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绦虫EgBAL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1
作者 赵文卿 薄新文 +6 位作者 普娜 张玉霞 陈旭珂 张艳艳 孙艳 齐萌 王正荣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1-810,共10页
[目的]探究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胆盐活化脂肪酶(EgBAL)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进行原核表达,检测EgBAL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为囊性棘球蚴病疫苗抗原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细粒棘球绦虫EgBAL基因序列(Ge... [目的]探究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胆盐活化脂肪酶(EgBAL)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进行原核表达,检测EgBAL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为囊性棘球蚴病疫苗抗原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细粒棘球绦虫EgBAL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HM748917),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并克隆EgBAL基因。使用Mega 7.0软件,通过邻接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EgBAL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预测分析。构建含EgBAL基因重组pET-22b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EgBAL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纯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细粒棘球绦虫EgBAL基因片段大小为1 020 bp。系统进化树显示,EgBAL蛋白与中华树鼩EgBAL蛋白处于同一分支,进化距离较近,相似性高达99.6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EgBAL基因全长1 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EgBAL蛋白分子质量为37 089.59 u,理论等电点为4.77,不稳定指数为44.72,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66.11,亲水性为-0.429,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域及信号肽。EgBAL蛋白具有14个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27.90%、12.76%、12.76%和56.08%。此外,EgBAL蛋白含有35个磷酸化位点,其中包括12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6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7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pET-22b-EgBAL质粒,诱导表达得到EgBAL重组蛋白大小约38 ku。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昆明小鼠和犬的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细粒棘球绦虫EgBAL基因、表达了EgBAL重组蛋白,并初步证实重组EgBAL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提示其有作为囊型棘球蚴病疫苗或诊断候选抗原的潜力,为进一步研究EgBAL蛋白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EgBAL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疮痂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特异性转录因子挖掘及EaPSTF1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张凌萱 朴静子 +3 位作者 刘丹 郝婧文 李自博 周如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2,共7页
痂囊腔菌素(Elsinchrome,ESC)是花生疮痂病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光敏活性的苝醌类真菌毒素,为病菌的毒力因子。为了进一步揭示ESC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在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础上,开展了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特异性转录因子的挖掘、EaPSTF1基因... 痂囊腔菌素(Elsinchrome,ESC)是花生疮痂病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光敏活性的苝醌类真菌毒素,为病菌的毒力因子。为了进一步揭示ESC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在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础上,开展了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特异性转录因子的挖掘、EaPSTF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上共有3个特异性转录因子,其中EaPSTF1全长1305 bp,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长度为43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110.58 kD,理论等电点4.94,亚细胞定位细胞核中,是一个以α-螺旋为主的亲水性蛋白,含有GAL4和AFLR两个Zn(II)2Cys6型结构域。RT-qPCR定量分析表明,EaPSTF1表达模式与毒素累积趋势基本一致,EaPSTF1可能参与ESC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疮痂病菌 特异性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次生代谢基因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梨HY5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郑一羽 王仕玉 +3 位作者 罗富寻 苏俊 何英云 张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开展茄梨HY5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茄梨HY5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以茄梨为试材,提取m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F:ATGCAAGAGCAGGCGACG,R:TCAATCCGCATTTGCACT)扩增HY5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茄... 开展茄梨HY5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茄梨HY5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以茄梨为试材,提取m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F:ATGCAAGAGCAGGCGACG,R:TCAATCCGCATTTGCACT)扩增HY5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茄梨HY5基因(PcHY5)全长为495 bp,编码164个氨基酸;PcHY5蛋白质分子量为17.90 KD,为亲水蛋白质,具有bZIP结构域;PcHY5与云南红梨(红梨1号)、白梨等蔷薇科植物的HY5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PcHY5编码的蛋白质与中国白梨等的HY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似性高达99.8%。表明,PcHY5与梨属其他植物的HY5基因具有相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梨 HY5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猪PCSK4的转录调控网络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曹勇杰 常勇诚 +3 位作者 兰运茂 吴玲想 孟昕彤 赵桂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目的】分析保山猪蛋白转化酶枯草素/酮蛋白4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4,PCSK4)的分子特征、转录表达调控和蛋白功能。【方法】基于保山猪睾丸全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CSK4进行功能注释,并构建PCSK... 【目的】分析保山猪蛋白转化酶枯草素/酮蛋白4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4,PCSK4)的分子特征、转录表达调控和蛋白功能。【方法】基于保山猪睾丸全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CSK4进行功能注释,并构建PCSK4的长链非编码RNA和小RNA(miRNA)调控网络。【结果】PCSK4编码序列长2505 bp,编码834个氨基酸。蛋白质功能分析表明:PCSK4具有较多无规则卷曲和磷酸化位点。进化及邻近基因分析表明:PCSK4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较高。功能富集分析表明PCSK4与多个参与精子获能、受精、精卵识别的蛋白(如ACRBP、ACR、ADAM2等)存在互作关系,这些蛋白对应基因的表达量表明:PCSK4与MBTPS1、ACRBP、CDKN2A、DPY19L2显著相关。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分析表明5个miRNA可靶向调控PCSK4,功能注释显示其在生殖过程、蛋白质加工、受精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PCSK4在保山猪精子发生过程,特别是受精与精子成熟阶段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猪 PCSK4 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互作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mIMP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5
作者 郭昭阳 殷宇航 +3 位作者 刘钰 高璇 宋希云 赵美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输入蛋白α(IMPα)是细胞质中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重要运输蛋白,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玉米IMPα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ZmIMPα在不同玉米自交系中的相对表达量,... 输入蛋白α(IMPα)是细胞质中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重要运输蛋白,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玉米IMPα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ZmIMPα在不同玉米自交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并进一步构建其原核过表达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分析菌株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情况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玉米中鉴定出7个IMPα基因共15个转录本,其编码蛋白序列长度为297~625 aa,分子量32.5~64.0 kDa,等电点3.95~7.27,均定位在细胞质中,有10个蛋白还同时定位在细胞核中。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除Zm00001eb001150_T001外,其余ZmIMPα可分为3个亚家族,与拟南芥的IMPα蛋白相似性较高。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IMPα家族属于SRP1超家族,启动子分析发现该家族基因含有激素响应元件和非生物胁迫相关响应元件,可能在植物生长和响应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作用。盐胁迫下ZmIMPα基因在耐盐玉米材料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而在盐敏感材料中表达量显著下降。原核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空载菌株相比,含有重组质粒pET28a-ZmIMPα的菌株在0.6 mol/L和0.8 mol/L NaCl胁迫下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且受抑制程度随NaCl浓度上升而增大,推测ZmIMPα基因可能在玉米响应盐胁迫过程中呈负调控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探索输入蛋白家族基因在植物抗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IMPα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盐胁迫 原核表达载体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青稞花青素调控H9C2心肌细胞miRNA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舒森彪 李昭华 +2 位作者 李思敏 李梁 刘振东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183-198,共16页
探讨黑青稞花青素对H9C2心肌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研究黑青稞花青素通过调控miRNA来实现对心肌细胞保护的潜在机制。设置6组不同处理的H9C26细胞,分别为正常组(CK)、过氧化氢组(H_(2)O_(2))、黑青稞花青素组(ACN)、原花青素组(OPC)、... 探讨黑青稞花青素对H9C2心肌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研究黑青稞花青素通过调控miRNA来实现对心肌细胞保护的潜在机制。设置6组不同处理的H9C26细胞,分别为正常组(CK)、过氧化氢组(H_(2)O_(2))、黑青稞花青素组(ACN)、原花青素组(OPC)、黑青稞花青素+过氧化氢组(ACN+H_(2)O_(2))、原花青素组+过氧化氢组(OPC+H_(2)O_(2)),处理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进行miRNA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_(2)O_(2)组和CK组比较,H_(2)O_(2)处理H9C2后导致469个miRNA上调,133个miRNA下调;H_(2)O_(2)组和ACN+H_(2)O_(2)组比较,H_(2)O_(2)致273个miRNA上调,214个miRNA下调;H_(2)O_(2)组和OPC+H_(2)O_(2)组比较,H_(2)O_(2)致330个miRNA上调,222个miRNA下调;ACN和CK组比较,88个miRNA上调,25个miRNA下调;OPC和CK组比较,88个miRNA上调,27个miRNA下调;这些结果表明花青素预处理可通过调节miRNA缓解H_(2)O_(2)带来的影响。KEGG富集分析及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预测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黑青稞花青素通过调控mTOR、PI3K/Akt/mTOR、MAPK等信号通路及上调miR-21等miRNA的表达,发挥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本研究可为黑青稞花青素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稞花青素 心血管疾病 MIR-21 MIRNA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属植物PIN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刘波 刘欣宇 +4 位作者 李骏倬 武晓云 卢敏 王佳颖 戴思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3,共15页
PIN蛋白家族是生长素外排载体,负责将生长素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这一过程对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和浓度梯度的建立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5个菊属植物中鉴定出113个PIN基因家族成员,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蛋白理化性质... PIN蛋白家族是生长素外排载体,负责将生长素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这一过程对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和浓度梯度的建立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5个菊属植物中鉴定出113个PIN基因家族成员,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蛋白理化性质,揭示了这些成员在物理和化学特性上的多样性。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PIN基因被分为6个不同的分支,且亲缘关系相近的成员在保守基序和保守结构域上具有相似性,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关的功能。染色体定位和共线性分析进一步展示了PIN基因在菊属植物中的分布模式,以及它们在基因组中的复制和重排事件。此外,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PIN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富含与生长发育、激素信号传导和逆境响应相关的调控元件,表明PIN基因可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受到多种信号的调控。基因表达分析发现,PIN基因在菊花不同器官中具有特异性表达模式。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探究菊属植物中PIN基因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基因家族 菊属植物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BpHsfA4a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宋雨瞧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75-178,182,共5页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是生长速度较快的落叶乔木树种,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环境适应性,通过发掘白桦抗逆基因来揭示其抗逆机制,有助于改良白桦的抗逆性。热应激转录因子(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s,HSFs)是广泛存在于植...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是生长速度较快的落叶乔木树种,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环境适应性,通过发掘白桦抗逆基因来揭示其抗逆机制,有助于改良白桦的抗逆性。热应激转录因子(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s,HSFs)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一类转录因子,用以响应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的机制。在对白桦进行盆栽控盐的基础上,提取白桦总RNA制备转录组文库,构建级联调控网络,其中BpHsfA4a基因调控植物耐盐的效果明显。基于这一表现,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BpHsfA4a基因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对BpHsfA4a基因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亲水性/疏水性、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和多重序列比对情况等进行推断。结果表明,BpHsfA4a蛋白分子质量为44.14 kD,编码序列长度为1170 bp,等电点为5.14,编码氨基酸389个,亚细胞定位显示位于细胞核。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pHsfA4a与其他植物的HsfA4a有较高的一致性,与大叶栎的一致性最高。这为进一步揭示BpHsfA4a的功能提供了初步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BpHsfA4a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糖苷水解酶基因ApGH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研究
9
作者 李媛 任广喜 +4 位作者 康颖泉 王迷娜 范勇 姜丹 刘春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7期1141-1149,共9页
目的:对穿心莲糖苷水解酶(ApGH)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和相对表达量分析。方法:取穿心莲新鲜叶片,提取RNA并反转录为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作为模板,以穿心莲转录组中筛选到的糖苷水解酶ApGH基因开放阅读框(ORF)设计... 目的:对穿心莲糖苷水解酶(ApGH)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和相对表达量分析。方法:取穿心莲新鲜叶片,提取RNA并反转录为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作为模板,以穿心莲转录组中筛选到的糖苷水解酶ApGH基因开放阅读框(ORF)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经测序后获得的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基因编码蛋白特征,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质,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ApGH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所得ApGH基因的ORF全长1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OR887606)。ApGH为稳定亲水蛋白质,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pGH归属于GH1家族。将ApGH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HIS-MBP-pET28a上,在大肠埃希菌Transetta(DE3)中成功表达出重组蛋白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ApGH基因在叶中表达量最高,茎和根中表达量较低。结论:克隆得到穿心莲ApGH基因并对其蛋白质序列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证明其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质,且主要在穿心莲叶中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穿心莲糖苷水解酶的催化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糖苷水解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海藻糖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姚琼 梁展图 +3 位作者 段双刚 董易之 徐淑 李文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3-21,共9页
【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Tre)是昆虫体内海藻糖代谢的关键酶,通过专一性地将海藻糖分解为葡萄糖,在昆虫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旨在克隆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CsTre1)和膜... 【目的】海藻糖酶(Trehalase,Tre)是昆虫体内海藻糖代谢的关键酶,通过专一性地将海藻糖分解为葡萄糖,在昆虫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旨在克隆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CsTre1)和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CsTre2),探讨其在荔枝蒂蛀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解析这2个基因及其酶蛋白的分子特征。【方法】利用荔枝蒂蛀虫转录组数据和RACE技术,克隆CsTre1和CsTre2的全长cDNA序列,并应用ORF Finder、ProtParam、SignalP 4.1、ProtScale、NetPhos2.0 Server和IQ-TREE等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CsTre1和CsTre2在荔枝蒂蛀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的mRNA表达模式。【结果】CsTre1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64.53 kD。CsTre2的ORF长1821 bp,编码60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69.08 kD。信号肽预测分析表明,CsTre1和CsTre2前端均有1个信号肽,其位置分别为1-16和1-17。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CsTre1有24个Ser、15个Tyr、10个Thr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的结合位点,而CsTre2有27个Ser、10个Tyr、13个Thr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的结合位点。RT-qPCR结果显示,CsTre在荔枝蒂蛀虫的蛹和成虫期均有表达。在成虫期中,CsTre1的表达水平远高于CsTre2,且CsTre1在雄成虫第2 d和第5 d的表达水平陡然下降,在雌成虫中则保持稳定高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克隆了荔枝蒂蛀虫的2个海藻糖酶基因,其分子特征及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Tre1可能是荔枝蒂蛀虫主要调控海藻糖代谢的基因。研究结果可为阐明海藻糖酶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线索,为开展害虫防治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荔枝蒂蛀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中一种4R型MYB转录因子的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刘翔 赵紫璇 +5 位作者 赵月盈 赵诗睿 贾子怡 姜含越 袁帅 孟德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MYB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相比,对食用菌中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有限。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在食用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对前期转录组发现的一个编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MYB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相比,对食用菌中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有限。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在食用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对前期转录组发现的一个编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MYB转录因子的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1209 bp,翻译402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5.95 kDa,等电点9.17,是一种不存在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具有4个高度保守的SANT结构域,属于4R型MYB转录因子,与白环蘑(Leucoagaricus)中的4RMYB转录因子亲缘关系最近;二级结构预测显示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结构为主;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转录因子位于细胞核中;此外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与生物抗逆应答、激素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MYB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保守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HaDGAT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12
作者 周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07-109,124,共4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向日葵HaDGAT3编码蛋白,预测HaDGAT3编码蛋白是碱性和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以a螺旋为主(47.11%),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结果表明,HaDGAT3与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 L.)DGAT3亲缘关系最近,序列...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向日葵HaDGAT3编码蛋白,预测HaDGAT3编码蛋白是碱性和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以a螺旋为主(47.11%),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结果表明,HaDGAT3与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 L.)DGAT3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为68%。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aDGAT3在向日葵各组织部位表达量表现为管状花>叶>种子,在茎、舌状花、根中未见表达。HaDGAT3在种子发育中后期(开花后22~37 d)表达量明显高于种子发育前期(开花后7~17 d),在开花后37 d最高。HaDGAT3基因表达量与种子油分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aDGAT3基因表达量与种子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推测HaDGAT3是与向日葵种子油分积累相关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HaDGAT3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HaFAT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13
作者 周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96-98,共3页
FATA编码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A,将质体中以脂酰-ACP形式存在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的脂酰-CoA和酰基载体蛋白。为了解向日葵HaFATA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基因表达特性,对HaFATA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预测HaFATA... FATA编码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A,将质体中以脂酰-ACP形式存在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的脂酰-CoA和酰基载体蛋白。为了解向日葵HaFATA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基因表达特性,对HaFATA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预测HaFATA为碱性且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是无规则卷曲,预测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aFATA与同属菊科的莴苣(Lactuca sativa L.)和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FATA进化关系近,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0%、87%。HaFATA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aFATA在向日葵种子中表达最高,其次为在管状花和叶中,在茎、舌状花和根中不表达,在发育的种子中,HaFATA除在开花后12 d表达相对较低,在其他6个发育时期表达均较高,表明其对于种子发育和油脂积累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 脂肪酸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动静脉内瘘成熟机制中铁死亡的关键基因
14
作者 金爱莲 汪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1期849-853,858,共6页
目的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低成熟率严重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影响AVF成熟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AVF血管组织基因表达数... 目的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低成熟率严重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影响AVF成熟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AVF血管组织基因表达数据集(GSE220796和GSE119296),从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数据集,鉴定差异的铁死亡相关基因(ferroptosis-related genes,FRGs),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枢纽基因鉴定,应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功效。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转录因子预测及竞争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网络,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A)潜在的生物学机制。结果共鉴定出70个差异FRGs(45个上调基因和25个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提示对营养水平的反应、细胞对低氧水平的反应、调节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叉头盒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oxO)信号通路参与AVF成熟过程。鉴定出10个重要的枢纽基因,其中HIF1A在成熟AVF血管组织中高表达。ROC分析显示HIF1A评估AVF成熟的AUC为0.926。HIF1A与AVF血管组织中激活状态的树突细胞(r=0.663,P=0.003)及激活状态的肥大细胞(r=0.644,P=0.004)呈正相关。预测到叉头盒蛋白M1(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M1)为调控HIF1A表达的转录因子,并成功构建了一个包含71个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62个微小RNA(microRNAs,miRNA)和1个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竞争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网络。结论AVF成熟过程中血管组织中存在铁死亡,HIF1A是AVF成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为揭示HIF1A可提高AVF成熟的临床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铁死亡 低氧诱导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PlHDR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范丙友 王静 +2 位作者 陈洁 余翔宇 吴疆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7-42,47,共7页
为了预测芍药4-羟基-3-甲丁-2-烯基二磷酸还原酶(PlHDR)基因的功能,以芍药叶为材料,基于RT-PCR技术克隆了芍药PlHDR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了PlHDR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芍药PlHDR基因cDNA全长155... 为了预测芍药4-羟基-3-甲丁-2-烯基二磷酸还原酶(PlHDR)基因的功能,以芍药叶为材料,基于RT-PCR技术克隆了芍药PlHDR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了PlHDR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芍药PlHDR基因cDNA全长1559 bp,共编码462个氨基酸,分子量52.11 kDa,等电点为5.46;芍药PlHDR与喜树HDR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相似性高达87.45%;芍药PlHDR是定位于叶绿体内的亲水性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含有5个糖基化位点和50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比48.48%和29.22%;3D结构预测为单体;芍药PlHDR与HDS、DXR、CDPMEK、MK和MVD1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报道了芍药PlHDR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该基因在芍药萜类物质合成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4-羟基-3-甲丁-2-烯基二磷酸还原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萜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种素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少冲 王紫静 +1 位作者 邓昭敏 杨锦林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与体内、外实验探索半枝莲种素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药物与疾病相关公共数据库分别获得半枝莲种素和结直肠癌的相关靶点,对二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以构建“药物-疾病”调...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与体内、外实验探索半枝莲种素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药物与疾病相关公共数据库分别获得半枝莲种素和结直肠癌的相关靶点,对二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以构建“药物-疾病”调控网络;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筛选核心基因,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开展细胞实验,验证半枝莲种素体外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利用裸鼠皮下瘤模型验证半枝莲种素体内抗结直肠癌作用并探索相关分子机制。结果 共获得246个半枝莲种素药物靶点和3 658个结直肠癌相关靶点,利用50个交集基因构建了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疾病”调控网络。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5个半枝莲种素抗结直肠癌的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核心靶点与半枝莲种素间的结合能均低于-5 kcal/mol。细胞实验显示,半枝莲种素处理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更弱。动物实验显示,半枝莲种素处理组裸鼠的皮下异种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更慢,且肿瘤组织中MET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更低(P<0.05)。结论 半枝莲种素可通过下调MET的表达,影响PI3K/AKT通路的磷酸化状态,从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半枝莲种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猪SIRT 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尊强 梁毓豪 +2 位作者 宋科林 滚双宝 王鹏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0-1399,共10页
【目的】克隆合作猪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基因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SIRT 3基因在合作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研究SIRT 3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选择3月龄合作猪公猪... 【目的】克隆合作猪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基因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SIRT 3基因在合作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研究SIRT 3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选择3月龄合作猪公猪3头,采集心脏、睾丸、肺脏等组织,采用PCR扩增、Sanger测序等方法获取SIRT 3基因CDS区序列,并通过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SIRT3蛋白结构和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IRT 3基因在合作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合作猪SIRT 3基因CDS区长774 bp,共编码257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合作猪与家猪亲缘关系最近,与斑马鱼亲缘关系最远。SIRT3蛋白的分子质量为28.68 ku,理论等电点为5.81,不稳定系数为37.92,为稳定性亲水蛋白;该蛋白不存在跨膜区域,无信号肽,但存在2个低复杂度结构域,主要分布于内质网中;SIRT3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三级结构模型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基本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IRT 3基因在合作猪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心脏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是睾丸、肺脏、肝脏组织。【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合作猪SIRT 3基因CDS区序列,探究了SIRT 3基因在合作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分析了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合作猪SIRT 3基因功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猪 SIRT 3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SUS基因家族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斌雪 李娜 +5 位作者 马靖福 窦佳欣 陈涛 张沛沛 刘媛 杨德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对小麦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小麦SUS(TaSUS)基因家族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上鉴定TaSUS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 【目的】对小麦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小麦SUS(TaSUS)基因家族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上鉴定TaSUS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位置、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小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到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的24个TaSUS基因,可分为3个亚组。TaSUS基因含有多个外显子,但部分基因缺失非翻译区结构。TaSUS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域包含45种顺式作用元件,涉及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大多数TaSUS基因在小麦穗中显著表达,在叶、茎和根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小麦SUS基因家族的进化,为后期小麦SUS基因家族的生物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蔗糖合成酶(SUS)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HSF2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勇泽 刘汝翠 +5 位作者 朱永胜 李月 姜妍 佟晓红 王绍东 王遂 《大豆科技》 2024年第1期13-20,58,共9页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s)在参与高温、干旱及盐碱等逆境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大豆GmHSF21基因在盐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文章以大豆品种中黄13前期盐胁迫处理下的转录组差异基因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大...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s)在参与高温、干旱及盐碱等逆境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大豆GmHSF21基因在盐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文章以大豆品种中黄13前期盐胁迫处理下的转录组差异基因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大豆HSF基因家族中的候选基因GmHSF2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mHSF21属大豆HSF基因家族中的A亚族,共编码341个氨基酸,其编码区存在4处多态性位点,具有保守的HSF和HSF DNA-binding基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T3G22830与GmHSF21亲缘关系近。顺式作用原件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区具有响应多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作用元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表达量上调,与转录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HSF家族 盐胁迫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茉莉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HvnAOC克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研究
20
作者 王子傲 田瑞 +4 位作者 崔永梅 白羿雄 李凤敏 安立昆 吴昆仑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从青稞‘昆仑18’中克隆得到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HvnAOC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HvnAOC启动子区域有大量与生长发育、逆境和激素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HvnAOC蛋白由23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5701.27 ... 研究从青稞‘昆仑18’中克隆得到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HvnAOC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HvnAOC启动子区域有大量与生长发育、逆境和激素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HvnAOC蛋白由23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5701.27 Da,总原子数为3612个,亲水系数为-0.18,理论等电点为8.82,不稳定指数为49.94,脂溶性指数为81.55,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且不含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HvnAOC以三聚体形式存在,其中α-螺旋、β-折叠分别占比6.72%、37.39%,延长链和无规则卷曲占比55.89%;同源进化分析表明,青稞HvnAOC与小麦TaAOC亲缘关系最近;表达模式研究发现,与其他组织相比,HvnAOC基因在青稞籽粒中表达量最高,且3叶期青稞叶片中的HvnAOC受外源MeJA、ABA和GA诱导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 HvnAOC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