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骨龄青少年上颌后牙颊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区骨质密度的口腔锥形束CT测量 被引量:8
1
作者 高琳清 张婉君 +4 位作者 高林成 刘璇 李娜 任甫 马永平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5-278,32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骨龄青少年上颌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骨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青少年患者颅面部进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区的骨质密度,依据改良颈... 目的:通过对不同骨龄青少年上颌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骨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青少年患者颅面部进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区的骨质密度,依据改良颈椎分析法(Cvs)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Cvs3、Cvs4、Cvs5、Cvs6组),分析并比较不同骨龄青少年上颌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骨质密度的差异。结果:密质骨及松质骨骨密度不同骨龄相同测量平面(距离牙槽嵴4mm处及6mm处平面即P4平面与P6平面)间LSD两两比较结果,Cvs3组与Cvs4组、Cvs4组与Cvs5组、Cvs5组与Cvs6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骨龄增长P4及P6平面上青少年上颌后牙颊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区密质骨及松质骨骨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相同骨龄患者在P6平面中上颌后牙颊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区密质骨(4组)和松质骨(Cvs3组、Cvs5组及Cvs6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P4平面。结论:随骨龄增长,青少年上颌后牙颊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区骨密度逐渐增大,距离牙槽嵴6mm处骨密度显著高于4mm处,这提示以一定角度倾斜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尽量由P4向P6平面去植入,增加植入位置骨密度,还可以有效避免上颌窦穿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口腔锥形束CT 微螺钉种植支抗 骨密度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局部骨密度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敏 杨再波 +1 位作者 占江鄂 高桂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研究种植体支抗稳定性与局部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来我科进行正畸治疗的男性患者186名,年龄18~25周岁,同时因支抗控制需要均在双侧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区植入相同型号的微种植钉,预备2月后利... 目的:研究种植体支抗稳定性与局部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来我科进行正畸治疗的男性患者186名,年龄18~25周岁,同时因支抗控制需要均在双侧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区植入相同型号的微种植钉,预备2月后利用负载加力,2个月后复诊时单纯左侧松动者7名,双侧松动者11名,随机选择未松动者40名,分别编为A、B、C组,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种植钉周围0.5cm。区域的骨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左右侧骨密度值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将A、B、C各组左右侧数据合并,两两进行比较分析,其中A组与B组骨密度值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C组比较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骨密度是影响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是否选择种植体支抗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支抗 骨密度 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