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辐照下InSb探测器(PV型)的瞬变行为 被引量:21
1
作者 陆启生 蒋志平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本文给出了InSb探测器(PV型)在激光辐射下开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曲线,并对此结果作了理论分析,取得了相当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激光 辐照 insb探测器 瞬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钝化膜对InSb光伏探测器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龚晓霞 肖婷婷 +6 位作者 杨瑞宇 黎秉哲 尚发兰 孙祥乐 赵宇鹏 陈冬琼 杨文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53-957,共5页
采用3种不同钝化膜制备InSb探测器,测试不同周长/面积比二极管芯片的I-V特性曲线,通过对偏置电压为-0.1 V时的暗电流密度进行比较,分析了表面漏电流对InSb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O2+SiNx复合膜能大幅度降低器件表面暗电流,C-... 采用3种不同钝化膜制备InSb探测器,测试不同周长/面积比二极管芯片的I-V特性曲线,通过对偏置电压为-0.1 V时的暗电流密度进行比较,分析了表面漏电流对InSb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O2+SiNx复合膜能大幅度降低器件表面暗电流,C-V测试结果也表明复合钝化膜能大幅度降低了界面固定电荷。将复合钝化膜应用到128×12815μm InSb焦平面探测器上,探测器芯片优值因子R0A≥5×10^4Ω·cm^2,较之前(R0A≈5×10^3Ω·cm^2)得到了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膜 insb探测器 暗电流 固定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CdS与InSb光伏型紫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双色探测机理(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庆 白杰 +3 位作者 吕衍秋 胡伟达 陈效双 陆卫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基于新型的时域有限差分光子学分析方法联合有限元电学分析方法研究了Pt/CdS紫外与InSb红外双色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双色探测机理.研究发现超薄Pt金属膜与CdS形成肖特基结可以获得较大的紫外光响应并能更好耦合红外光.采用像元间距为50μ... 基于新型的时域有限差分光子学分析方法联合有限元电学分析方法研究了Pt/CdS紫外与InSb红外双色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双色探测机理.研究发现超薄Pt金属膜与CdS形成肖特基结可以获得较大的紫外光响应并能更好耦合红外光.采用像元间距为50μm的Pt/CdS与InSb键合结构,可以很好地抑制像元间的串音.结果证明了紫外-红外双色探测的可行性,该方法将为紫外—红外双色探测器的设计提供基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红外双色焦平面阵列 Pt/CdS紫外探测器 insb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InSb(PV)型探测器的热损伤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建君 宋春荣 +1 位作者 张灵振 牛燕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在建立高斯型连续激光辐照InSb(PV)型探测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近似解析解的形式计算了圆柱形InSb靶板的2维温度场.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了在激光辐照时,InSb(PV)型探测器的温升与时间的关系,并计算出相应的损伤阈值.研究表明:在强激光... 在建立高斯型连续激光辐照InSb(PV)型探测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近似解析解的形式计算了圆柱形InSb靶板的2维温度场.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了在激光辐照时,InSb(PV)型探测器的温升与时间的关系,并计算出相应的损伤阈值.研究表明:在强激光连续辐照下,半导体材料InSb会发生熔融损伤,且最早发生于迎光面的光斑中心,激光的功率密度越高,造成破坏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对于一定厚度胶层的InSb(PV)型探测器,只有强度大于一定阈值的连续激光辐照才可能发生熔融损伤,越薄的胶层对应的损伤阈值越大.为了增加InSb(PV)型探测器抗激光辐照能力,应该减小胶层厚度.采用该理论计算得到不同功率下的InSb熔融时间为1.57 s和4.54 s,与实验得到的2 s和 4~5 s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损伤 insb(PV)型探测器 高斯光束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b面阵探测器波段内脉冲激光干扰响应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俊明 李丽娟 +1 位作者 王朝林 段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8-482,共5页
介绍了激光定向干扰红外探测系统的干扰机理及波段内激光定向干扰的主要干扰方式。以InSb红外探测成像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典型条件下的波段内脉冲激光定向干扰试验,分析了InSb面阵探测器对波段内脉冲激光干扰的响应特性,获取了探测... 介绍了激光定向干扰红外探测系统的干扰机理及波段内激光定向干扰的主要干扰方式。以InSb红外探测成像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典型条件下的波段内脉冲激光定向干扰试验,分析了InSb面阵探测器对波段内脉冲激光干扰的响应特性,获取了探测器在脉冲激光干扰下的损伤模式和损伤阈值,为后续深入研究激光定向干扰效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定向干扰 红外探测系统 响应特性 insb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型64×64元InSb焦面探测器CADI注入方式的研究
6
作者 王巍 《航空兵器》 2001年第4期30-33,共4页
研究了一种直接注入(DI)型64×64元InSb焦面探测器的电流辅助注入(CADI)工作方式,对CADI注入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同DI方式进行了比较。经研究发现:将两种注入方式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弥补彼此的不足,从而提高现有焦面探测器... 研究了一种直接注入(DI)型64×64元InSb焦面探测器的电流辅助注入(CADI)工作方式,对CADI注入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同DI方式进行了比较。经研究发现:将两种注入方式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弥补彼此的不足,从而提高现有焦面探测器的性能。最后,对两种注入方式结合使用的情况作了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出电路 红外焦平面阵列 直接注入 电流辅助注入 DI型insb焦面探测器 CADI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结结深对台面型InSb光伏型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京立 杨翠 +3 位作者 张小雷 孟超 吕衍秋 司俊杰 《航空兵器》 2015年第5期36-40,共5页
基于Silvaco二维数值仿真研究了p-n结结深对台面型In Sb光伏型探测器串音和量子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探测器中横向电场分布、纵向电场分布、复合速率分布等与p-n结结深的相关性,揭示了p-n结结深影响探测器的串音和量子效率的内在物理机制... 基于Silvaco二维数值仿真研究了p-n结结深对台面型In Sb光伏型探测器串音和量子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探测器中横向电场分布、纵向电场分布、复合速率分布等与p-n结结深的相关性,揭示了p-n结结深影响探测器的串音和量子效率的内在物理机制,并获得了对探测器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b光伏型探测器 p-n结结深 串音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b焦平面探测器高低温循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洋 鲁星 +5 位作者 孟超 刘俊明 邝永变 孟庆端 朱旭波 司俊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01-3706,共6页
制冷型In Sb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工作时需降温至低温(80 K),器件在整个生命周期会经受从常温(300 K)到低温(80 K)的上千次高低温循环。针对该型探测器开展了高低温循环特性试验,测试和分析了上千次高低温循环过程中器件光电性能、杜瓦热负... 制冷型In Sb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工作时需降温至低温(80 K),器件在整个生命周期会经受从常温(300 K)到低温(80 K)的上千次高低温循环。针对该型探测器开展了高低温循环特性试验,测试和分析了上千次高低温循环过程中器件光电性能、杜瓦热负载和J-T制冷器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探测器可以经受至少2 000次高低温循环,并且探测率变化的幅度≤5.5%、响应率变化的幅度≤4.8%、盲元数未发生增加。研究结果为器件的工艺研发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b焦平面探测器 高低温循环 参数变化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b焦平面探测器背面钝化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傅月秋 王海珍 郑克霖 《航空兵器》 2009年第4期42-44,共3页
对N型(111)面的InSb衬底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钝化处理;一种是直接溅射ZnS,另一种是先用(NH4)2S化学硫化,然后溅射ZnS。C-V测试和器件性能测试表明,在(NH4)2S溶液中进行化学硫化的方法能有效改善ZnS/InSb的界面,这种方法能满足InSb焦平面器... 对N型(111)面的InSb衬底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钝化处理;一种是直接溅射ZnS,另一种是先用(NH4)2S化学硫化,然后溅射ZnS。C-V测试和器件性能测试表明,在(NH4)2S溶液中进行化学硫化的方法能有效改善ZnS/InSb的界面,这种方法能满足InSb焦平面器件的使用性能。本文还对不同的硫化方法及实验条件进行了对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b焦平面探测器 ZNS (NH4)2S 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陷阱对InSb光伏型红外探测器稳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晓冬 杨翠 +3 位作者 刘鹏 邵晓鹏 张小雷 吕衍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9,共8页
基于Silvaco二维数值仿真研究了界面陷阱对背照式p-on-n台面型In Sb光伏红外探测器串音和量子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探测器中复合率分布、空穴电流密度分布、电场分布等与界面陷阱的空间分布及浓度的相关性,揭示了界面陷阱影响探测器的稳... 基于Silvaco二维数值仿真研究了界面陷阱对背照式p-on-n台面型In Sb光伏红外探测器串音和量子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探测器中复合率分布、空穴电流密度分布、电场分布等与界面陷阱的空间分布及浓度的相关性,揭示了界面陷阱影响探测器的稳态性能的内在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N-型In Sb有源区与钝化层界面处的陷阱和像元台面间的界面陷阱都会在提高串音性能的同时降低量子效率,但由于两者作用区域不同,所以对两种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态 陷阱 insb光伏型红外探测器 量子效率 串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探测器
11
作者 张宝珠 何骥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0-46,共7页
关键词 insb探测器 液氦 低温滤波 远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型锑化铟红外探测器开路失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0-724,共5页
主要对光伏型锑化铟红外探测器组件开路失效现象进行分析。选取典型失效产品,通过性能测试、解剖等分析方法,寻找失效原因(金层表面有网状胶存在、引线与金属化层形变不够导致键合失效,芯片材料崩裂等),并对引起失效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insb光伏探测器 失效分析 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高能激光探测单元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绍武 张检民 +1 位作者 宇文璀蕾 冯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6-1310,共5页
基于光电导探测原理,分析了影响室温光导型InSb探测器在中红外激光功率参数测量中的因素,得到了材料掺杂数密度、环境温度对探测器暗电阻、光谱响应率和光谱探测率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探测器在强激光辐照下的热效应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模... 基于光电导探测原理,分析了影响室温光导型InSb探测器在中红外激光功率参数测量中的因素,得到了材料掺杂数密度、环境温度对探测器暗电阻、光谱响应率和光谱探测率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探测器在强激光辐照下的热效应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模拟分析了探测器在激光辐照下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针对测量系统中所使用的探测器,在激光功率密度小于4W/cm2时,激光热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忽略;研制了相应的恒流源驱动电路,实现了中红外高能激光功率参数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P型光导 insb探测器 暗电阻 光谱响应率 光谱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强背景辐射干扰的光电探测新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雄文 陆启生 +1 位作者 赵伊君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以InSb探测器(PV型)为例,通过建立载流子输运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光生电动势与入射光功率密度的函数关系,提出了一种消除强背景辐射对光电探测的影响的新方法,并且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其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与传统... 以InSb探测器(PV型)为例,通过建立载流子输运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光生电动势与入射光功率密度的函数关系,提出了一种消除强背景辐射对光电探测的影响的新方法,并且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其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与传统的调零法相比,该方法精度较高且能适用于更高强度的背景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辐射 干扰 insb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