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AT模型的河北省灰水足迹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姚懿真 杨贵羽 +2 位作者 汪林 贾玲 校昱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42,共7页
河北作为京津冀发展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水量问题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水量和水质进行研究。基于农业和工业生活两部分,选取N肥、P肥、COD为关键污染物,以水环境最大允许容量为依据,计算了河北省2004—2015年的灰水足迹,并以此为基础... 河北作为京津冀发展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水量问题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水量和水质进行研究。基于农业和工业生活两部分,选取N肥、P肥、COD为关键污染物,以水环境最大允许容量为依据,计算了河北省2004—2015年的灰水足迹,并以此为基础,对2030年单位产值造成的灰水足迹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12年间河北省灰水足迹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农业灰水足迹以N肥为最关键污染物,随着化肥总量和平均施肥水平的增加不断增长,年均增长率0.87%;(2)工业生活灰水足迹总体呈现增长趋势,阶段内呈现下降趋势。以2011年为界,河北省灰水足迹从由农业灰水足迹决定转变为由工业生活灰水足迹决定,且工业生活灰水足迹和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性较强;(3)通过IPAT模型分析发现,农业灰水足迹除2004,2013,2015年外,其他各年份可持续性均较差,2004—2010年工业生活灰水足迹的可持续性好于2011—2015年。未来若按照现有水平继续发展,到2030年河北省单位农业产值造成的灰水足迹将下降为0.05 m^3/元,单位工业生活产值造成的灰水足迹将下降为0.006 m^3/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足迹 京津冀ipat模型 农业灰水足迹 工业生活灰水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T模型的青海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行军霞 陈宇杰 姚红义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第5期90-91,共2页
本文选取了青海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2007-2018年度的相关数据,根据环境发展的IPAT模型,进而分析了青海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分析青海省不同发展周期的IPAT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分析十年来青海省的... 本文选取了青海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2007-2018年度的相关数据,根据环境发展的IPAT模型,进而分析了青海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分析青海省不同发展周期的IPAT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分析十年来青海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并对之后的趋势进行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ipat模型 单位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肥城市林地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3
作者 李祎 单博文 +2 位作者 杨丽 覃钧 石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6,共7页
[目的]提取肥城市不同时期的林地信息,分析林地时空变化特征,挖掘林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为区域林地资源监测、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肥城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21期Landsat遥感数据,首先对Landsat遥感数据进行辐射... [目的]提取肥城市不同时期的林地信息,分析林地时空变化特征,挖掘林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为区域林地资源监测、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肥城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21期Landsat遥感数据,首先对Landsat遥感数据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预处理,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对遥感数据进行土地类型解译,提取林地相关信息;然后揭示近20年来林地时空变化特征;最后构建新的环境压力模型(IPAT),分析林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基于决策树规则提取的肥城市林地信息用户精度达94.7%,具有较高的解译精度。解译结果表明,近20年来林地面积在波动性中呈增长趋势,净增加17463.54 hm^(2);增加的林地主要分布在肥城市中部和北部矿区,减少的林地则集中分布于中部林地的边缘部分,最终呈现中部和北部集中分布、其他地区零星分布的空间特征。改进的环境压力模型(IPAT)表明,林地禀赋价值是肥城市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贡献率超80.3%),富裕程度是次要驱动因素,二者贡献比例超过改进IPAT模型4个因子总贡献率的92%;林业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人口数量对林地面积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基于决策树分类法对遥感数据解译能够准确提取肥城市林地信息并监测林地动态变化,林地禀赋价值对林地面积变化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Landsat数据 林地禀赋价值 变化 ipat模型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超 陆宝宏 +4 位作者 崔冬梅 邓山 毛豆 吴星鑫 徐琨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9,共4页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通过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并用相关评价指标及IPAT模型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2004~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夏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呈下降趋...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通过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并用相关评价指标及IPAT模型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2004~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夏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稳定,水资源生态赤字较大,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但水资源生态足迹负荷有加重趋势;宁夏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利用 ipat模型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碳经济转型下的情景分析和路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成浩 何冰雁 《上海管理科学》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借鉴IPAT模型,对2007-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进行预测与分析。设定CO_2排放量的三个情景:基准情景(BAU)、提高能源效率情景(EEI)、低碳情景(LC)... 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借鉴IPAT模型,对2007-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进行预测与分析。设定CO_2排放量的三个情景:基准情景(BAU)、提高能源效率情景(EEI)、低碳情景(LC),结果表明:低碳情景方案是我国实现低碳发展最适当、最可行的方案。在此方案下,我国CO_2排放强度可以按原定计划下降40~45%,同时经济增长率可达到6%。最后,基于我国发展遵循低碳情景方案,进一步给出了三条低碳转型的路径,即技术创新、能源结构优化和政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情景 ipat模型 技术创新 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均水足迹驱动效应分解与空间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才志 张灿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采用2000—2014年31个省份(除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利用IPAT模型对足迹强度、资本产出、资本深化和经济活度4个因素对人均水足迹数量的影响进行分解、分析,并引入LMDI分解模型进一步定量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利用ISODATA模型对各省份人... 采用2000—2014年31个省份(除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利用IPAT模型对足迹强度、资本产出、资本深化和经济活度4个因素对人均水足迹数量的影响进行分解、分析,并引入LMDI分解模型进一步定量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利用ISODATA模型对各省份人均水足迹驱动因素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人均水足迹数量变动是由足迹强度、资本产出、资本深化和经济活度4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研究期间内,足迹强度对于人均水足迹数量变动一直呈现为稳定的减量作用,资本深化对于人均水足迹数量的变动一直呈现为稳定的增量效应;(2)从时间序列来看,资本深化效应对人均水足迹数量的变动起决定性作用,其研究期间的变异系数最低,为0.246 0,表现最为稳定,多年平均效应值为0.346亿m^3/万人;(3)各驱动效应在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其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水足迹 ipat模型 LMDI分解 IS0DATA模型 空间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宾 董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0-401,共2页
通过建立IPAT模型,分析我国最近几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趋势及原因。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通过发展食品安全,水资源安全保障等技术,优化我国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ipat模型 中国 可持续发展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因素与碳排放增长率的关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楼淦 《北方经济》 2012年第16期17-18,共2页
本文采用广东省1995~2010年的数据,对IPAT模型的人口、经济变量进行推导分解,运用协整、格兰杰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来考察碳排放量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城市化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本文采用广东省1995~2010年的数据,对IPAT模型的人口、经济变量进行推导分解,运用协整、格兰杰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来考察碳排放量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城市化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对碳排放增长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对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最大,而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和城市化增长率对碳排放增长率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t模型 碳排放增长率 人口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产活化的文化遗址公园开发测评——以南京明孝陵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丽 章柏平 +1 位作者 何环芬 陆丽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477-7480,共4页
以南京明孝陵景区为例,结合系统动力理论的IPAT概念模型,以原真性保护为核心,构建了适合文化遗址公园的ROMCPE活化开发模式,通过对明孝陵景区的旅游资源状况、活化创新能力、活化市场评价、活化资本投入、活化政策保障以及活化环境质量... 以南京明孝陵景区为例,结合系统动力理论的IPAT概念模型,以原真性保护为核心,构建了适合文化遗址公园的ROMCPE活化开发模式,通过对明孝陵景区的旅游资源状况、活化创新能力、活化市场评价、活化资本投入、活化政策保障以及活化环境质量进行测评分析,发现明孝陵景区总体资源状况较好,但活化开发状况一般。据此提出通过提高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意水平,结合资源优势,合理分配资本投入,采用合适的市场营销方式,对明孝陵景区进行合理的活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公园 遗产活化 原真性 ipat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广东省水资源效率研究
10
作者 蔡旭东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年第11期4-6,49,共4页
利用IPAT模型建立了推求用水总量、GDP年均增长率与单位GDP用水量年均下降率之间关系的水资源效率模型,结合广东实际,按GDP年均增长率8%和9%分别模拟2020年和2030年用水总量并作具体分析。基于广东省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推求广东GD... 利用IPAT模型建立了推求用水总量、GDP年均增长率与单位GDP用水量年均下降率之间关系的水资源效率模型,结合广东实际,按GDP年均增长率8%和9%分别模拟2020年和2030年用水总量并作具体分析。基于广东省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推求广东GDP年均增长率与单位GDP用水量年均下降率之间合适的协调关系,研究认为,只要两者保持一定的互动水平,基本能使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国家考核指标内。但要化解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不断增加的用水需求矛盾,唯有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技术改造和节水技术推广,全面强化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效率这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总量 ipat模型 水资源效率 节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