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稻品种T984和Pecos的广亲和性及其利用价值 |
熊振民
闵绍楷
程式华
曹立勇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7
|
|
|
2
|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杨振玉
高勇
赵迎春
魏耀林
华泽田
张忠旭
高日玲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63
|
|
|
3
|
用分群分析法(BSA)鉴别与秋稻品种Aus373广亲和基因连锁的RFLP标记 |
陈忠明
邹江石
朱立煌
李和标
谷福林
顾铭洪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
1996 |
9
|
|
|
4
|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
陶爱林
周文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3
|
|
|
5
|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分析及广亲和基因研究 |
潘熙淦
朱德瑶
卢诚
陈大洲
肖叶青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1989 |
4
|
|
|
6
|
两系杂交水稻的开发与利用研究——Ⅰ.两系亚种间制种的花期花时及异交率的初步观察 |
刘宜柏
贺浩华
孙义伟
饶治祥
黄英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0 |
4
|
|
|
7
|
利用花药培养快速选育广亲和水稻材料 |
査中萍
杜雪树
万丙良
殷得所
李进波
夏明元
戚华雄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
6
|
|
|
8
|
综合育种技术在杂交水稻恢复系选育上的效果 |
王家银
张志雄
向跃武
张安中
周贤明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1994 |
4
|
|
|
9
|
有关三系籼粳杂交稻的广亲和测验种的探讨 |
高勇
滕利生
申宗坦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
10
|
广亲和籼稻不育系选育方法的研究 |
曹立勇
申宗坦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
11
|
两系三系亚(品)种间杂交水稻亲本的亲和性研究 |
许克农
李成荃
罗彦长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1 |
3
|
|
|
12
|
杂交水稻新恢复系725的选育及其组配利用 Ⅰ.新恢复系725的选育及其特性 |
胡运高
魏灵
李成依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
13
|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T984及其在广亲和恢复系选育中的应用 |
陈业坚
张增勤
刘守平
何方印
张镇风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2000 |
3
|
|
|
14
|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选育技术的研究 |
王建军
石守筠
张宏德
王顺其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1993 |
4
|
|
|
15
|
两系亚种间制种的花期花时及异交率的初步观察 |
刘宜柏
贺浩华
孙义伟
饶治祥
黄英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3 |
2
|
|
|
16
|
36个水稻骨干系的分子聚类及其遗传育种学意义 Ⅰ分子标记多态性与杂交亲和性关系的研究 |
王松文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
17
|
籼与粳的历史传奇 |
沈希宏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18
|
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谭震波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1989 |
1
|
|
|
19
|
超高产杂交粳稻的遗传特征的初步分析 |
范方军
王芳权
黄胜东
许明
王军
朱金燕
李文奇
沈文飚
仲维功
杨杰
|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20
|
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式及亲和基因的研究进展 |
丁效华
|
《江西农业学报》
|
200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