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和PORT静脉输液技术综合输液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英凤 王凯蓉 +3 位作者 陆箴琦 张晓菊 薛嵋 王丽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对PICC和PORT的综合效果指数进行测算,以评价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的综合输液效果。方法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PICC或PORT行中长期静脉输液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收集两种静脉输液技术的安全... 目的对PICC和PORT的综合效果指数进行测算,以评价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的综合输液效果。方法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PICC或PORT行中长期静脉输液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收集两种静脉输液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体验相关指标,测算并比较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在总留置时间、留置3~个月、6~个月及9~12个月的综合效果指数。结果PICC和PORT置管患者分别纳入377例、293例,PICC留置时间显著短于PORT,置管及维护过程中次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ORT,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PORT(均P<0.05)。PICC在总留置时间、留置3~个月、6~个月及9~12个月的综合效果指数值均小于PORT。结论PORT的综合输液效果优于PICC,从输液效果角度,建议优先选择PORT作为中长期静脉输液的血管管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静脉治疗 中心静脉输液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综合效果指数 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顾宇静 谢珺 +1 位作者 吴菲菲 范菊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2-1252,共11页
目的:对儿童病人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通过对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 目的:对儿童病人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通过对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儿童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输液港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20日。由2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进行交叉核对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较,儿童病人使用静脉输液港静脉炎发生率[RR=20.69,95%CI(10.56,40.54),P<0.000 01]、堵管发生率[RR=4.44,95%CI(2.88,6.85),P<0.000 01]、血栓发生率[RR=3.08,95%CI(1.91,4.97),P<0.000 01]、导管脱出或移位发生率[RR=6.89,95%CI(3.56,13.31),P<0.000 01]、穿刺点渗血、渗液发生率[RR=10.06,95%CI(6.61,15.32),P<0.000 01]、感染发生率[RR=3.87,95%CI(2.67,5.62),P<0.000 01]、导管断裂[RR=3.01,95%CI(1.19,7.64),P=0.02]、一次置管成功率[RR=0.95,95%CI(0.90,1.00),P=0.0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病人使用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夹闭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0,95%CI(0.10,1.52),P=0.18]。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儿童使用输液港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具有优势的输液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儿科 并发症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引导下放置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程琳 赵凤琴 +4 位作者 杨德启 佟富中 曹迎明 刘宏军 张嘉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采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作为静脉输液通路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2月一2009年12月,共65例需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术中X线引导下行输液港装置植入术。局部麻醉下行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术,术中X线引导确认导管向上...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采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作为静脉输液通路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2月一2009年12月,共65例需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术中X线引导下行输液港装置植入术。局部麻醉下行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术,术中X线引导确认导管向上腔静脉方向走行及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根部水平。观察围手术期和输液港植人术后的长期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X线引导下完成输液港植入。发生气胸3例,1例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2例切口愈合不良,其中1例取出输液港后愈合,1例将输液港移位后愈合。中位随访22个月(4~35个月),应用输液港装置化疗中输液顺畅,无渗漏,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阻塞和夹闭综合征。结论X线引导下输液港植入是乳腺癌化疗有效和安全的输液途径。主要并发症包括穿刺相关并发症如气胸,远期并发症如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乳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高龄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41
4
作者 陈素香 梁芳 黄雪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高龄患者长期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干部病房需长期输液的高龄患者5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两组:VAP组23例,PICC...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高龄患者长期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干部病房需长期输液的高龄患者5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两组:VAP组23例,PICC组30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及导管堵塞、导管渗漏、导管尖端异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置管后第1个月两组导管留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12个月以上,VAP组导管留置率较PICC组增高(P<0.05)。VAP组意外拔管率较PICC组低(P<0.05)。VAP组1例发生导管堵塞,未发生导管渗漏情况,1例出现导管尖端异位,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PICC组9例发生导管堵塞,4例发生导管渗漏,3例出现导管尖端异位,2例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而拔管。VAP组导管堵塞发生率较PICC组低(P<0.05);而两组导管渗漏、导管尖端异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比PICC的留置时间长,意外拔管和导管堵塞发生率低,更适合作为高龄患者长期静脉输液的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途径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余超 葛坤元 +3 位作者 蒋晓东 程宝亮 陈秀峰 邹晨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9-234,266,共7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途径(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及颈内静脉入路)完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并发症及非计划取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10月份宜兴市人民医院介入肿瘤科556例植入静脉输液港病例资料,... 目的比较3种不同途径(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及颈内静脉入路)完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并发症及非计划取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10月份宜兴市人民医院介入肿瘤科556例植入静脉输液港病例资料,按不同植入途径分为3组:锁骨下静脉锁骨下入路组(A组),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入路组(B组),颈内静脉组(C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非计划取港情况。结果未发现年龄、性别、输液港位置、肿瘤类型,输液港的用途、定期维护与并发症有相关性。A组(169例)发生并发症23例(13.61%),包括气胸5例,囊袋血肿2例,夹闭综合征6例,导管移位3例,输液港感染3例,港座外露2例,导管相关血栓1例,纤维蛋白鞘1例,非计划取港11例(6.51%)。B组(174例)发生并发症11例(6.32%),包括囊袋血肿1例,导管移位2例,输液港感染2例,导管断裂1例,港座外露3例,导管相关血栓1例,纤维蛋白鞘1例,非计划取港8例(4.60%)。C组(213例)发生并发症16例(7.51%),包括囊袋血肿1例,纵膈血肿1例,导管移位3例,输液港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港座外露3例,导管相关血栓2例,纤维蛋白鞘2例,非计划取港10例(4.69%)。3组在非计划取港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并发症两两比较显示A组有发生率更高的趋势(P=0.024,P=0.051)。结论3种途径均可为患者提供长期安全有效的输液通道,锁骨下静脉锁骨下入路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尤其表现为气胸及夹闭综合征),如需避免此两类并发症可优选另两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输液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穿刺工具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罗艳丽 杨小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573-575,共3页
本文通过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相关条款进行解读,阐述各类静脉治疗穿刺工具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原则,以期为护理人员的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减少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保障静脉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外周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儿血管通道装置的选择和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晔明 褚君 +2 位作者 徐敏 孙杰 严志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4-225,共2页
为开展化疗泵在儿童肿瘤病例的临床应用,对18例恶性肿瘤患儿分别经颈外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经皮下隧道于侧胸壁皮下埋置化疗泵。目前18例中1例已化疗结束,17例仍在经泵化疗中,18例患儿总计带泵2241天,经泵化疗375天。术后无气胸、无气栓... 为开展化疗泵在儿童肿瘤病例的临床应用,对18例恶性肿瘤患儿分别经颈外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经皮下隧道于侧胸壁皮下埋置化疗泵。目前18例中1例已化疗结束,17例仍在经泵化疗中,18例患儿总计带泵2241天,经泵化疗375天。术后无气胸、无气栓形成及局部出血,无术后血流感染,无血栓形成及管腔闭塞。提示在诸多血管通道装置中,化疗泵对于儿童病例更为适合。颈外静脉切开置管在婴幼儿病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途径;全麻下操作、颈外静脉切开插管、术后管理和操作的规范化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道装置 化疗泵 儿童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蒋晓东 余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 devices,CVAPD)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介入肿瘤科2013...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 devices,CVAPD)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介入肿瘤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CVAPP的94例患者病例资料。植入过程中CVAPD的头端位置均定位于第6-8后肋之间,并记录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患者从植入CVAPD开始随访,直至取港或死亡。结果所有病例在DSA引导下均顺利植入静脉CVAP,成功率100%。其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90例,颈内静脉穿刺4例,取出CVAPD24例,无并发死亡病例。结论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CVAPD是一种可靠、安全、准确的方法,可用于恶性肿瘤需要静脉化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DSA引导 静脉穿刺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与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肿瘤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晨晨 胡明 +2 位作者 褚珺 陈其民 蔡金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最为安全、有效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 047例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肿瘤患儿,其中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436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611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最为安全、有效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 047例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肿瘤患儿,其中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436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61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近、远期并发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21.2%(98/463):近期并发症32例(导管末端位置异常10例,穿刺处机械性静脉炎17例,局部皮下血肿5例);远期并发症66例(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25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0例,导管移位滑脱16例,导管渗漏断裂5例)。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5.6%(34/611):近期并发症13例(血肿3例,误穿动脉9例,夹闭综合征1例);远期并发症21例(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3例,导管或泵体破裂渗漏3例,导管与血管壁粘连取出困难2例)。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 TIVAP具有并发症少,安全耐用的优势。PICC则置入简便、无需麻醉,费用低,置入后能即刻使用的特点。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患儿的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故对于儿童肿瘤患儿,应根据个体化差异灵活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中心静脉置管术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臂完全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20
10
作者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专科分会 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 +3 位作者 仇晓霞 张学彬 许立超 金光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共7页
随着超声导引、Seldinger穿刺技术及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等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经上臂完全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TIVAD)技术因完全避免血胸和气胸风险及颈、胸部无瘢痕等优势,被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及患者所接受。... 随着超声导引、Seldinger穿刺技术及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等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经上臂完全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TIVAD)技术因完全避免血胸和气胸风险及颈、胸部无瘢痕等优势,被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及患者所接受。目前国内从事此项工作的医护人员涉及内科、外科、麻醉科、介入科等,植入技术、并发症处理及TIVAD使用、维护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植入技术质控标准和并发症处理规范。为提高上臂TIVAD植入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此专家共识。共识就技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流程、技术要点及并发症处理、使用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 上臂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固定相关内容解读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迎迎 端烨 +2 位作者 陈一丹 曹秀珠 赵林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96-1700,共5页
对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学会2021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粘性固定装置、集成固定装置、皮下固定装置和组织粘合剂的定义、适用范围、临床实践及应用效果评价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护理人员实施导管固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静脉治疗 血管通路装置 导管固定装置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