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静压技术对鲜切荒漠肉苁蓉品质及苯乙醇苷提取量的影响
1
作者 石硕 李清昕 +3 位作者 额尔敦巴雅尔 许万平 董同力嘎 云雪艳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8,共12页
[目的]探究高静压处理的压力、时间和切片厚度对鲜切肉苁蓉品质和苯乙醇苷提取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的方法优化高静压处理在肉苁蓉中的应用参数。[结果]单因素优化结果显示:随着压力从100 MPa升高到500 MPa和处理... [目的]探究高静压处理的压力、时间和切片厚度对鲜切肉苁蓉品质和苯乙醇苷提取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的方法优化高静压处理在肉苁蓉中的应用参数。[结果]单因素优化结果显示:随着压力从100 MPa升高到500 MPa和处理时间从10 min延长到25 min,肉苁蓉色差值、硬度和苯乙醇苷提取量增加;随着切片厚度增加(2~10 mm),肉苁蓉色差增加,但硬度和苯乙醇苷提取量降低;三者最优参数为200~300 MPa、15~25 min、2~6 mm。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压力对苯乙醇苷提取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最优条件为压力294.341 MPa、时间14.658 min、切片厚度3.644 mm,此时苯乙醇苷提取量较高,为(5.35±0.21) mg/g。[结论]高静压处理的压力作为主要因素改善了肉苁蓉的品质,并促进了苯乙醇苷的提取,而切片厚度的减薄效应和处理时间的适度延长作为次要因素影响苯乙醇苷提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高压静电技术 加工品质 苯乙醇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和热处理对蘑菇多酚氧化酶的钝化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易建勇 姜斌 +3 位作者 董鹏 王蓉蓉 胡小松 张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6-142,共7页
研究了高静压处理HHP(100~1 600 MPa,0.2~25 min)和热处理(55~80℃,0.2~20 min)对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简称PPO)的钝化效果,并分析了钝化动力学。随着处理压力、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钝化效果增强。在600 ... 研究了高静压处理HHP(100~1 600 MPa,0.2~25 min)和热处理(55~80℃,0.2~20 min)对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简称PPO)的钝化效果,并分析了钝化动力学。随着处理压力、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钝化效果增强。在600 MPa以下压力处理后,PPO活性残存率均大于88%,表明600 MPa以下处理压力对PPO的钝化效果较差。而800、1000、1200、1400和1600 MPa压力下处理25 min,PPO活性残存率分别下降到66.42%、52.83%、27.20%、2.20%和0.01%,表明800 MPa以上压力能有效钝化蘑菇PPO。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热处理对PPO的钝化动力学,各温度条件下拟合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60以上,表明PPO的热钝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应用两段式模型对HHP钝化蘑菇PPO的动力学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2,HHP钝化蘑菇PPO符合两段式钝化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多酚氧化酶 高静压 钝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对双孢蘑菇的杀菌效果和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易建勇 董鹏 +3 位作者 丁国微 王婷婷 胡小松 张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81,共4页
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数为对象,研究了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杀菌效果和杀菌动力学。双孢蘑菇在300、400、500、600MPa压力下,室温下分别用HHP处理2.5~25min。结果... 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数为对象,研究了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杀菌效果和杀菌动力学。双孢蘑菇在300、400、500、600MPa压力下,室温下分别用HHP处理2.5~25min。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增强;霉菌、酵母对压力较为敏感,400MPa处理2.5min可将其全部杀死;300MPa处理2.5min可完全杀灭双孢蘑菇中的大肠菌群。应用Weibull模型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双孢蘑菇的杀菌效果进行拟合,拟合动力学曲线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7,拟合效果较好。提出了双孢蘑菇的HHP杀菌的最优杀菌工艺参数,即600MPa处理5min,该条件即可以有效杀灭双孢蘑菇中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蘑菇 杀菌 工艺参数 Weibu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感染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峰 佟利惠 +4 位作者 杨敏 王珊珊 刘楠 孙永 周德庆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40,共8页
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牡蛎可通过滤食作用富集海水和环境中污染的NoV,是NoV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倾向于食用生的或轻微烹煮的牡蛎,导致NoV感染事件时有发生。与牡蛎相关的食源性疾病中,约50%由No... 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牡蛎可通过滤食作用富集海水和环境中污染的NoV,是NoV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倾向于食用生的或轻微烹煮的牡蛎,导致NoV感染事件时有发生。与牡蛎相关的食源性疾病中,约50%由NoV引起。荧光定量PCR是检测NoV的主要方法,但其不能有效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NoV。由于NoV难以在体外培养,致使评估NoV灭活方法的有效性存在困难。猪胃黏蛋白(Porcine gastric mucin, PGM)及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 PMA)等核酸嵌入剂与qPCR结合的方法在检测感染性NoV中显现出应用潜力。牡蛎中NoV的消减方式多为超高压处理,400 MPa及以上的压力可使NoV大量灭活。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牡蛎[主要是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和熊本牡蛎(C. sikamea)]中NoV的污染状况、富集机制、检测方法以及超高压处理消减NoV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建立牡蛎中NoV有效的风险预警和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诺如病毒 定量检测 超高压消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对泡萝卜的杀菌效果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申光辉 陈安均 +1 位作者 陈姝娟 张志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71,共5页
研究300~600 MPa超高压条件下处理四川泡萝卜5~25 min,对其细菌总数的影响、对霉菌、酵母菌及大肠菌群的杀灭效果的影响。并采用3种模型对不同压力条件下杀菌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处理压力和时间的增加,超高压对泡萝卜... 研究300~600 MPa超高压条件下处理四川泡萝卜5~25 min,对其细菌总数的影响、对霉菌、酵母菌及大肠菌群的杀灭效果的影响。并采用3种模型对不同压力条件下杀菌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处理压力和时间的增加,超高压对泡萝卜的杀菌效果增强;霉菌和酵母菌对压力较为敏感,500 MPa处理5 min可被全部杀死;Weibull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泡萝卜超高压杀菌的动力学过程(决定系数R2〉0.99),且相较Log-logistic模型更简洁、灵活实用。尺度参数b随处理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形状参数n则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泡菜 杀菌动力学 Weibull模型 Log-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协同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灭活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标诗 李汴生 +3 位作者 曾庆孝 黄娟 阮征 李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研究了热压协同(500~600MPa,80~90℃)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在磷酸缓冲液和牛奶(经超高温灭菌)中灭活的动力学规律,并对超高静压的升压过程及相应的灭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升压过程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灭活的影响不能忽略... 研究了热压协同(500~600MPa,80~90℃)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在磷酸缓冲液和牛奶(经超高温灭菌)中灭活的动力学规律,并对超高静压的升压过程及相应的灭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升压过程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灭活的影响不能忽略,且随压力增加这种效果越强,最高使其下降1·23个数量级;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在牛奶中比在磷酸缓冲液中有更高的抗性;在3种拟合模型(线性、Weibull和Log-logistic模型)中,线性模型不适合模拟这些存活曲线,而Log-logistic模型能更好地模拟这些存活曲线,其次是Weibull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静压 中温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 灭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静压对细菌芽孢致死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标诗 杜建中 +4 位作者 金蓓 李汴生 曾庆孝 阮征 黄海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在超高静压杀菌过程中,细菌芽孢往往比其营养体更耐压,而单独的压力处理并不能完全杀死芽孢。超高静压对普通微生物营养体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超高静压对细菌芽孢杀灭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超高静压结合适度的热处理能显著增... 在超高静压杀菌过程中,细菌芽孢往往比其营养体更耐压,而单独的压力处理并不能完全杀死芽孢。超高静压对普通微生物营养体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超高静压对细菌芽孢杀灭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超高静压结合适度的热处理能显著增加芽孢的杀灭效果。本文综述了芽孢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超高静压诱导芽孢发芽以及超高静压导致细菌芽孢失活的影响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静压 灭活 细菌芽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结合表型鉴定对超高压处理后的冷藏带鱼细菌菌相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谢晶 刘骁 +2 位作者 杨茜 钱韵芳 张新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7-314,共8页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带鱼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该文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建立,分别分析290 MPa、6 min超高压处理前后于4℃冷藏12 d内的带鱼菌相变化,最终分离筛选到24株不同特征的纯...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带鱼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该文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建立,分别分析290 MPa、6 min超高压处理前后于4℃冷藏12 d内的带鱼菌相变化,最终分离筛选到24株不同特征的纯化菌株。结果显示,带鱼初始菌相中出现的布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enneri)、黄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lva)、粪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faecalis)菌株,经超高压处理后的样品中未能筛选到;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隆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ndensis)、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等微生物在超高压处理后的贮藏期间数量逐渐减少至消失;另有一些微生物在贮藏期间逐渐恢复生长,如Rhizobium larrymoorei、Microbacterium halimionae、溶酪大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而奥斯陆莫拉菌(Moraxella osloensis)、藤黄微球菌(Kocuria rhizophila)、产乳酸菌素的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西宫皮肤球菌(Dermacoccus nishinomiyaensis)等受超高压的影响较小,尤其是产乳酸菌素的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占好氧菌和厌氧菌菌落总数的比例均较高;Leucobacter aerolatus、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结肠炎耶尔森杆菌palearctica亚种(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ubsp.palearctica)、Chryseobacterium vrystaatense、鼠李糖短杆菌(Brachybacterium rhamnosum)在贮藏末期出现。从带鱼冷藏过程中细菌的组成与变化分析可见,超高压处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而革兰氏阳性菌对超高压处理的耐受性较强。在超高压技术的影响下,致腐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被抑制,腐败能力稍弱的微生物成为优势菌,这可能是超高压技术能够有效延长带鱼货架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冷藏 杀菌 超高压技术 带鱼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生理生化鉴定 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致升温对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娟 王标诗 +1 位作者 李汴生 李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3,共5页
初步探讨了传压介质(葵二酸二辛酯)的压致升温对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失活和损伤的影响。在500 MPa、20 min的条件下,初温为80℃时,磷酸缓冲液中的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失活率最大达到-4.37个数量级。损伤率最大为99.998%;牛奶中失活率最大... 初步探讨了传压介质(葵二酸二辛酯)的压致升温对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失活和损伤的影响。在500 MPa、20 min的条件下,初温为80℃时,磷酸缓冲液中的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失活率最大达到-4.37个数量级。损伤率最大为99.998%;牛奶中失活率最大为-4.22个数量级,损伤率最大为99.990%。此外在试验条件下,由于压致升温导致的芽孢失活率的增加均在30%以上。因此传压介质的压制升温效应十分显著,若结合适当的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使该效应得到合理的利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压 压制升温 凝结芽孢杆菌芽孢 失活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处理对预制绿芦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海红 易建勇 +1 位作者 毕金锋 李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1-106,111,共7页
绿芦笋嫩茎含水量高,呼吸作用较强,采收后不耐贮藏。高静压技术(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是一种新兴的最少加工技术,为解决绿芦笋采后损失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高静压处理对预制绿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杀菌... 绿芦笋嫩茎含水量高,呼吸作用较强,采收后不耐贮藏。高静压技术(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是一种新兴的最少加工技术,为解决绿芦笋采后损失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高静压处理对预制绿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杀菌效果与品质的影响。分别在300、400、500、600 MPa压力和室温(25℃)下,研究了HHP处理绿芦笋1、3、5、10、15、20 min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在保证杀菌效果的基础上,筛选出3组HHP处理参数,研究了高静压处理后预制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升高及保压时间延长,HHP的杀菌效果逐渐增强;霉菌和酵母对压力比较敏感,300 MPa处理3 min就能全部杀灭;300 MPa处理15 min、400 MPa处理10 min、500 MPa处理5 min、600 MPa处理3 min后,绿芦笋菌落总数含量均低于100 cfu/g。Weibull模型在压力300~600 MPa范围内拟合度较高(相关系数R^2>0.970)。贮藏期间,与传统热处理相比,3组高静压处理较好的保留了绿芦笋的色泽、质构、维生素含量等品质。综上所述,500 MPa处理5 min的预制绿芦笋贮藏期可达21 d,品质优于其它两组高静压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压 预制绿芦笋 杀菌 Weillbull模型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类保藏技术(七) 高静压技术对肉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文刚 白杰 《肉类研究》 2009年第1期63-68,共6页
高静压技术是目前关注较多的食品物理加工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高静压技术原理,综述了高静压技术对肉类品质的各种影响,总结了一些关于改善高静压处理效果的措施,最后还对高静压技术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关键词 肉品 高静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热杀菌技术杀灭食品中芽孢效能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白妍 葛雨珺 +3 位作者 向迎春 李苑 丁甜 胡亚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4-322,共9页
传统热杀菌会对食品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食品颜色变化、产生异味、营养损失等不良后果;非热杀菌技术是食品工业新型加工技术,处理过程中可以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对食品的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影响较小;同时有利于保持食品中各种功... 传统热杀菌会对食品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食品颜色变化、产生异味、营养损失等不良后果;非热杀菌技术是食品工业新型加工技术,处理过程中可以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对食品的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影响较小;同时有利于保持食品中各种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要求。芽孢在加工过程中抗性强,在食品中萌发和生长的潜力较大,因此,利用低热或非热灭菌技术对芽孢进行灭活是当前食品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课题。本文综述现有非热杀菌技术(如高静压技术、高压CO2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紫外辐射技术、高压脉冲电场技术等)独立处理或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对芽孢灭活的效果及其机理,着重讨论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以及芽孢灭活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生产安全食品、减少不同种类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杀菌技术 芽孢 高静压技术 高压CO2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水压处理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梦雯 吴雪娥 +3 位作者 车黎明 何宁 梁达奉 陆登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5-220,共6页
高静水压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设备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完善,其应用愈加丰富,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文章概述了高静水压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工作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该技... 高静水压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设备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完善,其应用愈加丰富,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文章概述了高静水压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工作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食品保鲜、物质提取、食品加工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高静水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水压技术 食品加工 灭菌 提取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场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及其在果蔬干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大恒 赵宜范 +2 位作者 张丽红 孟庆瑶 李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35-440,共6页
渗透脱水是一种促进果蔬干燥、保持果蔬感官和功能特性、延长果蔬货架期的非热加工技术。渗透脱水技术的主要缺点是传质效率低,物理场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可有效地提升渗透脱水效率。物理场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包括:超声波辅助技术、真空辅助... 渗透脱水是一种促进果蔬干燥、保持果蔬感官和功能特性、延长果蔬货架期的非热加工技术。渗透脱水技术的主要缺点是传质效率低,物理场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可有效地提升渗透脱水效率。物理场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包括:超声波辅助技术、真空辅助技术、高静水压和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技术,是近年来果蔬干燥研究的热点。通过研究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果蔬渗透脱水的机理及其传质效率影响因素、物理场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及动力学模型、物理场辅助渗透脱水在果蔬干燥的应用3个方面综述了物理场辅助渗透脱水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脱水 超声波辅助技术 真空 高压脉冲电场 高静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汁杀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贾蒙 成传香 +1 位作者 王鹏旭 马亚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7-264,共8页
文章首先从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历史、处理机制以及设备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超高压杀菌对果蔬汁品质(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感官品质等)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而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基于果蔬汁中不同微生物种... 文章首先从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历史、处理机制以及设备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超高压杀菌对果蔬汁品质(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感官品质等)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而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基于果蔬汁中不同微生物种类的差异,超高压联合轻度热处理能有效提高灭活效果,达到热杀菌处理的安全水平;此外,超高压处理能最大限度保留维生素C、花色苷和酚类物质等营养物质及香气物质;同时提升综合感官品质。因此,超高压具备较大的技术优势,有希望替代热杀菌以应用于果蔬汁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汁 超高压 杀菌 钝酶 技术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对桃汁杀菌、钝化酶活性的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增慧 郭宏 +2 位作者 贾建会 吕晓莲 彭义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02-106,共5页
研究在不同处理压力和时间条件下,高静压加工技术对桃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以及酶(多酚氧化酶、果胶甲基酯酶、脂肪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00MPa、5min高静压处理即可完全杀灭桃汁中的微生物;在400MPa和50... 研究在不同处理压力和时间条件下,高静压加工技术对桃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以及酶(多酚氧化酶、果胶甲基酯酶、脂肪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00MPa、5min高静压处理即可完全杀灭桃汁中的微生物;在400MPa和500MPa条件下,桃汁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激活现象,但在600MPa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降低,经30min处理后,分别被钝化了0.7662和0.641。而果胶甲基酯酶在400、500、600MPa条件下,出现了不规律的激活或钝化现象。另外,研究表明在高静压加工前增加漂烫工艺,可以有效杀灭桃汁中的微生物及钝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压 桃汁 杀菌 钝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低醇沙棘蜂蜜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媛媛 张祯 +5 位作者 李熠 李霁昕 陈永浩 张煜 把灵珍 蒋玉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73-178,I0001,I0002,共8页
试验以沙棘原浆和油菜蜜为原料,通过加硫、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制备低醇沙棘蜂蜜酒,以完成发酵的新鲜酒样为对照,研究不同抑菌处理对沙棘蜂蜜酒理化、色泽和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样品pH值、可溶... 试验以沙棘原浆和油菜蜜为原料,通过加硫、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制备低醇沙棘蜂蜜酒,以完成发酵的新鲜酒样为对照,研究不同抑菌处理对沙棘蜂蜜酒理化、色泽和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样品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加硫处理样品的pH值、总酸变化显著(P<0.05)。超高压处理酒样L^(*)值、a^(*)值和色调值没有显著变化,但色度值、b^(*)值显著增加(P<0.05);加硫处理酒样L^(*)值、a^(*)值、b^(*)值和色调值差异不显著(P>0.05),色度值显著增加(P<0.05)。分析各类香气化合物含量发现,与对照相比,加硫处理酒样减少了25.14%,超高压处理酒样增加了28.47%。由此可见,超高压处理对样品糖酸含量影响较小,色泽和香气品质优于加硫处理酒样,说明超高压技术应用于低醇沙棘蜂蜜酒生产,可改善酒样的香气和色泽品质,是一种优势显著的蜂蜜酒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醇沙棘蜂蜜酒 超高压技术 香气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P的烟用香精料液杀菌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猛 高莉 +4 位作者 李源栋 张翼鹏 朱保昆 廖头根 马明 《轻工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4-34,共11页
针对烟用香精料液防腐用化学防腐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将物理场高静压(HHP)技术应用于烟用香精料液的防腐杀菌,考察了HHP工艺参数对烟用香精料液杀菌效果的影响,以及杀菌处理后烟用香精料液施加于卷烟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38... 针对烟用香精料液防腐用化学防腐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将物理场高静压(HHP)技术应用于烟用香精料液的防腐杀菌,考察了HHP工艺参数对烟用香精料液杀菌效果的影响,以及杀菌处理后烟用香精料液施加于卷烟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38℃,保压时间13.1min,处理压力447MPa工艺条件下,经HHP处理前后,烟用香精料液的色泽、黏度无明显变化;产气微生物的生长得到较好的控制,烟用香精料液的产气量明显降低,保质期增长;将杀菌处理后的香精料液添加到卷烟叶组中与原料液进行感官评吸对比,二者不存在感官上的明显差异.因此,在不改变烟用香精料液感官品质的前提下,HHP将有望作为一种低温、安全的杀菌技术应用于烟用香精料液的杀菌防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料液 高静压技术 杀菌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协同柠檬汁栅栏处理对软包装荔枝罐头杀菌效果及其动力学分析
19
作者 王欲翠 张帆 +2 位作者 冯毅 吴德全 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7-122,共6页
目的:研究超高压协同柠檬汁栅栏处理对软包装荔枝罐头的杀菌效果,并用适宜的杀菌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方法:以180、380、500 MPa超高压协同不同体积分数(0%、50%、100%)的柠檬汁对软包装荔枝罐头分别处理5、10、15 min,用平板计数法检... 目的:研究超高压协同柠檬汁栅栏处理对软包装荔枝罐头的杀菌效果,并用适宜的杀菌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方法:以180、380、500 MPa超高压协同不同体积分数(0%、50%、100%)的柠檬汁对软包装荔枝罐头分别处理5、10、15 min,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以及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量,并在37℃保藏7 d后,对胀袋情况进行统计;采用Weibull模型,对不同处理下软包装荔枝罐头杀菌效果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随着压力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增强,且柠檬汁协同处理比单一超高压处理更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其中100%柠檬汁+380 MPa处理组与500 MPa处理组对菌落总数的杀菌效果相当;霉菌、酵母菌对压力和低酸性的柠檬汁较敏感,100%柠檬汁+380 MPa和500 MPa处理5 min即可全部被杀死;对照和超高压处理组均没有检测出大肠杆菌。在贮藏实验中,100%柠檬汁+380 MPa和柠檬汁(0%、50%、100%)+500 MPa加压处理15 min均无胀袋。Weibull模型拟合各处理组杀菌曲线中,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00,说明拟合效果较好,尺度参数b随压力和柠檬汁协同作用而增大;形状参数n随着压力的增大总体上呈现减小趋势,且在相同压力有柠檬汁协同时,n略变大。结论:柠檬汁协同超高压杀菌的栅栏效应可以在较低的超高压压力下就达到较强的杀菌效果,有利于保持软包装荔枝的品质,延长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装荔枝 超高压 柠檬汁 杀菌动力学 Weibu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菜新型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苏诗婷 刘晓朋 +2 位作者 陈芳 董丽 胡小松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22期447-458,共12页
近年来,预制菜肴走进千家万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预制菜加工以高温烹制、高温杀菌等热加工为主,容易造成质构损伤、风味衰减、营养流失等问题。随着新的加工技术产生和发展,以微波加热、射频加热、欧姆加热为主的新型热处理技术... 近年来,预制菜肴走进千家万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预制菜加工以高温烹制、高温杀菌等热加工为主,容易造成质构损伤、风味衰减、营养流失等问题。随着新的加工技术产生和发展,以微波加热、射频加热、欧姆加热为主的新型热处理技术能减少热烫时的风味和营养损失,超高压技术作为非热物理加工技术的典型代表,可以用于预制菜的脱壳、腌制、嫩化、杀菌等加工环节。因此,本文从预制菜肴的发展现状出发,梳理和总结了传统加工方式存在的营养、风味和品质影响问题,从而引出了对新型加工技术的探讨,分别从新型热处理技术、非热物理加工技术和复合处理三个方面重点解析了新型加工技术在品质调控、风味复原和营养保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这将为新型加工技术助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肴 新型加工技术 非热物理加工技术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