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文化创意对乡村旅游韧性的贡献——以梧林传统村落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晓晴 骆梦影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121-124,共4页
在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遭遇困境的大背景下,如何增强乡村旅游业的韧性值得研究。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梧林传统村落案例分析,探究IP文化创意对乡村旅游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IP文化创意有助于提升乡村的文化韧性和旅游... 在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遭遇困境的大背景下,如何增强乡村旅游业的韧性值得研究。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梧林传统村落案例分析,探究IP文化创意对乡村旅游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IP文化创意有助于提升乡村的文化韧性和旅游产品的供给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文化韧性 供给韧性 文化ip 梧林传统村落 闽南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的全产业链发展探究
2
作者 魏鹏举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6-100,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的全产业链运营,是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可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当前,中国原创内容品牌产业化发展面临IP专业化研发机制不健全、IP授权的产业化配套体系不完善、从粉丝经济向创意经济的转型不充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的全产业链运营,是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可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当前,中国原创内容品牌产业化发展面临IP专业化研发机制不健全、IP授权的产业化配套体系不完善、从粉丝经济向创意经济的转型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建议统筹推进文化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国潮经济,以产业化模式培育孵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矩阵,将其推广切实融入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体系中,积极扶持并不断完善IP授权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ip 全产业链发展 国潮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邕城地域文化传承: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的文化IP构建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洪雲 周小琴 瞿爽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研究旨在探寻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文化IP构建策略,并把镜头聚焦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南宁。文章分析了南宁市地标性建筑的现状,以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改造项目为标志性案例,描述其改造实践过程,通过演绎推理,详细剖析项目历... 研究旨在探寻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文化IP构建策略,并把镜头聚焦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南宁。文章分析了南宁市地标性建筑的现状,以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改造项目为标志性案例,描述其改造实践过程,通过演绎推理,详细剖析项目历经的三轮迭代设计方案。最后在“专家会议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估构架下梳理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文化IP构建路径。地域文化背景和元素的运用、民族音乐主题故事化的呈现、建筑装饰的创新创意设计和博物馆自身的运作系统四个方面的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音乐博物馆独特的文化IP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骆遗粹 文化ip 城市标志性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视域下图书馆文化IP构建与传播研究
4
作者 陈昊 谢姣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8,共9页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面临着如何将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的文化IP,从而实现图书馆文化资源在传播广度、深度和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与拓展。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深入剖析图书馆文化IP的符号学属性、功能及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图书馆文化IP...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面临着如何将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的文化IP,从而实现图书馆文化资源在传播广度、深度和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与拓展。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深入剖析图书馆文化IP的符号学属性、功能及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图书馆文化IP存在的符号生产挖掘薄弱、符号编码创新不足、符号传播能力滞后、符号解码方式欠缺等问题,从“生产—编码—传播—解码”这一全链条视角出发,探讨图书馆文化IP的构建和传播路径,以期为图书馆的文化IP发展和文化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与服务效能,促进其在新时代文化传播与知识共享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图1。参考文献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图书馆 文化ip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的“出圈”之路——超大城市红色文化IP塑造机制研究
5
作者 宋道雷 王钰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3,共12页
红色文化IP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在提升超大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虽然关注到了红色文化IP的“出圈”现象,但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机制探讨不足。以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塑造红色文化IP的实践,为研究红色文化IP... 红色文化IP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在提升超大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虽然关注到了红色文化IP的“出圈”现象,但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机制探讨不足。以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塑造红色文化IP的实践,为研究红色文化IP提供了深度案例。田野调研的实证分析认为,红色文化IP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红色地标IP、红色文物IP、红色史实IP、红色艺术IP和红色精神IP。“成型”机制、“衍生”机制和“圈粉”机制,是超大城市塑造红色文化IP的内在机制。针对红色文化IP塑造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拓宽IP广度、增强IP深度和提升IP热度三方面的优化建议,可以为超大城市更有效地塑造红色文化IP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ip 超大城市 文化软实力 出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画电影的衍生品开发:从创意设计到文化IP生态构建
6
作者 张璐琪 厉洪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6-70,共5页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IP衍生品开发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领域。成功的衍生品设计需遵循基于核心IP符号提炼、基于用户情感共鸣、平衡IP文化价值与商业可行性、兼具跨媒介延展性等原则,并经过解构IP、设计原型、选择制造工艺、动态优化...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IP衍生品开发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领域。成功的衍生品设计需遵循基于核心IP符号提炼、基于用户情感共鸣、平衡IP文化价值与商业可行性、兼具跨媒介延展性等原则,并经过解构IP、设计原型、选择制造工艺、动态优化产品线等流程。制片方构建动画电影IP的文化生态,还需强化IP符号的跨媒介叙事延伸,构建沉浸式线下体验场景,推动粉丝共创与社群运营,整合数字技术拓展虚拟消费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衍生品 创意设计 文化ip 生态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文化IP”视角下周口文创产品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7
作者 刘艺琳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221-226,235,共7页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创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快速传播有助于提升本地的文化与旅游吸引力。本文以周口淮阳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方法探究文创产品的线下营销方式;而后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采集淘宝、拼多多、抖音平...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创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快速传播有助于提升本地的文化与旅游吸引力。本文以周口淮阳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方法探究文创产品的线下营销方式;而后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采集淘宝、拼多多、抖音平台上文创产品的销售数据,分析其运营状况,从而识别出文创产品在营销传播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进而基于“互联网+文化IP”视角,并借助新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从数字化技术赋能文旅产业、打造神话IP,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营销模式、探索“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模式4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促进周口文创产品有效传播与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ip 文创产品 营销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郑黄帝故里文化IP驱动乡村振兴路径探究
8
作者 吕冰 《广东蚕业》 2025年第7期136-138,共3页
作为华夏文明的精神标志,新郑黄帝故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章以文化IP构建为核心,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产业赋能的协同机制,针对黄帝文化IP驱动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性的突围路径,以期为区域文... 作为华夏文明的精神标志,新郑黄帝故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章以文化IP构建为核心,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产业赋能的协同机制,针对黄帝文化IP驱动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性的突围路径,以期为区域文化经济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活化 产业赋能 新郑黄帝故里 文化ip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IP指数测度及其旅游消费拉动效应分析——兼谈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文进爱 邱伟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6-180,共5页
本文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IP指数,然后实证分析文化IP如何拉动居民消费。结果表明:第一,一个地区文化IP塑造得越多越好,越能够显著拉动居民消费;第二,一个地区文化IP水平对提升... 本文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IP指数,然后实证分析文化IP如何拉动居民消费。结果表明:第一,一个地区文化IP塑造得越多越好,越能够显著拉动居民消费;第二,一个地区文化IP水平对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在之后的三年内都能持续发挥促进效果,这表明对文化IP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有利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应该着眼长远来规划和开展文化IP的塑造;第三,文化IP指数在较高的水平区间能够对拉动居民消费水平产生更大影响;第四,文化IP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最小;第五,交通便利性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加强文化IP水平对拉动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第六,文化IP能够通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来实现拉动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ip 消费拉动效应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调节效应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转译视域下鄂伦春族萨满神话的文化IP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锦 牛春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9-307,327,共10页
目的基于文化转译理念对萨满神话进行视觉元素重构,并形成创新型文化产业IP,进一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宣传。方法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萨满神话中的萨满面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转译下语义学和语形学的研究来深... 目的基于文化转译理念对萨满神话进行视觉元素重构,并形成创新型文化产业IP,进一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宣传。方法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萨满神话中的萨满面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转译下语义学和语形学的研究来深入挖掘萨满神话的精神内核及萨满面具的物质文化资源。提取核心文化并有效组织内在文化逻辑结构,依此形成创新型视觉元素表达库。并运用语义学中的视觉修辞方法进行符号转译,通过视觉元素重构形成新型文化IP。结论将语言学中的文化转译理念引入设计学,能够更加精准地提取文化内核,并能有序的转译为视觉语言,从而促进龙江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视觉观感与文化保护,以及助力龙江萨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译 萨满神话 语义 语形 视觉元素重构 文化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IP解码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田美玲 方世明 寇圆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基于文化IP解码视角,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理论框架,建立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极化模型测算2010—2019年区域文旅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空间态势,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驱... 基于文化IP解码视角,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理论框架,建立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极化模型测算2010—2019年区域文旅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空间态势,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未达到良性发展状态,内部子系统间互动性较强,区域整体耦合协调态势趋好;2010—2019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表现为“极化效应”波动减弱、“扩散效应”有所体现、“回程效应”极其微弱的状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呈现“东高西低-双核扩散-板块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资源基础力、消费需求力、设施保障力、效益推动力、创新潜在力、经济拉动力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分别从单因子驱动和双因子交互等不同层面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从突出文化IP和板块联动发展的角度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ip 文旅融合 空间效应 驱动因素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档案文化IP的构建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瑶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46,共4页
在文旅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实践趋势的积极引领下,文化IP正迅速崛起为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交流合作的强大动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论文从档案文化IP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建构档案文化I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破解路径... 在文旅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实践趋势的积极引领下,文化IP正迅速崛起为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交流合作的强大动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论文从档案文化IP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建构档案文化I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破解路径,以期为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发展活力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档案文化ip 符号开发 文化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商业化运营的思考——以朝华出版社美猴王IP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涛 蔡超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4,共5页
随着现代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图案、故事等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活动中,形成了文化IP。2021年,朝华出版社推出34册中文版的“美猴王系列丛书”,扩展了其产品线,包括拼音版、游戏书、立体书等形式,... 随着现代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图案、故事等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活动中,形成了文化IP。2021年,朝华出版社推出34册中文版的“美猴王系列丛书”,扩展了其产品线,包括拼音版、游戏书、立体书等形式,成功打造了热门IP美猴王,为其他出版社提供了有益借鉴。文化IP的打造可能面临IP同质化和文化失真的问题,出版社在开展IP商业化运营的过程中应注重完善版权链、IP推广传播、集聚运营人才、适配运营机制、平衡好各方面关系,探索IP商业化的未来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 商业化 美猴王ip 同质化 文化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文化IP设计与推广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怡康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0期32-36,共5页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地方特色农产品作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营销方式和推广路径备受关注。该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设计和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文化IP,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特色...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地方特色农产品作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营销方式和推广路径备受关注。该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设计和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文化IP,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特色农产品文化IP设计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当前地方特色农产品文化IP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IP设计的原则和具体策略,并探讨了地方特色农产品文化IP的推广路径,最后结合地方特色农产品文化IP设计案例,进一步说明进行系统的文化IP设计与推广,不仅能够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特色农产品 文化ip设计 推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驱动下茶文化融入众创空间孵化模式策略
15
作者 孙畅 《福建茶叶》 2025年第8期123-125,共3页
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背景下,茶文化创新传承面临产业化路径重构的历史机遇。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技术逻辑与茶文化价值转化的耦合机制,论证众创空间作为资源整合平台的核心价值。经过解析数据驱动、技术赋能与平台化运营构成的数... 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背景下,茶文化创新传承面临产业化路径重构的历史机遇。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技术逻辑与茶文化价值转化的耦合机制,论证众创空间作为资源整合平台的核心价值。经过解析数据驱动、技术赋能与平台化运营构成的数字三角模型,揭示茶文化符号商品化与消费场景多元化的产业化特征,从而构建包含文化资源转化、技术赋能服务、生态资源整合与品牌运营推广的四维策略体系,继而为传统茶业转型升级提供兼具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的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文化产业化 众创空间 沉浸式体验 文化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IP视域下我国乡村振兴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家玲 丁旭 +2 位作者 沈国强 周梓怡 金雨萍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5期9-16,共8页
通过文化IP打造乡村地域特征对新时期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文化复兴、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4个不同乡村发展案例,从环境营造、文化复兴和产业升级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析,发现适... 通过文化IP打造乡村地域特征对新时期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文化复兴、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4个不同乡村发展案例,从环境营造、文化复兴和产业升级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析,发现适合的文化IP创建均源自于乡村地域的独特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具有形式内容多样化、文化融入全程化,和参与要素多元化的特征。研究指出在推进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应立足地方文化资源挖掘、凝练优势产业、促进多元主体融合和强化顶层设计等发展路径,以促进乡村长效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ip 乡土文化 美学经济 乡村振兴 创意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深度融合视角下中国文化IP建构逻辑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聃 郑杨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31,共6页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交流形态和传播模式逐渐变得丰富多样,IP开发也借势产生更为广泛的认知度、强大的影响力以及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应。文章基于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背景,以典型超级IP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当前传播语境对IP...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交流形态和传播模式逐渐变得丰富多样,IP开发也借势产生更为广泛的认知度、强大的影响力以及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应。文章基于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背景,以典型超级IP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当前传播语境对IP的再造与影响,分析IP建构的新型方式方法、内在运行逻辑,以期能够为我国文化IP开辟孵化新思路,促使其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符号 文化ip 意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实体书店打造文化IP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卜希霆 苏颖悦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共7页
实体书店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城市文明的载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整个书店行业经历了从低潮到复苏的转变,实体书店也在不断探索转型升... 实体书店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城市文明的载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整个书店行业经历了从低潮到复苏的转变,实体书店也在不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当前实体书店的转型困境主要在于虚实空间博弈、阅读场景变革以及读者价值认同式微,建议实体书店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进一步增强自身文化价值观的凝练与输出,借以文化IP赋能实体书店重塑场景精神、重构读者认同以及重建商业模式,并结合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四象限,探索空间、地方与媒介的互构关系,提出构建实体书店文化IP的多维路径,藉此更好地实现实体书店的精神回归与价值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书店 文化ip 空间 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视域下醒狮文化IP的可持续设计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汤晓颖 郑秀惠 +2 位作者 钟俏 陈俊儒 苏绎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36-449,共14页
目的 数字孪生技术在内容创造、传播渠道、消费模式、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深刻影响着文化产业,通过数字孪生构建醒狮数字虚拟文化IP,在配合系统感官交互沉浸式体验设计的基础上,探索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与传播的策略与方法。方法 应用交叉... 目的 数字孪生技术在内容创造、传播渠道、消费模式、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深刻影响着文化产业,通过数字孪生构建醒狮数字虚拟文化IP,在配合系统感官交互沉浸式体验设计的基础上,探索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与传播的策略与方法。方法 应用交叉学科的数字人文视角,将数字孪生的技术与文化三层次理论结合,提取醒狮文化基因,打造醒狮数字虚拟文化IP,突破醒狮文化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与发展创新;最后运用李克特量表评价其效果并优化迭代。结论 数字孪生技术为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对醒狮数字虚拟文化IP的开发、设计与传播的研究,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播体系,实现运用数字虚拟技术等手段链接传统文化与大众,使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发展中重新焕发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醒狮文化ip 可持续 设计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转化视角下的燕京八绝技艺文化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庞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1-36,42,共7页
目的围绕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IP转化,考察“燕京八绝”传统手工艺创造性传化的实践情况并尝试总结规律。方法侧重在IP工艺形态与IP传播方面,重点调查2015年至2019年的现实情况,以文献检索、展览、田野访谈等形式进行多维度考察。结果... 目的围绕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IP转化,考察“燕京八绝”传统手工艺创造性传化的实践情况并尝试总结规律。方法侧重在IP工艺形态与IP传播方面,重点调查2015年至2019年的现实情况,以文献检索、展览、田野访谈等形式进行多维度考察。结果“燕京八绝”作为京作手工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价值体现在“国礼的价值、生活的空间、文创与时尚、传播与教育”等多方面。结论打造文化IP是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与文化经济接轨的途径。打造文化IP可结合三点内容,即“IP+故事”,对传统手工艺的核心价值与知识“再挖掘”;“IP+场景”,精准把握受众群体诉求,来构建多元化产品;“IP+传播”,以形象为基础,故事为纽带,结合新技术,实现京作文化IP产业内外的双重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作文化 文化ip 传统手工艺 燕京八绝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