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ni-Co_(0.5)Zn_(0.5)Nd_(0.05)Fe_(1.95)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损耗 被引量:4
1
作者 马瑞廷 赵海涛 张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4-1928,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80nm的聚苯胺(Polyaniline,PAni)-Co0.5Zn0.5Nd0.05Fe1.95O4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检测技术对其结构、形貌、电磁及微波吸收性能进行...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80nm的聚苯胺(Polyaniline,PAni)-Co0.5Zn0.5Nd0.05Fe1.95O4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检测技术对其结构、形貌、电磁及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4~18.0GHz测试频率范围内,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ε)在0.22~0.34之间,磁损耗角正切(tanμ)在0.27~0.35之间.在频率为9.5GHz处,反射损耗达到最大值-7.31×10-29C·m,频带宽为4.5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PAni-Co0.5zn0.5Nd0.05Fe1.95o4 电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胶-凝胶法在LiCo_(0.05)Mn_(1.95)O_4表面包覆Al_2O_3 被引量:2
2
作者 禹筱元 胡国荣 +1 位作者 彭忠东 刘业翔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3-396,共4页
首次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LiCo0.05Mn1.95O4表面包覆了一层稳定的Al2O3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对包覆前后LiCo0.05Mn1.95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在常温(25 ℃)和高温(55 ℃)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 首次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LiCo0.05Mn1.95O4表面包覆了一层稳定的Al2O3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对包覆前后LiCo0.05Mn1.95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在常温(25 ℃)和高温(55 ℃)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经Al2O3包覆处理后的LiCo0.05Mn1.95O4有效抑制了LiCo0.05Mn1.95O4与电解液之间的恶性相互作用,降低了Mn的溶解,稳定了LiCo0.05Mn1.95O4的结构,改善了LiCo0.05Mn1.95O4的循环性能。并研究了Al2O3不同包覆量对LiCo0.05Mn1.95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Al2O3包覆量为0.5 %(质量百分数)的CAl0.5样品的循环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LiCo0.05Mn1.95o4 溶胶凝胶法 Al2o3包覆膜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B_2O_3玻璃对0.95(Mg_(0.9)Zn_(0.1))TiO_3-0.05CaTiO_3陶瓷烧结特性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张文杰 王晓川 +2 位作者 雷文 汪小红 吕文中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06-2111,共6页
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0.95(Mg0.9Zn0.1)TiO3-0.05CaTiO3陶瓷。研究了ZnO-B2O3玻璃掺杂对0.95(Mg0.9Zn0.1)TiO3-0.05CaTiO3陶瓷烧结特性、晶相成分、微观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适量的ZnO-B2O3玻璃掺杂能有效地降低烧结温度,... 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0.95(Mg0.9Zn0.1)TiO3-0.05CaTiO3陶瓷。研究了ZnO-B2O3玻璃掺杂对0.95(Mg0.9Zn0.1)TiO3-0.05CaTiO3陶瓷烧结特性、晶相成分、微观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适量的ZnO-B2O3玻璃掺杂能有效地降低烧结温度,促进致密化,从而提高微波介电性能。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密度、介电常数εr和Q×f值均达到最大值之后再逐渐减小。当ZnO-B2O3玻璃添加量为5wt%时,0.95(Mg0.9Zn0.1)TiO3-0.05CaTiO3陶瓷在1075℃烧结3 h,获得最佳微波介电性能:εr=19.5,Q×f=62100 GHz,τf=-13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95(Mg0.9zn0.1)Tio3-0.05CaTio3 zno-B2o3玻璃 烧结温度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Cr^(3+)掺杂对水热合成纳米CoAl_2O_4尖晶石色料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云霞 胡琪 +3 位作者 曹春娥 卢希龙 洪琛 沈华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7-1320,共4页
以CoCl2·6H2O、ZnCl2、AlCl3和CrCl3·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Al2O4(AB2O4)尖晶石型纳米钴蓝色料.采用色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研究了A位掺杂Zn2+和B位掺杂Cr3+时不同掺杂... 以CoCl2·6H2O、ZnCl2、AlCl3和CrCl3·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Al2O4(AB2O4)尖晶石型纳米钴蓝色料.采用色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研究了A位掺杂Zn2+和B位掺杂Cr3+时不同掺杂量以及不同水热合成温度对样品呈色、晶相组成及CoAl2O4尖晶石的晶粒大小、发育程度和晶面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Zn2+、Cr3+所得固溶体型钴蓝色料晶粒发育均不完整,颗粒较于相同水热条件下获得的未掺杂样品更细小.A位掺杂Zn2+可降低CoAl2O4色料的合成温度,在230℃便能制得呈色较佳的Co0.95Zn0.05Al2O4钴蓝色料.随着Zn2+掺杂量的增加,合成产物由蓝色转为绿色,且呈色逐渐变浅.B位Cr3+掺杂则随着掺杂量的增加,产物从蓝色逐步转为绿色,但呈色逐渐变深.就两者相比较,A位掺杂Zn2+更有利于色料明度值的提高而呈色鲜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2o4尖晶石 色料 zn2+、Cr3+掺杂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Zn_((1-x)/3)Ni_(x/3)Nb_(2/3))O_3微波介质陶瓷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石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5-449,共5页
本文采用传统的固相陶瓷烧结工艺,利用Ni2+取代Ba(Zn1/3Nb2/3)O3的B位Zn2+形成固溶体来研究其微观结构。XRD表明,系统的主晶相为立方钙钛矿的BZNN,并有少量第二相如Ba5Nb4O15、BaNb2O6等存在。随Ni2+含量增加,系统晶格常数a减小;而随烧... 本文采用传统的固相陶瓷烧结工艺,利用Ni2+取代Ba(Zn1/3Nb2/3)O3的B位Zn2+形成固溶体来研究其微观结构。XRD表明,系统的主晶相为立方钙钛矿的BZNN,并有少量第二相如Ba5Nb4O15、BaNb2O6等存在。随Ni2+含量增加,系统晶格常数a减小;而随烧结温度升高,a逐渐增大。系统在1500℃下烧结时为固相烧结;当烧结温度为1550℃时,系统由固相烧结转变为液相烧结。较低温度下烧结时,在低角度区有很微弱的1∶2有序相产生;烧结温度升高,无序相增加,有序相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zn1/3NB2/3)o3 固溶体 微观结构 有序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掺杂对In2O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葛秀涛 刘杏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08-1211,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n2+掺杂的In2O3微粉,研究了Zn2+对In2O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O与In2O3间可形成有限固溶体In2-xZnxO3(0≤x≤0.10);Znin×缺陷电离的空穴对导带电子的湮灭,使固溶体电导变得很小;In1.95Zn0.05O3元...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n2+掺杂的In2O3微粉,研究了Zn2+对In2O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O与In2O3间可形成有限固溶体In2-xZnxO3(0≤x≤0.10);Znin×缺陷电离的空穴对导带电子的湮灭,使固溶体电导变得很小;In1.95Zn0.05O3元件在223℃工作温度下对C2H5OH有很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有望开发为一类新型酒精敏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掺杂 in1.95zn0.05o3固溶体 电导 酒精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离子浓度对掺铝氧化锌(ZAO)纳米粉体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颜东亮 陈林 宋杰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4-709,共6页
采用络盐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纳米粉体。通过新复合络盐晶体-(NH4)1.95(Zn0.95Al0.05)(SO4)2.6H2O的合成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形成了络离子。通过改变(NH4)2SO4的加入量研究了络离子浓度对ZAO粒径的影响。通过XRD、SEM和激光粒度仪... 采用络盐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纳米粉体。通过新复合络盐晶体-(NH4)1.95(Zn0.95Al0.05)(SO4)2.6H2O的合成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形成了络离子。通过改变(NH4)2SO4的加入量研究了络离子浓度对ZAO粒径的影响。通过XRD、SEM和激光粒度仪对ZAO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络离子的存在,降低了反应初始溶液中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使得产物的一次粒径的可调控性增强,有利于纳米级ZAO粉体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铝氧化锌(ZAo) 络盐法 新复合络盐晶体 (NH4)1.95(zn0.95Al0.05)(So4)2.6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