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FT和Hough变换在织物纹理方向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蕾 厉征鑫 +1 位作者 刘建立 高卫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8期39-43,共5页
针对人工测量织物纹理方向的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和Hough变换的自动检测和识别织物经向、纬向、斜纹斜向的方法。对织物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对二值化后的织物图像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功率谱... 针对人工测量织物纹理方向的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和Hough变换的自动检测和识别织物经向、纬向、斜纹斜向的方法。对织物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对二值化后的织物图像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功率谱图,对功率谱图的二值图像进行Hough变换,从而检测出织物纹理方向。通过对同一试样的不同放置方式进行测试,证明该方法对织物放置方式无特殊要求,仅需确保试样平摊在光滑台面上不受任何张力;将该方法与人工测试结果作对比,证明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自动化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HOUGH变换 图像处理 织物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l SIMD指令的二维FFT优化算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成军 周卫峰 朱重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4,共4页
在基于频域的大数据量图像处理算法中,最为耗时的步骤就是对图像数据进行二维FFT变换的过程。论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ntel SIMD指令的二维FFT优化算法。通过将数据按照便于SIMD指令计算的方式进行组织,利用SSE3指令加速复数乘法... 在基于频域的大数据量图像处理算法中,最为耗时的步骤就是对图像数据进行二维FFT变换的过程。论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ntel SIMD指令的二维FFT优化算法。通过将数据按照便于SIMD指令计算的方式进行组织,利用SSE3指令加速复数乘法,在二维处理中针对处理器缓存进行优化等方法,实现了很高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描述的算法比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公共域FFT程序包FFTW快30%左右。达到了对大数据量图像进行快速处理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量图像处理 二维fft SIMD SSE/S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图像处理的FFT和卷积算法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冯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2,129,共4页
图像滤波器是当前绝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图像滤波对于计算量的要求是巨大的,为了加强图像处理软件的人机交互性能,使用GPU(可编程图形处理器)来加速图像滤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讨论了在GPU上两种图像处理工具的实... 图像滤波器是当前绝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图像滤波对于计算量的要求是巨大的,为了加强图像处理软件的人机交互性能,使用GPU(可编程图形处理器)来加速图像滤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讨论了在GPU上两种图像处理工具的实现:频域上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和空间域上的卷积运算,并评估了这两种工具在GPU上的性能表现。卷积运算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出来比FFT更好的性能;并同时讨论了在FFT运算有更佳性能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立叶变换 卷积 可编程图形处理器 图像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FFT算法及编程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韩彦中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8,36,共3页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 ,离散傅里叶变换已经成为图像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宽和高像素数为 2的幂数的图像可以直接采用成熟的以 2为基的FFT算法 ,而对于任意宽高的图像 ,它的FFT算法比较复杂。通过先采用插值算法对图...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 ,离散傅里叶变换已经成为图像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宽和高像素数为 2的幂数的图像可以直接采用成熟的以 2为基的FFT算法 ,而对于任意宽高的图像 ,它的FFT算法比较复杂。通过先采用插值算法对图像进行缩放 ,再进行基 2的FFT变换 ,然后还原图像 ,实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t算法 编程 离散傅里叶变换 图像缩放 插值算法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实数FFT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葆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14-2420,共7页
关键词 实数快速傅里叶变换 图像恢复 图形处理器 实时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T在CT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生妹 王绍棣 蒋大真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7-62,共6页
本文阐述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CT图像重建的算法(即FFT算法)的原理及实现该算法的软件设计。为了提高重建图像的精度,又利用FFT填充特性对算法加以改进,还研究了FFT算法过程中的相位修正问题,最后给出了FFT算法对实验数据的重建... 本文阐述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CT图像重建的算法(即FFT算法)的原理及实现该算法的软件设计。为了提高重建图像的精度,又利用FFT填充特性对算法加以改进,还研究了FFT算法过程中的相位修正问题,最后给出了FFT算法对实验数据的重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X线断层摄影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实时成像中交叠FFT的有效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肖冬 黄晓涛 梁甸农 《信号处理》 CSCD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SAR实时成像处理中常采用子孔径交叠来提取算法的并行性,但为抑制栅栏旁瓣效应,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交叠处理,极大地增加了处理数据量。本文对交叠FFT的一种有效实现-Fold FFT给出了详尽分析与理解,指出这种方法是通... SAR实时成像处理中常采用子孔径交叠来提取算法的并行性,但为抑制栅栏旁瓣效应,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交叠处理,极大地增加了处理数据量。本文对交叠FFT的一种有效实现-Fold FFT给出了详尽分析与理解,指出这种方法是通过采用更长的滤波器阶数,来获得所要求的滤波器性能,达到减少交叠的目的。本文同时对实现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滤波器 傅里叶变换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1DFFT-MP稀疏分解算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燕 尹忠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6-247,250,共3页
针对图像稀疏分解速度慢和重建图像视觉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P和一维FFT的图像稀疏分解算法。算法中把二维图像按行抽取成一维信号,同样地,把过完备原子库中的原子按行抽取成一维原子,然后把二维图像或图像残差与原子的内积... 针对图像稀疏分解速度慢和重建图像视觉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P和一维FFT的图像稀疏分解算法。算法中把二维图像按行抽取成一维信号,同样地,把过完备原子库中的原子按行抽取成一维原子,然后把二维图像或图像残差与原子的内积运算转化为一维信号或信号残差与一维原子的互相关运算,最后利用一维FFT方法计算一维信号与原子的互相关运算。通过实验验证表明,在重建图像的质量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当图像大小为512×512时,一维FFT图像稀疏分解算法的速度比二维FFT提高了2.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稀疏分解 MP 过完备原子库 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小尺寸FFT在实时图像复原中的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严发宝 苏艳蕊 +2 位作者 赵占锋 左颢睿 柳建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93-2698,共6页
为满足跟踪识别系统对图像复原的实时性需求,在图形处理器(GPU)上进行高效实现小尺寸二维FFT的优化策略研究。首先对二维FFT算法进行分析,根据图形处理器的特点,提出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并行执行模型。基于该模型,从算法的复杂度、跳转指... 为满足跟踪识别系统对图像复原的实时性需求,在图形处理器(GPU)上进行高效实现小尺寸二维FFT的优化策略研究。首先对二维FFT算法进行分析,根据图形处理器的特点,提出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并行执行模型。基于该模型,从算法的复杂度、跳转指令的数量、共享存储器的访问冲突以及共享存储器的访问延迟及图形处理器的利用效率这4个方面进行优化策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在图像复原的实验中,先对基于GPU的小尺寸FFT优化方法与基于CPU的MATLAB传统算法进行计算精度对比,然后基于4种不同尺寸的图像在相同的GPU平台上再与NVIDIA公司提供CUFFT函数库复原算法进行计算效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提供的图像复原算法复原效果好,与MATLAB效果图比较人眼观察不出差异;在计算速率上,提出的优化方法能够在19.6 ms内复原1帧128×128灰度模糊图像,计算速度与直接采用CUFFT函数库算法相比提高约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小尺寸fft 图像复原 并行优化 实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细观结构的FFT数值方法对岩石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明耀 彭磊 +3 位作者 左建平 王智敏 李绍金 薛喜仁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456-466,共11页
岩石的非均质性(矿物夹杂、微裂隙、微孔洞等细观结构)对其非线性力学行为和破坏过程有着显著影响。本文采用无需对复杂细观结构划分网格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数值方法,直接获取图像中的像素点作为材料点,准确得到非均质材料的细观结... 岩石的非均质性(矿物夹杂、微裂隙、微孔洞等细观结构)对其非线性力学行为和破坏过程有着显著影响。本文采用无需对复杂细观结构划分网格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数值方法,直接获取图像中的像素点作为材料点,准确得到非均质材料的细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特点,与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基于真实细观结构的FFT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非均质岩石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过程,探究了岩石内部细观结构对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真实细观结构的FFT模型,能很好地预测不同埋深和不同围压条件下黏土岩的峰前非线性行为和峰值强度,细观结构的形状、大小和分布直接决定了黏土岩内部应力场的分布。研究结论为研究岩石细观结构特征及其非线性力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法 图像处理 岩石材料 细观力学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采摘机器人对振荡果实的快速定位采摘方法 被引量:34
11
作者 吕继东 赵德安 +3 位作者 姬伟 陈玉 沈惠良 张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8-53,I0002,共7页
为解决由于果实振荡影响采摘机器人采摘效率的问题,该文研究了苹果采摘机器人在果实振荡状况下的快速采摘方法。首先对振荡果实进行动态连续采集,其次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振荡果实识别并提取其二维质心坐标,然后由FFT建模,求取果实的振... 为解决由于果实振荡影响采摘机器人采摘效率的问题,该文研究了苹果采摘机器人在果实振荡状况下的快速采摘方法。首先对振荡果实进行动态连续采集,其次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振荡果实识别并提取其二维质心坐标,然后由FFT建模,求取果实的振荡周期,在测得振荡果实的深度距离后,计算出采摘机器人直动关节的行程速度,随即开始采摘,抓取时果实正处于平衡位置。最后通过试验可知,采摘成功率达到84%,对于果实静态状况下采摘速度较快的采摘机器人来说,采摘振荡果实,该研究方法明显优于以往采摘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采摘机器人果实采摘的整体速度。此外,该采摘方法简单、通用性好,可满足苹果等类球状果实采摘机器人的需要,对实现其实用化和商品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 机器人 图像处理 振荡周期 快速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图像处理技术的线圈长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广礼 丁雪荣 黄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3,共5页
为提高针织物线圈长度测量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基于MatLab程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扫描的针织物结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出反映线圈长度的特征点,经过细化等处理后,测量出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二维线圈长度),经线性回... 为提高针织物线圈长度测量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基于MatLab程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扫描的针织物结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出反映线圈长度的特征点,经过细化等处理后,测量出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二维线圈长度),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际线圈长度(三维线圈长度)。试验和分析表明,系统所测量并计算出的线圈长度与手工测量的线圈长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达到了所要求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线圈长度 图像处理 fft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测量针织物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延旭 龙海如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49,共4页
采用FFT(快速傅立叶变换 )对针织物进行图像处理 ,并利用提取的针织线圈的空间频率信息来测量针织物的密度。通过与人工测量的针织物纵横密度对比表明 ,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实现针织物密度的测量。
关键词 图像处理 fft 针织物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波三维层析成像技术的压裂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文文 孟尚志 钱玉萍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国内煤层气勘探由于煤层埋深浅,煤储层致密、压力低,均需压裂增产作业。而压裂效果与煤层气单井增产效果密切相关,因而研究煤层压裂效果,建立评价指标,指导压裂设计至关重要。三维声波测井资料能够获取井周轴向、径向以及环向速度变化信... 国内煤层气勘探由于煤层埋深浅,煤储层致密、压力低,均需压裂增产作业。而压裂效果与煤层气单井增产效果密切相关,因而研究煤层压裂效果,建立评价指标,指导压裂设计至关重要。三维声波测井资料能够获取井周轴向、径向以及环向速度变化信息,在压裂前后,利用三维层析成像处理技术,可以评价煤层气井压裂效果。将该技术与传统声波技术和微地震监测结果相结合,能够直观判断煤层气储层压裂改造前后在纵横向及环向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层析成像 煤层气 压裂检测 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处理器加速光线投射算法的多功能体绘制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晓琪 张传亭 +1 位作者 侯贺 张宝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38,178,共5页
为克服传统算法中体绘制交互速度不流畅、重建耗时长、绘制效果单一的不足,实现了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光线投射算法用于医学层析图像实时体绘制,并能快速切换不同组织器官的绘制效果。首先,读入医学层析图像到计算机内存,构造体素;然... 为克服传统算法中体绘制交互速度不流畅、重建耗时长、绘制效果单一的不足,实现了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光线投射算法用于医学层析图像实时体绘制,并能快速切换不同组织器官的绘制效果。首先,读入医学层析图像到计算机内存,构造体素;然后,设置相应体素属性(如插值方式、着色处理、光照参数)等,设计显示不同组织器官的颜色及不透明度传输函数;最后,GPU加载体素据并进行光线投射算法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绘制速度上,GPU加速光线投射算法实现的多功能体绘制技术的绘制速度能达到每秒40帧以上,完全满足临床应用需求。在绘制质量上,用户交互中由于重采样而产生的锯齿现象明显低于CPU端实现的光线投射算法,GPU端与CPU端绘制时间的加速比在9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加速 层析图像 光线投射 体绘制 传输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导滤波与时空上下文的红外弱小目标跟踪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琨 周慧鑫 +3 位作者 秦翰林 殷世民 荣生辉 赵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156,共6页
由于传统的跟踪算法没有充分利用目标与其局部背景的时空相关性,使其不能有效地区分背景边缘和红外弱小目标,从而在跟踪过程中产生偏移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时空上下文学习跟踪的原理基础上,分析了跟踪偏移的原因,并引入图像引导滤... 由于传统的跟踪算法没有充分利用目标与其局部背景的时空相关性,使其不能有效地区分背景边缘和红外弱小目标,从而在跟踪过程中产生偏移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时空上下文学习跟踪的原理基础上,分析了跟踪偏移的原因,并引入图像引导滤波方法,提出了一种引导滤波结合时空上下文的红外弱小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引导滤波对上下文区域进行处理,在保留上下文区域云层边缘的同时剔除目标及噪声,再将其与滤波结果作差.最后利用小目标的"置信图"检测出目标.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五组红外小目标序列图像进行实验,并与经典时空滤波、改进的模板匹配和移动管道滤波等方法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方面均优于其它三种经典方法,且具有更高的目标跟踪精度与较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夜视技术 目标跟踪 时空上下文 红外图像处理 弱小目标 图像滤波 贝叶斯分类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数据转置的并行SAR成像的研究和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莫志锋 韩冀中 +1 位作者 王贞松 韩承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前比较成熟的SAR成像算法 ,无论是RD算法还是CS算法都需要有数据矩阵转置的操作 ,即完成数据从距离向到方位向的重新排序 实现矩阵转置不仅需要有海量的存储空间 ,而且存储器I/O性能限制也使得完成转置操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基于DSP... 目前比较成熟的SAR成像算法 ,无论是RD算法还是CS算法都需要有数据矩阵转置的操作 ,即完成数据从距离向到方位向的重新排序 实现矩阵转置不仅需要有海量的存储空间 ,而且存储器I/O性能限制也使得完成转置操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基于DSP系统 ,分别从算法和数据流的角度阐述两个免除数据转置的方法 ,并给出它们在DSP系统上的高效的并行实现 实验表明这两个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转置 并行SAR成像 并行处理 DSP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淑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7,317,共5页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给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西部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结果,对比了层析反演时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表明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近地表 约束层析成像 近地表模型 静校正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图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葛锦蔓 苏俊宏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2-99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干涉图预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干涉图进行有效区域的边缘提取,利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迭代法对干涉图进行区域延拓,并采用非加权离散余弦变换最小二乘算法对干涉图进行波面统一,最终恢复出被测物体的... 提出了一种干涉图预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干涉图进行有效区域的边缘提取,利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迭代法对干涉图进行区域延拓,并采用非加权离散余弦变换最小二乘算法对干涉图进行波面统一,最终恢复出被测物体的表面面形,为后续结果分析奠定了基础。对一个实际SiO2薄膜样片进行了干涉图的预处理。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得到的干涉图预处理结果,与Zygo干涉仪的分析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图处理 数学形态学 二维傅里叶变换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法在面内应变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振艳 钟约先 +2 位作者 曹起骧 W.B.Lee C.Y.Tang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8,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面内应变求解方法——相位求解法。该方法直接利用变形体内部的栅线图象,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相位展开及应变计算,最后求得全场的应变分布。该方法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信息量大,且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
关键词 相位法 应变分析 金属 塑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