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对称IPv6网络地址空间的半状态翻译方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闫屾
马严
赵钦
-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
-
出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7-120,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2ZX03002016-002)~~
-
文摘
提出了一种非对称的IPv6地址空间的半状态翻译方法,可以支持短前缀到长前缀的地址转换,同时可以尽可能少地记录地址翻译过程中产生的状态信息,以降低设备存储负载。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任意长度前缀的IPv6地址的半状态翻译,同时可以在传输层保持校验和的中立性,避免端口转换,实现对传输层协议和上层应用的透明。本方法是对IPv6前缀无状态翻译的补充,使得IPv6地址翻译方法更为普适。
-
关键词
ipv6网络地址翻译
ipv6网络前缀翻译
地址映射
-
Keywords
ipv6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ipv6 network prefix translation
address mapping
-
分类号
TP393.0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向IPv6网络演进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马军锋
妥海俊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海西分公司
-
出处
《电信网技术》
2010年第5期6-11,共6页
-
文摘
介绍了向IPv6网络演进的3种技术,即双栈、隧道和翻译技术,以及当前过渡技术的研究热点,包括6rd,CGN和IVI翻译技术,分析了不同过渡方案的应用。
-
关键词
ipv6
双栈
隧道
翻译
运营商级网络地址翻译
-
Keywords
ipv6, Dual-stack, tunnel, translation, CGN (Carrier-Grade NAT)
-
分类号
TP393.0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IPv6-only网络互通技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笑寒
闫双舰
孙玉勤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A
-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2013年第2期33-35,43,共4页
-
文摘
对IPv6-only的网络互通技术从过渡技术、访问场景、应用需求3方面进行分析,对网络构建从应用、数据、状态、操作系统4个维度进行探讨。对IPv6-only网络访问IPv4 internet这一典型场景,采用NAT64/DNS64翻译技术进行系统构建,从操作系统、浏览器、网络应用(网页、即时通信、流媒体)等方面进行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对IPv6-only的实际部署进行讨论。
-
关键词
下一代互联网
纯ipv6
网络互通技术
NAT64
DNS64翻译技术
-
Keywords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ipv6-only
network interoperability technology
NAT64/DNS64 transl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P393.0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网络地址翻译及其应用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马利然
卢燕飞
-
机构
北方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
文摘
现代信息社会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 ,IPv4下其可用的IP地址越来越少 .NAT(网络地址翻译 )协议的实现除了能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外 ,还可以完成隔离外界 ,保护公司和个人的隐私和安全 ,负载平衡 ,备份系统等功能 .而且人们对网络的服务和安全要求是IPv4无法满足的 ,IPv6的引入势在必行 .
-
关键词
网络地址翻译
地址翻译
协议翻译
负载平衡
ipv4
ipv6
-
Keywords
NAT
NAT_PT
load balance
ipv4
ipv6
-
分类号
TN915.0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IPv6隧道代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吴贤国
刘敏
李忠诚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4-357,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273021
No.90604016)
-
文摘
IPv6隧道代理机制是一种重要的IPv4/IPv6过渡技术,但存在不足和不够完善的地方.首先,它不支持NAT(网络地址翻译)用户;其次,该机制没有为实现隧道服务器负载均衡提供一种具体的调度方案.本文修改了代理服务器和隧道服务器的功能,解决了其不支持NAT用户的问题;并提出一种加权最少隧道调度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它比通用调度算法更有效地实现了隧道服务器负载均衡.
-
关键词
隧道代理
ipv6
过渡
网络地址翻译
负载均衡
-
Keywords
tunnel broker
ipv6
transition
NAT
load balancing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IPv6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2
- 6
-
-
作者
何宝宏
-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
-
出处
《电信网技术》
2011年第5期35-38,共4页
-
文摘
互联网正在从IPv4向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虽然由于IPv6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其不仅面临着传统IPv4地址共享技术的挑战,也面临着正在发展中的未来互联网技术的挑战,但文章分析后认为,向基于IPv6的未来互联网演进不可避免。
-
关键词
ipv4
ipv6
网络地址翻译
下一代互联网
未来互联网
-
Keywords
ipv4
ipv6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NGI)
future internet
-
分类号
TN915.0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IPv6与NAT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
- 7
-
-
作者
何宝宏
-
机构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
出处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3年第11期5-7,共3页
-
文摘
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三网正在走向融合的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导致了对地址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超出了最初预期和设计的32bit(IPv4地址长度)。解决地址资源短缺的思路大致有两类:1)“开源”,即使用地址长度更大的下一代IP协议——IPv6,这是一种中长期的解决方案;2)“节流”,即尽量提高对现有IPv4地址资源的利用率,比如使用私有复用加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是一些中短期的解决方案。本文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技术的现状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ipv6
NAT
下一代网络
地址资源
IP协议
网络地址翻译
地址利用率
-
Keywords
ipv4, ipv6, NAT
-
分类号
TN915.0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IPv6背景下企业用户溯源探讨
- 8
-
-
作者
公丕强
宋睿
-
机构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14年第12期22-25,共4页
-
文摘
目前,各运营商已逐步开展IPv6家庭用户商用试点,而对于企业用户的IPv6商用尚未开展。无论是家庭用户还是企业用户,下一代IPv6网络都需满足可追溯的基本监管需求。文章主要分析目前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溯源实现方式,讨论在IPv6环境下,针对不同的IPv6地址配置方式,探讨企业用户的溯源实现机制,并分析其优缺点。
-
关键词
ipv6
AAA(认证
授权
记怅)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NAT(网络地址翻译)
企业用户溯源
-
分类号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通信运营商宽带承载网IPv6技术演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李劲
李想
-
机构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出处
《信息通信》
2012年第1期256-257,共2页
-
文摘
随着全球IPv4地址的分发完毕,宽带承载网由IPv4向IPv6技术过渡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关于IPv6技术研究的资料和文献已非常多,但对通信运营商宽带承载网IPv4技术向IPv6技术演进策略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将结合IPv6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研究如何实现信运营商宽带承载网IPv4技术向IPv6技术平滑演进的策略。
-
关键词
互联网
城域网
ipv6
地址翻译
网络演进
-
分类号
TP393.0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选择适当技术保证网络安全过渡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徐贵宝
-
机构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
出处
《通信世界》
2003年第39期31-32,共2页
-
文摘
由于IPv6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人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使用它来进行网络主要部分的设计。然而,由于IPv4网络如此庞大,以至于人们不得不需要一段时间逐步从IPv4向IPv6过渡。为此,人们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寻找从IPv4向IPv6过渡的合理方案,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许多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双栈机制,二是翻译机制,三是联道机制。有些技术只使用了其中一种机制,有些则同时使用了其中两种机制。
-
关键词
ipv6
双栈机制
翻译机制
隧道机制
网络安全
-
分类号
TN915.0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基于MAP的多态自适应NEMO模型
- 11
-
-
作者
高天寒
郭楠
赵宏
-
机构
东北大学软件中心
-
出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72,共8页
-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863-317-01-08-99)
-
文摘
为实现对移动网络(NEMO)的高效支持,提出了基于MAP的多态自适应NEMO模型,根据节点组成情况将NEMO分为三种状态:稳态、亚稳态、活跃态,结合移动IPv6、MAP及前缀绑定更新实现对三态的自适应支持,并设计多态NEMO通信优化算法对NEMO与外界的通信过程进行优化,提高了NEMO的整体通信效率。
-
关键词
移动网络
移动ipv6
移动锚点
前缀绑定更新
多态NEMO通信优化算法
-
Keywords
NEMO
Mipv6
MAP
prefix scope binding update
optimized communic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state NEMO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