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K、Cyclin D1及MMP-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娟 张渭波 +1 位作者 李卓 董兵卫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癌中ILK、Cyclin D1及MMP-9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Cyclin D1及MMP-9在58例膀胱癌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LK、Cyclin D1及MM...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癌中ILK、Cyclin D1及MMP-9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Cyclin D1及MMP-9在58例膀胱癌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LK、Cyclin D1及MMP-9在膀胱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2.1%和15.0%,70.7%和20.0%,65.5%和15.0%(P<0.05)。同时,其阳性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P<0.05)。ILK与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K、Cyclin D1及MMP-9蛋白在膀胱癌中均呈过表达,且与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其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及转移,是肿瘤病理学分期分级的有效参考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整合素连接激酶(ilk)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平通过TGF-β_1-Smad2/3-ILK信号通路干预高糖+LPS诱导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敬 王颖超 +2 位作者 赵宗江 张新雪 杨美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92-396,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 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高糖+LPS组、厄贝沙坦组、抑制剂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足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3、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CD2相关蛋白(CD2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TGF-β1、ILK、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LPS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足细胞P-Smad2/3、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TGF-β1蛋白表达减少(P<0.05),TGF-β1,Smad2/3,α-SMA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ILK mRNA表达减少(P<0.05),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糖肾平大、中、小各剂量组足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TGF-β1mRNA表达减少(P<0.05),小、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大剂量组足细胞ILK mRNA表达减少(P<0.05),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减少(P<0.05);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肾平能够降低足细胞TGF-β1、IL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升高足细胞标志物CD2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抑制TGF-β1-Smad2/3-IL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转分化,保护足细胞,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也页 糖肾平 足细胞 TGF-β1-Smad2 3-ilk 信号转导通路 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恶性肿瘤中P21、ILK及HPV6/11、HPV16/18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胜水 葛风芹 +4 位作者 刘春在 许华 李双标 张凤梅 刘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P21、ILK及HPV 6/11、HPV 16/18与外阴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P21、ILK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 6/11、HPV 16/18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结果:外阴恶性肿瘤组、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组、正常组中,P21、IL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 目的:探讨P21、ILK及HPV 6/11、HPV 16/18与外阴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P21、ILK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 6/11、HPV 16/18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结果:外阴恶性肿瘤组、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组、正常组中,P21、IL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12/30)、52.38%(11/21)、0(0/10)和63.33%(19/30)、47.62%(10/21)、0(0/10);外阴病变各组P21、ILK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外阴恶性肿瘤组、VIN组中HPV 6/11、HPV 16/1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8/30)、42.86%(9/21)和33.33%(10/30)、28.57%(6/21),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出;HPV 6/11在外阴恶性肿瘤组、VIN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PV 16/18在外阴恶性肿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P21、ILK及HPV感染在外阴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恶性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P21 i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K、E-cadherin及Twist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娟 董兵卫 +1 位作者 张渭波 李卓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癌中ILK、E-cadherin及Twist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E-cadherin及Twist在62例膀胱癌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膀胱癌和癌旁组织中,ILK...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癌中ILK、E-cadherin及Twist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E-cadherin及Twist在62例膀胱癌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膀胱癌和癌旁组织中,ILK的表达率分别为54. 8%(34/62)和16. 0%(4/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 9,P<0.05); 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2. 3%(20/62)和72. 0%(18/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 4,P<0.05);Twist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4. 5%(40/62)和4. 0%(1/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 2,P<0.05)。同时,ILK和Twist在高分化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癌,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cadherin在高分化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癌(P<0.05)。膀胱癌中E-cadherin与ILK和Twist的表达均呈负相关;而Twist与ILK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LK、E-cadherin及Twist蛋白在膀胱癌中均有异常表达,并与膀胱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ILK、E-cadherin及Twist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整合素连接激酶(ilk) E-CADHERIN TWIS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k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坤 杨航 +3 位作者 冯将 魏玉好 易琼 王鲁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探究Ilk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α的影响,采用siRNA技术筛选最佳转染条件,q PCR法和ELISA法检测siRNA转染后下游蛋白Akt1的表达来评价Ilk沉默,ELISA法检测Ilk沉默后对小鼠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 为探究Ilk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α的影响,采用siRNA技术筛选最佳转染条件,q PCR法和ELISA法检测siRNA转染后下游蛋白Akt1的表达来评价Ilk沉默,ELISA法检测Ilk沉默后对小鼠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α的影响。结果显示:选用Ilk-mus-595片段的20 n M转染组可极显著抑制Ilk的mRNA表达(P<0.01),转染效率最好,达84.83%;Ilk转染后可显著减少LPS介导的Akt1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P<0.05);可显著减少LPS介导的TNF-α分泌(P<0.05),但各组IL-8的量无变化(P>0.05)。结果提示:利用siRNA成功转染的Ilk可以影响细胞内Akt1的表达,降低细胞分泌的TNF-α含量,Ilk可能与小鼠MECs的抗炎有关,可作为靶基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乳腺炎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上皮细胞 ilk基因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K和MMP-9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淑苹 车爱文 +1 位作者 李家梁 孔继光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原位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ILK、MMP-9的表达。结果 ILK在正常乳...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原位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ILK、MMP-9的表达。结果 ILK在正常乳腺组织、原位癌及乳腺癌的表达逐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P<0.05);MMP-9在三者的阳性表达也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7,P<0.05)。ILK和MMP-9的表达和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ILK与MMP-9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427,P<0.05)。结论ILK、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正向协同效应,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增殖、浸润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化 ilk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缺氧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ILK的表达及对HIF-1α的影响
7
作者 张奕霞 曾爱萍 曾水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RNA(siRNA)沉默缺氧培养下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其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CoCl2建立hRPE细胞的化学缺氧模型,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不同缺氧时间... 目的:探讨干扰RNA(siRNA)沉默缺氧培养下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其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CoCl2建立hRPE细胞的化学缺氧模型,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不同缺氧时间(0,6,12,24,48h)hRPE细胞中ILK、HIF-1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阳离子脂质体转染ILK的干扰片段抑制缺氧24h hRPE细胞中ILK的表达,同上方法检测转染后缺氧24h hRPE细胞中ILK的表达及其对HI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ILK表达于正常及缺氧培养的hRPE细胞中。随着hRPE细胞缺氧时间的延长,在蛋白和mRNA水平ILK、HIF-1α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表达趋势。siRNA抑制ILK在缺氧24h hRPE细胞中的表达,同时显著抑制了HIF-1α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单纯脂质体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ILK可以通过HIF途径应答RPE细胞的缺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RNA干扰 ilk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王舟 王学春 +2 位作者 李继锋 梁桂华 王旭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对112例胃癌及76例正常胃粘膜组织的ILK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ILK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差异具显著性(χ2=8.962,P<0.0...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对112例胃癌及76例正常胃粘膜组织的ILK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ILK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差异具显著性(χ2=8.962,P<0.05);在胃癌浸润超过肌层组明显高于未超过肌层组(χ2=7.928,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9.260,P<0.05)。结论ILK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k 胃癌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KAI1/CD82、ILK表达变化及与术后复发转移关系研究
9
作者 郑雪琴 张铁清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KAI1/CD82和ILK蛋白在宫颈鳞癌(SCC)组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两者与S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CIN组织及40例SCC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AI1/CD82和ILK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2年的随... 目的研究KAI1/CD82和ILK蛋白在宫颈鳞癌(SCC)组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两者与S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CIN组织及40例SCC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AI1/CD82和ILK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2年的随访资料,分析两者与SCC的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KAI1/CD82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和SCC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KAI1/CD8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差异密切相关(P<0.05);ILK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和SCC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LK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差异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表达呈现负相关(r=-0.4164,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KAI1/CD82和脉管瘤栓是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论 (1)KAI1/CD82表达下调和ILK表达上调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2)KAI1/CD82和ILK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他们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3)KAI1/CD82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4)KAI1/CD82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KAI1/CD82 ilk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ILK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稳稳 马海梅 +7 位作者 马晓明 吴晓云 喇永福 郭宪 褚敏 包鹏甲 阎萍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究美仁牦牛ILK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美仁牦牛背最长肌ILK基因CDS区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区长度1 359 bp,共编码452个氨基酸,是一种主要在... 为探究美仁牦牛ILK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美仁牦牛背最长肌ILK基因CDS区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区长度1 359 bp,共编码452个氨基酸,是一种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亲水性蛋白;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C2276H3580N656O647S30,分子量51 447.27 Da,原子总数7 189,理论等电点8.30,不稳定性指数41.47,共有27个磷酸化位点;同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系统进化树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和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非洲爪蟾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ilk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胜水 许华 +3 位作者 于翠珍 张凤梅 李双标 刘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检测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ILK的表达情况。结果:ILK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 目的:检测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ILK的表达情况。结果:ILK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93.3%和66.7%,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ILK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1)。结论:ILK过表达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整合素连接激酶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Tmem16a和ILK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震宇 田世元 +2 位作者 包玉霞 陈鹏志 白刚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究Ki67增殖指数(Ki67)、Tmem16a蛋白(Tmem16a)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眼脸基底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52只眼)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观察组)。另外分别选取基... 目的探究Ki67增殖指数(Ki67)、Tmem16a蛋白(Tmem16a)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眼脸基底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52只眼)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观察组)。另外分别选取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患者手术后的蜡块组织和切缘、正常的鳞状上皮手术后对应的蜡块组织各38例(38只眼)作为本实验的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Ki67、Tmem16a和ILK的阳性表达率等。结果本研究发现3组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Ki67、Tmem16a和ILK阳性表达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组阳性率最低,观察组最高。观察组中的Ki67、Tmem16a和ILK的阳性表达与脉管的转移及侵犯、肿瘤体积相关(P<0.05)。结论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手术后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的Ki67、Tmem16a和ILK对肿瘤的发展起共同促进的作用,其中Tmem16a和ILK能通过对ki67表达的促进来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Ki67增殖指数 Tmem16a蛋白 整合素连接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对体外高糖刺激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1
13
作者 肖文珍 桂定坤 +2 位作者 陈廷芳 王筱霞 汪年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对体外高糖刺激下的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条件性永生的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高糖组(HG)、甘露醇高渗对照组(MA)、DMSO组及HG+不同剂量(5、15、30μg/ml)AS-IV干预组。采用CCK-8法...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对体外高糖刺激下的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条件性永生的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高糖组(HG)、甘露醇高渗对照组(MA)、DMSO组及HG+不同剂量(5、15、30μg/ml)AS-IV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足细胞活性,氧化应激试剂盒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同时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表达量。结果:(1)足细胞活性:与NG组相比,M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G组足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HG组相比,HG+30μg/mlAS-IV组足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DMSO组、HG+15μg/mlAS-IV组和HG+5μg/mlAS-I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氧化应激及整合素连接激酶蛋白表达量:与NG组相比,HG组足细胞MDA含量升高,SOD、CAT和GSH-Px活性下降,ILK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与HG组相比,HG+30μg/mlAS-IV组MDA含量下降,SOD、CAT和GSH-Px活性升高,ILK蛋白表达量水平升高(P<0.05);HG+15μg/mlAS-IV组及HG+5μg/mlAS-I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甲苷(30μg/ml)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i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链激酶在大鼠外伤性白内障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璐琰 郑玉萍 +3 位作者 熊全臣 冯朝晖 熊蕾 王肖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链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大鼠外伤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5只正常大鼠(体质量250~300g),建立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模型,并随机分为伤后1,3,7d3个时相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K在各组晶状体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整合素链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大鼠外伤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5只正常大鼠(体质量250~300g),建立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模型,并随机分为伤后1,3,7d3个时相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K在各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晶状体混浊在外伤后1d即开始出现,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ILK在各外伤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有较强的阳性表达。而未行手术的对照眼ILK表达为阴性。结论:晶状体穿通伤后ILK参与了外伤性白内障形成的病理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k 外伤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体内成瘤的影响
15
作者 何江 陈亮 +1 位作者 王德林 黄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RNAi沉默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基因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裸鼠皮下成瘤的影响。方法:构建4条针对ILK基因的特异性miRNA干扰载体和1条阴性对照载体,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BIU-87细胞,并筛选获得稳定... 目的:研究RNAi沉默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基因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裸鼠皮下成瘤的影响。方法:构建4条针对ILK基因的特异性miRNA干扰载体和1条阴性对照载体,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BIU-87细胞,并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抑制效果。将10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皮下分别接种转染组细胞和未转染组细胞,观察瘤体的生长情况,并于接种4周后处死裸鼠,测量其瘤体体积和重量,并将瘤体做HE染色,观察瘤体病理情况。结果:转染组细胞ILK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以miR-3组的抑制效率最高。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发现:两组均有瘤体形成,未转染组较转染组瘤体生长快,未转染组体积平均为:289.56±36.49mm3,转染组为:56.67±4.32mm3。瘤体重量分别为:1.265±0.02 g和0.518±0.03g。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RNAi技术能有效抑制靶基因ILK的表达,从而降低膀胱癌细胞的体内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k BIU-87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胸腺素β_4对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红梅 孟祥宇 +3 位作者 孙天霞 张丽轩 赵雨 曲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利用siRNA干扰技术研究胸腺素β_4(Tβ_4)基因沉默对鹿茸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鹿茸MCS分为阴性对照组、siRNA-Tβ_4转染组2组。MTT检测MSC增殖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ILK、AKT及Cyclin D1 mRNA表达量差异变化,Wester... 目的利用siRNA干扰技术研究胸腺素β_4(Tβ_4)基因沉默对鹿茸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鹿茸MCS分为阴性对照组、siRNA-Tβ_4转染组2组。MTT检测MSC增殖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ILK、AKT及Cyclin D1 mRNA表达量差异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KT及P-AKT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siRNA-Tβ_4转染组MSC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1);siRNA-Tβ_4转染组ILK、Cyclin D1 mRNA表达量下调,AKT mRNA表达量不变;siRNA-Tβ_4转染组总AKT蛋白含量无变化,P-AKT蛋白含量减少。结论 Tβ_4基因沉默能显著抑制MSC增殖,并可能通过下调ILK、P-AKT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从而抑制MSC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Tβ4 间充质干细胞 il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旦木的营养评价及乳饮料的开发 被引量:36
17
作者 张淑平 周冬香 +2 位作者 严伯奋 夏泽冰 朱信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38,共3页
经分析测定,巴旦木果仁的主要成分如下:脂肪54.06% ,蛋白质10.49% ,水分6.36% ,氨基酸总含量10.05% ,脂肪碘价110.2g 碘/100g 油样,其维生素E含量为8.26m g/100g 油样。果仁经一... 经分析测定,巴旦木果仁的主要成分如下:脂肪54.06% ,蛋白质10.49% ,水分6.36% ,氨基酸总含量10.05% ,脂肪碘价110.2g 碘/100g 油样,其维生素E含量为8.26m g/100g 油样。果仁经一系列处理后,可按下列配比制得风味独特的乳饮料:巴旦木果仁4.57% ,蔗糖脂(HLB7~15)0.34% ,褐藻酸钠0.5% ,明胶0.5% ,蔗糖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巴旦木 营养评价 乳饮料 活性成分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雅致放射毛霉制备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芳 曾庆坤 +3 位作者 李玲 林波 唐艳 农皓如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为提高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品质,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以雅致放射毛霉为表面发酵剂制备水牛乳豆乳混合发酵干酪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确定了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豆乳添加量15%,程序升温至41℃,霉菌孢子喷... 为提高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品质,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以雅致放射毛霉为表面发酵剂制备水牛乳豆乳混合发酵干酪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确定了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豆乳添加量15%,程序升温至41℃,霉菌孢子喷雾浓度1×106 CFU/m L,成熟时间为30 d。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能得到较好品质的霉菌干酪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致放射毛霉 水牛乳 豆乳 干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州楚墓和南昌明墓出土丝纤维老化降解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婕 吴子婴 +3 位作者 周旸 龙博 吴顺清 徐长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0-104,共5页
荆州楚墓和南昌明墓出土的丝织品在年代上相差近2 000年,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丝纤维的形态都有很大的变化。采用形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氨基酸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这2批出土丝织品的老化降解情况进行初... 荆州楚墓和南昌明墓出土的丝织品在年代上相差近2 000年,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丝纤维的形态都有很大的变化。采用形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氨基酸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这2批出土丝织品的老化降解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荆州楚墓出土的丝织品老化降解程度比南昌明墓严重,主要包括样品表面脆化糟朽不堪;丝蛋白肽链分子中部分氢键遭到破坏,致使酰胺I吸收峰发生红移;无卷曲成分增加,结晶度减小;长期的老化降解致使耐热性能下降;部分无定形区的氨基酸被降解,南昌明墓出土的丝纤维发生了水解老化,且主要发生在非结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纤维 老化降解 结晶度 耐热性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蛋白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荣书 戈振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84-190,共7页
研究了几个稳定剂及蔗糖对南瓜籽乳外观品质和品味的作用,提出了适宜的生产工艺条件。
关键词 南瓜籽乳 稳定剂 工艺条件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