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田高良 王晓亮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7年第5期94-99,共6页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01年5月15日至2005年6月7日在深沪两市上市的288只A股新股,就IPO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解释变量——市场气氛,将深沪两市市场气氛衡量指标予以统一。结果发现:发行价、市场气氛...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01年5月15日至2005年6月7日在深沪两市上市的288只A股新股,就IPO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解释变量——市场气氛,将深沪两市市场气氛衡量指标予以统一。结果发现:发行价、市场气氛、上市首日换手率、资产规模等变量均表现出极强的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 ipo抑价 ipo效率 市场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询价制下我国A股IPO效率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高良 王晓亮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选用2001年11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市盈率重新设定上限后至2005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的所有A股新股258只为样本,就IPO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样本包含了控制市盈率定价方式和询价制定价方式的所有样本。研究得出两点结论:... 本文选用2001年11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市盈率重新设定上限后至2005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的所有A股新股258只为样本,就IPO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样本包含了控制市盈率定价方式和询价制定价方式的所有样本。研究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询价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发行价)效率;二是相对于控制市盈率阶段来说,询价制阶段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对IPO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 ipo效率 询价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股IPO效率实证分析
3
作者 汪黎嘉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68,共2页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新股IPO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严重影响IPO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股发行机制,我国股票市场是随着发行机制的市场化革新而渐次下滑的。我国目前的询价制度并不是完全的累计订单询价机制,新股IP...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新股IPO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严重影响IPO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股发行机制,我国股票市场是随着发行机制的市场化革新而渐次下滑的。我国目前的询价制度并不是完全的累计订单询价机制,新股IPO效率还不是最优质的。因此,我国股票二级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仍然存在投资品种单一,做空机制不能够得到有效实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股ipo ipo效率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拆上市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颜恩点 鲁红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5-1584,共10页
以2008~2022年沪深A股分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分拆上市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拆上市显著降低IPO定价效率,表现为分拆上市公司的IPO抑价率更高,且主要是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过低的结果。机制检验表明,分拆上市公司抑价... 以2008~2022年沪深A股分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分拆上市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拆上市显著降低IPO定价效率,表现为分拆上市公司的IPO抑价率更高,且主要是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过低的结果。机制检验表明,分拆上市公司抑价更高源于管理层采取了利益输送和业绩粉饰行为;在此情况下,管理层更倾向于设定一个相对较低的发行价格,以规避发行失败和IPO破发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而确保私人利益的“兑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分拆上市对IPO定价效率的负向影响在公司透明度低、外部监督不足时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拆上市 ipo定价效率 代理冲突 业绩粉饰 利益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IPO定价效率研究——基于IPO抑价率和EFF值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训波 贺炎林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9,共13页
IPO定价效率是IPO市场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沪深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新股为样本,通过IPO抑价率和EFF值指标比较分析了IPO定价效率的行业特征和定价制度特征。研究表明:EFF均值在行业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IR均值在行业之间差异... IPO定价效率是IPO市场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沪深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新股为样本,通过IPO抑价率和EFF值指标比较分析了IPO定价效率的行业特征和定价制度特征。研究表明:EFF均值在行业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IR均值在行业之间差异显著;我国IPO定价效率未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EFF值和IR值呈现出无趋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IPO定价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不是一级市场低价发行,而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追捧和半市场化性质的改革,提高IPO定价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回归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抑价率 EFF值 行业特征 ipo定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社会网络及其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史欣向 肖旦 王满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8-116,共9页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显性的、正式层面因素,而鲜有关注隐性的、非正式层面因素,如企业社会网络对IPO抑价的影响。文章以200家新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一个200×200共计40000个单元的0-1矩阵,利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显性的、正式层面因素,而鲜有关注隐性的、非正式层面因素,如企业社会网络对IPO抑价的影响。文章以200家新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一个200×200共计40000个单元的0-1矩阵,利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量化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社会网络特征——网络密度、小团体、中心性及中介性。然后,以此为基础利用随机边界模型检验了社会网络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一级市场上,故意抑价是存在的。如果企业加入了某个"小团体"或者在网络中占据着"媒介"地位,则会更倾向于实施"故意抑价"。如果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较高,则会较少采取"故意抑价"。在二级市场上,尽管"价格虚高"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经验证据表明社会网络会对价格虚高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对企业社会网络的量化研究以及对IPO抑价形成原因的全新解释,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ipo定价效率 ipo抑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资本、承销商声誉与创业板IPO定价效率 被引量:5
7
作者 龚光明 田源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6-92,共7页
文章利用创业板2009—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在区分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风险资本、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级市场上风险资本持股比例能显著削弱IPO定价效率,说明在我国"追求声誉假说"比"... 文章利用创业板2009—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在区分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风险资本、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级市场上风险资本持股比例能显著削弱IPO定价效率,说明在我国"追求声誉假说"比"认证假说"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更大,而这一关系在二级市场中并不成立;一级市场上风险资本的声誉越高,IPO定价效率越高,而二级市场上的结论则相反;一级市场上高声誉的承销商能削弱风险资本持股比例与IPO定价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二级市场上并没有得到类似结论。总之,风险资本和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在一级和二级市场上不同,这一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业板一级、二级市场的定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资本 承销商声誉 ipo定价效率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信息披露与IPO定价效率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志强 尹朝曦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3,共10页
本文采用人工阅读招股书并打分的模式构建研发信息披露得分指标,并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与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抑价2个维度解释研发信息披露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对2012—2018年间459只创业板IPO新股样本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人工阅读招股书并打分的模式构建研发信息披露得分指标,并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与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抑价2个维度解释研发信息披露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对2012—2018年间459只创业板IPO新股样本进行研究,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定价明显偏高,研发信息披露提高了一级市场定价效率;而股票上市后,研发信息披露与IPO抑价率无显著关系,这显示了中国二级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尚不具备能合理利用研发信息的专业知识,不能有效利用企业在招股书中披露的研发信息。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完善研发信息披露制度,培养理性投资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信息披露 ipo定价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ipo抑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板IPO定价效率与风险投资参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泽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9,共9页
询价制度下,IPO定价效率及其与风险投资参与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学界观注的焦点;特别是针对刚推出不久的国内创业板。实证研究表明:2009年10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我国创业板IPO整体表现为发行折价,平均折价幅度为6.58%,折价幅度较... 询价制度下,IPO定价效率及其与风险投资参与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学界观注的焦点;特别是针对刚推出不久的国内创业板。实证研究表明:2009年10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我国创业板IPO整体表现为发行折价,平均折价幅度为6.58%,折价幅度较小,表明国内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较高;有风险投资背景公司IPO定价效率低于无风险投资背景公司,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效率没有影响。为此,在创业板股票发行定价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加强对风险投资资本的引导,完善承销商声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ipo定价效率 双边随机前沿 风险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报道、信息不对称与IPO定价效率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超群 贾钰 +1 位作者 徐光鲁 赵新伟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20,共8页
新股发行普遍存在抑价以及IPO真实价值不确定的现象,使得媒体报道影响IPO定价效率的机制并不清晰。本文从上市首日信息不对称的角度,以2010年12月~2016年9月在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的431家IPO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前媒体报... 新股发行普遍存在抑价以及IPO真实价值不确定的现象,使得媒体报道影响IPO定价效率的机制并不清晰。本文从上市首日信息不对称的角度,以2010年12月~2016年9月在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的431家IPO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前媒体报道的信息并没有完全反映在IPO发行定价中,投资者基于上市前媒体报道信息解析出新的信息反映到二级市场IPO价格中;上市前媒体报道通过影响上市首日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IPO首日收益率。上市前媒体报道与IPO首日收益率的相关性并非仅由发行定价的抑价造成,而是由发行定价的非有效性造成。因此,在IPO发行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上市前媒体报道信息,提高发行定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报道 知情交易概率 中介效应 ipo定价效率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亚玲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81,共4页
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以来的全部355只新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探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高IPO抑价率主要是由二级市场的投机引起的。而且,IPO发行价与上市公司的... 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以来的全部355只新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探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高IPO抑价率主要是由二级市场的投机引起的。而且,IPO发行价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关联性不大,大部分财务指标不影响IPO发行价。最后,针对IPO定价效率不高的现象以及IPO定价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创业板 ipo定价效率 ipo抑价率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报道与公司IPO融资效率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枫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9,共7页
以2009年至2012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193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关注和媒体监督两个维度考察了媒体报道对公司IPO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与公司IPO融资效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媒体关注越多,公司IPO融资效率越低;媒体监... 以2009年至2012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193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关注和媒体监督两个维度考察了媒体报道对公司IPO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与公司IPO融资效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媒体关注越多,公司IPO融资效率越低;媒体监督则与IPO融资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媒体监督可以有效提高公司IPO融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投机氛围浓厚的典型弱有效市场背景下,媒体通过负面报道发挥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公司IPO融资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媒体关注 媒体监督 ipo融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风险、盈余管理策略与IPO定价效率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冬梅 李光勤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1-77,共7页
文章选取我国2012—2019年沪深A股市场进行IPO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商业信用风险、盈余管理策略与IPO定价效率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盈余管理会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风险会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的... 文章选取我国2012—2019年沪深A股市场进行IPO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商业信用风险、盈余管理策略与IPO定价效率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盈余管理会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风险会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风险会显著增强盈余管理对IPO定价效率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风险 盈余管理策略 ipo定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创板审核问询的增量信息与IPO定价效率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瑶 郭玉梅 +1 位作者 曾皓 荣莉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9,共8页
本文从上交所科创板注册制下审核问询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审核问询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越能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定价效率。科创板审核人员前后轮发函的相似度越低,解决问题的程度越高,则表明回函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上市公司IPO... 本文从上交所科创板注册制下审核问询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审核问询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越能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定价效率。科创板审核人员前后轮发函的相似度越低,解决问题的程度越高,则表明回函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越高。同时审核问询函存在信息递减效应,首轮问询对定价效率影响最大,第二轮问询对IPO抑价影响较小,审核问询函通过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加快注册流程增强增量信息对IPO抑价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研发投入多、承销费用高、内部治理好的公司体现更加明显。本文将科创板审核问询及其回复作为直接的信息渠道,揭示了信息披露对IPO定价的影响作用,为注册制下提高发行人披露的信息质量和交易所有效监管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板 审核问询 ipo定价效率 增量信息 文本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制度改革、盈余管理与IPO定价效率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敬忠 杨朝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6,共16页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公司 ipo制度改革 盈余管理 ipo定价效率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进程下IPO定价效率的有效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国民 姚雅静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9-63,78,共6页
本文选取2019—2021年科创板和沪市主板、创业板和深市主板共834家IPO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采用随机前沿下边界模型实证测度各个板块IPO定价效率,发现科创板和创业板存在明显的定价高估,未实行注册制的沪深主板不存在明显的下边界行为,... 本文选取2019—2021年科创板和沪市主板、创业板和深市主板共834家IPO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采用随机前沿下边界模型实证测度各个板块IPO定价效率,发现科创板和创业板存在明显的定价高估,未实行注册制的沪深主板不存在明显的下边界行为,然后利用分位数回归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IPO定价效率趋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定价效率 有效性 随机边界模型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财务信息披露、外资持股与企业IPO定价效率
17
作者 刘根霞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3-56,共4页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非财务信息披露和外资持股是否能对企业IPO定价效率起到治理效应进行检验。经研究发现:外资持股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均能显著提升企业的IPO定价效率,但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外资持股在企业IPO...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非财务信息披露和外资持股是否能对企业IPO定价效率起到治理效应进行检验。经研究发现:外资持股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均能显著提升企业的IPO定价效率,但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外资持股在企业IPO定价效率的治理作用产生挤出效应,即非财务信息披露显著削弱外资持股对企业IPO定价效率的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财务信息披露 外资持股 ipo定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余管理方式与IPO定价效率
18
作者 王英允 杨朝 高敬忠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6,共7页
本文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IPO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IPO定价效率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发现:IPO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会降低IPO定价效率,而真实盈余管理则对IPO定价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 本文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IPO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IPO定价效率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发现:IPO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会降低IPO定价效率,而真实盈余管理则对IPO定价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熊市期间表现的更为显著,而真实盈余管理无论在哪种条件下都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IPO盈余管理和定价效率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公司 盈余管理方式 ipo定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融入与IPO询价制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顺武 汪宁 俞凯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5,共9页
新股定价是一个相关信息逐步融入以及股价渐进修正的过程。本文采用我国第二阶段询价制度改革期间的IPO市场数据,基于信息融入新股价格的角度评价询价制效率。研究发现:发行价部分调整了询价中的信息,未在发行价中定价的信息得到了抑价... 新股定价是一个相关信息逐步融入以及股价渐进修正的过程。本文采用我国第二阶段询价制度改革期间的IPO市场数据,基于信息融入新股价格的角度评价询价制效率。研究发现:发行价部分调整了询价中的信息,未在发行价中定价的信息得到了抑价奖励,承销商部分调整私人信息以激励机构真实揭露其对新股的需求,而对公共信息的部分调整则揭示了我国询价制的低效性;发行价对信息的调整是非对称性的,对负向公共信息以及机构高报价时的私人信息的调整幅度更大,说明我国的询价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我纠正的作用。为此,应努力改进发行价对公共信息的揭示能力,并使用"价近者得"的配售规则约束机构的高报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息 私人信息 ipo询价制效率 发行定价 首日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定价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凌 罗峥汉 章卫东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梳理了有关IPO抑价的理论及影响IPO定价效率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和IPO定价机制的实际,重点归纳和分析了影响我国IPO定价效率的相关文献,通过总结有关IPO抑价的理论及影响IPO定价效率因素的最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本文梳理了有关IPO抑价的理论及影响IPO定价效率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和IPO定价机制的实际,重点归纳和分析了影响我国IPO定价效率的相关文献,通过总结有关IPO抑价的理论及影响IPO定价效率因素的最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全面注册制实施后开展IPO定价的研究及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发行制度 注册制 ipo抑价 ipo定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