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四倍体水稻IR_(36(4))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斌 黄春梅 黄群策 《湖南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9-9,25,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同源四倍体 ir36(4) 受精过程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烯-1在[(n-C_4H_9)_4N][γ-SiW_(10)O_(36)]催化剂上的环氧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时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0-84,共5页
研究了在带两缺陷的Keggin型结构的硅钨多氧阴离子盐[(n C4H9)4N][γ SiW10O36]催化剂上,丁烯 1环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丁烯 1的环氧化反应中,[(n C4H9)4N][γ SiW10O36]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丁烯 1的转化率达到了80%,1,2 ... 研究了在带两缺陷的Keggin型结构的硅钨多氧阴离子盐[(n C4H9)4N][γ SiW10O36]催化剂上,丁烯 1环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丁烯 1的环氧化反应中,[(n C4H9)4N][γ SiW10O36]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丁烯 1的转化率达到了80%,1,2 环氧丁烷的选择性大于98%。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H2O2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n C4H9)4N][γ SiW10O36]中的结晶水及其Keggin型结构对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1 环氧化 [(n-C4H9)4n][γ-SiW10O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水稻IR_(36(4))的雌配子体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群策 汪斌 林如 《湖南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10-11,共2页
为了在多倍性水平上开展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以便在多倍体水稻中寻找具有实用价值的无融合生殖种质,或通过转育法创造新种质,有必要从生殖生物学角度研究水稻多倍体,特别是研究同源四倍体水稻的雌配子体的发育动态。本文报道了同源... 为了在多倍性水平上开展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以便在多倍体水稻中寻找具有实用价值的无融合生殖种质,或通过转育法创造新种质,有必要从生殖生物学角度研究水稻多倍体,特别是研究同源四倍体水稻的雌配子体的发育动态。本文报道了同源四倍体水稻IR36(4)在开花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同源四倍体 ir36(4) 雌配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IR36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玉峰 黄群策 梁运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5,共3页
通过分析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速率、膜透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来研究离子注入四倍体水稻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显示:低剂量范围内(0~2×1016cm-2)N+注入对IR36(4N)存在刺激效应,发芽率、幼芽淀粉酶活性等... 通过分析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速率、膜透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来研究离子注入四倍体水稻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显示:低剂量范围内(0~2×1016cm-2)N+注入对IR36(4N)存在刺激效应,发芽率、幼芽淀粉酶活性等与对照相比都有所提高。当注入剂量在2×1016~10×1016cm-2范围内,氮离子注入对IR36(4N)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表现为种子存活率显著下降、淀粉酶活性下降、膜透性增大。氮离子注入IR36(4N)的适宜诱变剂量大约在6.0×1016~8.0×1016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水稻 n^+注入 发芽率 吸水速率 膜透性 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簇合物(I_2InN_3)_n(n=1~4)的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英文)
5
作者 李宝惠 张旭 夏其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6-394,共9页
为寻求单一源前驱体,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系统研究新的第IIIA主族叠氮簇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结果表明,簇合物(I2InN3)n(n=2~4)的优化构型均为由不同子体系的叠氮基α-N和In原子相连形成的环状结构,叠氮基以直线型存在.研... 为寻求单一源前驱体,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系统研究新的第IIIA主族叠氮簇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结果表明,簇合物(I2InN3)n(n=2~4)的优化构型均为由不同子体系的叠氮基α-N和In原子相连形成的环状结构,叠氮基以直线型存在.研究了几何参数随聚合度的变化趋势,并对计算获得的IR谱进行归属.能量和聚合焓均揭示簇合物的稳定性次序为3A>3B和4B>4C>4A>4D.簇合物(I2InN3)n(n=1~4)的热力学函数随温度升高和聚合度n增大而増加.热力学分析表明聚合反应在温度高达500K均可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2Inn3)n(n=1~4)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 ir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玲 徐丽繁 +2 位作者 邓承雨 黄小艳 黄振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以小牛胸腺DN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4'-苯基-3-溴-8-[N,N-二(2-羟基乙基)氨基甲基]黄酮(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在以吖啶橙(AO)为荧光探针的实验中,DNA-AO复合物的荧光被PBBHAMF猝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DNA... 以小牛胸腺DN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4'-苯基-3-溴-8-[N,N-二(2-羟基乙基)氨基甲基]黄酮(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在以吖啶橙(AO)为荧光探针的实验中,DNA-AO复合物的荧光被PBBHAMF猝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DNA的存在使PBBHAMF的紫外光谱发生了减色效应,DNA的粘度增大,CD光谱274 nm处信号发生变化,这些都能判断PBBHAMF与DNA发生了嵌插结合.此外,红外光谱结果表明PBBHAMF与DNA还存在静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3-溴-8-[n n-二(2-羟基乙基)氨基甲基]黄酮 小牛胸腺DnA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ATR-IR光谱实时研究DKDP的结晶过程
7
作者 刘发付 张丛 +4 位作者 郭建斌 张武 曹剑武 张海波 徐明霞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410,433,共8页
采用全反模式的红外(ATR-IR)光谱实时研究了不同氘含量KH_(2-x)D_(x)PO_(4)(DKDP)晶体的结晶过程,其中DKDP溶液氘含量范围为0到99%。通过υ_(1)()PO_(4))和υ_(3)(PO_(4))振动表征了DKDP结晶溶液中(H_(2)PO_(4)^(-))_(1-x)(D_(2)PO_(4)^... 采用全反模式的红外(ATR-IR)光谱实时研究了不同氘含量KH_(2-x)D_(x)PO_(4)(DKDP)晶体的结晶过程,其中DKDP溶液氘含量范围为0到99%。通过υ_(1)()PO_(4))和υ_(3)(PO_(4))振动表征了DKDP结晶溶液中(H_(2)PO_(4)^(-))_(1-x)(D_(2)PO_(4)^(-))_(x)离子基团浓度的变化。υ_(1)(PO_(4))振动强度的变化和υ_(3)(PO_(4))振动宽度的变化说明生长溶液中的(H_(2)PO_(4)^(-))_(1-x)(D_(2)PO_(4)^(-))_(x)离子浓度随着测试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大。同时,δ(P—O…H/D—O—P)振动峰的形成说明DKDP晶体的生长基元为(H_(2)PO_(4)^(-))_(n-x)(D_(2)PO_(4)^(-))_(x)离子团簇。波数在1448 cm^(-1)到1653 cm^(-1)范围内H—O—H和D—O—D振动强度的变化解释了DKDP晶体在结晶过程中氘含量分布不均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DP单晶 结晶过程 ATR-ir光谱 (H_(2)PO_(4)^(-))_(n-x)(D_(2)PO_(4)^(-))_(x)团簇 氘含量 生长基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