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研制
1
作者 张翀 詹洋 +4 位作者 张志伟 贾皓 王译那 郭迎庆 卢泓方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了实时监控我国地浸铀矿山井场群井水位,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腔长由电动精密位移平台和定制夹具进行控制,传感头由硅片、基座、陶瓷插芯经胶粘耦合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内蒙古... 为了实时监控我国地浸铀矿山井场群井水位,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腔长由电动精密位移平台和定制夹具进行控制,传感头由硅片、基座、陶瓷插芯经胶粘耦合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进行了实地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压力测量范围为0~1.5 MPa,压力灵敏度为1.68μm/MPa,线性度为0.998,实现了地浸生产井水位参数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实时监测 光纤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 法布里-珀罗 地浸采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混合网络模型的地浸采铀注液量预测研究
2
作者 刘志锋 唐俊贤 +1 位作者 林芝宁 周义朋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地浸采铀作为铀矿的绿色开采技术,在生产运行中产生海量数据,利用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能够提升技术人员制定生产计划的可靠性。目前采用的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时序预测模型,由于存在注意力机制,导致计算复杂、内... 地浸采铀作为铀矿的绿色开采技术,在生产运行中产生海量数据,利用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能够提升技术人员制定生产计划的可靠性。目前采用的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时序预测模型,由于存在注意力机制,导致计算复杂、内存消耗大。本研究提出深度可分离卷积混合模型,通过动态序列分割模块降低固定分割带来的语义破坏,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混合模块降低模型运行时间并捕获局部和全局特征。结果表明,深度可分离卷积混合网络模型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与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相较于时间序列分块自注意力模型(Patch Time Series Transformer,PatchTST)分别降低了1.04%和4.13%,提出的动态序列分割模块的MSE与MAE相较于原有模型分别降低了7.32%和5.03%;在性能对比分析上,深度可分离卷积混合模型的训练速度相较于趋势季节分解线性模型(Decomposition Linear,DLinear)提高了59.91%。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采区生产运行中硫酸注液量的变化趋势,改善了现有预测模型针对地浸铀矿数据集存在的运行时间长、运行内存大、数据拟合差的问题,可为地浸铀矿生产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注液量预测 深度可分离卷积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R工艺的酸法地浸废水处理方案研究
3
作者 胡龙飞 王攀 +2 位作者 初旭阳 刘啸晨 干雨航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铀矿冶地浸废水水量大,呈酸性,具有低放射性;部分铀矿冶企业的蒸发池满足不了扩大生产的需求。对比分析了减压蒸发、三效蒸发、MVR(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蒸发等强制蒸发技术处理地浸废水的优缺点,发现在长期使用前提下,MVR... 铀矿冶地浸废水水量大,呈酸性,具有低放射性;部分铀矿冶企业的蒸发池满足不了扩大生产的需求。对比分析了减压蒸发、三效蒸发、MVR(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蒸发等强制蒸发技术处理地浸废水的优缺点,发现在长期使用前提下,MVR技术效能更高、废气排放量少、能量消耗少,相对更适用于地浸废水。基于MVR技术设计并搭建了可以集成控制的强制蒸发系统,依据废液组分确定了设备各阶段的加热温度和相应设备材质。搭建的现场试验装置实现了系统的温度、压力、液位自动控制及连续循环蒸发,实际测试表明装置的蒸发量和效能系数与蒸发温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冶 地浸废水 MVR蒸发 三效蒸发 减压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酸法地浸铀矿山难浸出资源浸出研究
4
作者 王如意 桂增杰 +2 位作者 阳奕汉 任晓宇 韩军宁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37-41,48,共6页
地浸采铀受矿床条件、溶浸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为实现对这部分资源的合理开发,设计了浸出剂配制装置,在局部难浸出区域内,通过提高浸出剂(硫酸)浓度以强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进行浸出剂配制,浓度相对偏... 地浸采铀受矿床条件、溶浸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为实现对这部分资源的合理开发,设计了浸出剂配制装置,在局部难浸出区域内,通过提高浸出剂(硫酸)浓度以强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进行浸出剂配制,浓度相对偏差在1.5%以内,可实现按区域或单孔精确稳定配酸;采用15~20 g/L硫酸做浸出剂,通过有针对性地局部加酸对难浸出铀资源进行强化浸出,可将单元铀浸采率由24.8%提高到53.7%。局部强化浸出方法的硫酸用量、余酸增量仅为整个采区强化浸出时的11.1%,能以较低的硫酸消耗实现对难浸出铀资源的浸出,且对后续水冶工艺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局部强化 浸出剂配制 强化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铀矿山终采区地下水中铀的自然衰减数值模拟预测
5
作者 杨冰 孟童 +2 位作者 张昊岩 连国玺 李梦姣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地浸铀矿山终采区地下水环境修复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对地浸终采区地下水U浓度的长期变化情况尚不清楚。综合利用野外调查及数值模拟方法,以中国北方某“CO_(2)+O_(2)”地浸铀矿山典型终采区为研究对象,在识别终采区地下水U... 地浸铀矿山终采区地下水环境修复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对地浸终采区地下水U浓度的长期变化情况尚不清楚。综合利用野外调查及数值模拟方法,以中国北方某“CO_(2)+O_(2)”地浸铀矿山典型终采区为研究对象,在识别终采区地下水U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定量预测了不同时间地下水中U的自然衰减趋势,量化了U浓度在较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终采区地下水中ρ(U)为0.273~5.24 mg/L,ρ(U)低于2.5 mg/L的取样点占比为64%;在地浸铀矿山终采后,地下水流向趋向于区域地下水的流向;当不考虑U自然衰减作用时,地下水中U在终采100年时可迁移至下游167 m处,预测迁移距离较保守;当考虑U的自然衰减作用时,终采100年时U的迁移距离仅为42 m,采区内地下水中的ρ(U)由模拟初始条件设置的2.5 mg/L降至1.0 mg/L。自然衰减作用可降低地浸终采区地下水中U的迁移距离和浓度水平,监控自然衰减技术(Monitored Natural Attenuation,MNA)可作为未来地浸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铀矿山 监控自然衰减 地下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铀沉淀物中铀的浸出工艺研究
6
作者 徐青霖 刘光梁 +1 位作者 侯彦龙 张鑫野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铀纯化转化生产线会产生重铀酸钠沉淀和杂质渣。为回收其中的金属铀及减少废物量,用硝酸直接浸出法、煅烧预处理—硝酸浸出法进行了从含铀沉淀物中回收金属铀的研究,分析了浸出液中杂质离子的含量,确定了影响铀浸出率的主要因素。在最... 铀纯化转化生产线会产生重铀酸钠沉淀和杂质渣。为回收其中的金属铀及减少废物量,用硝酸直接浸出法、煅烧预处理—硝酸浸出法进行了从含铀沉淀物中回收金属铀的研究,分析了浸出液中杂质离子的含量,确定了影响铀浸出率的主要因素。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煅烧预处理—硝酸浸出法、硝酸直接浸出法的铀浸出率分别为98.14%和96.11%,含铀沉淀物的质量可减少约8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铀沉淀物 回收铀 硝酸 焙烧 酸法浸出 杂质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水平井-直井”系统流量决策方法
7
作者 张宇 马亮 +3 位作者 李召坤 赵龙昊 李星浩 李沁慈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抽注液量的设计既关乎浸出剂的有效溶浸范围又与井场运行成本有关。为了进行地浸采铀“水平井-直井”抽注系统的经济高效抽注液量决策,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水平井-直井”系统抽注液量模拟优化决策方法。研究表明:与均匀布置... 抽注液量的设计既关乎浸出剂的有效溶浸范围又与井场运行成本有关。为了进行地浸采铀“水平井-直井”抽注系统的经济高效抽注液量决策,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水平井-直井”系统抽注液量模拟优化决策方法。研究表明:与均匀布置抽注液量的初始方案相比,决策方案R2的运行成本降低了51.14%,其溶浸范围增加了8.84%。该决策方法筛选出了LK矿区的4口“重点井”,在方案决策及调整时,应重点关注该类井的流量;根据多目标优化的Pareto解集,选取了6组不同有效溶浸范围和成本权重比例的抽注运行方案组合,用以指导决策者进行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水平井 多目标优化 PARETO 深部铀矿 抽注液量 有效溶浸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浸采铀矿山多层矿开采方法研究
8
作者 呼日乐 刘晓奎 +3 位作者 张渤 曹俊鹏 李男 田志宇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针对内蒙古某多层砂岩型铀矿体,设计了分层注-分层抽开采、分层注-混合抽开采、混合注-分层抽开采和混合注-混合抽开采4种试验方案,对各组试验的抽注液量、浸出情况及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单井分层注液的可行性,突破了单井分层抽... 针对内蒙古某多层砂岩型铀矿体,设计了分层注-分层抽开采、分层注-混合抽开采、混合注-分层抽开采和混合注-混合抽开采4种试验方案,对各组试验的抽注液量、浸出情况及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单井分层注液的可行性,突破了单井分层抽注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分层注-分层抽开采方案的浸出液铀质量浓度上升速度最快,浸出效果最好,施工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砂岩铀矿体 多层矿 开采方法 分层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注液井小直径潜水泵抽水洗井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姚益轩 王亚安 +4 位作者 胥国龙 李星浩 张友澎 许影 姚冲霄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某地浸采铀试验采区注液井周边含矿层堵塞严重。注液井套管内径仅有80 mm,在常规空压机抽水洗井结束后,在3口注液井中开展了小直径潜水泵抽水洗井试验。初始抽水量均在4.5 m_(3)/h左右,期间最小抽水量为3.4 m_(3)/h,其中2口井的第1股最... 某地浸采铀试验采区注液井周边含矿层堵塞严重。注液井套管内径仅有80 mm,在常规空压机抽水洗井结束后,在3口注液井中开展了小直径潜水泵抽水洗井试验。初始抽水量均在4.5 m_(3)/h左右,期间最小抽水量为3.4 m_(3)/h,其中2口井的第1股最浑浊洗井水的含砂量分别为4.36、5.19 kg/m_(3)。粒度、电镜扫描和化学组成分析显示,洗井水沉降干渣中的矿物碎屑主要为粉砂、细砂碎屑,少量黏土碎屑;化学沉淀主要是CaCO_(3)、MgCO_(3)和FeCO_(3);潜水泵抽水洗井累计运行约27.5 h,未出现任何故障。试验表明,小直径潜水泵抽水洗井可行且投资少、成本低、安全性高、实施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矿层堵塞 小直径潜水泵 抽水洗井 沉降干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采结合技术在蒙其古尔铀矿床P0线以西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以泽 徐丽文 赵涛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20-24,共5页
为了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选择蒙其古尔铀矿床P0线以西地区作为试点,进行探采结合工程的布设原则以及施工工艺应用研究。实践表明,与传统施工流程相比,探采结合工程既达到了地质勘探目的,又满足了矿冶生产需要,做到了... 为了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选择蒙其古尔铀矿床P0线以西地区作为试点,进行探采结合工程的布设原则以及施工工艺应用研究。实践表明,与传统施工流程相比,探采结合工程既达到了地质勘探目的,又满足了矿冶生产需要,做到了时间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采结合 铀矿开采 地浸 砂岩型 蒙其古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芒来铀矿石酸法柱浸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辉 刘昕瑀 +5 位作者 阳奕汉 邢拥国 王如意 梁大业 闫学锐 吴怡娴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获得溶浸液在不同硫酸质量浓度条件下的铀浸出特征及试验参数,探究内蒙古芒来铀矿床矿石酸法浸出的可行性,开展了不同硫酸质量浓度(5、10、15、20 g/L)的溶浸液下室内柱浸浸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浸液硫酸质量浓度的增高,浸出... 为获得溶浸液在不同硫酸质量浓度条件下的铀浸出特征及试验参数,探究内蒙古芒来铀矿床矿石酸法浸出的可行性,开展了不同硫酸质量浓度(5、10、15、20 g/L)的溶浸液下室内柱浸浸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浸液硫酸质量浓度的增高,浸出液铀质量浓度及铀浸出率随之增高,浸出周期缩短,故酸法工艺适合该矿床铀浸出。试验后期浸出液流量降低与长石类矿物的黏土化蚀变有关。针对铀平均品位为8.8×10^(-5)的矿石,铀浸出率为49.80%~54.35%,从浸出率、防堵塞及浸铀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质量浓度为10 g/L的硫酸溶浸液较适合该铀矿酸法地浸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床 酸法浸出 柱浸试验 长石黏土化 芒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螯合树脂对铀的吸附性能
12
作者 王凤菊 陈树森 +4 位作者 宋艳 李子明 吴浩天 李昊 李壑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利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测定水杨酸螯合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径;考察了水杨酸螯合树脂的热力学稳定性;研究了溶液pH、ρ(Cl^(-))对水杨酸螯合树脂铀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水杨酸螯合树... 利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测定水杨酸螯合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径;考察了水杨酸螯合树脂的热力学稳定性;研究了溶液pH、ρ(Cl^(-))对水杨酸螯合树脂铀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水杨酸螯合树脂的比表面积为32.34 m^(2)/g,孔径为32.08 nm,当温度低于180℃时,水杨酸螯合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为7~9时,树脂吸附性能较好,铀吸附量达14.1 mg/g(以干树脂计,下同);Cl^(-)的存在会降低树脂对铀的吸附量,当ρ(Cl^(-))为3.0 g/L时,铀吸附量降低约9.9%;当铀溶液的平衡浓度为400 mg/L时,树脂的铀吸附量达到最大,为153 mg/g;吸附20 h,吸附过程达到平衡。酸性解吸剂与碱性解吸剂对树脂均具有良好的解吸性能,解吸率均在94%以上。在ρ(U)=21.2 mg/L、ρ(Cl^(-))=3.36 g/L的真实铀浸出液中吸附24 h,水杨酸螯合树脂的铀吸附量达14.7 mg/g,具有较好的铀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螯合 树脂 吸附 浸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过程中蒙其古尔铀矿床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3
作者 王福东 陈程 +2 位作者 张虎军 张浩浩 魏显珍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14-19,共6页
矿床的地下水位一般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在采区外围进行铀矿勘探时,发现地下水位与季节变化的联动不明显,这与前人对该矿床地下水天然流场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收集矿床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资料,并结合实际测量结果,分析了地浸开采... 矿床的地下水位一般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在采区外围进行铀矿勘探时,发现地下水位与季节变化的联动不明显,这与前人对该矿床地下水天然流场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收集矿床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资料,并结合实际测量结果,分析了地浸开采对蒙其古尔矿床地下水系统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浸采区上游未受地浸开采影响,采区内部地下水位出现缓慢下降现象,采区下游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其古尔 铀矿床 原地浸出 地下水动力场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用潜水电泵泵轴结构与材料优选
14
作者 张翀 贾皓 +4 位作者 王亚安 杜志明 许影 李学忠 余卓华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泵轴断裂、泵体腐蚀导致潜水电泵损毁率高。通过理论计算和ANSYS数值模拟,对六棱轴和圆柱轴结构的强度、刚度等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并开展了304、316L、904不锈钢材料的耐腐蚀现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载荷和等效直径条件下,圆柱... 泵轴断裂、泵体腐蚀导致潜水电泵损毁率高。通过理论计算和ANSYS数值模拟,对六棱轴和圆柱轴结构的强度、刚度等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并开展了304、316L、904不锈钢材料的耐腐蚀现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载荷和等效直径条件下,圆柱轴的圆截面所受剪切应力为六棱轴的64.95%,且扭转角度仅为六棱轴的56.25%;模拟结果显示圆柱轴联轴器最大环向形变为六棱柱轴最大环向形变的68.4%,圆柱轴结构的抗扭性能更优;904不锈钢抗腐蚀性能最佳,但304和316L不锈钢对酸性介质具有类似抗腐蚀性能。综合考虑耐腐蚀余量和制造成本,建议在地浸采铀专用潜水电泵研发过程中选用圆柱泵轴结构,沿用现有316L不锈钢作为主材的选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潜水电泵 泵轴结构 不锈钢 抗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气体致裂技术在低渗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友澎 赵利信 +3 位作者 王亚奴 霍建党 杨立志 侯春儒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铀矿床赋存于直罗组下段下亚段中,矿体平均铀品位为0.057 1%,平均平米铀量为6.69 kg/m^(2);但其渗透系数仅为0.065 m/d,属典型低渗砂岩型铀矿。在常规地浸开采中,易出现抽注液量低、生产不经济等问题。为提...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铀矿床赋存于直罗组下段下亚段中,矿体平均铀品位为0.057 1%,平均平米铀量为6.69 kg/m^(2);但其渗透系数仅为0.065 m/d,属典型低渗砂岩型铀矿。在常规地浸开采中,易出现抽注液量低、生产不经济等问题。为提高该矿床矿层的渗透性,选取注液能力较差的Z5井开展高能气体致裂增渗试验,同时使用微地震法在Z5井周围对高能气体压裂产生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致裂后Z5井注液量得到明显改善,平均注液量增加了126.34%,微地震监测事件点的纵向跨度在3.8~4.5 m,未破坏含矿含水层顶底板。高能气体致裂增渗技术能够使近井地带渗透能力得到改善,且方便实施,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砂岩型铀矿 低渗透性 高能气体致裂 微地震监测 增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彦乌拉铀矿地浸过程中溶浸液化学成分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丰章哲 刘金辉 +5 位作者 阳奕汉 邢拥国 胡鹏飞 王如意 梁大业 何挺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14-25,共12页
地浸采铀是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开采方法,酸性溶浸液与矿石反应后不仅铀被溶解,而且大量杂质离子也随之转入溶浸液中。以巴彦乌拉铀矿C12采区北部某抽注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抽液孔浸出液化学成分监测,对溶浸液化学成分演化特征进行了... 地浸采铀是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开采方法,酸性溶浸液与矿石反应后不仅铀被溶解,而且大量杂质离子也随之转入溶浸液中。以巴彦乌拉铀矿C12采区北部某抽注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抽液孔浸出液化学成分监测,对溶浸液化学成分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溶浸液离子浓度增高是高酸溶浸液与含矿层矿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离子浓度演化经历上升、快速上升及相对稳定3个阶段,且酸度越高,浓度增高速率越快,矿物与硫酸反应的顺序大致为碳酸盐、黄铁矿(铁氧化物)、硅铝酸盐、钠长石、钾长石;相关阳离子浓度增长速率与SO42-浓度增长速率演化特征具有同步性,SO42-浓度超过12 g/L时Ca2+浓度出现降低,表明CaSO4发生了沉淀。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指示矿物溶解迁移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乌拉铀矿 地浸采铀 浸出液成分 组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HEMSPEC软件计算某铀矿浸出液中铀和其他特征元素的种态分布
17
作者 陈亚雯 周万强 +5 位作者 刘正邦 郭宁 牛玉清 王祥云 翁海成 刘春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593,I0004,共8页
在地浸采铀过程中,浸出液的化学组分和现场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共同影响了铀的存在形式,即铀的化学种态。铀的化学种态对其在地浸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本工作利用北京大学自主编写的种态分析软件CHEMSPEC计算了某铀矿浸出... 在地浸采铀过程中,浸出液的化学组分和现场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共同影响了铀的存在形式,即铀的化学种态。铀的化学种态对其在地浸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本工作利用北京大学自主编写的种态分析软件CHEMSPEC计算了某铀矿浸出液中铀和其他特征元素的种态及种态分布,并研究了pH和铀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种态及其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铀的化学种态受pH和铀的初始浓度影响较大:铀可以在酸性条件下(pH≈5.0)生成菱铀矿(rutherfordine)沉淀,沉淀量随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pH增大到5.5时,菱铀矿沉淀会发生溶解。钙和镁在强酸性条件下以游离的Ca^(2+)和Mg^(2+)形式存在,在pH>6.6时会生成白云石(dolomite)和菱镁石(magnesite)沉淀。含有碳酸氢根类盐的优势种态在酸性条件下为水溶性CO_(2),在碱性条件下转变为CO_(3)^(2-);在碱性条件下参与生成菱镁石沉淀和白云石沉淀的碳酸根只约占总量的5%。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硫元素在地浸溶液体系中均以游离的SO_(4)^(2-)形式存在,pH对其种态分布的影响较小。本工作计算的某真实地浸溶液中铀与其它特征元素的种态分布,及可能生成的沉淀物种,对提高铀的浸出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种态分布 地球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井网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研究
18
作者 陈梅芳 谭亚辉 +2 位作者 张传飞 许影 苏学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井网布置是砂岩型铀矿地浸开发过程中最重要采矿设计之一,关系到矿山投资、资源回收率和采区服务年限。井网布置影响因素众多,对于设计过程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及因素影响大小等尚未达成共识。针对井网布置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井网... 井网布置是砂岩型铀矿地浸开发过程中最重要采矿设计之一,关系到矿山投资、资源回收率和采区服务年限。井网布置影响因素众多,对于设计过程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及因素影响大小等尚未达成共识。针对井网布置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井网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性指标分类方法,构建了地浸采铀井网影响因素的“二层次多因子”指标体系;为比较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判断矩阵,研究得到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及对应权重值,其中,矿体埋深、矿体品位、矿体厚度、矿体渗透性和矿体连续性5项为影响井网布置的主要因素,权重累积频率达81.33%。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权重的确立,为砂岩型铀矿开发设计和井网优化提供了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井网布置 影响因素 砂岩型铀矿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O_(2)”地浸采铀含矿层防堵技术研究
19
作者 王亚安 李星浩 +5 位作者 姚益轩 原渊 苏学斌 阙为民 谭亚辉 王嗣晨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某试验采区运行约200 d,注液井注液压力提高至1.65 MPa,平均注液量下降了51.87%,周边含矿层堵塞严重。计算表明,当由天然流场条件转变为抽注浸出流场条件时,地下水流速可快速提高几十、上百倍,水力冲刷作用是抽液井周边含矿层中碎屑析... 某试验采区运行约200 d,注液井注液压力提高至1.65 MPa,平均注液量下降了51.87%,周边含矿层堵塞严重。计算表明,当由天然流场条件转变为抽注浸出流场条件时,地下水流速可快速提高几十、上百倍,水力冲刷作用是抽液井周边含矿层中碎屑析出的动力学条件;浸出液经地表过滤、树脂床吸附后,尾液中含有的矿物碎屑和化学沉淀物在注液井周边含矿层中再沉积,是导致含矿层堵塞的直接原因;矿层堵塞以机械堵塞为主,化学堵塞为辅。根据含矿层最大孔喉直径的研究结果,结合井下电视观察以及浸出液、洗井水中颗粒物粒度、洗井水沉降干渣化学组成分析,确定矿物碎屑主要是黏土粉砂粒级碎屑,化学沉淀物主要有CaCO_(3)、MgCO_(3)、Fe(OH)_(3)及少量FeCO_(3)。以“防堵”为切入点,增设了水力旋流器,耦合“自然沉降—旋流分离—机械筛滤”地表固液分离系统,取得了明显防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CO_(2)+O_(2)” 含矿层 堵塞 固液分离 水力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地浸采铀全流程溶液中颗粒粒径分布及过滤建议
20
作者 王亚安 原渊 +5 位作者 程威 李光辉 张欢 赵利信 邹玉涵 霍建党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掌握中性地浸采铀全流程溶液中颗粒大小,对调控浸出过程、优选过滤器、确定除固位置、缓解矿层堵塞、恢复抽注液量和减轻树脂床层板结等具有指导意义。以内蒙古纳岭沟矿床中性地浸采铀全流程溶液为对象,基于激光粒度仪测试数据,获取了... 掌握中性地浸采铀全流程溶液中颗粒大小,对调控浸出过程、优选过滤器、确定除固位置、缓解矿层堵塞、恢复抽注液量和减轻树脂床层板结等具有指导意义。以内蒙古纳岭沟矿床中性地浸采铀全流程溶液为对象,基于激光粒度仪测试数据,获取了全流程溶液中颗粒粒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浸出液中颗粒粒径频率分布曲线呈非对称性,累计分布曲线呈“S”型,粒径分布范围窄,最大颗粒粒径<100μm;树脂床层对颗粒物有较强的过滤作用,吸附尾液过滤器的滤袋精度应根据树脂粒径大小和系统压力确定;中性体系中加入的O 2或CO 2对颗粒粒径影响微弱;淋洗合格液和沉淀罐中母液的颗粒粒径频率分布曲线均呈“双峰”型,贫液中颗粒粒径频率则呈正态分布;母液槽中颗粒最大粒径约为40μm。建议该矿床原液袋式过滤器的滤袋精度选用10~50μm,同时在母液槽与淋洗剂配制罐之间增加10~20μm精度的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地浸采铀 全流程 粒径 频率分布 累计分布 地表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