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3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度的In2O3纳米立方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源涛 薛永强 +1 位作者 崔子祥 王梦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铟、柠檬酸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通过采用不同的形貌控制剂和改变反应配比和水热时间,制备出了不同平均边长为30.7~130.6 nm的In2O3纳米立方体。结果表明,不同的形貌控制剂及其用量和氢氧化钠的用量对In2O3形貌的影响很...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铟、柠檬酸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通过采用不同的形貌控制剂和改变反应配比和水热时间,制备出了不同平均边长为30.7~130.6 nm的In2O3纳米立方体。结果表明,不同的形貌控制剂及其用量和氢氧化钠的用量对In2O3形貌的影响很大,形貌控制剂采用PVP且其用量为0.1~0.3 g时,制备得到的产物为形貌规整、分散良好的纳米立方体。水热时间则会影响纳米In2O3的粒度,In2O3的粒度随着水热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立方体 水热法 制备 不同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纳米立方体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文全 王岩 +1 位作者 冯毅毅 袁晓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0-815,共6页
采用简单水热法合成出了成分纯净、光催化性能优良的α-Fe_2O_3纳米立方体,并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形貌观察、微观结构分析、氮气吸脱附测试及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α-Fe_2O_3纳米材料形貌均一,呈规则的立方体形状,立方体边... 采用简单水热法合成出了成分纯净、光催化性能优良的α-Fe_2O_3纳米立方体,并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形貌观察、微观结构分析、氮气吸脱附测试及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α-Fe_2O_3纳米材料形貌均一,呈规则的立方体形状,立方体边长为90~150 nm。合成产物为六方相结构,成分纯净、结晶性高;对亚甲基蓝、甲基橙、罗丹明B三种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水热法 纳米立方体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立方体纳米α-Fe_2O_3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广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46-1750,共5页
本文利用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以氨水和醋酸锌为形貌调控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准纳米立方块结构的α-Fe2O3。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形貌进行了的表征,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解释。同时对其光催化降解... 本文利用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以氨水和醋酸锌为形貌调控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准纳米立方块结构的α-Fe2O3。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形貌进行了的表征,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解释。同时对其光催化降解活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水热法 纳米立方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相Y_2O_3:Eu纳米晶中C_2格位Eu^(3+)的~5D_0能级量子效率 被引量:9
5
作者 孟庆裕 陈宝玖 +7 位作者 许武 王晓君 谢宜华 赖华生 狄伟华 任国仲 赵晓霞 杨艳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77-1381,共5页
采用化学自发燃烧法制备了立方相不同粒径的纳米晶Y2O3:Eu(1 mol%),并通过退火处理得到了体相材料,测量了它们的发射谱和处在C2格位上Eu3+的5D0能级室温和10 K下的荧光衰减曲线。利用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Eu3+在不同粒径纳米晶体Y2O3中的... 采用化学自发燃烧法制备了立方相不同粒径的纳米晶Y2O3:Eu(1 mol%),并通过退火处理得到了体相材料,测量了它们的发射谱和处在C2格位上Eu3+的5D0能级室温和10 K下的荧光衰减曲线。利用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Eu3+在不同粒径纳米晶体Y2O3中的光学跃迁强度参数Ωλ(λ=2,4),通过对室温和低温下5D0能级荧光衰减的测量,用两种不同方法估计了处在C2格位上Eu3+的5D0能级的量子效率,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两种获得量子效率不同方法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效率 荧光衰减 纳米 Y2o3 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及能量演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琴 刘强 +1 位作者 吴茂华 张扬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纳米SiO_(2)-CaCO_(3)混合掺入混凝土中,对混掺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进行了受压性能试验,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了纳米SiO_(2)-CaCO_(3)增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建立了普通混凝土和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 采用纳米SiO_(2)-CaCO_(3)混合掺入混凝土中,对混掺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进行了受压性能试验,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了纳米SiO_(2)-CaCO_(3)增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建立了普通混凝土和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混掺纳米材料比单掺纳米材料对提升混凝土强度效果更佳,强度最大增幅为31.46%;混掺纳米材料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弹性应变能释放速率,增大了混凝土的总应变能和耗散能,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延性和韧性。基于SEM微观测试结果揭示了纳米材料对混凝土增强效应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 o2-CaCo3 混凝土 损伤本构模型 能量耗散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In_2O_3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三乙胺气敏性能(英文)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金兴 于连香 +3 位作者 王浩铭 阮圣平 李佳静 吴凤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101-3105,共5页
用简单有效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Ce掺杂的In2O3纳米纤维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此纤维材料的平均直径约为90... 用简单有效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Ce掺杂的In2O3纳米纤维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此纤维材料的平均直径约为90nm,长度达到几十个微米.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4%(w)Ce掺杂的In2O3纳米纤维对三乙胺的灵敏度最高,该气敏元件对3μL·L-1三乙胺的灵敏度达到2.6,响应时间为5s,恢复时间约为6s,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Ce掺杂in2o3 纳米纤维 三乙胺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晶型Sb_2O_3纳米晶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兰瑾 薛珲 +1 位作者 肖荔人 陈庆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65-2169,共5页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立方晶型Sb2O3纳米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等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以紫外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为反应模型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立方晶型Sb2O3纳米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等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以紫外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为反应模型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沉淀法合成的立方晶型Sb2O3纳米晶颗粒小,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对立方晶型Sb2O3纳米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降解甲基橙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晶Sb2o3 纳米 沉淀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In_2O_3粉末 被引量:6
9
作者 潘庆谊 程知萱 +1 位作者 张剑平 王廷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共4页
以InCl3 ·4H2 O为原料 ,经水解、胶溶、凝胶、煅烧得到了纳米级In2 O3 。利用XRD ,TEM ,TG-DTA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级In2 O3 的晶粒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 :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 ,平均晶粒度增大 ,而平均晶格畸变率则随着平均... 以InCl3 ·4H2 O为原料 ,经水解、胶溶、凝胶、煅烧得到了纳米级In2 O3 。利用XRD ,TEM ,TG-DTA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级In2 O3 的晶粒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 :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 ,平均晶粒度增大 ,而平均晶格畸变率则随着平均晶粒度的增大而减少。表明粒子越小 ,晶格畸变率越大 ,晶粒发育越不完整。应用相变理论计算得温度低于 5 0 0℃煅烧 1h ,晶粒生长活化能为 4.75kJ·mol-1,高于6 0 0℃时 ,晶粒生长活化能为 6 6 .40kJ·mol-1。TEM分析表明 :加入适量形貌控制剂 ,可使颗粒的粒径和形貌得到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纳米粉体 in2o3 InCl3·4H2o 晶粒生长 气敏传感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源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In_2O_3纳米线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小平 赵慧 武世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6-219,共4页
以乙酰丙酮合铟[In(acac)3](acac=acetylacetonate)作为单源前驱体,Au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于较低温度(550℃)下成功制得了In2O3纳米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量分散光谱(EDS)对In2O3纳米线... 以乙酰丙酮合铟[In(acac)3](acac=acetylacetonate)作为单源前驱体,Au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于较低温度(550℃)下成功制得了In2O3纳米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量分散光谱(EDS)对In2O3纳米线进行了表征;制得的In2O3纳米线具有单晶结构,平均直径约为80 nm,长度达十几微米,其生长服从气-液-固机理.光致发光研究发现,In2O3纳米线在483 nm处有一个强的发射峰,这可归因于氧空位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in2o3 化学气相沉积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_2O_3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知萱 董向兵 +2 位作者 潘庆谊 董晓雯 张建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09-1411,共3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In2O3纳米棒前驱物,经500℃煅烧1h,成功制备了长约120nm,直径20nm的In2O3纳米棒.根据综合热分析(TG-DSC)结果,前驱体是In(OH)3部分脱水的In2O(OH)4干凝胶;计算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几...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In2O3纳米棒前驱物,经500℃煅烧1h,成功制备了长约120nm,直径20nm的In2O3纳米棒.根据综合热分析(TG-DSC)结果,前驱体是In(OH)3部分脱水的In2O(OH)4干凝胶;计算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几何排列参数P在1/3~1/2之间,确定体系形成的是棒状胶团,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in2o3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_2O_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兵 李培 +2 位作者 娄向东 冉伟丽 王学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2-1007,共6页
以In(NO3)3·4.5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合成法、化学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等六种不同方法制备In2O3纳米粉体。通过XRD、SEM、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室温固相合... 以In(NO3)3·4.5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合成法、化学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等六种不同方法制备In2O3纳米粉体。通过XRD、SEM、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室温固相合成法、化学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的粉体形貌为棒状,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粉体形貌为粒径非常小的颗粒状。均匀沉淀法制备的In2O3气敏元件对Cl2具有最高的灵敏度,110℃工作温度下对100ppmCl2的灵敏度高达1175,且具有选择性好,响应-恢复时间短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粉体 均匀沉淀法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V_2O_5掺杂纳米In_2O_3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桂阳海 张宏忠 +3 位作者 刘贝贝 李凯利 卢永炎 苗赵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104,共3页
以硝酸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钒(V2O5)掺杂的氧化铟(In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测试仪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BET)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In2O3材料都为立方晶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V2O5的... 以硝酸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钒(V2O5)掺杂的氧化铟(In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测试仪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BET)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In2O3材料都为立方晶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V2O5的掺杂提高了对乙醇、苯的灵敏度。复合材料中掺杂V2O50.5%(wt,质量分数)的In2O3气敏元件对乙醇具有较好的气敏性能,3.0V加热电压下对5×10-6乙醇的灵敏度达8.024,响应恢复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in2o3 V2o5 掺杂 水热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In_2O_3纳米粉体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兵 李培 +2 位作者 娄向东 赵晓华 王学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对In2O3粉体进行Fe掺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In2O3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TEM图表明:质量分数为7%Fe掺杂的样品为均匀排列的棒,长度约为300~500 nm,宽度... 对In2O3粉体进行Fe掺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In2O3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TEM图表明:质量分数为7%Fe掺杂的样品为均匀排列的棒,长度约为300~500 nm,宽度约20 nm。对样品进行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7%Fe掺杂的In2O3气敏元件,当工作温度为125℃时,对100×10-6Cl2的灵敏度高达182.75。元件对10×10-6Cl2的灵敏度为17.9,可以检测到低体积分数的Cl2。并具有选择性好、响应-恢复时间短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粉体 FE掺杂 水热法 气敏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Sn-In_2O_3纳米浆体的制备及其分散稳定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升 沈晓冬 +1 位作者 林本兰 孙惠敏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纳米Sn-In2O3颗粒经表面处理制得稳定分散的水基Sn-In2O3浆体。谢乐公式计算出晶粒的平均粒径为33.7nm,HRTEM谱图观察晶粒粒径约为30~50nm,与谢乐公式计算结果相一致,经粒度分布仪测得浆体中纳米粉体按体积计算的平均粒径为192.5nm,分... 纳米Sn-In2O3颗粒经表面处理制得稳定分散的水基Sn-In2O3浆体。谢乐公式计算出晶粒的平均粒径为33.7nm,HRTEM谱图观察晶粒粒径约为30~50nm,与谢乐公式计算结果相一致,经粒度分布仪测得浆体中纳米粉体按体积计算的平均粒径为192.5nm,分布宽度为22.5nm。将这些测试结果相比可得制得的浆体中纳米Sn-In2O3基本上以几十个晶粒左右的团聚体分散于水溶液中,Sn-In2O3复合微粒间无明显团聚发生。试验研究了溶液pH值、分散处理时间和分散剂用量等因素对浆体稳定性的影响,由FT-IR分析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浆体溶液中,分散剂SDBS对Sn-In2O3颗粒的吸附方式由物理吸附趋于化学吸附,并以多层吸附的形式通过静电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有效防止纳米粒子团聚,制得了稳定分散的水基纳米Sn-In2O3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n-in2o3 水基浆体 稳定分散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_2O_3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导电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玲 魏取福 +2 位作者 柯惠珍 黄锋林 乔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38,共3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维多孔结构的In2O3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分析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的热处理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不同煅...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维多孔结构的In2O3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分析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的热处理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得In2O3的晶体结构;利用四探针测试In2O3纳米纤维的导电性,并探讨煅烧温度对其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纺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成型良好,且经不同温度煅烧后产物仍保持纤维结构,但纤维直径明显减小。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In2O3均为立方铁锰矿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In2O3纳米颗粒逐渐增大,晶体更加完整,导电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纳米纤维 静电纺 聚丙烯腈 聚乙烯吡咯烷酮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In_2O_3纳米纤维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玲 蒲维玮 +3 位作者 逄增媛 罗磊 陈晓东 魏取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45-1650,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结构的一维In2O3无机纳米纤维,并探讨了煅烧温度对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其发光机理。利用热重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产物...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结构的一维In2O3无机纳米纤维,并探讨了煅烧温度对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其发光机理。利用热重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产物的热分解情况、晶型、组分和形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研究了一维In2O3纳米纤维的光吸收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静电纺前驱体复合纳米纤维成型良好,经500℃、600℃、700℃、800℃高温煅烧后仍保持纤维结构,但纤维直径明显减小,当煅烧温度达到800℃时,纤维出现中空结构;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In2O3均为立方铁锰矿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In2O3纳米颗粒粒径逐渐增大;In2O3纳米纤维的的最大紫外吸收峰位于300 nm左右;在室温下,In2O3纳米纤维经274 nm光激发后在553 nm处出现较强的绿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in2o3纳米纤维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淀法制备In_2O_3纳米粉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军华 沈晓冬 +3 位作者 周洪庆 王庭慰 蔡永明 江国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In2O3粉体,研究了沉淀反应条件及沉淀后处理等对纳米In2O3粉体质量的影响。利用TG-DSC,FT-IR,XRD,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纳米In2O3粉体的结构、粒度、形貌、成分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In2O3粉体,研究了沉淀反应条件及沉淀后处理等对纳米In2O3粉体质量的影响。利用TG-DSC,FT-IR,XRD,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纳米In2O3粉体的结构、粒度、形貌、成分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In2O3纳米粉具有立方晶系结构、纯度较高、颗粒均匀呈球形、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8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法 制备 in2o3纳米 反应条件 沉淀后处理 立方晶系结构 分散性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传感器材料——In_2O_3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凯 王大伟 +2 位作者 奚长生 彭翠红 龙来寿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0,共3页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以纯铟粒为原料,在980℃下Si(100)基片上通过改变气流成分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铟纳米线,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随着氩气中氢气含量增加,纳米线的产量降...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以纯铟粒为原料,在980℃下Si(100)基片上通过改变气流成分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铟纳米线,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随着氩气中氢气含量增加,纳米线的产量降低,10%的含氢量最优。纳米线的直径在50~100nm之间,长度可达几十微米。纳米线的结构是方铁锰矿体心立方单晶结构。纳米线的生长符合VLS模型,铟起到了自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材料 气体传感器 in2o3纳米线 V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修饰纳米In_2O_3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桂阳海 崔瑞立 +1 位作者 方灿祥 田俊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5,共4页
以金属铟粒为铟源制备硝酸铟溶液,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In2O3粉体,并通过贵金属Pd和Ag掺杂对In2O3粉体进行修饰。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且研究了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In2O3粉体属于... 以金属铟粒为铟源制备硝酸铟溶液,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In2O3粉体,并通过贵金属Pd和Ag掺杂对In2O3粉体进行修饰。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且研究了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In2O3粉体属于立方晶型,晶粒度为25.08 nm.In2O3气敏元件对丙酮、乙醇汽油及H2S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Pd掺杂In2O3对φ(乙醇汽油)为100×10-6和φ(H2S)为50×10-6的灵敏度分别高达36.70和8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in2o3 水热合成 贵金属修饰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