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高直链淀粉复合材料相容性研究及响应面法优化
1
作者 郭乐敏 谢金针 +4 位作者 周成 陈书仪 石璞 刘跃军 冯建湘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共11页
目的制备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木薯淀粉(Cassava Starch,CS)与PLA/高直链淀粉(High Amylose Starch,HAS)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比较相容剂对复合材料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并优化PLA/HAS复合材料的实验配方。方法... 目的制备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木薯淀粉(Cassava Starch,CS)与PLA/高直链淀粉(High Amylose Starch,HAS)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比较相容剂对复合材料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并优化PLA/HAS复合材料的实验配方。方法实验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HAS、CS共混改性的PLA复合材料,表征其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结晶性能,然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PLA/HAS复合材料的实验配方。结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结果表明,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Glycerol Triglycidyl Ether,GTE)上的环氧基与PLA和淀粉上的羟基发生反应型增容;力学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含量的增加,拉伸性能先增后减,当相容剂为4%时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达到最佳值;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提高了两相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性;在力学性能、结晶性和相容性等方面,PLA/HAS复合材料的性能均优于PLA/CS复合材料;响应面优化PLA/HAS复合材料的配方如下:HAS质量分数为18%,相容剂质量分数为4%,相容剂官能团数为3。结论高环氧值相容剂GTE、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thyleneGlycolDiglycidylEther,EGDE)和季戊四醇缩水甘油醚(Pentaerythritol Glycidyl Ether,PGE)能够有效改善PLA和淀粉之间的相容性,PLA/HAS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高直链淀粉 相容剂 反应型增容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因环氧树脂反应性增容聚乳酸复合材料
2
作者 黄吟秋 闫成宇 +2 位作者 江德志 范家鑫 唐龙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材料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固有脆性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需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高韧性橡胶,可用于PLA的增韧改性,但两者之间相容性较差,增韧效果有限。文中采用反应性相容剂...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材料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固有脆性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需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高韧性橡胶,可用于PLA的增韧改性,但两者之间相容性较差,增韧效果有限。文中采用反应性相容剂海因环氧树脂(HY-EP),利用HY-EP的环氧基团在熔融共混过程中与PLA和TPU中的羟基或羧基结合,以环氧开环反应形成化学键合,通过强烈的界面作用改善PLA与TPU间的相容性,进而提升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动态力学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相容性明显提升。当HY-EP的添加量为3phr时,PLA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15.08 kJ/m^(2),较纯PLA材料提升了近5倍;断裂伸长率最高达到337.56%,同时拉伸强度为50.42 MPa,获得了兼具较高强度与韧性的PLA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海因环氧树脂 增韧改性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d engineering and biocidal polypropylene filaments enabling melt reduction of AgNO_(3) through PVP agent:A scalable process for the defense industry with MEX additive manufacturing
3
作者 Markos Petousis Nikolaos Michailidis +7 位作者 Vassilis Papadakis Apostolos Argyros Mariza Spiridaki Nikolaos Mountakis John Valsamos Nektarios K.Nasikas Amalia Moutsopoulou Nectarios Vidakis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52-66,共15页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polypropylene(PP)/silver(Ag)composites via additive manufacturing.This study aim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medical-grade PP in material extrusion(MEX)three-dimensional printin...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polypropylene(PP)/silver(Ag)composites via additive manufacturing.This study aim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medical-grade PP in material extrusion(MEX)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3DP)by improving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le simultaneously adding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The latter can find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versatile properties that are applicable in defense and security domains.PP/Ag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using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a reaction occurring while mixing appropriate quantities of the starting polymers and additives,namely polyvinylpyrrolidone(PVP)as the matrix material and silver nitrate(AgNO_(3))as the filler.This process produced three-dimensional(3D)printed filaments,which were then used to create specimens for a series of standardized tests.It was foun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s were enhanced in relation to pristine PP,especially for the PP matrix with various loadings of AgNO_(3)and PVP,such as 5.0 wt%and 2.5 wt%,respectively.The voids,inclusions,and actual-to-nominal dimensions also showed improved results.The 3DP specimens exhibited a more effective biocidal performance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an Escherichia coli,which developed an inhibition zone only in the case of PP with filler loading percentages of AgNO_(3)and PVP at 10.0 wt%and 5.0 wt%,respectively Compounds possessing such properties can be beneficial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requiring increas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iocidal capabilities,such as in the Defence or medical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ropylene(PP) Polyvinyl pyrrolidone(PVP) Silver nitride(AgNO_(3)) in-situ reactive melt mixing process Material extrusion(MEX)3D printing Biocidal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杂化粒子改性PP/PGA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苍琼 张鑫 杨海存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0,共7页
为解决聚丙烯/聚乙醇酸(PP/PGA)共混物由于相容性较差导致力学性能存在局限性的问题,采用过硫酸铵-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SIP)制备了碳纳米管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杂化粒子(CNTs@PGMA),以CNTs@PGMA杂化粒子... 为解决聚丙烯/聚乙醇酸(PP/PGA)共混物由于相容性较差导致力学性能存在局限性的问题,采用过硫酸铵-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SIP)制备了碳纳米管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杂化粒子(CNTs@PGMA),以CNTs@PGMA杂化粒子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协同增容体系,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PGA/CNTs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NTs@PGM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GMA通过SIP成功接枝在CNTs表面。采用拉伸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旋转流变和降解试验等方法研究了CNTs@PGMA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降解性能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PGA/PP-g-MAH体系中加入CNTs@PGMA后其相容性得到提升,随杂化粒子用量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热稳定性得到提升,PGA结晶逐渐受限甚至无熔融峰出现。杂化粒子的加入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了复合材料熔体弹性,熔体表现出更强的非牛顿性和剪切变稀行为,同时PGA的降解过程受到抑制。当CNTs@PGMA用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为41.25 MPa,断裂伸长率为66.03%,PGA在42 d时的降解率下降至10%以内,拉伸强度维持率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乙醇酸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反应增容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ABS共混体系中加入SMA的反应型增容作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谢静薇 刘强 +1 位作者 谢文炳 王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7-90,共4页
加入少量苯乙烯马来酸酐( S M A)共聚物,能改善本不相容的尼龙6/ A B 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文中从共混物的熔体流变性能, D S C表征及相结构观察,表明相容性的改善是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S M A 在 ... 加入少量苯乙烯马来酸酐( S M A)共聚物,能改善本不相容的尼龙6/ A B 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文中从共混物的熔体流变性能, D S C表征及相结构观察,表明相容性的改善是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S M A 在 P A6 和 A B S界面的原位接枝反应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增容 ABS树脂 聚酰胺6 共混 增容剂 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g-MAH对PA6/EVA共混合金原位反应增容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安祥 王文才 宋国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8-91,共4页
用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 )对尼龙 6 (PA6 )进行增韧 ,加入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马来酸酐的接枝物 (EVA - g- MAH)进行原位反应增容 ,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反应增容共混过程 ,制备出了具有超韧性的PA6 /EVA/EVA- g- MA... 用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 )对尼龙 6 (PA6 )进行增韧 ,加入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马来酸酐的接枝物 (EVA - g- MAH)进行原位反应增容 ,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反应增容共混过程 ,制备出了具有超韧性的PA6 /EVA/EVA- g- MAH三元共混合金。探讨了 EVA - g- MAH对 PA6 /EVA的原位反应及增容机理 ,用高倍扫描电镜考察了合金材料的亚微相态。结果表明 ,EVA - g- MAH的加入使合金中 EVA粒子的粒径减小数倍 ,合金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另外 ,还利用 Molau实验验证了原位反应增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增容 EVA-g-MAH 共混合金 EVA 聚酰胺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橡胶/废胶粉弹性体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2
7
作者 游长江 李晓勇 +3 位作者 谢铌铌 鲁光 冯建中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利用反应性增容方法制备了丁苯橡胶(SBR)/废胶粉(SRP)弹性体合金,并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剂对SBR/SRP弹性体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丁苯橡胶100份、增容剂用量9份、废胶粉(粒径80 m esh)用量45份时,弹性体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 利用反应性增容方法制备了丁苯橡胶(SBR)/废胶粉(SRP)弹性体合金,并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剂对SBR/SRP弹性体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丁苯橡胶100份、增容剂用量9份、废胶粉(粒径80 m esh)用量45份时,弹性体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力学分析的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后,弹性体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生位移,SBR与SRP的相容性提高。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结果揭示,加入增容剂后,废胶粉的粒子被丁苯橡胶基体包覆,两相间粘合力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 废胶粉 反应性增容剂 弹性体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S/PE反应性共混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建平 林明德 陈建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3-96,共4页
用IR、DSC、GPC研究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活性聚苯乙烯(RPS)与聚乙烯(PE)之间的反应,用SEM观察了共混物的断面形态。结果表明,RPS/PE共混反应中生成PS-g-PE,对PE/PS共混物具有增容作用,提高了... 用IR、DSC、GPC研究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活性聚苯乙烯(RPS)与聚乙烯(PE)之间的反应,用SEM观察了共混物的断面形态。结果表明,RPS/PE共混反应中生成PS-g-PE,对PE/PS共混物具有增容作用,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共混 聚苯乙烯 聚乙烯 RPS PE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对PP/纳米SiO2界面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红军 尹国强 +1 位作者 葛建芳 严志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和拉伸性能的测试,采用不同模型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对聚丙烯(PP),纳米SiO_2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性增容使纳米SiO_2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作用明显增强,使PP分子链的松弛活化能增大。在环氧功能化改性纳米S...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和拉伸性能的测试,采用不同模型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对聚丙烯(PP),纳米SiO_2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性增容使纳米SiO_2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作用明显增强,使PP分子链的松弛活化能增大。在环氧功能化改性纳米SiO_2粒子和反应性增容剂(氨基化P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1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从1.85 kJ/m^2提高到3.46 kJ/m^2,体现了明显的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反应性增容 界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PA6/SMA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5
10
作者 蔡绪福 陈力 鲁成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86,共6页
利用少量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作为相容剂改善ABS/PA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固定相容剂含量调节共混体系的组成以研究其对体系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并分别得到了以ABS为连续相和以PA6为连续相的共混体系最佳配比。其中,前者以80∶2... 利用少量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作为相容剂改善ABS/PA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固定相容剂含量调节共混体系的组成以研究其对体系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并分别得到了以ABS为连续相和以PA6为连续相的共混体系最佳配比。其中,前者以80∶20∶6,后者以10∶90∶6比例配备的ABS/PA6/SMA共混体系可以达到最佳性能。同时探讨了环境因素对ABS/PA6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 ABS 苯乙烯-马来酸酐 共混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DDM对PPO/PA66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文虎 马秀清 +1 位作者 王之磊 于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3,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反应挤出法制备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反应增容的聚苯醚(PPO)/聚酰胺66(PA66)合金。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进行了分... 采用熔融共混反应挤出法制备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反应增容的聚苯醚(PPO)/聚酰胺66(PA66)合金。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挤出过程中生成了起相容作用的PA66-co-TGDDM-co-PPO;随着TGDDM含量的增加,合金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降低,能耗增大;少量的TGDDM即可明显改善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TGDDM能使分散相粒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聚酰胺66 共混 合金 反应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共混物的反应性增容及相形态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吉亚丽 马敬红 梁伯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综述了聚合物共混物的反应性增容及相形态控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聚合物共混物反应性增容的几种方法及增容机理,并从热力学、动力学和熔融共混过程中流动参数三方面对聚合物共混物相形态结构的控制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聚合物共混物 反应性增容 相形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单体改性PP/P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宇 黄勇平 +1 位作者 周燕坤 麦堪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制备了聚丙烯 聚苯乙烯(PP PS)共混物和反应性单体苯乙烯(St)、丙烯酸(AA)及其混合单体改性PP PS共混物,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OM)和动态黏弹谱仪(DMA)研究了反应性单体改性PP PS共混物的相形态与动态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反应性... 制备了聚丙烯 聚苯乙烯(PP PS)共混物和反应性单体苯乙烯(St)、丙烯酸(AA)及其混合单体改性PP PS共混物,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OM)和动态黏弹谱仪(DMA)研究了反应性单体改性PP PS共混物的相形态与动态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反应性单体St存在增容作用,促进PS在PP中的分散,使分散相PS的粒子尺寸减小。反应性单体AA存在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PP的球晶尺寸降低。St改性共混物的增容作用比AA改性共混物的明显,而AA改性共混物的异相成核作用比St改性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苯乙烯 反应性单体 增容作用 异相成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对PP/纳米SiO_2中填料成核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红军 林轩 +1 位作者 尹国强 葛建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1,84,共4页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使PP的结晶峰温升高;反应性增容增强了纳米SiO2的成核活性;添加纳米SiO2使PP的结晶活化能增大,反应性增容使复合材...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使PP的结晶峰温升高;反应性增容增强了纳米SiO2的成核活性;添加纳米SiO2使PP的结晶活化能增大,反应性增容使复合材料的结晶活化能减小,与纯PP的结晶活化能相近;但反应性增容使PP的结晶总速率小于未增容填充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增容 结晶动力学 成核活性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S/CPE的反应性共混及其对PS/PE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伟强 潘恩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9-24,共6页
用FTIR、DSC等方法研究了含噁唑啉官能团的聚苯乙烯(RPS)与氯化聚乙烯(CPE)之间的反应。RPS、CPE、PS、PE在不同温度下用反应式挤出机熔融共混。结果表明,RPS/CPE对PS/PE共混物具有增容作用,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此反应性共混适宜... 用FTIR、DSC等方法研究了含噁唑啉官能团的聚苯乙烯(RPS)与氯化聚乙烯(CPE)之间的反应。RPS、CPE、PS、PE在不同温度下用反应式挤出机熔融共混。结果表明,RPS/CPE对PS/PE共混物具有增容作用,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此反应性共混适宜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对RPS/CPE共混物还进行了动态力学表征,并与RPS进行比较以进一步了解共混物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恶唑啉 聚苯乙烯 氯化聚乙烯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H对PP木塑复合材料的直接反应增容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跃文 陈兴华 +1 位作者 欧阳杰 熊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04-407,共4页
通过过氧化二异丙苯、马来酸酐、木粉和聚丙烯的直接反应挤出,实现了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反应增容。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反应增容后,复合材料木塑... 通过过氧化二异丙苯、马来酸酐、木粉和聚丙烯的直接反应挤出,实现了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反应增容。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反应增容后,复合材料木塑两相结合情况明显改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显著提高,其最大值分别达115℃4,1 MPa和63 MPa,比增容前分别提高15℃3,7%和31%;而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则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聚丙烯 木粉 复合材料 反应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硅灰石复合材料反应增容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跃文 陈兴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2,共5页
采用马来酸酐(MAH)在聚丙烯(PP)与硅灰石之间进行反应增容,改善了PP/硅灰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 采用马来酸酐(MAH)在聚丙烯(PP)与硅灰石之间进行反应增容,改善了PP/硅灰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MAH质量分数不超过5%时,PP和硅灰石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显著提高,最大值分别达到75℃、36.1MPa、50.3MPa、2.6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硅灰石 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 反应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相容剂对PC/ABS合金改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贾娟花 苑会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0-52,共3页
对MAH、相容剂C官能化聚合物的作用机理以及作为反应型相容剂,对PC/ABS合金的相容改性和拉伸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应用的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ABS和新型反应性相容剂均可以提高PC/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对MAH、相容剂C官能化聚合物的作用机理以及作为反应型相容剂,对PC/ABS合金的相容改性和拉伸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应用的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ABS和新型反应性相容剂均可以提高PC/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但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ABS的加入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合金的拉伸强度,而新型反应性相容剂不仅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同时还有增强作用。这种新型增容剂用量少,成本可以接受,为PC/ABS合金的性能提高提供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合金 改性研究 相容剂 反应型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冲击性能 拉伸强度 共混体系 增韧效果 增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及其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本刚 刘燕 杜中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密炼机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乳酸(PS/PLA)共混物,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釜压法制备了PS/PLA共混物泡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LA等温结晶行为、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和PS/PLA共... 采用密炼机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乳酸(PS/PLA)共混物,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釜压法制备了PS/PLA共混物泡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LA等温结晶行为、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和PS/PLA共混物泡沫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反应型增容剂使PLA的等温结晶速率提高,晶体尺寸降低;增容剂能够促进PLA在PS中的分散;PLA的加入在发泡过程中能够起到异相成核作用,PLA的结晶有利于气泡的增长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乳酸 共混物 反应型增容剂 相态结构 发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PP熔融反应共混及其动态力学性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万军 杨军 刘景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58,共5页
研究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聚丙烯(PP)共混物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存在下的熔融反应过程及其动态力学性质.HIPS在DCP存在下以聚苯乙烯(PS)的降解为主,伴随着聚丁二烯(PB)的交联和接枝,PP在DCP存在下以降解为主,HIPS... 研究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聚丙烯(PP)共混物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存在下的熔融反应过程及其动态力学性质.HIPS在DCP存在下以聚苯乙烯(PS)的降解为主,伴随着聚丁二烯(PB)的交联和接枝,PP在DCP存在下以降解为主,HIPS/PP在DCP存在下以PP同HIPS的反应接枝为主,这种原位生成的增容剂显著地改善了HIPS/PP两组份间的相容性,其分子运动特征较前两者发生明显变化,PS的Tg下降,PB和PP的Tg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 聚苯乙烯 聚丙烯 反应增容 熔融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