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Q,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anisotropic rock mass based on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被引量:9
1
作者 GUO Song-feng QI Sheng-wen SAROGLOU Charalampo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3090-3102,共13页
The rock mass in nature is in most cases anisotropic,while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s are mostly developed with the assumption of isotropic conditions that not always meet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In this study,... The rock mass in nature is in most cases anisotropic,while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s are mostly developed with the assumption of isotropic conditions that not always meet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In this study,an anisotropic system based on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of BQ,named as A-BQ,is developed to addres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isotropic rock mass incorporating the anisotropy degree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rock mass.Two series of basic rating factors are incorporated including inherent anisotropy and structure anisotropy.The anisotropy degree of rock mas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atio of maximum to minimum quality score and adjusted by the confining stress.The quality score of rock mass is determined by the key factors of anisotropic structure occurrence and the correction factors of stress state and groundwater condition.The quality of rock mass is characterized by a quality score and classified in five grades.The assessment of stability status and probable failure modes are also suggested for tunnel and slope engineering for different quality grades.Finally,two cases of tunnel and slope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to the rock masses under varied stress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TROPY rock mass basic quality classification TUNNEL SL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兰坪铅锌矿边坡岩体为例
2
作者 顾岩 雍睿 +2 位作者 章莹莹 许汉华 宋佳敏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共9页
岩体质量评价是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种类繁多,但其相关性研究较少。建立不同岩体质量评价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评价结果互通以及方法间的比较验证,对于解决复杂岩体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性差异、结构面发育程... 岩体质量评价是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种类繁多,但其相关性研究较少。建立不同岩体质量评价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评价结果互通以及方法间的比较验证,对于解决复杂岩体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性差异、结构面发育程度等因素选取32个典型台阶边坡为研究对象,使用RMRb、CoSMR、[BQ]、Q_(slope)、GSI等方法进行岩体质量评价,建立不同方法间的关联模型,并分析其相关性。研究发现:RMRb和GSI、CoSMR和[BQ]、Q_(slope)和CoSMR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596、0.595、0.678;不同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岩体类型,[BQ]、Q_(slope)相对于CoSMR系统更为保守,适用于比较差的岩体,CoSMR系统适用于中等岩体,GSI、RMRb系统适合用于结构较为完整、节理发育不严重的岩体。该研究在实现岩体质量综合评价、促进方法间的交叉应用及结果间的验证互通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岩质边坡 相关性分析 地质强度指标 拟合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岩质围岩亚级分级可靠度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术才 贺鹏 +4 位作者 李利平 张乾青 石少帅 徐飞 刘洪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7-976,共10页
在隧道工程岩体分级中,由于岩土体参数本身的不确定性,加之各定性、定量评定指标在获取过程中由仪器误差、人为操作等产生的离散性及随机性,往往是应用同一评价体系及分级标准,却得出不同的评判等级,尤其是在围岩亚级分级中,评定结果鲁... 在隧道工程岩体分级中,由于岩土体参数本身的不确定性,加之各定性、定量评定指标在获取过程中由仪器误差、人为操作等产生的离散性及随机性,往往是应用同一评价体系及分级标准,却得出不同的评判等级,尤其是在围岩亚级分级中,评定结果鲁棒性差,甚至出现跳级,这就决定了围岩类别的可靠性的存在。据此,基于《工程岩体分级标准》,通过分析岩石强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等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规律,引入体系可靠度分析理论,构建不同围岩等级的功能函数,经Monte Carlo法计算围岩隶属于各评定等级的可靠概率,进而提出了基于国标BQ法的围岩亚级分级可靠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分类系统本身蕴含的信息,考虑了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及离散性,所计算可靠性指标可更为直观地对围岩等级作出稳健评估,且可靠概率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包括局部破碎带、软弱夹层等掌子面围岩信息的离散程度。研究成果应用于济南绕城高速老虎山超大断面隧道的围岩亚级分级中,所评价结果与实际围岩等级完全吻合,且各等级可靠指标的延续性可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属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表征,有助于工程地质人员据此对围岩质量的渐变过程进行动态评估,为合理确定工法转换区间,优化支护参数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成果对类似超大断面隧道的围岩亚级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亚级分级 可靠度分析理论 不确定性分析 BQ法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 被引量:46
4
作者 张发明 陈祖煜 刘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0-473,共4页
在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的确定中,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是其十分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确定方法大多基于经验与现场试验的结合,费时费工,故有必要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确定一种定量方法。通过对国内30余例工程的统计分析表明,岩体与锚... 在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的确定中,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是其十分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确定方法大多基于经验与现场试验的结合,费时费工,故有必要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确定一种定量方法。通过对国内30余例工程的统计分析表明,岩体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不仅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有关,还与内锚固段裂隙的分布与性质有关。通过室内外试验进一步建立了适合国内岩体质量指标确定的粘结强度经验公式与内锚段长度设计系数的图系,同时,也可为岩锚加固数值仿真提供经验判据。实例计算表明,所提供的确定方法与岩锚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强度 设计系数 锚固 岩体 边坡 预应力锚索 地下开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围岩潜在岩爆问题评估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传庆 俞缙 +2 位作者 陈珺 卢景景 周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41-349,共9页
潜在岩爆评估是工程前期或可研阶段预估工程施工风险、建设成本和规划工程布置中的重要课题,现有单独采用岩爆倾向性或应力与强度之比的评价方法存在不足。文中建议了一种地下工程潜在岩爆问题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岩石力学特性、围岩质... 潜在岩爆评估是工程前期或可研阶段预估工程施工风险、建设成本和规划工程布置中的重要课题,现有单独采用岩爆倾向性或应力与强度之比的评价方法存在不足。文中建议了一种地下工程潜在岩爆问题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岩石力学特性、围岩质量和地应力三方面的内外在因素,归纳了岩爆对应的地质条件,总结认为岩爆主要发生在II、I类围岩。以体积应变反弯点为卸载控制点,改进了岩爆倾向性指数的试验方法。综合考虑岩石弹性能指数、应力强度比和主应力比3个因素,提出了潜在岩爆指数新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界限值,可为工程可研阶段岩爆风险预估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逻辑科学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岩爆 岩爆倾向性 围岩质量分级 弹性应变能指数 应力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PAC软件构建罗卜岭铜钼矿岩体基本质量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7
6
作者 任凤玉 刘欢 +2 位作者 何荣兴 李广辉 刘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4,共5页
矿山无岩体揭露工程时,由于无法直接测得与岩体基本质量相关的参数,从而不能判定岩体的稳定性级别。本文以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对岩芯进行了点荷载强度的测定和岩石质量指标RQD的统计。基于岩石点荷载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以... 矿山无岩体揭露工程时,由于无法直接测得与岩体基本质量相关的参数,从而不能判定岩体的稳定性级别。本文以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对岩芯进行了点荷载强度的测定和岩石质量指标RQD的统计。基于岩石点荷载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岩石质量指标RQD和岩体完整性指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每个钻孔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的岩体基本质量。将获得的岩体基本质量作为数据源,借助SURPAC块体模型并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估值了整个矿体的岩体基本质量,构建了矿体的岩体基本质量空间分布。研究结果为确定岩体基本质量以及判定岩体稳定性级别提供了方法,为采矿方法的选择以及开拓、采准工程布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稳定性 岩体基本质量 岩芯 SURPAC软件 块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体不连续面三维分形维岩体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福军 陈剑平 +1 位作者 徐黎明 谭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15-2322,共8页
岩体内部不连续面分布具有随机性、不规则性,但又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基于三维随机不连续面网络模拟技术,对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内的不连续面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应用分形理论计算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分形维数。岩体不连续面分布分维数具有... 岩体内部不连续面分布具有随机性、不规则性,但又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基于三维随机不连续面网络模拟技术,对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内的不连续面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应用分形理论计算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分形维数。岩体不连续面分布分维数具有尺寸效应,随着岩体尺寸增大分维数减小,到一定程度趋于稳定。这一稳定的分维值称之为表征分维数,用此值描述不连续面分布特征。将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表征分维数与按传统岩体分类标准所得岩体质量等级进行对比,提出以岩体不连续面分布表征分维数为指标的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在岩体分类基础上,提出基于表征分维数的岩体等效抗剪强度指标的折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三维表征分维数 岩体质量 等效抗剪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某电站岩体质量分类中的力学参数选取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卸文 黄润秋 徐志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7-13,共7页
本文以澜沧江上游某大型拟建水电站坝区岩体质量分类中的力学参数选取为研究实例,对岩体质量分类的本质含义,尤其是如何选取岩体力学参数以及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
关键词 岩体质量分类 岩体力学参数 澜沧江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确定核电工程场地岩体力学参数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念清 杨楠 +1 位作者 汤亚琦 秦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7-1522,1532,共7页
岩体与岩石的力学强度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场地岩石力学指标对于评价场地岩体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以三门核电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和应力分布状态等因素的... 岩体与岩石的力学强度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场地岩石力学指标对于评价场地岩体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以三门核电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和应力分布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引入定量描述岩体结构特征和风化程度的地质强度指标(GSI),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估计岩体力学参数,同时与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RMR)计算得到的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基于GSI的Hoek-Brown法得到的中等风化凝灰质砂岩、微风化凝灰质砂岩和微风化安山玄武岩岩体的c值分别为4.03、6.20、6.10 MPa,φ值分别为31.96°、34.37°和33.87°。基于RMR评分的Hoek-Brown法得到的c值分别为4.42、6.44、7.24 MPa,φ值分别为28.92°、32.43°和34.51°。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oek-Brown准则确定的核电场地岩体力学强度指标比较合理,得到的岩体力学指标可以作为核电站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参数 HOEK-BROWN准则 地质强度指标(GSI) 岩体块度指数(RBI) 绝对风化指数(AWI) 岩体质量指标(RQD) 岩体地质力学分类 核电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Q系统的阿拉善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振华 张路青 袁广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8-1215,共8页
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处置库围岩岩体质量评价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基于BQ系统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阿拉善预选区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NRG01号孔钻孔资料丰富... 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处置库围岩岩体质量评价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基于BQ系统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阿拉善预选区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NRG01号孔钻孔资料丰富,采用岩芯编录、波速测井、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岩石波速测试、单轴压缩试验等多种方法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BQ评价系统中的各个参数。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岩体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及地下水、软弱结构面、初始地应力等因素对围岩稳定的影响。根据计算的[BQ]值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与RQD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NRG01号孔岩体质量较好,Ⅰ级和Ⅱ级岩体占90%,410~500 m的岩体范围可作为处置库建设的目标岩体。[BQ]值与RQD值所得的岩体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但由于BQ系统考虑的影响因素更为全面,评价结果更为精细。本次评价可为巴彦诺日公地段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比选及处置库目标岩体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巴彦诺日公 岩体质量评价 BQ系统 RQD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觉模糊集TOPSIS的露天矿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邬书良 周智勇 +1 位作者 陈建宏 郑荣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63-2468,共6页
为了解决实际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时评价指标权重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提出将直觉模糊集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用于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直觉模糊集TOPSIS是将TOPSIS引入直觉模糊集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利用直觉模糊集表示工程岩体质量的... 为了解决实际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时评价指标权重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提出将直觉模糊集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用于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直觉模糊集TOPSIS是将TOPSIS引入直觉模糊集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利用直觉模糊集表示工程岩体质量的评价指标权重,降低确定指标权重的难度;然后,采用直觉模糊集TOPSIS对新疆东戈壁露天矿的10处岩体进行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与RMR法、Q法和可拓学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直觉模糊集TOPSIS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岩体质量相吻合,并且比可拓学的评价结果更准确,为露天矿工程岩体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 直觉模糊集 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 指标权重 露天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块卸荷效应与工程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祥 孙进忠 +1 位作者 张杰坤 许兆义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9,共7页
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是地下洞室工程选址、设计必须回答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许多常用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中,岩体的完整性指数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由于岩芯卸荷效应和室内、原位波速测试的频率差异方面的原因导致岩体完整性指数不能够... 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是地下洞室工程选址、设计必须回答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许多常用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中,岩体的完整性指数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由于岩芯卸荷效应和室内、原位波速测试的频率差异方面的原因导致岩体完整性指数不能够准确的表示岩体的完整程度,有时甚至会产生岩体完整性指数大于1的不合理的现象。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岩块波速应力关系相关的试验,研究岩块的波速应力关系,提出岩块卸荷指标和频率修正系数2个因子对岩体完整性指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进而对国标BQ岩体质量分级法进行改进。最后将改进的BQ岩体质量分级法在黄岛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中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场区绝大部分岩体质量都为I级或II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 波速-应力关系 卸荷指标 频率修正系数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内锚段粘结强度及长度的确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发明 刘宁 陈祖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1-3,40,共4页
通过对国内 30余例锚固工程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在讨论影响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确定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与岩体间粘结强度的经验公式 .为便于设计人员确定内锚段长度 ,建立了内锚段长度设计系数图 .实例计算表... 通过对国内 30余例锚固工程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在讨论影响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确定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与岩体间粘结强度的经验公式 .为便于设计人员确定内锚段长度 ,建立了内锚段长度设计系数图 .实例计算表明 ,所提供的确定方法与岩锚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 粘结强度 内锚固段 设计系数 锚固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湾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汤献良 赵建军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0-376,共7页
岩体质量随其赋存条件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因而坝基岩体质量的动态评价对于大坝工程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本文以小湾水电站坝基岩体的大量测试、监测资料为基础,归纳总结了岩体质量的动态特征,提出了岩体质量劣化、恢复的评价指标,在常规... 岩体质量随其赋存条件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因而坝基岩体质量的动态评价对于大坝工程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本文以小湾水电站坝基岩体的大量测试、监测资料为基础,归纳总结了岩体质量的动态特征,提出了岩体质量劣化、恢复的评价指标,在常规岩体质量分级的基础上引入BQ系统、RMR系统动态评价岩体质量随四维空间的变化特征,建立了Vp-E0关系,并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各特征点的岩体强度指标。同时,以岩体松弛程度系数为指标,探讨了一种简易的岩体质量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湾水电站 岩体质量动态评价 强度指标 Vp-E0关系 松弛程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质量分类的PCA-RF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强 李夕兵 梁伟章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了更合理地确定岩体质量类别,将主成分分析(PCA)与随机森林(RF)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岩体质量分类的PCA-RF模型。选取能够充分反映岩体质量类别的5项指标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处理,依据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出3个... 为了更合理地确定岩体质量类别,将主成分分析(PCA)与随机森林(RF)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岩体质量分类的PCA-RF模型。选取能够充分反映岩体质量类别的5项指标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处理,依据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出3个主成分,从而消除指标间的相关性,减少模型输入。然后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类,选用现场2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10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利用交叉验证的方法估计泛化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结果与实际结果较吻合,平均准确率达96.7%,同时得出岩体质量所处类别的概率分布,进一步反映岩体质量的复杂度,为工程建设提供更详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 主成分分析 随机森林 指标相关性 交叉验证 泛化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体质量分类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卸文 黄润秋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64-68,共5页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岩体质量分类研究的现状,归纳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质量分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即对岩体质量分类的含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岩体质量级别与相应岩体力...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岩体质量分类研究的现状,归纳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质量分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即对岩体质量分类的含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岩体质量级别与相应岩体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等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岩体质量 分类 岩体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基本质量定量分级标准BQ公式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林韵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1-485,共5页
自1995 年7 月1 日起,我国施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 94 ,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文论证了该标准中岩体基本质量定量分级BQ 公式的主要问题:分级因素,分级挡数和分级模式。介绍了以9 变量103 项岩体工程的野外和实验室测试... 自1995 年7 月1 日起,我国施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 94 ,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文论证了该标准中岩体基本质量定量分级BQ 公式的主要问题:分级因素,分级挡数和分级模式。介绍了以9 变量103 项岩体工程的野外和实验室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相关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等多种数学手段获得 B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基本质量 定量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Mi法估算岩体变形模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亮清 胡静 章广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28-131,共4页
RMR法与Q法是国内外八、九十年代岩体质量和参数估算的常用方法,然而RMR法和Q法对质量较差的岩体不太实用,而RMi法是一种既适用于软岩又适用于硬岩的岩体质量评价和参数估算方法。本文在介绍RMi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贵州省鱼简河水库... RMR法与Q法是国内外八、九十年代岩体质量和参数估算的常用方法,然而RMR法和Q法对质量较差的岩体不太实用,而RMi法是一种既适用于软岩又适用于硬岩的岩体质量评价和参数估算方法。本文在介绍RMi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贵州省鱼简河水库坝基岩体变形模量进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模量 岩体质量 RMi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图解法讨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曦 曾亚武 刘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在确定BQ时采用两个限制条件,给岩体基本质量直接分级带来不便。为了实现便捷分级,采用图解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两种94国标下的BQ图解方法,给出修订版2014国标下的BQ分级表示图解法Ⅰ和图解法Ⅱ的作图方法。对... 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在确定BQ时采用两个限制条件,给岩体基本质量直接分级带来不便。为了实现便捷分级,采用图解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两种94国标下的BQ图解方法,给出修订版2014国标下的BQ分级表示图解法Ⅰ和图解法Ⅱ的作图方法。对于2014国标下的图解法Ⅰ,将有、无限制条件的情形进行对比,揭示限制条件的意义,发现2014国标对Kv上限进行限制的效果明显不如对Rc的上限进行控制的效果,可以考虑在保证分级精度的基础上将该限制条件舍去以简化分级过程;对于2014国标下的图解法Ⅱ,实现在任意给定Kv取值下的BQ-Rc曲线作图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进行计算,验证2014国标下的BQ图解法Ⅰ和图解法Ⅱ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基本质量 BQ分级 图解法Ⅰ 图解法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作业条件下考虑覆跨比修正的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俊儒 刘雨萌 燕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0,共9页
进行双线高铁隧道全断面或大断面机械化开挖时对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现有行业规范对隧道稳定性评价时未考虑埋深和跨度的影响,因而需要进行考虑覆跨比修正的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首先,以黄(冈)黄(梅)高速铁路... 进行双线高铁隧道全断面或大断面机械化开挖时对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现有行业规范对隧道稳定性评价时未考虑埋深和跨度的影响,因而需要进行考虑覆跨比修正的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首先,以黄(冈)黄(梅)高速铁路刘元隧道为背景,以隧道开挖后拱顶正上方某点围岩的第三主应力偏转为判据,确定大断面隧道的临界埋深;然后,采用强度折减法,数值求解不同围岩级别和覆跨比(埋深与跨度比)下的隧道安全系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发现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安全系数与覆跨比及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存在的关系;最后,考虑覆跨比、地下水、围岩初始应力及结构产状因素的影响,得到修正的BQ,借此对埋深100 m以下的机械化作业大断面隧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方法应用于刘元隧道和重庆市城市快速干道慈母山2号隧道工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安全系数与覆跨比满足严格的幂函数关系,而与BQ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将修正后的BQ作为评价隧道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机械化作业 隧道稳定性 覆跨比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安全系数 埋深 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