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切芳纶纤维网纱层间增韧CF/EP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彭砚双 薛怿 +6 位作者 阳泽濠 赵庆志 张文强 冯阳阳 刘勇 张辉 俞建勇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37,共8页
为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的层间韧性,本文采用湿法成网工艺制备微纤化短切芳纶纤维网纱(short Aramid Fiber Veil,AFV)作为CF/EP的插层,研究了AFV面密度对其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通过对CF/EP复合材料断面形貌进行观察,探究... 为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的层间韧性,本文采用湿法成网工艺制备微纤化短切芳纶纤维网纱(short Aramid Fiber Veil,AFV)作为CF/EP的插层,研究了AFV面密度对其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通过对CF/EP复合材料断面形貌进行观察,探究其增韧机制。结果表明,经3 g/m^(2)AFV增韧的CF/EP复合材料的G_(ⅠC)值提升了60.6%,G_(ⅡC)值提升了69.7%,并且层间剪切性能也有所改善。结合SEM分析可知,微纤化短切芳纶纤维在受力时出现了纤维桥接、纤维拔出、纤维断裂和纵向撕裂等现象,使裂纹路径更加曲折,消耗更多能量,从而提升了CF/EP复合材料的层间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化短切芳纶纤维网纱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层间断裂韧性 纤维桥接 纤维纵向撕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工艺及应用进展
2
作者 姜旭 邢立峰 +1 位作者 毕凤阳 刘长喜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7,共4页
概述了湿法、干法、半干法3种缠绕成型工艺特点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干/湿法缠绕成型工艺近几年研究进展。缠绕成型工艺具有生产高效、设计灵活、过程连续、一次成型等优势。主要介绍了基于缠绕成型工艺制... 概述了湿法、干法、半干法3种缠绕成型工艺特点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干/湿法缠绕成型工艺近几年研究进展。缠绕成型工艺具有生产高效、设计灵活、过程连续、一次成型等优势。主要介绍了基于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品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该材料能够助力各领域实现轻量化并提升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环氧树脂 缠绕成型工艺 湿法 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浸渍纸热解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周远翔 钟波 +4 位作者 李宇航 白正 黄欣 陈健宁 姜贵敏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5,共9页
套管作为超特高压输电工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爆燃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胶浸纸套管作为有爆燃风险油浸纸套管的替代方案,其芯子绝缘材料环氧浸渍纸在电弧故障时的热力学特性及套管爆燃风险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环氧... 套管作为超特高压输电工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爆燃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胶浸纸套管作为有爆燃风险油浸纸套管的替代方案,其芯子绝缘材料环氧浸渍纸在电弧故障时的热力学特性及套管爆燃风险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环氧浸渍纸,进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实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其热解过程,采用Flynn-Wall-Ozawa(FWO)法与Coast-Redfern(CR)法,获得无氧环境下环氧浸渍纸在高温下的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胶浸纸套管芯子材料环氧浸渍纸的热解过程可分为环氧熔融、反应吸热、分解气化3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分别符合三维扩散模型、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模型;套管芯子内部发生电弧击穿故障后,环氧浸渍纸在高温效应下的热分解质量损失高达90%,高温与气体膨胀使得芯子内部产生高幅值内应力进而导致芯体开裂甚至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套管 环氧浸渍纸 热解过程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的环氧树脂浸润特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敏 张佐光 +1 位作者 孙志杰 罗慧珍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良好的界面粘结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之一,而树脂与纤维的优良浸润则是其首要前提。通过考察环氧618树脂与环氧AG80树脂在T300和T700两种炭纤维堆积体中分别沿垂直于纤维方向和平行纤维方向的浸润特性,同时模拟实际复合材料成型... 良好的界面粘结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之一,而树脂与纤维的优良浸润则是其首要前提。通过考察环氧618树脂与环氧AG80树脂在T300和T700两种炭纤维堆积体中分别沿垂直于纤维方向和平行纤维方向的浸润特性,同时模拟实际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条件,分析了浸润速率随树脂温度和纤维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在垂直于T700炭纤维方向的浸润速率明显慢于相同条件下其在平行纤维方向的浸润。并且纤维含量对两种方向的浸润影响不同,垂直纤维方向的浸润速率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缓,而平行纤维方向的浸润速率则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加快。以上研究结果均可用于指导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较好的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炭纤维 环氧树脂 毛细渗透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环氧树脂对芳纶纤维增强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维龙 罗筑 +2 位作者 金仲 李斌 鲁学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115,共3页
采用聚丁二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与马来酸酐化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MLPB)均匀涂覆在热处理后的芳纶纤维(AF)表面,使其完全浸润,再将混合物与天然橡胶(NR)制备成母炼胶。探究了改性环氧树脂含量对纤维增强NR复合材料综合性... 采用聚丁二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与马来酸酐化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MLPB)均匀涂覆在热处理后的芳纶纤维(AF)表面,使其完全浸润,再将混合物与天然橡胶(NR)制备成母炼胶。探究了改性环氧树脂含量对纤维增强NR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影响。通过对硫化性质和力学性能分析,改性环氧树脂质量含量为0.1份时,NR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胶料的流变性能和拉伸断面形貌分析表明,改性环氧树脂预处理芳纶,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粘结,减弱了Payne效应,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芳纶纤维 改性环氧树脂 界面粘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碳纤维缝编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秦伟 张志谦 +4 位作者 黄玉东 叶杨 刘爱学 李海晨 王彪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采用冷等离子体对碳纤维缝编织物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XRD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浸润性以及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 采用冷等离子体对碳纤维缝编织物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XRD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浸润性以及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浸润性 ,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 ,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技术 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界面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体系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百亚 张阳 王斌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0,共4页
研制了一种环氧/芳香胺体系,采用DSC、固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等方法对树脂体系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浇注体、复合材料NOL环以及Φ150 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浇注体力学及热性能,其拉伸强度为101 MPa,断裂... 研制了一种环氧/芳香胺体系,采用DSC、固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等方法对树脂体系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浇注体、复合材料NOL环以及Φ150 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浇注体力学及热性能,其拉伸强度为101 MPa,断裂伸长率达4.1%,弯曲强度为177 MPa,马丁耐热温度为142.2℃;与国产芳纶纤维的界面粘接性能良好,其NOL环层间剪切强度可以达到52.1 MPa,制备的复合材料Φ150 mm压力容器PV/W值可达38.44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芳纶纤维 环氧树脂 NOL环 复合材料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改性芳纶增强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爱玲 刘慧 +2 位作者 吕震乾 王松 李三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针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的应力开裂以及与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等问题,采用液晶和离子单体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再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液晶改性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固化20 min,芳纶、环氧... 针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的应力开裂以及与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等问题,采用液晶和离子单体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再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液晶改性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固化20 min,芳纶、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0.07∶35∶11,复合材料的弯曲应力为445.6 MPa,应变为0.975%,比水解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应力分别提高了29%和33%.扫描电镜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断面处的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变为韧性断裂.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加入液晶改性芳纶的复合材料出现了磺酸基团和氮氮双键的特征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环氧树脂 固化剂 改性芳纶 液晶离聚物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界面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接枝处理对F-12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龙军 张志谦 +1 位作者 魏月贞 黄玉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采用氢氧化钾稀溶液对F-12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将—COOK离子对引入到F-12纤维表面,进而引发不同接枝单体的接枝,并分析了不同接枝单体和接枝时间等对F-12纤维拉伸强度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温和条件下将—COOK... 采用氢氧化钾稀溶液对F-12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将—COOK离子对引入到F-12纤维表面,进而引发不同接枝单体的接枝,并分析了不同接枝单体和接枝时间等对F-12纤维拉伸强度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温和条件下将—COOK离子对引入到F-12纤维表面,引发环氧氯丙烷接枝,可以提高F-12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水解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热固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书良 段跃新 +1 位作者 肇研 罗云烽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2-45,共4页
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热固性复合材料(GF/EP/PC),并与GF/PC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比较和SEM照片观测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GF/EP/PC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GF/P... 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热固性复合材料(GF/EP/PC),并与GF/PC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比较和SEM照片观测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GF/EP/PC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GF/PC复合材料的16.4倍和8.8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7倍和3.7倍;结合其力学破坏形貌照片,分析了纤维和树脂的粘接情况和材料的破坏模式以及PC树脂与芯层GF/EP复合材料的粘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聚碳酸酯 环氧树脂 热压成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对EP/国产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淑慧 梁国正 +2 位作者 崔红 张炜 王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2,共4页
选择纳米SiO2作为增强材料改性环氧树脂(EP)基体,与国产芳纶Ⅲ纤维缠绕成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SiO2对EP基体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NOL环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测试和纤维缠绕Φ150mm容器水压爆破实验,研究了不同含量纳米S... 选择纳米SiO2作为增强材料改性环氧树脂(EP)基体,与国产芳纶Ⅲ纤维缠绕成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SiO2对EP基体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NOL环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测试和纤维缠绕Φ150mm容器水压爆破实验,研究了不同含量纳米SiO2对EP/国产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纤维强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P基体中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3%时,对基体拉伸和冲击性能均有显著改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8.8%和22.6%,EP/国产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比未改性配方高出约56.8%;Φ150mm容器水压爆破结果表明,纳米SiO的加入使纤维强度转化率平均提高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环氧树脂 芳纶纤维 复合材料 改性 层间剪切强度 纤维强度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预浸料热固化特征温度和固化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淑仙 田鹤 +3 位作者 李梦 杨文锋 秦文峰 唐庆如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0,共5页
基于固化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树脂基预浸料热固化过程中温度场研究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预浸料固化过程的温度和固化度变化特征,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升温速... 基于固化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树脂基预浸料热固化过程中温度场研究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预浸料固化过程的温度和固化度变化特征,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升温速率、玻璃纤维等因素对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特征温度以及固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增加,固化反应放热峰Tp向高温方向移动,同时固化起始温度Ti和固化终止温度Tf也相应地向高温移动,固化过程中材料内温度梯度增大,内部热应力增大。但提高升温速率可缩短固化完成所需时间。玻璃纤维的加入使树脂基预浸料各项固化反应特征温度降低,达到固化起始温度的时间延长,但对完成固化时间的影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固化过程 特征温度 固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预浸渍中树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洁 张炜 刘炳禹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2-65,共4页
介绍了碳纤维预浸渍成型中树脂含量对单向强力环、φ150mm壳体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树脂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确定了树脂含量的参数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该参数是合理的。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预浸胶工艺 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11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培刚 张连旺 +1 位作者 钟翔屿 包建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5,共5页
对4211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固化反应特性,利用流变仪分析成型工艺特性,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树脂体系在不同固化工艺下的耐热性能,并通过力学试验机测试固化后树脂体系... 对4211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固化反应特性,利用流变仪分析成型工艺特性,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树脂体系在不同固化工艺下的耐热性能,并通过力学试验机测试固化后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211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固化物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表现为刚脆特性,断裂伸长率为1.1%;与M40高模量碳纤维的匹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高模碳纤维 4211 热熔工艺 理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增强竹浆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解动力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翠翠 王朔 +3 位作者 张双保 王戈 陈政豪 程海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4-319,334,共7页
采用纳米碳酸钙(CaCO_3)浸渍改性工艺对竹浆纤维(BPF)进行改性,并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浸注(VARI)技术制备纳米浸渍改性竹浆纤维(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热失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原材料和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采用Flyn... 采用纳米碳酸钙(CaCO_3)浸渍改性工艺对竹浆纤维(BPF)进行改性,并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浸注(VARI)技术制备纳米浸渍改性竹浆纤维(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热失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原材料和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采用Flynn-Wall-Ozawa(FWO)和Vyazovkin and Weight(VW)方法量化了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出现300~400,400~450,600~700℃3个失重区,分别对应BPF、环氧树脂和纳米CaCO_3的热降解;采用FWO法和VW法测定的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均高于对照样(未改性的BRF),且FWO法估算数值高于VW法;纳米CaCO_3对复合材料的热降解特性具有调控作用;FWO法和VW法处理的结果总体相差不大,但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树脂浸注 纳米碳酸钙 浸渍改性 竹浆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港 王晨晨 +2 位作者 严致远 方志强 朱朋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以聚酰亚胺短纤和沉析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抄造结合热压和树脂浸渍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纤维/环氧树脂纸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以及环氧树脂浸渍量对聚酰亚胺纸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处理增加了聚酰亚胺纤维... 以聚酰亚胺短纤和沉析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抄造结合热压和树脂浸渍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纤维/环氧树脂纸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以及环氧树脂浸渍量对聚酰亚胺纸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处理增加了聚酰亚胺纤维间的接触面积,使聚酰亚胺纤维纸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增强;采用环氧树脂浸渍处理,可以进一步增加聚酰亚胺纸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抗张指数提高了1.25倍)和电学性能(耐压强度提高了17%);当热压温度为210℃、热压压力为120 N/mm、浸渍量为20%时,所制备的聚酰亚胺纸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其抗张指数为57.5 N·m/g,撕裂指数为6.86 m N·m2/g,耐压强度为12.3 k V/mm,在航空航天、绝缘阻隔、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纸 复合材料 热压温度 热压压力 环氧树脂 浸渍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碳纤维混杂工艺对环氧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金芳 乔生儒 +1 位作者 丘哲明 王庭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0-34,共5页
研究了铺层参数及纤维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简称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杂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铺层顺序对材料纵向拉伸强度及... 研究了铺层参数及纤维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简称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杂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铺层顺序对材料纵向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有显著影响,界面数越多,纵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界面粘接性能的改善可提高混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对它的弹性模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碳纤维 混杂工艺 环氧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状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雷 汤玉斐 张蕾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Al2O3多孔陶瓷,然后用无压渗透技术将环氧树脂与Al2O3多孔陶瓷复合,得到三维网状Al2O3/环氧树脂材料。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研究了Al2O3含量对抗磨损性能和弯曲强度的影响,并与Al2O3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 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Al2O3多孔陶瓷,然后用无压渗透技术将环氧树脂与Al2O3多孔陶瓷复合,得到三维网状Al2O3/环氧树脂材料。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研究了Al2O3含量对抗磨损性能和弯曲强度的影响,并与Al2O3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Al2O3的体积含量为31%时,Al2O3三维网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高,达59.53 MPa,抗磨损性能较环氧树脂提高了55.8%,与Al2O3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其耐磨损性能提高了29%,而弯曲强度低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氧化铝/环氧树脂 有机泡沫浸渍 无压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PEMG超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威 周春华 +1 位作者 李学闵 范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8-10,共3页
研究了树脂基聚乙烯纤维/金属纤维/玻璃布(PEMG)超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成型工艺及其性能。结果表明,PEMG超混杂复合板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兼有耐腐蚀、耐磨损性能,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混杂复合材料 树脂基 塑料 层压成型 工艺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成像系统中的先进复合材料解决方案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强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2-145,共4页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是一种先进复合材料,它采用碳纤维和环氧树脂通过一定的复合成型工艺制成,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疲劳、透电磁波和耐腐蚀等优异特性,优于传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被用于开发和制造各种医疗器械和零部件。...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是一种先进复合材料,它采用碳纤维和环氧树脂通过一定的复合成型工艺制成,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疲劳、透电磁波和耐腐蚀等优异特性,优于传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被用于开发和制造各种医疗器械和零部件。着重介绍CT扫描成像系统中的先进复合材料解决方案,包括材料的性能和选择,CT床面板和头托部件的制造工艺技术等,为新型医用复合材料部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复合材料解决方案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 CT床面板 CT头托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