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CGCS2000坐标框架与全球ITRF2008框架的融合研究 |
李志才
孙占义
张庆兰
张鹏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2
|
ITRF2008框架简介 |
成英燕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8
|
|
3
|
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8在中国大地基准中的应用 |
蒋光伟
程传录
郭春喜
王文利
王斌
聂建亮
马新莹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4
|
基于SLR时间序列构建STRF及其与ITRF2008转换关系的研究 |
何丽娜
王解先
宋淑丽
朱文耀
王成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不同ITRF参考框架NEU坐标系统下的速度场转换 |
郝明
朱良玉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6
|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原点和无整体旋转 |
朱文耀
宋淑丽
|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7
|
一种ITRF框架坐标的间接测量方法 |
杨建华
杨志强
王腾军
姜刚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陆态网络并址站归心基线对ITRF2008的影响 |
马下平
师芸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GNSS定位成果在不同ITRF框架间的转换方法研究 |
刘演志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0
|
最新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14的分析与评述 |
徐世依
杨力
赵海山
|
《海洋测绘》
CSCD
|
2017 |
3
|
|
11
|
利用ITRF2008分析全球板块运动 |
李春晓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卫生部等:至2008年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本框架 |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04 |
0 |
|
13
|
地球参考框架的实现和维持 |
魏娜
施闯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4
|
论地球参考框架的维持 |
张西光
吕志平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5
|
参考框架、坐标变换和地壳运动 |
顾国华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2
|
|
16
|
大地坐标框架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
陈俊勇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0
|
|
17
|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数据管理的瓶颈与研究策略 |
刘正才
朱建军
肖本林
易重海
王怀玉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8
|
CORS坐标参考框架更新探讨 |
刘文建
彭冬林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9
|
地壳运动的参考框架 |
黄立人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
2002 |
13
|
|
20
|
欧洲资格框架:实践回顾与理论评述 |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