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5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9
1
作者 温建民 成永忠 +4 位作者 赵勇 桑志成 蒋科卫 张连仁 刘庆生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5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 三踝骨折 关节内骨折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蒋小平 蒋林峻 +1 位作者 胡洪青 郑华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索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大龄儿童(6岁及以上)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儿的整体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方法对2005年8月~2010年8月入住我科的52例(64足)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僵硬型马蹄内翻足... 目的探索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大龄儿童(6岁及以上)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儿的整体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方法对2005年8月~2010年8月入住我科的52例(64足)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患儿应用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位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2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全部患儿均按期随访,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足踝畸形获得满意矫正。结论运用整体护理方法来护理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足踝畸形患儿,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 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小腿骨折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I0002-I0004,共3页
1技术要点 Ilizarov外固定技术是前苏联专家Ilizarov发明的用于骨折、骨折并发症及四肢畸形治疗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利用环形或者组合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骨折,通过外固定器重建骨折的连续性,达到有效固定,同期可以处理开放性伤口... 1技术要点 Ilizarov外固定技术是前苏联专家Ilizarov发明的用于骨折、骨折并发症及四肢畸形治疗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利用环形或者组合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骨折,通过外固定器重建骨折的连续性,达到有效固定,同期可以处理开放性伤口和皮肤软组织缺损。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小腿骨折具有构型设计灵活、通过微创操作减少切开造成的并发症、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技术 小腿骨折 支架治疗 皮肤软组织缺损 骨折并发症 开放性伤口 四肢畸形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技术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书亮 许庆家 朱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Ilizarov外固定技术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7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控制感染和消灭创面后均接受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采用Johner-Wruh标准评定疗效,手术前后对胫骨骨性功能、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目的观察Ilizarov外固定技术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7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控制感染和消灭创面后均接受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采用Johner-Wruh标准评定疗效,手术前后对胫骨骨性功能、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37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术后疗效优25例、良8例、差4例,优良率89.2%。手术前后膝关节HHS评分分别为(59.8±10.2)、(86.3±9.3)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分别为(61.4±8.7)、(85.8±7.9)分,骨性功能评分分别为(57.6±12.5)、(87.9±11.2)分,治疗前后比较,P均<0.01。结论 Ilizarov外固定技术应用于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技术 骨不连 胫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引术治疗踝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文琦 居贞瑾 +1 位作者 夏杰 邱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引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骨科使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10例,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针道护理、密切观察肢体感觉、正确指导外...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引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骨科使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10例,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针道护理、密切观察肢体感觉、正确指导外固定器的使用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结果 10例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均得以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增加,总体疗效满意,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对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开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患肢观察和早期康复训练,尤其应鼓励早期下地负重行走,以确保手术疗效,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关节炎 ilizarov外固定支架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广新 王晓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Ilizarov外固定器和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102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组26例,弹性髓内钉组76例。结果: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比较Ilizarov外固定器和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102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组26例,弹性髓内钉组76例。结果: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下床活动、负重时间、断端切开复位例数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间比较,外固定组优于髓内钉组(P<0.05);外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钉道感染例数高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总体优于弹性髓内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 弹性髓内钉 胫腓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术与跟腱延长术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严敦 刘秋亮 +5 位作者 秦攀 赵伟 周迪鸣 员夏飞 韩亚辉 张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621-625,共5页
目的通过评估术后形态及功能结果,对比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术与跟腱延长术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 目的通过评估术后形态及功能结果,对比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术与跟腱延长术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27例(37足)、对照组(跟腱延长术治疗)28例(34足)。应用Diméglio评分方法进行形态学评估、Laaveg-Ponseti评分方法进行功能学评估,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形态及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5~7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Diméglio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aveg-Ponset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年龄与Laaveg-Ponseti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对照组年龄与Laaveg-Ponseti分级呈正相关(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作为一种微创的渐进式畸形矫正方法,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所取得的形态和功能结果优于跟腱延长术,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适用于年龄较大患儿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ilizarov外固定 微创手术 跟腱延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骨折及生物力学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潘能富 方岳建 +2 位作者 刘维嘉 张邕江 古波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ilizarov 固定 治疗 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痉挛型脑瘫屈膝畸形 被引量:6
9
作者 胡炜 许世刚 +2 位作者 曹旭 张鹏 徐林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2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软组织矫形加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治痉挛型脑瘫屈膝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依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及其应用技术,按个体化要求,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在外固定架屈侧设置2个铰链关节便于撑开,伸侧设置1个铰链关节便... 目的:探讨应用软组织矫形加用Ilizarov外固定架矫治痉挛型脑瘫屈膝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依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及其应用技术,按个体化要求,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在外固定架屈侧设置2个铰链关节便于撑开,伸侧设置1个铰链关节便于加压。术后3~5d,待患者腿部疼痛、麻木感减轻后开始屈侧撑开,伸侧加压,每日屈侧延长2mm左右。定期检查克氏针的张力,以免固定松动。每2周摄X线片复查,根据目测观察膝关节矫正角度及X线表现及时修正延长、矫形方案。患者3~6周后膝关节角度就可完全矫正,在过伸10°位置维持3周,即可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活动膝关节,然后佩戴下肢伸直位支具行走2~3个月。2例因术前合并股骨下段前弓畸形,Ⅱ期实施股骨髁上截骨术矫正。结果:21例36个膝关节,术前屈膝畸形平均(80.61±25.51)°,矫正后屈曲角度平均(8.91±2.39)°。21例,36个关节平均随访5个月,其中32个关节维持牵伸术后的效果,4个关节屈膝畸形部分复发,平均(9.32±7.33)°。结论:正确使用Ilizarov技术矫治痉挛型脑瘫屈膝畸形,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畸形 脑性瘫痪 固定 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与截骨融合治疗创伤后马蹄足畸形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胜松 黄雷 +1 位作者 滕星 王满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4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Ilizarov外固定架(伊氏架)和截骨融合两种治疗创伤性马蹄足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创伤性马蹄足患者86例,采用截骨融合方法治疗25例,采用伊氏架治疗61例。比较2组术前畸形状态、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的功能状况及并发症和再手... 目的比较Ilizarov外固定架(伊氏架)和截骨融合两种治疗创伤性马蹄足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创伤性马蹄足患者86例,采用截骨融合方法治疗25例,采用伊氏架治疗61例。比较2组术前畸形状态、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的功能状况及并发症和再手术情况。采用AOFAS评分和VASFA评分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伊氏架组的跖屈畸形平均52.5°,截骨融合组的跖屈畸形平均47.6°,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39)。术中出血截骨组为(136.2±110.7)ml,伊氏架组为(26.0±35.6)ml,截骨组出血量多于伊氏架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AOFAS评分、VAS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izarov外架和截骨融合两种方法疗效相似,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相近,且手术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伊利扎罗夫技术 固定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结合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外露伴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振磊 陈鑫 +1 位作者 常鋆飞 查会会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结合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外露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周口淮海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外露伴骨缺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结合Orthofix外固定...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结合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外露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周口淮海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外露伴骨缺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结合Orthofix外固定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结合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延长长度、愈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下肢疼痛、钉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偏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外露伴骨缺损患者采用显微外科结合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且愈合指数较高,降低术后骨偏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露伴骨缺损 显微 ilizarov外固定技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
12
作者 桑志成 温建民 +4 位作者 赵勇 成永忠 蒋科卫 闫安 张宽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60-461,共2页
胫骨中下1/3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自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29例,取得良好疗效,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固定 正骨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刚 袁英 +2 位作者 王恩财 杨军 吴振东 《中国骨伤》 CAS 1997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ilizarov 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在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
14
作者 史龙彦 甄允方 王晓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3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儿童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石膏固定方...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儿童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石膏固定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儿童胫腓骨骨折患者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可有效的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胫腓骨骨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润斌 李国梁 +3 位作者 刘小平 陈康 韩广普 赵建勇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60例,其中男9例,女51例;年龄65~84(72.69±8.14)岁;左侧18例,右侧42例;摔伤5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60例,其中男9例,女51例;年龄65~84(72.69±8.14)岁;左侧18例,右侧42例;摔伤55例,车祸伤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男4例,女26例;年龄(72.54±8.67)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0.61±2.17)kg·m^(-2);左侧10例,右侧20例;摔伤27例,车祸伤3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男5例,女25例;年龄(72.76±7.23)岁;BMI(20.82±2.03)kg·m^(-2);左侧8例,右侧22例;摔伤28例,车祸伤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 d、12周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变化及腕关节患者自行评分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4.50±2.78)周。两组术后2d及12周同术前比较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时两组间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周时两组间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及12周PRW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时两组间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周时两组间PRW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可提高C1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的可靠性,阶段性拆除固定装置更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穿针 单臂固定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光耀 成永忠 +4 位作者 刘峘 姜俊杰 李永耀 陈洋 姚宇翔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66-80,共15页
目的:Meta分析钢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数据库所有关于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检索时... 目的:Meta分析钢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数据库所有关于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23年6月30日。纳入研究参照Cochrane手册(Version6.3,2022)进行信息提取、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发表偏倚风险评价、检验异质性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影像学解剖指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屈伸、旋转、尺桡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治疗情况比较(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功能评分及相关量表。结果:(1)共纳入28项研究,患者共计2192例,包括1096例钢板内固定组和1096例外固定架组。(2)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固定架组的手术出血量[MD=-37.93,95%CI(-48.54,-27.31),P<0.00001]、手术时间[MD=-31.58,95%CI(-48.96,-14.20),P=0.0004]、住院时间[MD=-4.58,95%CI(-5.44,-3.71),P<0.00001]、骨折愈合时间[MD=-0.88,95%CI(-1.35,-0.41),P=0.0002]均显著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3)两组的掌倾角[MD=-0.17,95%CI(-0.95,0.61),P=0.68]、尺偏角[MD=0.22,95%CI(-0.73,1.17),P=0.65]、桡骨高度[MD=-0.24,95%CI(-1.15,0.67),P=0.60],屈伸[MD=-5.63,95%CI(-11.85,0.58),P=0.08]、旋转[MD=-5.80,95%CI(-12.77,1.17),P=0.10]、尺桡偏[MD=-2.86,95%CI(-10.87,5.15),P=0.48],并发症发生率[RR=0.96,95%CI(0.63,1.46),P=0.83],Gartland-Werley腕部临床评分[MD=0.13,95%CI(-0.80,1.06),P=0.78]、Gartland-Werley腕部临床评分优良率[RR=0.93,95%CI(0.87,1.01),P=0.08]、Coon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RR=0.99,95%CI(0.62,1.59),P=0.98]、腕关节DASH评分[MD=-4.67,95%CI(-14.96,5.62),P=0.3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外固定架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其影像学解剖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和腕关节功能评分两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固定 AO-C型桡骨远端骨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侧入路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
17
作者 焦福德 张经纬 +3 位作者 朱李梅 安林 庄云强 陈剑明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应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的15例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5例;左侧6例,右侧9...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应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的15例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5例;左侧6例,右侧9例;年龄22~76岁。记录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术后获得12~16个月随访,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时间8~16周。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再次移位或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6周去除克氏针及外固定架,并启动腕关节的恢复训练。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5~45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65~100分。末次随访时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背侧入路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 固定 Die-punch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结合Taylor外固定架治疗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志明 刘鹏 +3 位作者 于桂泳 董桂贤 刘玉民 李永升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8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结合Taylor外固定架一期治疗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的患者12例,均采用Ilizarov结合Taylor外固定架一期治疗。术后随访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 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结合Taylor外固定架一期治疗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的患者12例,均采用Ilizarov结合Taylor外固定架一期治疗。术后随访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手术顺利,骨断端无需植骨。骨性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6~17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畸形均获满意矫正,截骨处及骨缺损处均临床愈合,足持重行走功能良好,外观满意。术后随访畸形无复发,疗效评价非常满意8例、满意4例。2例发生中度针道感染,对症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患者均未并发截骨处骨不愈合、踝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Ilizarov结合Taylor外固定架一期治疗创伤后胫骨远端缺损合并马蹄内翻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手术 ilizarov技术 Taylor固定 截骨术 牵张成骨 足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文洁 伍峰 +1 位作者 冯旋 王文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红白舒筋散外敷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估2组的症状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瘀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白舒筋散外敷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症状消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红白舒筋散 骨折愈合 腕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辅助肘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屈曲型肘关节僵硬40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永建 李华龙 +1 位作者 孔圳 常思灵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9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辅助肘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屈曲型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对40例屈曲型肘关节僵硬患者于全麻或臂丛麻醉下进行肘关节粘连松解术,手法松解肘关节后屈曲活动度平均约100°,肘关节处安装改良Iliza... 目的:观察改良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辅助肘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屈曲型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对40例屈曲型肘关节僵硬患者于全麻或臂丛麻醉下进行肘关节粘连松解术,手法松解肘关节后屈曲活动度平均约100°,肘关节处安装改良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对肘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牵张,矫正屈肘畸形。达到满意伸直角度后患肢维持在矫形位置2-3周,手术结束6-8周后拆除环形外固定架。结果手术顺利。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肘关节平均最大活动度为109.3°,与术前(30.4°)相比,P<0.05;Mayo评分为81.4分,与术前(42.3分)相比,P<0.05。未发生针道感染、外固定架松动、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结论改良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辅助肘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屈曲型肘关节僵硬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僵硬 固定 关节粘连 科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