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高分辨率多卫星联合反演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卫星降水产品在大汶河流域的监测精度与适用性,以2001~2019年较长系列地面雨量站实测数据为基准,采用探测率、虚报率等11个指标,对IMERG系列Early、L...为探究高分辨率多卫星联合反演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卫星降水产品在大汶河流域的监测精度与适用性,以2001~2019年较长系列地面雨量站实测数据为基准,采用探测率、虚报率等11个指标,对IMERG系列Early、Late、Final产品在研究区的降水监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日、月、年尺度下,Final产品的精度最好,Early、Late两个产品的精度基本一致,在时间上,IMERG系列产品均能较好反映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分配;在空间上,表现为整体高估研究区降水量,低估泰山区域降水量(相对偏差小于-20%)。(2)在不同强度日降水探测能力方面,IMERG系列产品间差异不大,仅对小雨有较好的命中率(探测率>0.6)。各产品探测能力一般,整体表现为误报率较高(误报率>0.7)、探测率与关键成功率较低,同时,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大,各产品探测能力呈下降趋势。(3) IMERG系列产品均具有一定的极端降水监测能力,Final产品评价结果更优、表现更为稳定,在参与评价的5个指数中,Final产品有4个指数结果最优,Late产品有1个最优,Early产品则有4个指数结果优于Late产品。总体上,IMERG系列数据均能较好反映大汶河流域(除泰山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与极端降水情况,Final产品整体精度最高,Early、Late产品精度较为接近,其中,Early产品在极端降水监测中的表现好于Late产品,而对不同强度日降水事件的监测能力差于Late产品。展开更多
基于黄河流域2000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地面栅格CPAP数据,选择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运用统计指标评估IMERG Early Run V6降水产品在流域实时干旱监测的性能。结果表明,IMERG能较准确地捕捉黄河流域的降水量空间变化,相关系...基于黄河流域2000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地面栅格CPAP数据,选择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运用统计指标评估IMERG Early Run V6降水产品在流域实时干旱监测的性能。结果表明,IMERG能较准确地捕捉黄河流域的降水量空间变化,相关系数高于0.8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73%,相对偏差绝对值低于25%的区域占54%;尤其在湿润地区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IMERG、CPAP数据计算的SPI在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相关性较好(C_(C)>0.6)、命中率较高(0.5<P_(OD)<0.8)、虚警率较低(F_(AR)<0.5),而在黄河源区空间异质性较高;另外,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IMERG计算的SPI指数的适用性显著提高。IMERG实时监测干旱的方案明显高估了干旱特征,而在河套平原的效果相对较好,因此该方案适合黄河流域部分区域,但整体存在一定偏差,需谨慎使用。展开更多
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的76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评估全球降水观测计划多卫星降水产品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的雨量站订正产品IMERG Final Run(IMERG_FR)和准...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的76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评估全球降水观测计划多卫星降水产品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的雨量站订正产品IMERG Final Run(IMERG_FR)和准实时产品IMERG Early Run(IMERG_ER)在岩溶地貌的小流域的降水观测准确度,通过设定不同的降水阈值评估IMERG两种降水产品IMERG_FR和IMERG_ER对不同降水量区间的探测能力,评估指标包括相关系数(CCC)、相对偏差(RRB)、均方根误差(RRMSE)、探测率(PPOD)、临界成功指数(CCSI)和误报率(FFAR)。结果表明,在整体上,IMERG_FR和IMERG_ER在该小型流域有一定降水探测能力,对降水强度的估算精度还存在提升空间。展开更多
降水数据产品的兴起为水文气象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缺资料地区水文预报、水资源管控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作为站点数据的重要补充,其准确性对径流模拟、水文测报等至关重要。郑州市近些年暴雨事件频发,地面雨量站数量较少,不足以支撑...降水数据产品的兴起为水文气象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缺资料地区水文预报、水资源管控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作为站点数据的重要补充,其准确性对径流模拟、水文测报等至关重要。郑州市近些年暴雨事件频发,地面雨量站数量较少,不足以支撑水文气象工作者制定决策,通过定量指标与分类指标评估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 final run(GPM IMERG)、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数据(ERA5)及Global Satellite Mapping of Precipitation(GSMaP)4套降水数据产品,筛选出适用于郑州市的降水数据,并采用Slope分析法及MK检验法揭示郑州市降水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4种卫星降水产品在郑州市均取得较好适用性,其中CMFD在总体上表现最优;4套降水数据均表现出高估小雨,低估中雨和大雨的现象;在空间上,4套降水数据在郑州市西南区域总体表现优于东北区域;郑州市降水在时间上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下降率约为0.2 mm/a,在空间上,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黄河流域2000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地面栅格CPAP数据,选择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运用统计指标评估IMERG Early Run V6降水产品在流域实时干旱监测的性能。结果表明,IMERG能较准确地捕捉黄河流域的降水量空间变化,相关系数高于0.8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73%,相对偏差绝对值低于25%的区域占54%;尤其在湿润地区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IMERG、CPAP数据计算的SPI在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相关性较好(C_(C)>0.6)、命中率较高(0.5<P_(OD)<0.8)、虚警率较低(F_(AR)<0.5),而在黄河源区空间异质性较高;另外,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IMERG计算的SPI指数的适用性显著提高。IMERG实时监测干旱的方案明显高估了干旱特征,而在河套平原的效果相对较好,因此该方案适合黄河流域部分区域,但整体存在一定偏差,需谨慎使用。
文摘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的76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评估全球降水观测计划多卫星降水产品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的雨量站订正产品IMERG Final Run(IMERG_FR)和准实时产品IMERG Early Run(IMERG_ER)在岩溶地貌的小流域的降水观测准确度,通过设定不同的降水阈值评估IMERG两种降水产品IMERG_FR和IMERG_ER对不同降水量区间的探测能力,评估指标包括相关系数(CCC)、相对偏差(RRB)、均方根误差(RRMSE)、探测率(PPOD)、临界成功指数(CCSI)和误报率(FFAR)。结果表明,在整体上,IMERG_FR和IMERG_ER在该小型流域有一定降水探测能力,对降水强度的估算精度还存在提升空间。
文摘降水数据产品的兴起为水文气象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缺资料地区水文预报、水资源管控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作为站点数据的重要补充,其准确性对径流模拟、水文测报等至关重要。郑州市近些年暴雨事件频发,地面雨量站数量较少,不足以支撑水文气象工作者制定决策,通过定量指标与分类指标评估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 final run(GPM IMERG)、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数据(ERA5)及Global Satellite Mapping of Precipitation(GSMaP)4套降水数据产品,筛选出适用于郑州市的降水数据,并采用Slope分析法及MK检验法揭示郑州市降水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4种卫星降水产品在郑州市均取得较好适用性,其中CMFD在总体上表现最优;4套降水数据均表现出高估小雨,低估中雨和大雨的现象;在空间上,4套降水数据在郑州市西南区域总体表现优于东北区域;郑州市降水在时间上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下降率约为0.2 mm/a,在空间上,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