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网络中Internet蠕虫主动防治技术研究——利用DNS服务抑制蠕虫传播 被引量:4
1
作者 郑辉 孙彬 +1 位作者 郑先伟 段海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0-113,共4页
Internet蠕虫爆发后,在大规模网络中,由于易感主机和被感染主机数量很多,构成了良好的蠕虫生存环境。实践证明常用的路由封堵、控制策略只在蠕虫爆发初期有效,在长时间的封堵后,网络中仍然存在大量被感染主机,这些主机不停活动,攻击其... Internet蠕虫爆发后,在大规模网络中,由于易感主机和被感染主机数量很多,构成了良好的蠕虫生存环境。实践证明常用的路由封堵、控制策略只在蠕虫爆发初期有效,在长时间的封堵后,网络中仍然存在大量被感染主机,这些主机不停活动,攻击其它易感主机。文章提出利用DNS服务疏导被感染主机访问告警服务器的方法,及时通知被感染主机的使用者对本机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从而达到在网管人员和用户共同配合下迅速消灭蠕虫的效果。该文详细给出了利用DNS服务针对网络中被感染主机进行疏导的系统设计与实现。通过对清华大学校园网实施后的数据统计分析,证明这种方法是快速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蠕虫 蠕虫防治 DNS劫持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蠕虫防范技术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涛 戴冠中 慕德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5,30,共4页
当前蠕虫的频频爆发使得蠕虫问题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焦点问题。分析了蠕虫的特征行为,研究了国内外几种最新的Internet蠕虫防范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蠕虫攻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蠕虫 网络安全 传播模型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Internet蠕虫防治技术-接种疫苗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5-8,61,共5页
常规的蠕虫防治策略中网络管理人员处于被动地位,蠕虫爆发后会在网络中长期泛滥,无法得到有效抑制。该文通过对经典蠕虫的分析,给出了蠕虫疫苗的定义(为破坏蠕虫传播流程中的某个环节而在主机上建立的标记,称为蠕虫“疫苗”;标记的建立... 常规的蠕虫防治策略中网络管理人员处于被动地位,蠕虫爆发后会在网络中长期泛滥,无法得到有效抑制。该文通过对经典蠕虫的分析,给出了蠕虫疫苗的定义(为破坏蠕虫传播流程中的某个环节而在主机上建立的标记,称为蠕虫“疫苗”;标记的建立过程,称为“接种疫苗”),讨论了蠕虫疫苗的判定选择方法以及接种技术要点。通过对网络中易感主机进行接种疫苗,可以减少网络中易感主机的存在数量,使蠕虫失去攻击的对象,无法继续传播。接种疫苗可以作为网络管理人员主动进行蠕虫防治、迅速消灭蠕虫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met蠕虫 蠕虫防治 接种痘苗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NTERNET蠕虫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涛 戴冠中 叶惠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当前INTERNET蠕虫的频频爆发,使得蠕虫传播成为网络安全的焦点问题。文中结合INTERNET蠕虫的传播模型,提出了通过卡尔曼滤波估计蠕虫的传染率,从而推断网络上是否有新蠕虫传播的INTERNET蠕虫预警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 当前INTERNET蠕虫的频频爆发,使得蠕虫传播成为网络安全的焦点问题。文中结合INTERNET蠕虫的传播模型,提出了通过卡尔曼滤波估计蠕虫的传染率,从而推断网络上是否有新蠕虫传播的INTERNET蠕虫预警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卡尔曼滤波是进行INTERNET蠕虫预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蠕虫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nternet蠕虫实现木马服务程序的自主传播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涛 戴冠中 慕德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5-137,221,共4页
计算机网络攻防技术作为信息战的重要内容,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借助蠕虫的传播思想,构造了一种可自主传播的蠕虫型木马。首先讨论了蠕虫型木马的结构和工作流程,然后分析了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蠕虫型木马的检测方法。... 计算机网络攻防技术作为信息战的重要内容,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借助蠕虫的传播思想,构造了一种可自主传播的蠕虫型木马。首先讨论了蠕虫型木马的结构和工作流程,然后分析了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蠕虫型木马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蠕虫型木马可以在网络攻防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木马 缓冲区溢出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Internet蠕虫查杀防治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张维 郑辉 涂奉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1-193,共3页
Internet蠕虫作为网络安全漏洞的入侵者和利用者,已带给人们越来越大的影响。目前反病毒厂商的防治方法相对滞后于蠕虫的蔓延速度,并且只能查杀蠕虫,不能通过系统更新彻底防治。通过对Nimda蠕虫的分析得到蠕虫的统一功能模型,并利用WebS... Internet蠕虫作为网络安全漏洞的入侵者和利用者,已带给人们越来越大的影响。目前反病毒厂商的防治方法相对滞后于蠕虫的蔓延速度,并且只能查杀蠕虫,不能通过系统更新彻底防治。通过对Nimda蠕虫的分析得到蠕虫的统一功能模型,并利用WebService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松散耦合的Internet蠕虫查杀防治系统。该系统集蠕虫查杀与防治于一身,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网络安全 WEB SERVICE 蠕虫防治 统一功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虫感染与宿主肠道菌群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许阳 刘怡慧 +4 位作者 郭小腊 郭爱疆 张少华 李继东 王帅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84-90,共7页
近年来,蠕虫感染与肠道菌群互作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蠕虫感染会改变宿主肠道菌群,调节宿主免疫反应;肠道菌群的变化也会改变蠕虫寄生环境,影响虫体的存活。蠕虫和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改变宿主肠道内环境,进而影响疾病发展的各... 近年来,蠕虫感染与肠道菌群互作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蠕虫感染会改变宿主肠道菌群,调节宿主免疫反应;肠道菌群的变化也会改变蠕虫寄生环境,影响虫体的存活。蠕虫和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改变宿主肠道内环境,进而影响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根据蠕虫分类,对线虫、绦虫、吸虫与肠道菌群的调控及其在宿主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感染 肠道菌群 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中聚合物基纳米材料/蠕虫胶束复合体系剪切诱导特性
8
作者 秦文龙 林倩影 +3 位作者 乐雷 秦臻伟 李晗晰 秦国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8,共8页
针对常规减阻剂传热性能恶化、耐盐性差及减阻效率不高的缺陷,提出利用聚合物基纳米材料(PAM-AMPS/Fe_(3)O_(4)NPs)与蠕虫胶束流体(CTAC/NaSal)复配流体应用于卤水管输减阻,研究质量浓度、温度和盐度对CTAC/NaSal与PAM-AMPS/Fe_(3)O_(4)... 针对常规减阻剂传热性能恶化、耐盐性差及减阻效率不高的缺陷,提出利用聚合物基纳米材料(PAM-AMPS/Fe_(3)O_(4)NPs)与蠕虫胶束流体(CTAC/NaSal)复配流体应用于卤水管输减阻,研究质量浓度、温度和盐度对CTAC/NaSal与PAM-AMPS/Fe_(3)O_(4)NPs复合流体诱导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500mg/L CTAC/NaSal流体可产生诱导剪切结构(SIS),剪切速率范围约为101~10^(2)s^(-1),但在超过800 mg/L盐水条件下100 mg/L该流体的SIS即可消失,表现出较差的耐盐性;20~50 mg/L PAM-AMPS/Fe3O4 NPs流体均出现SIS,剪切速率范围约为10^(2)~10^(3)s^(-1),在20000 mg/L盐水条件下该流体仍出现SIS;10~40 mg/L PAM-AMPS/Fe_(3)O_(4)NPs与100 mg/L CTAC/NaSal复配后的复合流体在101~10^(3)s^(-1)内出现2次剪切增稠现象,峰值大于单独的CTAC/NaSal流体或PAM-AMPS/Fe_(3)O_(4)NPs流体;由于PAM-AMPS/Fe_(3)O_(4)NPs中含有纳米粒子和耐温耐盐性PAM-AMPS聚合物分子,它与CTAC/NaSal流体复配可以形成具有稳固致密特点的微交联结构,这使得复合流体SIS范围变宽且峰值变大,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在20000 mg/L的盐水条件下复合流体中SIS仍然存在,其耐温耐盐性得到明显改善,可应用于卤水管输减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卤水管输 聚合物基纳米材料 蠕虫胶束 诱导剪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骥 杨茜 +1 位作者 赵潇 刘盛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7-1210,共14页
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是指在光、温度、磁场、超声等物理因子的刺激下,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的蠕虫状胶束体系,具有非侵入性、可远程操控、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契合当代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该文综述了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 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是指在光、温度、磁场、超声等物理因子的刺激下,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的蠕虫状胶束体系,具有非侵入性、可远程操控、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契合当代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该文综述了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光响应型、温度响应型、外力场(磁、电、超声)响应型、多重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的构筑策略、响应机制及流变性质,阐述了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的应用进展及取得的成果。目前,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体系构建和基础理论层面,构筑方式仍以低效率的试错法为主,而相关应用开发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最后,指出未来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的开发应注重与大数据模拟、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探索出物理刺激响应型蠕虫状胶束的高效、低廉、规模化合成方法,并深入探究其在现场实施中的性能变化与响应特性,为其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状胶束 黏弹性 物理刺激响应 表面活性剂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和牛奶中的3种抗蠕虫药 被引量:1
10
作者 盛欣 朱英才 +2 位作者 彭强 张毅 梁望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89-395,共7页
本研究旨在采用通过式固相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步测定饲料和牛奶中硝碘酚腈、碘醚柳胺、氯氰碘柳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通过PPR Pro去磷脂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柱(50 mm×2.... 本研究旨在采用通过式固相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步测定饲料和牛奶中硝碘酚腈、碘醚柳胺、氯氰碘柳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通过PPR Pro去磷脂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扫描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200μg/L范围内,3种抗蠕虫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饲料样品的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0μg/kg;牛奶样品的检出限为2μg/kg,定量限为5μg/kg。在3个加标水平(定量限、5倍定量限、20倍定量限)下3种抗蠕虫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8.7%~83.6%;批内变异系数≤3.7%,批间变异系数≤5.3%。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稳定性和准确性高等优点,可用于饲料和牛奶中3种抗蠕虫药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蠕虫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通过式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牛、羊和禽抗蠕虫药临床有效性试验研究要点
11
作者 李丹 杨大伟 +3 位作者 徐倩 汪霞 苏富琴 梁先明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7期75-78,共4页
抗蠕虫药是指能杀灭或驱除人和动物寄生蠕虫的药物,市场需求巨大。为满足兽药行业发展和寄生虫病防控的实际需要,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根据抗蠕虫药临床有效性试验评审现状,充分借鉴兽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o... 抗蠕虫药是指能杀灭或驱除人和动物寄生蠕虫的药物,市场需求巨大。为满足兽药行业发展和寄生虫病防控的实际需要,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根据抗蠕虫药临床有效性试验评审现状,充分借鉴兽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Veterinary Medical Products,VICH)的兽药研究指导原则和技术评审要求,组织制订了《猪/牛/羊/禽抗蠕虫药临床有效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科学指导抗蠕虫药研发和评审工作,促进兽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猪/牛/羊/禽抗蠕虫药临床有效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制订思路和主要内容,科学、系统阐述猪/牛/羊/禽抗蠕虫药临床有效性研究的要点,以期为抗蠕虫药物的研发、申报注册和技术评审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临床有效性 评审要点 猪/牛/羊/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滞影响的无线传感网络蠕虫病毒自适应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芳 刘全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3-1077,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蠕虫病毒攻击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情况,攻击检测难度较大。为了准确检测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蠕虫病毒,提出一种考虑时滞影响的无线传感网络蠕虫病毒自适应检测方法。采集大量无线传感网络流量数据,对全部数据进行降维处理。...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蠕虫病毒攻击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情况,攻击检测难度较大。为了准确检测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蠕虫病毒,提出一种考虑时滞影响的无线传感网络蠕虫病毒自适应检测方法。采集大量无线传感网络流量数据,对全部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在网络蠕虫病毒攻击存在时滞的情况下,将PGM-NMF算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实现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异常检测及分类,判断蠕虫攻击的类型,实现蠕虫病毒自适应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蠕虫病毒攻击时滞为12 ms时,所提方法检测蠕虫病毒的漏报率为9.3%,成功率为95.50%,误报率为0.69%,漏检率为2.9%,蠕虫病毒自适应检测耗时平均值为5.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蠕虫病毒 时滞影响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Mn^(2+)对α-烯烃磺酸钠/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蠕虫状胶束形成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储鹏举 余晓玲 +3 位作者 侯克期 王文慧 李隆杰 葛际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629,共9页
Mn^(2+)可诱导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钠(AOS)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LHSB)的混合物形成蠕虫状胶束。在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1%~5%范围内,研究了AOS与LHSB质量比、Mn^(2+)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及温... Mn^(2+)可诱导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钠(AOS)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LHSB)的混合物形成蠕虫状胶束。在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1%~5%范围内,研究了AOS与LHSB质量比、Mn^(2+)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及温度对蠕虫状胶束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OS与LHSB质量比从1:9变为9:1以及Mn^(2+)质量分数的增加,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先增大后减小。体系的零剪切黏度随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指数增加。常温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黏度的变化规律,测得AOS与LHSB质量比为3:7时体系黏度最大,且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2%时的最佳Mn^(2+)含量为0.5%,此时零剪切黏度为9030.9 mPa·s。用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观察胶束形态,发现此时溶液中蠕虫状胶束较长,网络结构紧密,呈现出良好的线性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Mn^(2+)质量分数对蠕虫状胶束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蠕虫状胶束 金属离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抗蠕虫药研究进展
14
作者 姚学强 李江 +4 位作者 王娟 周凯仁 申涵露 张继瑜 周绪正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寄生虫病在反刍动物中广泛流行,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临床通常使用化学疗法来防治。但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性问题在畜牧业中愈发严重,给公共卫生安全和反刍动物养殖业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选用高效、广谱、... 寄生虫病在反刍动物中广泛流行,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临床通常使用化学疗法来防治。但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性问题在畜牧业中愈发严重,给公共卫生安全和反刍动物养殖业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选用高效、广谱、低毒、投药方便、价格低廉、低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寄生虫药是治疗动物寄虫病的基础,而通过联合用药、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的方式,可维持和延长驱虫药的药效。文章基于世界各地反刍动物蠕虫病的现有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反刍动物蠕虫病的流行现状、危害以及抗蠕虫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反刍动物蠕虫病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蠕虫 蠕虫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蠕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晓璐 郭爱疆 王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蛋白酶抑制剂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它们可能通过抑制对自身细胞有害的多余蛋白酶而发挥重要作用^([1])。1985年,Carrell命名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其大部分成员具有抑制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作用^([2])。
关键词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寄生蠕虫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蠕虫机器人路径规划
16
作者 姜晓东 任奕辰 朱晓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针对人工鱼群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存在路径长、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旨在提高算法效率及精度。首先,在算法觅食行为中加入寻优循环,减少算法在路径规划中选取位置点的随机性,使机器人能够... 针对人工鱼群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存在路径长、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旨在提高算法效率及精度。首先,在算法觅食行为中加入寻优循环,减少算法在路径规划中选取位置点的随机性,使机器人能够更快地走向目标点;其次,融合禁忌搜索算法,通过引入禁忌表来记录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路径,使算法在选取新位置点时能够避开局部最优区域,避免算法在局部过度循环,同时对规划出的路径进行优化处理,删去重复栅格点之间的路径,保证路径中没有重复的栅格点;最后,将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应用在一种新型的三维栅格地图中。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对比算法,在地图1、2、3中改进人工鱼群算法所取得的平均路径长度分别减少了10%、15%、30%,在复杂地图中路径规划的成功率提高了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机器人 人工鱼群算法 路径规划 禁忌搜索 栅格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 reliability and massive connectivity provision in integrated 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IoMT)based on tactical datalink 被引量:1
17
作者 Li Bing Yating Gu +4 位作者 Lanke Hu Li Bowen Yang Lihua Jue Wang Yue Y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86-398,共13页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arising in 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IoMT)is accommodating massive connectivity while providing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QoS)in terms of ultra-high reliability.In this regard,this pa...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arising in 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IoMT)is accommodating massive connectivity while providing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QoS)in terms of ultra-high reliability.In this regard,this paper presents a class of code-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es(NOMAs)for uplink ultra reliable networking of massive IoMT based on tactical datalink such as Link-16 and 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JTIDS).In the considered scenario,a satellite equipped with Nr antennas servers K devices including vehicles,drones,ships,sensors,handset radios,etc.Nonorthogonal coded modulation,a special form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NOMA is proposed.The discussion starts with evaluating the output 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noise(SINR)of receiver filter,leading to the unveiling of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for overloading systems as the number of users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number of devices admitted such that massive connectivity is rendered.The expression allow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mple yet successful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based on power allocation and phase shaping techniques that maximizes the sum rate since it is equivalent to fixed-point programming as can be proved.The proposed design is exemplified by nonlinear modulation schemes such as minimum shift keying(MSK)and Gaussian MSK(GMSK),two pivotal modulation formats in IoMT standards such as Link-16 and JITDS.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near capacity performance is offered.Fortunately,the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using simpl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s(FECs)of higher coding rate than existing schemes do,while the transmit power is reduced by 6 dB.The proposed design finds wide applications not only in IoMT but also in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where ultra reliability and massive connectivity is a keen conc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network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 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MIMO LINK-16 JIT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的生成逻辑、表达类型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巨星 秦菱 董嘉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是借助特定修辞手法进行意义表述的一种网络语言建构活动,其偏离常规的话语表达方式而愈发受到网民青睐,映射社会现实、彰显社会心态和丰富网络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舆论失真和舆论生态失衡的风险。外在文学修辞属...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是借助特定修辞手法进行意义表述的一种网络语言建构活动,其偏离常规的话语表达方式而愈发受到网民青睐,映射社会现实、彰显社会心态和丰富网络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舆论失真和舆论生态失衡的风险。外在文学修辞属性与内在意义映射文本属性的双重加持是隐喻式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生成逻辑,本体隐喻下的创意表达与旨趣标识、方位隐喻下的情感投射与舆情聚焦,以及结构隐喻下的情绪调适与利益攫取是其基本表达类型。隐喻式网络流行语能够丰富话语体系和激发市场活力,但也存在着扰乱语言环境、过度娱乐大众和冲击主流价值的现实风险,可以从多元参与、立体监督、技术创新以及借鉴交流等维度进行体系化的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概念隐喻 意义映射 网络文化 社会心态 语言环境 舆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海的网红:面向Z世代的内容生产、情感共同体建构与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及网络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出海,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员。不过,基于商业逻辑的个体营利需要的“网红”与作为基于和平崛起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体制需求的国家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张力。具有一定... 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及网络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出海,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员。不过,基于商业逻辑的个体营利需要的“网红”与作为基于和平崛起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体制需求的国家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张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出海成功的网红们,在视频生产和传播的内容选题、视听语言以及传播视角等方面有着一些共通的特征特色。基于内容生产和传播互动过程中的跨文化情感共同体的最终建构是其取得成功的本质因由,而这也是协商网红个体与国家间对外传播张力的基础。出海网红们的个案和经验,可以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反思的样本,甚至可以将其纳入整体对外传播的战略格局体系。因而,要站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高度对网红出海进行引导,从而赋能民间及个体的中国故事讲述,进而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 网络主播 跨文化情感共同体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网络产业:技术演进、大国竞争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5
20
作者 渠慎宁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2,共12页
以6G与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网络产业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且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经历了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后,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主导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还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卫星互联网作为... 以6G与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网络产业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且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经历了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后,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主导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还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通信的最新演进载体,已被视为提供大规模数据传输服务的新手段,有望解决现有通信网络的瓶颈问题。未来网络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空间和市场潜力,6G不仅能打造“新型感知经济”,还将通过数字孪生赋能实体经济,卫星互联网的商业与国防军事价值正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均意识到未来网络技术对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地位的重要影响,纷纷加紧布局力求抢占技术高点与竞争先机。我国应加大重视力度,增加未来网络领域的研发投入,着力构建未来网络的行业标准,打造安全可控的未来网络产业链,加快未来网络产业的应用落地和场景推广,以此快速推进未来网络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未来网络 6G 卫星互联网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