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5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环迭代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
1
作者 常志旺 李聪 +3 位作者 李万亨 闫桢绪 宋松科 权新蕊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1,共9页
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时需要选用合适的地震动输入,虽然目前积累了丰富的强震记录,但依然无法从中选取适合各种场地和结构条件的近断层地震动输入。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迭代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即通过循环迭代法提取脉冲参... 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时需要选用合适的地震动输入,虽然目前积累了丰富的强震记录,但依然无法从中选取适合各种场地和结构条件的近断层地震动输入。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迭代法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即通过循环迭代法提取脉冲参数生成近断层低频分量,与基于小波变换方法生成的地震动高频分量叠加得到近断层模拟地震动。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选取原始地震记录和模拟地震动进行结构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循环迭代法可以有效提取近断层低频脉冲分量。使用模拟地震动和原始地震动进行结构响应分析得到的最大位移均值结果较接近,证明该方法建立的模拟地震动可有效模拟真实的结构响应。所提方法可为脉冲型地震动结构响应分析提供参考和输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地震动模拟 循环迭代法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
2
作者 方国华 姬新洋 +4 位作者 吴勇拓 李超 郁捷皓 于赛玉 鄢军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3,共10页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换与水力耦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分段迭代算法对上下水库水位及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精细化求解;在此基础上,模型结合滑动组合方法构建了洪水遭遇情景矩阵,模拟不同工况和洪水遭遇情景对上下水库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动态预留库容控制策略,以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后续发电需求。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稳定地模拟上下水库在复杂洪水情景下的动态响应过程,并有效揭示洪水遭遇时机、电站运行状态以及预留库容控制策略对水库水情变化的关键影响;模型所识别的最不利洪水遭遇情景符合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规律,可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洪水调节 水力联动 预留库容动态控制 分段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质控图法与稳健统计迭代法评估杜马斯法测定肥料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
3
作者 李旭然 刘蜜 +2 位作者 孟远夺 张育维 汪洪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0-266,共7页
基于实验室积累的质控数据即top-down方法可直接评估测量不确定度,较传统的bottom-up法方便。本实验室积累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肥料质控样品的氮含量41个数据。数据正态分布的Anderson-Darling检验以及理论参考值偏倚t检验结果表明,测量... 基于实验室积累的质控数据即top-down方法可直接评估测量不确定度,较传统的bottom-up法方便。本实验室积累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肥料质控样品的氮含量41个数据。数据正态分布的Anderson-Darling检验以及理论参考值偏倚t检验结果表明,测量数据为随机分布。平均值和指数加权滑动平均叠加值质控图证实,测量系统受控。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质控图法和稳健统计-迭代法计算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24%和0.26%,两种方法获得的杜马斯法测定肥料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Top-down法可充分利用实验室积累了质控数据,将检测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与实验室质控工作紧密联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质控图 稳健统计-迭代法 测量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广义绝对值方程的积分-牛顿型迭代法
4
作者 马昌凤 曾姣艳 +1 位作者 康靖 谢亚君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1310,共10页
基于Gauss-Legendre积分或Newton-Cotes积分方法,提出了求解广义绝对值方程的积分-牛顿型迭代法和改进的积分-牛顿型迭代法.并从理论方面证明了这两个方法的收敛性条件,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关键词 广义绝对值方程 Gauss-Legendre 积分 Newton-Cotes 积分 积分-牛顿型迭代法 改进积分-牛顿型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贫数据迭代法的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徐变模型
5
作者 龙勇 韩江龙 +1 位作者 盖珂瑜 王永宝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19,共6页
高速铁路桥梁正加速研究应用机制砂混凝土,为探究规范中徐变模型对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适应性,开展8组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徐变试验,并收集了相关试验17组,分析实测徐变系数与国内外规范模型预测值的吻合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公路桥梁规范模... 高速铁路桥梁正加速研究应用机制砂混凝土,为探究规范中徐变模型对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适应性,开展8组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徐变试验,并收集了相关试验17组,分析实测徐变系数与国内外规范模型预测值的吻合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公路桥梁规范模型(JTG 3362—2018)与机制砂高强混凝土试验的吻合度较低,比实测数据普遍高估50%以上,而fib Model Code 2010(fib MC 2010)和AASHTO 2017(SECTION 5(SI))模型的吻合度高于JTG 3362—2018模型。根据既有试验数据贫乏的特点,通过迭代法建立多系数连乘的徐变系数模型,该模型对湿度35%≤RH≤80%、fcu,28≤81 MPa、石粉含量w≤15%的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徐变系数预测较好,预测误差不大于50%和20%的数据呈现频率分别为0.87和0.61,高于fib MC 2010和AASHTO 2017模型的0.78~0.79和0.29~0.41。拟合模型可为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桥梁的徐变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徐变模型 迭代法 机制砂 高强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模态灵敏度分析的改进子空间迭代法
6
作者 曹鸿飞 朋茜 杨秋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169,190,共10页
振动模态(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灵敏度分析在结构振动控制、优化设计和损伤识别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方法是模态叠加法、Nelson方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但这些算法应用于大规模工程结构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时,普遍存在... 振动模态(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灵敏度分析在结构振动控制、优化设计和损伤识别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方法是模态叠加法、Nelson方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但这些算法应用于大规模工程结构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时,普遍存在着计算效率不高的缺陷。为了节省计算成本,提出一种结构振动模态灵敏度分析的改进子空间迭代方法。首先,通过差分运算,把模态灵敏度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结构发生微小修改后的模态特征对计算问题;然后,提出一种近似柔度计算公式,用于快速估算结构修改后刚度矩阵的逆矩阵,并将其应用于子空间迭代法的过程中,以迅速获得结构微小修改后的模态特征对,据此便可快速计算出相应的模态灵敏度。以两个结构模型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计算精度与现有的模态灵敏度算法基本相同,但计算时间大幅度减少了,显示出了这种新方法的计算效率显著优于现有方法,更加适合于分析大型结构的振动模态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模态 灵敏度分析 子空间迭代法 近似柔度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选权迭代法的震中估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谢霄峰 孟睿 +1 位作者 张远帆 王振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0-1046,共7页
强震仪提取P波到时容易出现误判现象,导致地震到时观测信息不准确,造成Geiger方法的震中估计精度降低。针对该问题,首先采用STA/LTA+AIC方法,提取地震P波到时;其次,基于选权迭代法的抗差估计进行震中位置解算,抵抗P波到时信息可能存在... 强震仪提取P波到时容易出现误判现象,导致地震到时观测信息不准确,造成Geiger方法的震中估计精度降低。针对该问题,首先采用STA/LTA+AIC方法,提取地震P波到时;其次,基于选权迭代法的抗差估计进行震中位置解算,抵抗P波到时信息可能存在的粗差影响。利用6次地震事件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eiger方法的震中平均偏差为22.48 km、均方根误差RMSE为19.44 km,获取的发震时刻平均偏差为4.1 s、RMSE为4 s;基于选权迭代法的震中估计新方法的震中平均偏差为12.59 km、RMSE为11.00 km,获取的发震时刻平均偏差为2.3 s、RMSE为2 s。相较于传统Geiger方法,新方法的震中估计精度提高43%,发震时刻获取精度提高50%,可有效减弱P波到时粗差对震中估计结果的影响,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中估计 选权迭代法 Geiger方法 STA/LTA+A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迭代法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车体疲劳分析
8
作者 文孝霞 熊耀淦 +1 位作者 杜子学 吴辰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136,共7页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车体作为列车的主要承载部件,其疲劳强度对列车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单轨车体疲劳分析精度,模拟出单轨车辆运营实践中车体的疲劳损伤,对单轨车辆车体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包含柔性车体的跨座式车辆刚柔...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车体作为列车的主要承载部件,其疲劳强度对列车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单轨车体疲劳分析精度,模拟出单轨车辆运营实践中车体的疲劳损伤,对单轨车辆车体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包含柔性车体的跨座式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虚拟迭代法,在车辆特征部位施加白噪声作为初始输入激励,以跨座式单轨车辆线路实测加速度为目标信号,对车辆模型仿真响应谱与试验实测响应谱进行系统识别与反复迭代,获取车体与车辆其他部件连接位置处激励谱。基于虚拟迭代激励谱获取高精度载荷谱,根据线性疲劳损伤理论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车体开展疲劳损伤与寿命分析,提出车体结构改进方案。分析结果显示:疲劳仿真结果与车体实际损伤位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采用虚拟迭代法获取的车体载荷谱开展的疲劳分析结果具有高精度;结构改进方案使车体结构改进位置处寿命提高了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跨座式单轨车辆 车体 疲劳分析 虚拟迭代法 载荷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重心迭代法的单信标定位方法
9
作者 张治豪 王振杰 +1 位作者 张世美 王轲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6,共7页
针对在单信标定位过程中,虚拟信标阵列之间近似共线或共面会导致定位模型产生病态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心迭代法的单信标定位方法:构建水下单信标定位模型,分析模型病态的产生机理;然后,根据非线性正交条件方程,推导非线性重心迭... 针对在单信标定位过程中,虚拟信标阵列之间近似共线或共面会导致定位模型产生病态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心迭代法的单信标定位方法:构建水下单信标定位模型,分析模型病态的产生机理;然后,根据非线性正交条件方程,推导非线性重心迭代方法理论公式,发现单信标定位模型参数解仍满足非线性测距方程最小二乘解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斯牛顿法因病态问题导致解算过程不稳定,甚至无法收敛而失效时,仍能快速且稳定地收敛到预期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信标定位 病态问题 虚拟信标 重心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平滑的贝叶斯迭代法重建脉冲X射线能谱
10
作者 吕泽琦 谢彦召 周熠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0,共8页
吸收法测量脉冲X射线能谱时,测量数据的微小扰动会引起重建能谱的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不符合物理规律的负值。针对测量数据的噪声对脉冲X射线重建能谱影响较大的问题,构建了重建能谱准确性的评估方法,分析了贝叶斯迭代法对包含不同程度噪... 吸收法测量脉冲X射线能谱时,测量数据的微小扰动会引起重建能谱的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不符合物理规律的负值。针对测量数据的噪声对脉冲X射线重建能谱影响较大的问题,构建了重建能谱准确性的评估方法,分析了贝叶斯迭代法对包含不同程度噪声干扰的测量数据重建能谱的准确性。通过在贝叶斯迭代法中加入平滑约束条件的方式,降低了噪声对重建能谱的影响。根据预估待测能谱的特征,提出了以能谱峰值为界分段平滑的方法,比较了整体平滑和分段平滑方法的能谱重建效果。多次求解表明,分段平滑贝叶斯迭代法的重建能谱对噪声的敏感度显著下降。设计了基于吸收法的能谱测量系统,分别利用平滑前后的贝叶斯迭代法依据实验测量数据重建能谱,结果表明,分段平滑的贝叶斯迭代法的重建能谱更接近理论能谱,重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X射线能谱 吸收法 能谱重建 贝叶斯迭代法 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迭代法重构电弧增材AA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研究
11
作者 周志杰 池元清 +3 位作者 蔡舒鹏 张琪 唐雪松 张永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7-1137,共11页
残余应力是影响电弧增材制造构件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测量与仿真难以完整高效地分析增材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为此基于本征应变相容原理,提出一种通过应力迭代重构电弧增材AA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有限... 残余应力是影响电弧增材制造构件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测量与仿真难以完整高效地分析增材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为此基于本征应变相容原理,提出一种通过应力迭代重构电弧增材AA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有限的残余应力实测数据与基函数构造应力分量,并使用APDL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将应力分量映射至有限元模型迭代重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重构的残余应力场与X射线衍射法实测值、热弹塑性模型仿真值误差较小,证明了该方法用于电弧增材薄壁件的全局残余应力场重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残余应力场 应力迭代法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的参数化单步HSS迭代法
12
作者 马昌凤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93,共13页
对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的数值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单步HSS迭代方法。该方法具有独特的求解思路,并证明了其收敛性。为提升性能,通过最小化迭代矩阵谱半径上界寻找拟最优参数。数值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 对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的数值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单步HSS迭代方法。该方法具有独特的求解思路,并证明了其收敛性。为提升性能,通过最小化迭代矩阵谱半径上界寻找拟最优参数。数值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展示了其在求解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时的高效和稳定,为相关数值计算提供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Sylvester矩阵方程 PSHSS迭代法 收敛性分析 数值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ffensen迭代法的拉索等效预张力确定方法研究
13
作者 赵文雁 潘文智 查晓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70-4582,共13页
针对现有拉索等效预张力确定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大、稳定性差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数学推导和表达,将预应力结构的拉索等效预张力确定转化为求解多个相对独立的非线性隐式方程,并结合数值分析理论,提出基于Steffensen迭代法的拉索等效... 针对现有拉索等效预张力确定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大、稳定性差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数学推导和表达,将预应力结构的拉索等效预张力确定转化为求解多个相对独立的非线性隐式方程,并结合数值分析理论,提出基于Steffensen迭代法的拉索等效预张力确定方法,以提高找力分析的计算效率、稳定性及适用性,通过常规及异形弦支穹顶结构算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突出的计算稳定性,相比于常规方法,在相同求解精度下具有二阶以上的收敛效率;该方法对不同迭代初值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对多变量耦合的高精度求解问题依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因此,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类复杂预应力空间结构,为预应力分级分批张拉所需的拉索等效预张力确定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模拟 等效预张力 Steffensen迭代法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分迭代法的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算法研究
14
作者 马占川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提高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自动化水平,加强变坡点的寻找精度,减少人工调节工作量,基于二分迭代法设计了1种自动化程度和精度更高的纵断面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最大矢距值二分查找方式,精确定位变坡点位置,并对查找过程进行有效的阈值控... 为提高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自动化水平,加强变坡点的寻找精度,减少人工调节工作量,基于二分迭代法设计了1种自动化程度和精度更高的纵断面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最大矢距值二分查找方式,精确定位变坡点位置,并对查找过程进行有效的阈值控制。为实现该优化算法开发了1套高程自动优化软件,进一步采用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该算法的实用性,与传统算法相比,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且计算结果精度满足精捣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纵断面 优化算法 变坡点 二分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磨耗特性的动车组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策略
15
作者 张霞 邓银强 +2 位作者 杨岳 辜良瑶 陈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7-1467,共11页
车轮的磨耗状况对动车组列车的运行安全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为将磨损车轮镟修恢复至标准踏面外形,目前车轮镟修存在切削量过大,降低车轮使用寿命的情况。结合动车组车轮走行过程中的磨耗特性,提出考虑磨耗特性的动车组车轮经济型镟修... 车轮的磨耗状况对动车组列车的运行安全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为将磨损车轮镟修恢复至标准踏面外形,目前车轮镟修存在切削量过大,降低车轮使用寿命的情况。结合动车组车轮走行过程中的磨耗特性,提出考虑磨耗特性的动车组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策略。首先,建立车轮外形参数磨耗速率模型,利用相关性分析、高斯分布检验研究车轮磨耗速率模型与车轮外形参数的相关性,得出不同运行线路上车轮最低磨耗速率点。然后,利用加权尺寸最近点迭代法进行车轮变形矫正,优先考虑车轮镟修后踏面外形处于最低磨耗状态,应用不同薄轮缘踏面外形镟修模板,进行自适应匹配单轮车轮经济型镟修。在此基础上,针对动车组车轮轮径差的安全运行要求,构建一种考虑磨耗特性的整车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轮径磨耗速率与车轮直径大小、轮缘厚度显著相关,轮缘厚度处于31.5~32 mm时,轮径磨耗速率低,镟修恢复可优先考虑。整车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决策的结果显示,车轮镟修恢复后的踏面外形处于低速率磨耗状态,轮径总切削量较实际镟修车间下降了约21%。与常规的车轮镟修策略相比,考虑磨耗特性的车轮经济型镟修优化策略更具智能化,有利于延长车轮使用寿命,降低铁路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磨耗特性 镟修优化策略 经济型镟修 加权尺寸最近点迭代法 自适应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点演化算法
16
作者 苏清华 洪楠 胡中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为设计高效稳定的演化算法,将方程求根的不动点迭代思想引入到优化领域,通过将演化算法的寻优过程看作为在迭代框架下方程不动点的逐步显示化过程,设计出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演化新算法,即不动点演化算法(fixed point evolution algorith... 为设计高效稳定的演化算法,将方程求根的不动点迭代思想引入到优化领域,通过将演化算法的寻优过程看作为在迭代框架下方程不动点的逐步显示化过程,设计出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演化新算法,即不动点演化算法(fixed point evolution algorithm,FPEA).该算法的繁殖算子是由Aitken加速的不动点迭代模型导出的二次多项式,其整体框架继承传统演化算法(如差分演化算法)基于种群的迭代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基准函数集CEC2014、CEC2019上,本文算法的最优值平均排名在所有比较算法中排名第1;在4个工程约束设计问题上,FPEA与CSA、GPE等多个算法相比,能以较少的计算开销获得最高的求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算法 全局优化 不动点迭代法 Aitken加速法 工程约束设计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IIDG接入的配网电流保护改进方案研究
17
作者 戴志辉 刘钧溢 +1 位作者 柳梅元 宁志恒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7-375,共9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结构、运行特性和故障特征,传统的配网电流保护方案由于未计及分布式电源的助增效应和新能源的出力波动特性,导致保护的灵敏度下降并且可能使保护失去选择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计及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结构、运行特性和故障特征,传统的配网电流保护方案由于未计及分布式电源的助增效应和新能源的出力波动特性,导致保护的灵敏度下降并且可能使保护失去选择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计及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出力波动的配网电流保护改进方案。该方案结合短路电流的迭代计算结果,在线调整上级线路Ⅱ、Ⅲ段以及下级线路I段定值,并提出修正后定值适用的IIDG出力波动范围求解方法,保证下游线路在IIDG出力波动时正确动作。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并结合Matlab编程,验证该方案能有效提高上游保护Ⅱ、Ⅲ段灵敏度以及保证下游保护I段选择性,提升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流 迭代法 储能 电流保护改进方案 出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型平曲线“两点法”设计计算原理
18
作者 李玉华 王奥凯 +2 位作者 刘佳音 马洋洋 吴树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为改善传统导线法存在导线与平曲线偏离较大等不足,提出“两点法”基本型平曲线形设计方法。仅需利用导线法中的直缓点与缓直点两个端点即可获得由缓和曲线及圆曲线共3段线元组成的基本型平曲线形,其平曲线总偏转角α、总切线长T为已知... 为改善传统导线法存在导线与平曲线偏离较大等不足,提出“两点法”基本型平曲线形设计方法。仅需利用导线法中的直缓点与缓直点两个端点即可获得由缓和曲线及圆曲线共3段线元组成的基本型平曲线形,其平曲线总偏转角α、总切线长T为已知值。先采用迭代法确定缓和曲线长度L_(S)(对称基本型)或采用夹逼法获得圆曲线半径R(非对称基本型)的理论最小值、最大值,并结合平面线形技术要求确定L_(S)或R的设计取值范围;然后基于L_(S)或R进行遍历循环,通过迭代法获得缓和曲线偏转角β,进而获得各线元其余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两点法”设计可获得系列“平曲线族”,线形分布规律,互不交叉重叠,且全部曲线位于两端细窄、中间宽厚的“特定设计区域”;L_(S)、R、圆曲线长L_(C)及平曲线总长L_(H)等参数呈规律性变化,其中L_(S)与R、L_(C)的增减趋势相反,L_(H)平均值近似固定,非对称基本型的总切线长度之比须在(0.5,2.0)范围内方可有解。“两点法”突显坐标位置点的控制作用,线形布设高效,设计成果为特定区域内的系列平曲线族而非单条曲线,有益于结合实际地形及设计意图进行线形比选、优选和路线智能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基本型平曲线 两点法 迭代法 平曲线族 特定设计区域 线形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圆弧修形和交错角的人字齿轮啮合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晓燕 王曦 周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针对人字齿轮制造加工导致左、右齿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对称性偏差,以及传统轴向位移迭代法受误差尺度限制的问题,以某型高速列车人字齿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轴向位移迭代方法,并建立人字齿轮承载接触分析(LTCA)模型。该模型以有限... 针对人字齿轮制造加工导致左、右齿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对称性偏差,以及传统轴向位移迭代法受误差尺度限制的问题,以某型高速列车人字齿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轴向位移迭代方法,并建立人字齿轮承载接触分析(LTCA)模型。该模型以有限元法和有限长线接触理论为基础,在载荷-变形协调方程中考虑不同啮合点处螺旋角的差异,采用牛顿迭代法计算主动齿轮轴向位移,通过LTCA模型分析了轮齿圆弧修形与齿面交错角对啮合激励和载荷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牛顿迭代法可适用于含不同误差类型的人字齿轮LTCA模型,且小误差下牛顿迭代法比传统迭代法的计算时间减少70%,圆弧修形量从2μm增至15μm,时变啮合刚度均值降低38%,啮合误差均值提高39%;当输入扭矩为500 N·m时,两侧齿面中部最大法向啮合力由100 N增大到370 N;随着齿面交错角的增大,时变啮合刚度均值提高,啮合误差均值减小,交错角相位差从0增加到π,时变啮合刚度、啮合误差的幅值分别降低了54%和79%。该研究结果可为人字齿轮啮合稳定性的提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齿轮 承载接触分析 圆弧修形 齿面交错角 轴向位移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对磁场向下延拓迭代法的计算误差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于波 翟国君 +2 位作者 刘雁春 黄谟涛 边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82-2188,共7页
磁场向下延拓可以增强数据的分辨率.在现有的向下延拓方法中,迭代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果和较大的向下延拓高度.首先介绍了迭代法的基本原理,分析迭代法的特点;然后利用迭代法对不同噪声水平的模型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向下延拓计算,研究噪... 磁场向下延拓可以增强数据的分辨率.在现有的向下延拓方法中,迭代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果和较大的向下延拓高度.首先介绍了迭代法的基本原理,分析迭代法的特点;然后利用迭代法对不同噪声水平的模型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向下延拓计算,研究噪声对迭代法的计算误差影响.通过延拓结果和实际数据比较分析,客观评价了迭代法的计算精度、可靠性及适应性,对推广应用该方法具有实质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迭代法 磁场向下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