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IG-B(DC)码在光纤高精度授时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君刚 王超 王凯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了实现光纤授时设备输入/输出标准IRIG_B(DC)码,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IRIG-B(DC)编解码设计方案。通过Quartus II建立工程文件,采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了B(DC)码编解码电路,解决了传统设计中B码准秒时刻对齐和1PPS恢复的问题。
关键词 irig-b(dc) FPGA VERILOG HDL 1P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IRIG-B(DC)解码编码器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盘文 高志远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6期107-110,共4页
针对机载测试系统以IRIG-B(DC)码作为整个系统的时间源,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解码编码器设计。该设计采用FPGA为主控制器,实现IRIG-B(DC)码的解码、秒脉冲生成、IRIG-B码编码等功能,当外部IRIG-B码输入中断时,可按系统时间产生IRIG-B码输... 针对机载测试系统以IRIG-B(DC)码作为整个系统的时间源,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解码编码器设计。该设计采用FPGA为主控制器,实现IRIG-B(DC)码的解码、秒脉冲生成、IRIG-B码编码等功能,当外部IRIG-B码输入中断时,可按系统时间产生IRIG-B码输出。主要阐述了IRIG-B(DC)码的格式,详细介绍了IRIG-B(DC)码解码编码器的软硬件设计,在实验室搭建测试环境对该设计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稳定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g-b(dc)码 FPGA 解码 编码 秒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IRIG-B标准DC code编码器VHDL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秋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3期119-121,共3页
为了实现靶场时统终端输出IRIG B标准DC code信号,采用VHDL语言在FPGA逻辑电路中设计了DC code编码器硬件电路,通过QuartusⅡ软件建立工程文件对VHDL语言DC code编码器电路进行编译和仿真,获得了符合IRIG B标准的DC code信号。经过实践... 为了实现靶场时统终端输出IRIG B标准DC code信号,采用VHDL语言在FPGA逻辑电路中设计了DC code编码器硬件电路,通过QuartusⅡ软件建立工程文件对VHDL语言DC code编码器电路进行编译和仿真,获得了符合IRIG B标准的DC code信号。经过实践验证,该电路具有实现方法简单、电路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实测同步精度小于1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G—b dc CODE FPGA VH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IRIG-B(DC)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永胜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通信系统中,采用IRIG-B(DC)码为通信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基准,可以使系统的各个单元对设备信息进行时间校正。对于各个设备单元,提出了采用FPGA芯片来设计IRIG-B(DC)时间码解码器,该解码器硬件电路由一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以... 在通信系统中,采用IRIG-B(DC)码为通信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基准,可以使系统的各个单元对设备信息进行时间校正。对于各个设备单元,提出了采用FPGA芯片来设计IRIG-B(DC)时间码解码器,该解码器硬件电路由一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以及外围接口电路组成,其解码过程则通过VHDL语言编程实现。解码器从接收到的IRIG-B(DC)时间码中,提取时间信息和秒脉冲信号,用于调整本设备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PGA设计解码器,具有体积小、工作性能稳定和方案实现灵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g-b (dc) FPGA VHDL 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沿捕获的IRIG-B(DC)码解码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贾成龙 亓常松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43-447,共5页
通过研究IRIG-B(DC)码原理,提出了基于定时器脉冲边沿捕获技术来实现IRIG-B(DC)码解码的新方法,并选用STM8S103芯片完成了IRIG-B(DC)码解码器的设计。功能仿真和实际测试表明该设计方法是一种解决自动化系统IRIGB码解码对时的有效方案... 通过研究IRIG-B(DC)码原理,提出了基于定时器脉冲边沿捕获技术来实现IRIG-B(DC)码解码的新方法,并选用STM8S103芯片完成了IRIG-B(DC)码解码器的设计。功能仿真和实际测试表明该设计方法是一种解决自动化系统IRIGB码解码对时的有效方案。目前,该设计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变电站中的GPS&IRIG-B(DC)对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G—b(dc)码 边沿捕获 解码 对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IRIG-B(DC)码解码 被引量:7
6
作者 卢韦明 卢韦平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1期88-90,共3页
在分析了IRIG-B(DC)码码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IRIG-B(DC)时间码解码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由少量外围电路与一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组成,来实现对IRIG-B(DC)码的解码、1PPS信号输出、实时时间显示以及串行异步通信。与传统的... 在分析了IRIG-B(DC)码码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IRIG-B(DC)时间码解码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由少量外围电路与一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组成,来实现对IRIG-B(DC)码的解码、1PPS信号输出、实时时间显示以及串行异步通信。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设计方案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工作稳定等优点,完全能够替代传统的B码机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Gb(dc) FPGA 硬件描述语言 串行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G基因沉默对肿瘤局部B220^+DEC205^+DC的影响
7
作者 王洁琼 王娅兰 +1 位作者 杨怡 盛永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基因沉默对肿瘤局部B220+DEC205+DC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PARG-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CT26细胞为实验组,未转染CT26细胞和空载体CT26...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基因沉默对肿瘤局部B220+DEC205+DC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PARG-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CT26细胞为实验组,未转染CT26细胞和空载体CT26细胞为对照组,分别在小鼠脾包膜下接种形成肝转移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移植瘤中PARG、PARP、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脾脏中B220+DEC205+DC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10、TGF-β的表达。结果:PARG基因沉默后,脾脏移植瘤体积缩小,肝脏转移癌结节数目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移植瘤中PARG、PARP、NF-κB蛋白的表达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组织中的B220+DEC205+D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TGF-β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RG基因沉默可抑制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肝转移,可能与PARG沉默后下调PARP,并下调NF-κB的活性,从而影响NF-κB依赖性因子IL-10、TGF-β的表达,进而影响B220+DEC205+DC的增殖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 b220+DEC205+dc 大肠癌 免疫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IG-B格式时间码在GPS同步时钟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雷震 魏丰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5期75-76,79,共3页
概述一种基于 PCI总线的 GPS同步时钟卡。讨论了 IRIG B格式时间码在 GPS同步时钟卡上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芯片及单片机系统进行 IRIG B( DC)码编码。
关键词 GPS IRIG—b(dc)码 CPLD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B10细胞和Th17/Treg失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致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肺功能的关联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陆燕芳 吴雅娟 +2 位作者 郑江南 李灵芝 张剑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13-2618,2623,共7页
目的:探索树突状细胞(DCs)、新型调节性B细胞(B10细胞)和Th17/Treg失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致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前瞻性选取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 目的:探索树突状细胞(DCs)、新型调节性B细胞(B10细胞)和Th17/Treg失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致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前瞻性选取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93例COPD患者,另外选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COPD急性加重(AECOPD)情况,分为COPD稳定期组与AECOPD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与AECOPD组病程、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以及对照组的FEV1、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水平与外周血DCs、B10细胞、Th17细胞、Treg细胞与Th17/Treg、IL-12、IL-10、IL-17A与TGF-β1水平;分析AECOPD组外周血DCs、B10细胞和Th17/Treg失衡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38例COPD患者发生AECOPD事件(40.86%)。AECOPD组病程、mMRC分级、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PaCO_(2)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组(P<0.05),6MWD和PaO_(2)均明显低于COPD组。AECOPD组FEV1、FVC、FEV1/FVC与FEV1/Pred水平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组与对照组(P<0.05);COPD稳定期FEV1、FVC、FEV1/FVC与FEV1/Pre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DCs、B10细胞、Treg细胞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组与对照组,而Th17表达水平与Th17/Treg比例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与对照组(P<0.05);COPD稳定期DCs、B10细胞、Treg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h17表达水平与Th17/Treg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IL-12、IL-10与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P<0.05),而IL-17A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与对照组;COPD稳定期患者IL-12、IL-10与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7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外周血DCs、B10细胞与FEV1、FVC、FEV1/FVC与FEV1/Pre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而Th17/Treg与FEV1、FVC、FEV1/FVC与FEV1/Pred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MRC分级、Th17/Treg是AECO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COPD进展,DCs、B10细胞、Th17细胞、Treg细胞与Th17/Treg逐渐成为失衡状态,造成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表达水平紊乱;外周血DCs、B10细胞与肺功能水平均呈正相关,而Th17/Treg与肺功能水平均呈负相关,mMRC分级、Th17/Treg是AECO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干预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失衡状态对降低肺组织免疫损伤、促进肺功能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dcS b10细胞 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组态系统基于Java的B/S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剑毅 宋丽哲 +1 位作者 车文刚 余正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该文针对分布式控制系统开放性的要求,提出采用基于Java的Browser/Server模式设计控制组态系统,并介绍了组态系统中B/S的工作方式以及在控制组态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dcS开放性 组态系统 JAVA b/S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SIGN启动区变异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莉 李聪智 +2 位作者 孟秀娟 朱平安 谭德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2-1058,共7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与既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体内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adhension molecule-3-grabbing ...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与既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体内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adhen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启动区基因变异情况,探讨DC-SIGN启动区基因变异与HBV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与异源性分析,及分子克隆、测序、比对等方法对47例CHB患者与20例既往HBV感染者体内DC-SIGN启动区基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HBV感染者体内特异性的DC-SIGN启动区存在基因变异。在CHB患者,DC-SIGN启动区有4个位点出现突变(-139,-142,-222,-336)。然而在既往HBV感染者,仅-139位点出现突变。11例CHB患者表现为-336C(23.40%),但是在既往HBV感染者未观察到该表现型。所有的既往HBV感染者均表现为-139T(100%),而仅34.04%的CHB患者表现为-139T。结论:DC-SIGN启动区内-336C表现型可能是CHB的危险因素之一,而-139T表现型可能具有增强机体对抗HBV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IGN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启动区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毅 王小聪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44-948,共5页
本研究构建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的mRNA中钓取pir-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与测序载体连接,经过测序鉴定以后,构建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与包装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上清病毒浓缩纯化后转... 本研究构建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的mRNA中钓取pir-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与测序载体连接,经过测序鉴定以后,构建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与包装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上清病毒浓缩纯化后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PIR-B蛋白的表达。同时以含有egfp基因的慢病毒作为转染效率的对照。结果表明:含有pir-b开放阅读框的慢病毒穿梭质粒构建成功,序列测定的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含有pir-b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功。Western blot的结果证实外源PIB-B蛋白在293T细胞中正常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以后正常表达PIR-B蛋白,这为以后深入研究pir-b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样免疫球蛋白受体b 慢病毒载体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敏 李静静 +3 位作者 张大山 白润娥 汤清波 闫凤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利用直流刺吸电位技术(DC-EPG)记录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生物型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和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上的取食行为,并分析了4种植物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机制.研... 利用直流刺吸电位技术(DC-EPG)记录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生物型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和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上的取食行为,并分析了4种植物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其在黄瓜上持续取食的比例最高,且刺探次数显著多于其他寄主,C波总持续时间较短,E波及E2波持续时间较长;在烟草和西葫芦上经历E波前pd波出现次数较多、韧皮部取食时间相对较长的取食过程;在茄子上C波持续时间最长,pd波出现次数最多,取食成功率最低,E波及E2波持续时间最短.根据以上结果可以推测,黄瓜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因子可能存在于叶肉或表皮中,烟草和西葫芦对B型烟粉虱的抗性因子可能存在于从表皮到韧皮部汁液中,茄子对烟粉虱的抗性可能存在于整个刺探过程,且对烟粉虱取食抗性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dc-EPG 取食行为 抗性机制 寄主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离子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及 C(B)/n-Si 异质结光伏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之斌 杜先智 +2 位作者 张亚增 杨峰 崔容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采用直流弧光放电等离子PCVD法,沉积获得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该材料p型半导体,电阻率5—10Ωcm。俄歇(Auger)电子能谱测试表明,硼离子含量为0.8%,由扫描电镜(SEM)和激光喇曼(Raman)谱分析可知,... 采用直流弧光放电等离子PCVD法,沉积获得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该材料p型半导体,电阻率5—10Ωcm。俄歇(Auger)电子能谱测试表明,硼离子含量为0.8%,由扫描电镜(SEM)和激光喇曼(Raman)谱分析可知,薄膜以非晶为主,观察到许多线径为0.5—1.0μm的金刚石结晶微粒。制备成Au/C(B)/n-Si异质结,其开路电压Voc=580mV,短路电流密度为650μAcm-2,获得暗I-V整流特性和光照I-V工作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异质结 光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Fe-Cr-Ni-B-Si-C涂层耐海水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斐斐 李惠琪 +1 位作者 孙玉宗 巩亮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54-56,共3页
用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方法在低碳钢表面制备Fe-Cr-Ni-B-Si-C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研究了冶金层的组织形态、物相组成。用静态浸渍法检测该涂层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内部组织均匀... 用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方法在低碳钢表面制备Fe-Cr-Ni-B-Si-C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研究了冶金层的组织形态、物相组成。用静态浸渍法检测该涂层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内部组织均匀细密无缺陷,是固溶了大量Cr的-γFe相与高硬度析出相的共晶组织;其在海水中的耐蚀性远高于0Cr18Ni9Ti不锈钢,两者在海水中均表现为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 Fe-Cr-Ni-b-Si-C涂层 共晶组织 海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远程专家指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潘卫华 刘伟娜 李振波 《陕西电力》 2014年第12期60-62,77,共4页
据DCS网络安全相关规定,DCS不允许直接联网,电厂设备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只能邀请专家亲临指导,严重影响了电厂的安全运行。DCS专家指导系统采用采集端-服务器-专家端3部分交互实现专家指导,利用采集卡将图像数据采集到允许联网的机器上,... 据DCS网络安全相关规定,DCS不允许直接联网,电厂设备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只能邀请专家亲临指导,严重影响了电厂的安全运行。DCS专家指导系统采用采集端-服务器-专家端3部分交互实现专家指导,利用采集卡将图像数据采集到允许联网的机器上,对图像数据进行一系列压缩、识别等处理,将得到的最小图像数据公网传输到异地专家面前,分别在B/S、C/S模式下进行了实现。本系统的实现既保证了DCS安全性的要求,同时使电厂设备出现的问题可以被实时地解决,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和经济性,为电厂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专家指导 图像处理 图像传输 b/S 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偏磁条件下电力变压器铁心B-H曲线及非对称励磁电流 被引量:58
17
作者 郭满生 梅桂华 +3 位作者 刘东升 刘艳村 程志光 张喜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51,59,共7页
基于变压器铁心的直流偏磁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获取大型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条件下绕组励磁电流的方法。首先在按与实际产品1/50比例制作的产品级模型上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处于不同直流偏磁水平铁心的磁通?激励电流(Φ-I)曲线族,(B-H)曲线... 基于变压器铁心的直流偏磁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获取大型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条件下绕组励磁电流的方法。首先在按与实际产品1/50比例制作的产品级模型上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处于不同直流偏磁水平铁心的磁通?激励电流(Φ-I)曲线族,(B-H)曲线族;其次通过仿真计算考虑了偏置磁通对这些曲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适合变压器工程应用的直流偏磁条件下非对称励磁电流的计算方法。实际测量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b-H曲线 偏置磁通 模型试验 非对称励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一号02B卫星分系统间抗电磁干扰的措施(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静 贾旭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6期54-58,共5页
数据采集分系统上行链路在整星EMC试验中受到干扰,文章描述了为抗干扰采取的屏蔽、隔离等相关措施。结果表明: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两台星敏感器对外传导发射干扰和HW数传分系统编码器对外辐射发射干扰均已减弱,并且改善了数据收集分系... 数据采集分系统上行链路在整星EMC试验中受到干扰,文章描述了为抗干扰采取的屏蔽、隔离等相关措施。结果表明: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两台星敏感器对外传导发射干扰和HW数传分系统编码器对外辐射发射干扰均已减弱,并且改善了数据收集分系统工作的电磁环境,从而使其上行链路干扰从15dB减少到4dB,证实所采取的EMC抗干扰措施有效,数据收集分系统、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和HW数传分系统之间是电磁兼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b卫星 dcS上行链路 干扰 EMC措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TML5的DCS远程实时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文建 李昊夫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2-67,107,共7页
为了实现DCS产品的跨广域网监控功能,并降低工程应用成本,提出一种由浏览器端程序直接解析显示DCS监控界面文件的方法。基于现代浏览器对HTML5标准的良好支持,结合Canvas绘图技术、WebSocket实时通信技术、SharedWorker跨页面数据共享... 为了实现DCS产品的跨广域网监控功能,并降低工程应用成本,提出一种由浏览器端程序直接解析显示DCS监控界面文件的方法。基于现代浏览器对HTML5标准的良好支持,结合Canvas绘图技术、WebSocket实时通信技术、SharedWorker跨页面数据共享技术等,设计出一套完整的DCS跨广域网监控解决方案,并对系统架构以及核心模块的主要功能和工作流程做了详细说明。基于此方案,为EDPF-NT+产品开发了Web扩展组件,该扩展组件可直接解析渲染EDPF-NT+监控界面文件,在使该DCS产品具备跨广域网监控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工程实施成本,实现了与原生界面一致的功能与用户体验。该扩展组件在多个工程项目中应用,取得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实时监控 b/S模式 HTML5 WebSocket CANVAS SharedWorker EDPF-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纳其根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古丽娜尔.卡斯木 马庆苓 +1 位作者 古丽米热.卡哈尔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35-1838,共4页
利用三种不同溶剂(正己烷、乙醚、氯仿)经索氏提取法提取阿纳其根中的油脂成分,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正己烷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8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6.341%、棕榈酸为34... 利用三种不同溶剂(正己烷、乙醚、氯仿)经索氏提取法提取阿纳其根中的油脂成分,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正己烷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8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6.341%、棕榈酸为34.268%、油酸为19.656%;乙醚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12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4.102%、棕榈酸为32.916%、油酸为20.000%、亚麻酸为5.329%;氯仿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5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42.427%、棕榈酸为40.952%、油酸为11.250%。对阿纳其根脂肪酸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5.27±0.40、4.71±0.08、7.01±1.98μg/m L。该研究为深入研究阿纳其根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纳其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