严建平 王良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36-1441,共6页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与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后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关系;探讨中药单体白藜芦醇调控急性PTE后肺动脉高压及其对MCP-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自...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与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后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关系;探讨中药单体白藜芦醇调控急性PTE后肺动脉高压及其对MCP-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复制Sprague-Dawley大鼠急性PTE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溶剂组、急性PTE组、抗体Cl142组、白藜芦醇组),每组观察1、4、8 h3个时点;急性PTE模型复制前1 h,分别对MCP-1中和抗体C1142组及白藜芦醇组进行药物预处理;在1、4、8 h时间点检测各组肺动脉平均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和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在相同时点,急性PTE组MPAP和MCP-1 mRNA、蛋白表达均较溶剂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在相同时点,白藜芦醇组MPAP和MCP-1 mRNA、蛋白表达较急性PTE组明显降低(P<0.05);(3)在相同时点,抗体C1142组MCP-1 mRNA、蛋白表达较急性PTE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PTE后MCP-1的大量表达参与急性PTE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白藜芦醇可通过下调MCP-1表达,降低急性PTE后肺动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炎症因子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脂多糖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平 杨军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3-898,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利用LPS建立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F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利用LPS建立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F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相对表达,确定最优的LPS刺激浓度。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黄芩苷的细胞毒性,优选其最佳使用浓度范围。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炎症模型予以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预处理,利用RT-qPCR法检测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μg/mL的LPS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24 h后均可显著引起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P<0.05),黄芩苷在浓度为10、30、100μmol/L时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24 h和48 h,无明显细胞毒性。30μmol/L和100μmol/L的黄芩苷可降低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脂多糖 人单核细胞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表面核仁素对脂多糖所致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方立 王慷慨 +5 位作者 蒋磊 蒋碧梅 韦星 宋岚 邓恭华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9-1004,共6页
目的:观察人THP-1细胞膜表面核仁素对脂多糖(LPS)所致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核仁素在THP-1细胞膜表面表达。利用抗体封闭策略使膜表面核仁素失活,以LPS刺激THP-1细胞的炎症细胞模型,采用逆转... 目的:观察人THP-1细胞膜表面核仁素对脂多糖(LPS)所致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核仁素在THP-1细胞膜表面表达。利用抗体封闭策略使膜表面核仁素失活,以LPS刺激THP-1细胞的炎症细胞模型,采用逆转录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观察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与分泌。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核仁素呈斑点状位于细胞膜表面;免疫印迹检测显示核仁素和Fas存在于THP-1细胞膜蛋白中。逆转录PCR结果显示LPS(1000μg/L)处理1,2,3,4h后,IL-1β和TNF-α mRNA均表达上调,而核仁素抗体封闭明显抑制二者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发现,LPS(1mg/L)刺激4,12,24h后,促进THP-1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而核仁素抗体封闭显著抑制LPS所致的炎症因子释放(P<0.05)。结论:THP-1细胞膜表面核仁素参与介导LPS所致早期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的表达与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 THP-1单核细胞 脂多糖 炎症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活化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小勤 邓家刚 +3 位作者 曾学文 韦海宏 李萍 杜正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4-1149,共6页
观察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炎症反应、单核细胞活化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芒果苷在抗高血压病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全自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进行尾动脉收缩压测定;采用细胞计数板进行全血白细胞计数;采... 观察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炎症反应、单核细胞活化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芒果苷在抗高血压病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全自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进行尾动脉收缩压测定;采用细胞计数板进行全血白细胞计数;采用趋化实验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趋化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给药前后3个时间点的模型组血压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芒果苷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压有所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芒果苷高剂量可明显降低模型组全血白细胞总数(P<0.05);芒果苷高、低剂量可明显降低模型组单核细胞趋化数(P<0.05);芒果苷各剂量均可明显降低模型组MCP-1含量(P<0.05);芒果苷低剂量可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TNF-a含量(P<0.05),芒果苷中、低剂量均显著升高模型组大鼠IL-10含量(P<0.01)。结果表明SHR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芒果苷对SHR没有明显的降压药效,但有明显的抗炎药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单核细胞的活化,调节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炎症 单核细胞活化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谢绍锋 曹雯 +4 位作者 胡咏新 褚晓秋 朱博钰 余江毅 黄莉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中药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符合2型DN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中药芪葵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蛋白尿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符合2型DN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加用芪葵颗粒口服。患者每4周复诊1次,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共纳入研究病例72例,最终完成有效病例对照组32例,中药组31例。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UACR、UAER均显著降低(P<0.01);且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中药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和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C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药芪葵颗粒可显著降低2型DN患者尿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改善肾小球炎症状态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芪葵颗粒 蛋白尿 炎症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的炎症单核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亚丽 蒋昆 +2 位作者 张敏丽 苏艳红 张大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3-778,共6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的单核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小鼠脾脏原代细胞悬液,高糖刺激诱导单核细胞亚群分化,进一步采用利拉鲁肽进行干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亚群分化情况,依据Ly6C的表达量将单核细胞分为Ly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的单核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小鼠脾脏原代细胞悬液,高糖刺激诱导单核细胞亚群分化,进一步采用利拉鲁肽进行干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亚群分化情况,依据Ly6C的表达量将单核细胞分为Ly6C^(low),Ly6C^(mid),Ly6C^(hi)3个亚群。再以2’,7’-二氯荧光黄-二醋酸盐(DCFH-DA)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黄(DCF)的荧光强度,评估各单核细胞亚群的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 15,25,35 mmol/L葡萄糖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Ly6C^(hi)和Ly6C^(mid)单核细胞亚群分化,且能增加Ly6C^+单核细胞内ROS的产生,而对Ly6C^-单核细胞中ROS的水平没有影响。100 U、200 U利拉鲁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高糖诱导的Ly6C^(mid)和Ly6C^(hi)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并使Ly6Clow单核细胞亚群明显增加。利拉鲁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Ly6C^+单核细胞中ROS平,但对Ly6C^-单核细胞中的ROS无影响。结论利拉鲁肽可抑制高糖诱导的炎症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并减少ROS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糖尿病 氧化应激 炎症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1α、MIP-1β和MCP-1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远征 冼丽娜 +1 位作者 邓小彦 向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217-12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包括轻症胰腺炎(MAP)组4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包括轻症胰腺炎(MAP)组44例、中度重症胰腺炎(MSAP)组36例及重症胰腺炎(SAP)组3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入院当日、第4天、第7天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水平。结果:(1)入院当日MAP、MSAP及SAP组的血清MCP-1、MIP-1β和MCP-1浓度均明显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MSAP组和SAP组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在第1天达到峰值,在第4天及第7天逐步下降。MAP组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在第4天达到峰值,于第7天降至第1天水平(P>0.05)。各时间监测点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浓度均为MSAP大于MAP组,SAP大于MSAP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IP-1α、MIP-1β和MCP-1水平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可能对急性胰腺炎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MIP-1α、MIP-1β、MCP-1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欣会 张会娟 高慧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β,MIP-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自...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β,MIP-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IP-1α、MIP-1β和MCP-1在44例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和19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14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取自良性腺瘤周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IP-1α、MIP-1β、MCP-1蛋白定位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质,其在GD、TH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及总评分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论:MIP-1α、MIP-1β、MCP-1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可能作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监测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甙对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血浆MIP-1α、MCP-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学军 崔社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三七总甙 (PNS)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浆中MIP 1α、MCP 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不同时相点血浆中MIP 1α、MCP 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肺纤维化模型组各时相点血浆中MIP ... 目的 初步探讨三七总甙 (PNS)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浆中MIP 1α、MCP 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不同时相点血浆中MIP 1α、MCP 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肺纤维化模型组各时相点血浆中MIP 1α、MCP 1水平均高于三七总甙组 ,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 ,第 2 8天达最高水平。PNS组MIP 1α、MCP 1受到明显抑制 ,接近对照组。结论 PNS能有效抑制血浆中MIP 1α、MCP 1水平 ,减轻肺泡炎症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甙 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海燕 韩晨露 +2 位作者 肖鹏 李卫国 王坤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4-740,共7页
免疫反应细胞经呼吸瀑布作用产生的活性氧是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的信号分子,但目前缺乏过氧化氢(H2O2)刺激巨噬细胞表达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直接证据.本研究以离体培养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体系,探讨外源H... 免疫反应细胞经呼吸瀑布作用产生的活性氧是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的信号分子,但目前缺乏过氧化氢(H2O2)刺激巨噬细胞表达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直接证据.本研究以离体培养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体系,探讨外源H2O2对RAW264.7巨噬细胞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和生成的影响.MTT法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在H2O2浓度低于40μmol/L时不影响RAW264.7细胞的增殖活力.20μmol/L和40μmol/L H2O2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TNF-α、IL-1β、MCP-1和MIP-2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生成,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而200 U/m L过氧化氢酶预处理则可减弱由H2O2刺激的TNF-α、IL-1β、MCP-1和MIP-2基因表达和蛋白生成.这些结果提示,H2O2是刺激巨噬细胞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或生成的重要因子,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MIP-2和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钏 方勇 +3 位作者 倪涛 俞为荣 徐鹏 郭竹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中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小鼠腹腔灌洗液中提取巨噬细胞,分别用高糖型(含葡萄糖25.5 mmoL/L,高糖组)和正常糖型(含4.5 mmol/L葡萄糖,正常...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中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小鼠腹腔灌洗液中提取巨噬细胞,分别用高糖型(含葡萄糖25.5 mmoL/L,高糖组)和正常糖型(含4.5 mmol/L葡萄糖,正常组)DMEM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于不同时间点(0、2、4、8、12、24、48 h)收集上清及细胞,分别采用ELISA法和RT-PCR技术检测MCP-1、MIP-2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巨噬细胞MIP-2、MCP-1蛋白和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养后4 h时,高糖组MIP-2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高,以后逐渐下降;培养后8 h时,高糖组MCP-1蛋白和mRNA表达开始显著增高,12 h时达高峰,24、48 h时略有下降。结论高糖环境可使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MIP-2、MCP-1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在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高糖可能通过刺激创面局部巨噬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并导致炎症细胞持续存在而影响其愈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趋化因子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区域特色药材宜昌润楠正丁醇提取物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秀 付雪娇 +2 位作者 王桂萍 程凡 陈剑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宜昌润楠正丁醇提取物(MCB)的体外抗炎活性.方法:利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经佛波酯(PMA)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样品的细胞毒性,ELISA方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和NO的... 目的:探讨宜昌润楠正丁醇提取物(MCB)的体外抗炎活性.方法:利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经佛波酯(PMA)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样品的细胞毒性,ELISA方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和NO的分泌量,综合评价MCB对炎性细胞因子和介质的抑制作用.结果:MCB显著性地抑制了IL-6和TNF-α以及NO的产生,并且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耐性,但对IL-1β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宜昌润楠的体外抗炎作用,为其民间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分离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润楠 体外抗炎活性 人单核细胞TH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IL-8,MCP-1和MIP-1对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文 胡铁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mRN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微血管计数(MVC)的相互关系及其对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mRN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微血管计数(MVC)的相互关系及其对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0例NSCLC和10例正常肺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IL-8,MCP-1和MIP-1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上述标本中微血管(MV)计数。结果:40例NSCLC组织中IL-8,MCP-1和MIP-1mRNA的阳性系数均值明显高于10例肺组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NSCLC临床病理的改变而出现相应的变化,表现为T3组>T2或T1组,III期组>II期组>I期组,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无转移组,生存时间≤3年组大于生存时间>3年组。IL-8,MCP-1和MIP-1mRNA阳性表达相互之间以及与MVC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结论:上述结果提示NSCLC组织中趋化因子IL-8,MCP-1和MIP-1可能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影响肿瘤的进展、转移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白介素-8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 血管生成 微血管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LPS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李艳红 高志玲 马金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LPS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用LPS刺激人THP-1细胞,分别检测刺激上清中TNF-!、IL-1β及NO的表达量,并采用定量RT-PCR方法对TNF-!和IL-1β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LPS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用LPS刺激人THP-1细胞,分别检测刺激上清中TNF-!、IL-1β及NO的表达量,并采用定量RT-PCR方法对TNF-!和IL-1β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在40℃培养条件下,LPS刺激THP-1细胞产生TNF-!、IL-1β及NO的水平要早于37℃及34℃培养条件下。此外,在所有LPS刺激组,TNF-!及IL-1βmRNA在刺激1小时后就大量表达,尤其在40℃条件下。但同样在此条件下,LPS刺激12小时后TNF-!及IL-1βmRNA表达量急剧降低,而37℃及34℃培养条件下依然保持较高水平。结论:本研究说明了培养温度对LPS刺激THP-1细胞产生前炎症介质的活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脂多糖 前炎症介质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α激动剂对培养的人单核细胞表达MIP-1α的影响
19
作者 田丹 朱大和 +1 位作者 冯艳 瞿智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37,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 (PPARα)的激活对单核细胞处于正常状态或脂质过氧化损伤时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MIP 1α)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单核细胞分为 :①对照组 ;②联胺组 ;③不同浓度的Wy14 6 4 3组 ;④不同...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 (PPARα)的激活对单核细胞处于正常状态或脂质过氧化损伤时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MIP 1α)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单核细胞分为 :①对照组 ;②联胺组 ;③不同浓度的Wy14 6 4 3组 ;④不同浓度的Wy14 6 4 3+联胺组 ;⑤不同作用时间Wy14 6 4 3组 ;⑥不同作用时间Wy14 6 4 3+联胺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MIP 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暴露于联胺后 ,人单核细胞MIP 1α蛋白的表达增强(P <0 0 1) ;PPARα的激动剂在有或无脂质过氧化损伤时均能明显诱导人单核细胞MIP 1α蛋白的表达 (P <0 0 1)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有下降。结论 PPARα参与了MIP 1α蛋白在单核细胞中表达的调节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Α MIP-1Α 表达 联胺 人单核细胞 激动剂 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 作用时间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安立哲 黄晓波 +4 位作者 许清泉 杨庆亚 朱振杰 洪扬 徐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5-969,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性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科175例PCNL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性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科175例PCNL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SIRS 52例(SIRS+组),未发生SIRS 123例(SIR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NL术后发生SIRS的预后因素。外周血炎性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monocyte ratio,NMR)、术后NLR/术前NLR(NLR比值)和术后NMR/术前NMR(NMR比值)。其他研究指标包括年龄、性别、ASA分级、是否有同侧结石手术史、是否术前留置双J管或肾造瘘管、术前血肌酐、术前尿培养是否阳性、手术时间、是否多通道、是否同期行输尿管镜操作、术中是否出现心动过速和术后是否输血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即刻外周血炎性指标升高、女性、术前尿培养阳性、多通道手术、手术时间长和术后输血与术后SIRS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MR比值是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预后因素,将NMR比值根据四分位数分为4组,Q50~Q75组和>Q75组发生SIRS的风险是<Q25组的6.5倍和8.5倍(OR=6.534,95%CI:1.031~41.429,P=0.046;OR=8.591,95%CI:1.095~67.422,P=0.041)。结论术后即刻外周血炎性指标、性别、术前尿培养是否阳性、是否多通道手术、手术时间、术后是否输血与PCNL术后SIRS的发生相关,其中NMR比值是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