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
18
1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概念之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转化过程”的关系分析,各民族认同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则在具备权力、组织、制度、意识形态、法律、...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概念之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转化过程”的关系分析,各民族认同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则在具备权力、组织、制度、意识形态、法律、规范等凝聚工具的基础上,成为各民族认同凝聚的有效方式。基于所具备的各民族认同凝聚功能,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现路径如下:首先,以党建引领巩固民族政治共识性基础、塑造民族现代性政治认同,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政治凝聚中,铸牢各民族的政治归属意识;其次,以党建引领扩充民族关系网络纽带、实现民族社会信任增蓄,在培育中华民族共享社会资本中,铸牢各民族的社会互助意识;再次,以党建引领拓展民族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民族政治文化符号、供给民族核心价值观念,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铸牢各民族的精神共通意识;最后,以党建引领代表各民族共同性利益、调节具体性利益,在协调中华民族共生利益关系中,铸牢各民族的利益联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认同凝聚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欧阳景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8,154,共8页
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利益需求的满足。在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除进行国族重构和文化融合之外,还需寻找到一个能超越族群差异的制度认同基础,从制度维度对国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行补充,三维立体式地构建中华多元一体...
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利益需求的满足。在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除进行国族重构和文化融合之外,还需寻找到一个能超越族群差异的制度认同基础,从制度维度对国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行补充,三维立体式地构建中华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大厦。我国建党在先、以党建国、党政同构和党国同构的鲜明特点,决定了实现制度性国家认同必须以执政党认同为基础。在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是以原生性特征为基础还是以执政党及其制度为基础来进行认同,取决于二者谁更能深入持久地积极影响和改变少数族群的生活。在执政党认同、制度认同、国家认同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三者可以相互促进、转化,也可相互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族群
执政党认同
制度认同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律变通的价值蕴涵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殿军
崔慧姝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变通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变通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是民族平等权的有效保障。法律变通能够巩固民族认同基...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变通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变通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是民族平等权的有效保障。法律变通能够巩固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有效推动政治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实现差异性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法律变通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平等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
18
1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机构
南开大学民族事务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研究”(23JZD032)。
文摘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概念之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转化过程”的关系分析,各民族认同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则在具备权力、组织、制度、意识形态、法律、规范等凝聚工具的基础上,成为各民族认同凝聚的有效方式。基于所具备的各民族认同凝聚功能,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现路径如下:首先,以党建引领巩固民族政治共识性基础、塑造民族现代性政治认同,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政治凝聚中,铸牢各民族的政治归属意识;其次,以党建引领扩充民族关系网络纽带、实现民族社会信任增蓄,在培育中华民族共享社会资本中,铸牢各民族的社会互助意识;再次,以党建引领拓展民族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民族政治文化符号、供给民族核心价值观念,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铸牢各民族的精神共通意识;最后,以党建引领代表各民族共同性利益、调节具体性利益,在协调中华民族共生利益关系中,铸牢各民族的利益联结意识。
关键词
党建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认同凝聚
中华民族共同体
Keywords
leadership of
party
building
consolida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cohesion of all ethnic
identity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欧阳景根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8,154,共8页
文摘
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利益需求的满足。在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除进行国族重构和文化融合之外,还需寻找到一个能超越族群差异的制度认同基础,从制度维度对国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行补充,三维立体式地构建中华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大厦。我国建党在先、以党建国、党政同构和党国同构的鲜明特点,决定了实现制度性国家认同必须以执政党认同为基础。在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是以原生性特征为基础还是以执政党及其制度为基础来进行认同,取决于二者谁更能深入持久地积极影响和改变少数族群的生活。在执政党认同、制度认同、国家认同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三者可以相互促进、转化,也可相互削弱。
关键词
认同
族群
执政党认同
制度认同
国家认同
Keywords
identity
,
ethnicity
,
ruling party identity
,
institutional identity
,
national identity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律变通的价值蕴涵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殿军
崔慧姝
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
南开大学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研究》(项目编号11YJA850029)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W2010102)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民族认同与公民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0-GM-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变通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变通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是民族平等权的有效保障。法律变通能够巩固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有效推动政治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实现差异性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法律变通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平等
法治
Keywords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law accommodation
ethnic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equality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21.8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高永久
杨龙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
欧阳景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律变通的价值蕴涵
张殿军
崔慧姝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