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建设中科研团队有效性研究——基于IMO模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敏 殷铭泽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科研团队作为人文社科领域推动有组织科研的重要组织形式,面临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形式大于实质等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基于IMO模型,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团队投入、团队过程、突生状态三个层面,团队异质性、组织环境、团队冲突、团... 科研团队作为人文社科领域推动有组织科研的重要组织形式,面临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形式大于实质等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基于IMO模型,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团队投入、团队过程、突生状态三个层面,团队异质性、组织环境、团队冲突、团队沟通和交互记忆系统五个条件变量检验科研团队有效性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单一因素不构成高有效性或非高有效性科研团队的必要条件;存在异质成熟型和支持沟通型两类高有效性科研团队组态,以及同质零散型、各自为战型和组织制约型三类非高有效性科研团队组态;组织环境和交互记忆系统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基于此,新文科建设中科研团队有效性的提升应从两方面入手:加强对科研团队组织环境的支持;构建开放式的科研团队组建和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科研团队 团队有效性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im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IMO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贞 张体勤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6,共10页
绩效评价的薄弱与错位已成为制约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团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立足于团队绩效管理理论,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学术属性和科研发展规律,明晰高校人文社科团队绩效评价的"投入—中介—产出"(IMO)模型,识别高... 绩效评价的薄弱与错位已成为制约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团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立足于团队绩效管理理论,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学术属性和科研发展规律,明晰高校人文社科团队绩效评价的"投入—中介—产出"(IMO)模型,识别高校人文社科团队绩效构成要素,分层次遴选关键绩效指标,应用群组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校人文社科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加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团队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新团队 人文社会科学 imo模型 团队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