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对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Martin R. Manning 戴晓苏(译) 罗勇(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233-237,共5页
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IPCC建立了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该方法是对第三次评估报告所用方法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综合分析,简要讨论了这一方法的主要特征,并介绍了IPCC为主要作者制定的“关于不确定性的指导意见”。需要注意的是,术语“... 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IPCC建立了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该方法是对第三次评估报告所用方法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综合分析,简要讨论了这一方法的主要特征,并介绍了IPCC为主要作者制定的“关于不确定性的指导意见”。需要注意的是,术语“可能性(likelihood)”和“信度(confidence)”都可作为表述不确定性的方法。尽管上述术语之间的差异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就已存在,并在指导意见完成之前成为争论的主题之一,但是,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两种方法在描述不确定性时是互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第四评估报告 不确定性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大纲解读及启示
2
作者 周天军 陈晓龙 +2 位作者 张文霞 江洁 胡帅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7-483,共7页
2025年2月,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第七次评估周期(AR7)第一工作组(WGI)报告大纲,为后续组织编写第七次科学评估报告奠定了基础。主报告包括框架概要、当前状况和趋势、未来变化、支持应对的信息等四部分内容共10章。文中扼要介绍了... 2025年2月,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第七次评估周期(AR7)第一工作组(WGI)报告大纲,为后续组织编写第七次科学评估报告奠定了基础。主报告包括框架概要、当前状况和趋势、未来变化、支持应对的信息等四部分内容共10章。文中扼要介绍了该报告所关注的当前状况和趋势、未来变化、支持应对的信息这三大领域的评估内容和要点。指出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的大纲结构具有三方面的新特点:一是篇幅大幅压缩,特别是关于地球系统变化过程理解的内容;二是高度关注排放情景与未来全球温升的关系、地球系统的突变、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和临界点等问题;三是加强了支持应对方面的信息评估,包括评估气候干预(包括过冲路径)下的地球系统响应。基于AR7 WGI报告大纲的启发,针对我国亟需加强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包括加强针对未来排放情景的设计研究,加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的方法学和数据创新,加快能够支撑基于排放驱动的气候预估的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加强针对气候稳定性、可逆性和临界点问题的研究,以及开展关于气候干预的影响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第七评估报告 第一工作组报告大纲 气候状况 未来变化 应对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大纲解读及启示
3
作者 丁杰 曹左男 +4 位作者 胡国铮 干珠扎布 赵芬 王海锋 高清竹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93,共10页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第七评估报告(AR7) 第二工作组(WGII) 报告大纲 气候变化 影响、适应与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 被引量:343
4
作者 秦大河 罗勇 +2 位作者 陈振林 任贾文 沈永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6期311-314,共4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于2007年11月17日在西班牙正式发布。综合报告将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地球表面温度直接联系起来,综合评估了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于2007年11月17日在西班牙正式发布。综合报告将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地球表面温度直接联系起来,综合评估了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报告指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动刻不容缓;能否减小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投资。这对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综合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能源系统转型趋势与低碳转型路径--来自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证据 被引量:25
5
作者 魏一鸣 韩融 +3 位作者 余碧莹 康佳宁 刘丽静 廖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3-188,共26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转化和使用与碳排放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CO_(2) 、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因此,控制能源系统...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转化和使用与碳排放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CO_(2) 、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因此,控制能源系统碳强度、增加非化石能源占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目前,全球约70%的碳排放来自于能源部门,21世纪中叶实现CO_(2) 的净零排放首先必须是实现能源系统的净零排放。2022年4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WGIII)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正式发布。报告指出,2010—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增长速度已经趋缓。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2℃和1.5℃温控目标,各行业都需要实施温室气体深度减排,其中,能源系统减排尤其重要和迫切。为实现1.5℃目标,整个能源系统都需要彻底转型和持续变革,包括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建设由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广泛推行电气化等。在此,基于IPCC AR6第三工作组报告,综述了全球能源转型的特征与趋势,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能源转型 2度目标和1.5度目标 ipcc第评估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跨区域影响的新认识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威 朱晓金 姜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1-196,共6页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对世界上大部分区域的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其对非洲最大的影响预计发生在半干旱的环境,增加现有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农业系统的压力;气候变化已导致北欧地区的...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对世界上大部分区域的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其对非洲最大的影响预计发生在半干旱的环境,增加现有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农业系统的压力;气候变化已导致北欧地区的谷物产量增加而南欧地区的产量降低,未来的变化将增加欧洲的灌溉需求;在亚洲的许多地区,气候变化将导致农业生产率下降;气候、大气CO2和海洋酸化的进一步变化预计将对大洋洲的水资源、海岸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北美,许多带来风险的气候压迫力的频率和强度将在未来几十年增加;中美洲和南美洲许多国家的持续高水平贫困导致了对气候变率和变化的高脆弱性;在北极,气候变化与非气候相关驱动在确定的物理、生物和社会经济风险上交互作用,变化率可能超过了社会系统适应的速率;在气候和非气候因素的影响下,小岛屿具有高度的脆弱性,同时,气候变暖将增加海洋生态系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区域影响 ipcc第评估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的评述 被引量:21
7
作者 邹骥 滕飞 傅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322,共10页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是在世界经济、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全球气候治理等战略格局经历着深刻调整,新一轮国际气候谈判正在进行期间完成的。本文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的主线思路论争,减缓气候变化社会...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是在世界经济、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全球气候治理等战略格局经历着深刻调整,新一轮国际气候谈判正在进行期间完成的。本文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的主线思路论争,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的概念体系构建,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趋势与动因,实现2℃温升控制目标的转型路径,支持路径转型的体制与政策选择和减缓气候变化知识体系与方法学发展等方面,对该报告进行了评述,并从中国低碳发展战略方向与政策取向、未来如何正确解读与应用该报告的科学信息和结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缓气候变化 社会经济评价 ipcc第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 ipcc WGⅢ AR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看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云 罗勇 张军岩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2期83-88,共6页
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焦点可以预期,后续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点将是谈判的基础案文、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的量化减排承诺以及长期目标的表述等问题。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将对以往报告已阐述的科学问题和... 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焦点可以预期,后续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点将是谈判的基础案文、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的量化减排承诺以及长期目标的表述等问题。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将对以往报告已阐述的科学问题和基本结论加以巩固并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和论据,更加侧重区域问题,增加适应和减缓经济学成本、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分析。关于气候变化检测和归因、气候变化影响和关键脆弱性、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稳定水平、适应的选择及其成本效益、减缓措施的选择和社会经济成本、责任分担机制及公平性等问题的评估结论,将对谈判进程的推进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 气候变化大会 气候变化谈判 ipcc第评估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解读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第三章 被引量:67
9
作者 孙颖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4-657,共4页
2021年8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发布。该报告清楚表明,近百年来气候系统正在发生广泛而迅速的变化,人类活动已使得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本文通过对报告第三章的摘译,介绍了报告中关于人类活... 2021年8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发布。该报告清楚表明,近百年来气候系统正在发生广泛而迅速的变化,人类活动已使得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本文通过对报告第三章的摘译,介绍了报告中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主要结论,包括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表、冰冻圈、海洋、生物圈以及气候变率的影响。基于最新的观测资料、新一代气候模式结果以及不同的检测归因方法,通过评估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文献表明,以温室气体为主的人类活动可以在气候系统多变量变化中被检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第评估报告 人类活动 气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的主要结论对2015协议谈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华 高云 祁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气候变化风险为核心理念,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对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需求、选择、机会、约束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论述。报告发布正...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气候变化风险为核心理念,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对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需求、选择、机会、约束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论述。报告发布正值《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关键时期,作为德班平台新协议谈判的重要信息来源,第二工作组报告将对全球长期目标、适应及其与减缓的关系、损失与损害等重要议题谈判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在下阶段更好地开展国际谈判和国内相关工作,应深入解读报告的主要结论并做到科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第五评估报告 第二工作组 气候变化风险 适应 2015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30
11
作者 马占云 任佳雪 +5 位作者 陈海涛 姜华 高庆先 刘舒乐 严薇 李照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50-2558,共9页
2021年8月6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发布,针对气候系统变化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AR6以更强有力的证据进一步确定了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人类活动对气候... 2021年8月6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发布,针对气候系统变化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AR6以更强有力的证据进一步确定了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影响的信号更为清晰.本文总结了历次IPCC评估报告,并从气候现状、未来可能的气候状态、风险评估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信息以及减缓未来气候变化4个方面对AR6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的影响前所未有,引发了全球许多地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未来若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显著减少,到2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至少升高2.1℃;如若人类影响得到有效改善,在最低排放情景(SSP1-1.9)中,2055年将变为负碳,到21世纪末气温开始再次下降.减少CH4等其他污染物可以为全球气候治理争取时间,并改善空气质量.建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模式开发和应用及与各工作组之间的衔接,加快短寿命气候强迫(SLCFs)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科技支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ipcc 第六评估报告(AR6) 人类活动 科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 AR6 WGⅢ报告减缓主要结论、亮点和启示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卓妮 袁佳双 +1 位作者 庞博 黄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1-537,共7页
2022年4月4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和决策者摘要发布。报告全面评估了2010年以来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为国际社会深度认识和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不同温升水平下的减排路... 2022年4月4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和决策者摘要发布。报告全面评估了2010年以来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为国际社会深度认识和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不同温升水平下的减排路径以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基于报告主要结论,围绕温室气体排放的区域差异、减缓路径分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排放评估及CO去除技术评估等方面的亮点,文中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政策行动中,中国应坚定“双碳”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背景下,将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消除贫困植根于社会发展愿景中实施减缓路径,并加快提升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核心科学技术的研发进度,以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缓气候变化 ipcc第三工作组 第六评估报告 科学结论 亮点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 AR6报告关于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主要结论的解读 被引量:48
13
作者 王蕾 张百超 +2 位作者 石英 韩振宇 陆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9-394,共6页
文中对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关于观测和预估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方面的主要结论进行了解读。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了广泛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下的复合风险和极端事件呈现日益加剧和频繁的趋势... 文中对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关于观测和预估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方面的主要结论进行了解读。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了广泛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下的复合风险和极端事件呈现日益加剧和频繁的趋势。目前,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关键风险已多达127种,且随着气候变暖以及生态社会脆弱性的加剧,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更加普遍和不可逆的影响。相对第五次评估报告,本报告进一步扩展了风险的内涵,归纳了8个代表性关键风险,更加全面地评估了5个“关注理由”的风险水平,评估结果有利于加深对于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和及时制定行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第评估报告(ipcc AR6) 第二工作组(WGII) 气候变化 影响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 AR6报告关于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解读 被引量:9
14
作者 秦云 徐新武 +2 位作者 王蕾 韩振宇 陆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2-459,共8页
适应举措对降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风险有着积极的影响。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全面评估了适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深入评估了适应局限性和不良适应。报告认为,个人、地方、区域和国家各级的适应行动都在增加... 适应举措对降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风险有着积极的影响。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全面评估了适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深入评估了适应局限性和不良适应。报告认为,个人、地方、区域和国家各级的适应行动都在增加,但是在做决策时需考虑不良适应的风险。报告从经济、技术、制度、社会、环境和地球物理这6个维度,对23个适应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这些适应措施分布在陆地、海洋与生态系统,城乡与基础设施系统,能源系统以及跨部门等四大系统,其中,基于森林的适应、具有恢复力的电力系统、能源可靠性等适应措施具有高信度的高可行性。适应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会随着气候变暖的增加而降低,需要采用多种措施来降低未来气候变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第六评估报告(AR6) 适应 气候变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 AR6报告关于不同类型干旱变化研究的新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晨鹏 黄萌田 翟盘茂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8-175,共8页
基于IPCC第一工作组(WGI)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从干旱的定义和类型、干旱的驱动因素、监测到的干旱变化、干旱的归因以及预估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IPCC评估指出:(1)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监测到的气象和农业干旱的变化在全球尺度上... 基于IPCC第一工作组(WGI)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从干旱的定义和类型、干旱的驱动因素、监测到的干旱变化、干旱的归因以及预估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IPCC评估指出:(1)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监测到的气象和农业干旱的变化在全球尺度上并不显著,但干旱频发区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这种增加的趋势表明,人为气候变化在加剧区域干旱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气象干旱的变化趋势归因中,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信度仍然不高。(2)在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方面,大部分区域能够归因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中等-高信度);在水文干旱变化中,除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外,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也是局地影响的重要因素(中等信度)。(3)在未来的干旱预估中,全球更多的区域将经历更严重更频繁的干旱事件,农业和生态干旱也将随着升温水平的提高而变得频繁和强烈。(4)在对不同类型干旱的变化评估中,重点涉及了大气蒸发需求(AED)这一关键变量。AED的变化不仅是对气候变暖的直接响应,而且作为干旱变化的驱动因子,影响植被的生理过程,同时AED的变化也是对蒸散发变化的一种反馈。在未来气候变化不断加剧背景下,不同类型干旱间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为复杂。未来中国干旱的研究和业务应深入探究不同类型干旱变化的联系;基于多元数据和多重证据的支撑,加强跨学科研究以及干旱变化与局地人类活动影响和植被生态反馈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第一工作组 第六评估报告 干旱 大气蒸发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CC预测结果的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娜 王辉 张蕴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6,共8页
利用IPCC-AR4气候模式诊断与比较计划(PCMDI)20C3M试验和A1B情景试验模拟数据,研究了在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其对太平洋风应力旋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室气体中等排放A1B情景与20C3M情景相比,北太平洋年... 利用IPCC-AR4气候模式诊断与比较计划(PCMDI)20C3M试验和A1B情景试验模拟数据,研究了在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其对太平洋风应力旋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室气体中等排放A1B情景与20C3M情景相比,北太平洋年平均海表面温度表现为一致增温的趋势,且最大的增温中心位于黑潮及其延伸体区。与20C3M试验相比,CO2增加情景下北太平洋中部东风加强,增加向北的Ekman输送,使得北太平洋内区增温。风应力旋度零线也向北略有移动,导致黑潮延伸体向北移动并得到加强,从而引起延伸体区较强增温。风应力旋度零线的纬度附近产生的Rossby波,向西传播到黑潮延伸体区,进一步加强黑潮延伸体区的温度异常。海洋对北太平洋风应力场变化的局地响应及延迟响应,使黑潮延伸体海域海表面增温远大于周围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 AR6:长期减排路径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姜克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于2022年4月发布,与前几次评估报告类似,其中一章是长期减排路径。每次评估报告长期减排路径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长期减排路径可以为全球未来的合作提供学术支持。第六次评估报告对到2021...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于2022年4月发布,与前几次评估报告类似,其中一章是长期减排路径。每次评估报告长期减排路径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长期减排路径可以为全球未来的合作提供学术支持。第六次评估报告对到2021年为止的公开发表的情景进行了评估,其中主要的情景是针对《巴黎协定》中提出的温升目标进行的研究,这次评估报告长期减排路径的核心是分析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路径和相关政策、成本,以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联。本文解析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中第三章的主要评估结果,也给出了未来长期减排路径研究的方向。实现《巴黎协定》温升目标下的碳预算随着CO_(2)排放持续上升而缩减,要实现这些目标,全球需要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之后进入快速下降阶段,并在未来需要负排放技术,所有部门都需要有力的减排措施,这些减排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减排路径 第六评估报告 《巴黎协定》 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 被引量:594
18
作者 秦大河 陈振林 +9 位作者 罗勇 丁一汇 戴晓苏 任贾文 翟盘茂 张小曳 赵宗慈 张德二 高学杰 沈永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2期63-73,共11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于2007年2月2日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近100a(1906-2005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近50a的线性增温速率为0.13℃/10a,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近期的1995-2006...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于2007年2月2日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近100a(1906-2005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近50a的线性增温速率为0.13℃/10a,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近期的1995-2006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科学事实,报告认为人类活动是近50a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评估报告是国际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最权威、最全面的认识,代表了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是国际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ipcc第一工作组 第四评估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影响的最新认知 被引量:66
19
作者 林而达 吴绍洪 +5 位作者 戴晓苏 刘洪滨 刘春蓁 高庆先 李从先 包满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125-131,共7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组于2007年4月6日正式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该报告客观、全面而审慎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已有的和未来的可能影响。现有观测证据表明,人为增暖可能已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了可辨别的影响,但由...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组于2007年4月6日正式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该报告客观、全面而审慎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已有的和未来的可能影响。现有观测证据表明,人为增暖可能已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了可辨别的影响,但由于适应以及非气候因子的作用,许多影响还难以辨别。21世纪中期,某些中纬度和热带干旱地区年平均河流径流量和可用水量会减少10%~30%;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目前所评估的20%~30%动植物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风险会增大;从全球角度看,局地平均温度增加1~3℃.预计粮食生产潜力会增加,但若超过这一范围,则会减少。兼顾适应和减缓的措施能够降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与适应 ipcc第二工作组 第四评估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影响的新认知 被引量:40
20
作者 谢立勇 李悦 +4 位作者 徐玉秀 赵迅 宋艳玲 姜彤 林而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5-239,共5页
IPCC第二工作组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客观而审慎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和潜在的影响、各个领域与区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针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对全球大部分地区作物、畜牧、渔业产生了影响,且负面影响更普遍;不仅... IPCC第二工作组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客观而审慎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和潜在的影响、各个领域与区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针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对全球大部分地区作物、畜牧、渔业产生了影响,且负面影响更普遍;不仅影响到生产过程,也影响到非生产系统因素,但这些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极端事件(如极端高温)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市场价格的负面影响明显。大气中CO_2浓度增高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但是与温度、臭氧以及水分利用、病虫草害等协同效应仍然不明确。增强适应可以克服增温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减少粮食损失。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非生产系统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开展适应,还需要搜集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第二工作组 第五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