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37对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
1
作者 邵世清 曲长萍 +2 位作者 李好山 程海玲 王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IL-37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10~12周龄体重220~240 g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药物处理;模型组和IL-37组均采用宫腔内推注苯酚胶浆方法建立CE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 目的:探讨IL-37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10~12周龄体重220~240 g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药物处理;模型组和IL-37组均采用宫腔内推注苯酚胶浆方法建立CE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或IL-37蛋白10μg/(kg·d)+生理盐水1 mL/d,连续21 d。处死大鼠,取双侧子宫,计算子宫指数,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NLRP3、IL-1β、IL-6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者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和IL-37组子宫指数分别为(0.66±0.08)、(1.04±0.14)和(0.84±0.0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较空白组增加,IL-37组较模型组减小(P<0.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NLRP3、IL-1β、IL-6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IL-37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IL-37可以明显改善CE大鼠子宫内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慢性子宫内膜炎 NLRP3 il- il-6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转化并参与抑制其钙化
2
作者 马晨越 贺琼逸 +2 位作者 王猛 柴萌 张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IL-3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对模式识别受体(TLR)/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成骨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IL-37在钙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HA-SMCs钙化模... 目的:研究IL-3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对模式识别受体(TLR)/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成骨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IL-37在钙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HA-SMCs钙化模型,模型组加入100 ng/ml IL-37或100μmol/L PDTC预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qPCR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IL-37 mRNA水平;qPCR、Western blot检测TLR、NF-κB、p-NF-κB、RUNX相关转录因子(RUNX2)、碱性磷酸酶(ALP)、SMA、平滑肌22α(SM2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凋亡率升高,同时模型组产生明显的橘红色钙化结节,TLR、NF-κB等炎症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IL-37、RUNX2、BMP2、ALP的mRNA表达上调,SMA、SM22α的mRNA表达下降,p-NF-κB、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与造模组相比,IL-37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下降,凋亡率降低(P<0.05),钙化结节明显减少,TLR、NF-κB等炎症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RUNX2、BMP2、ALP的mRNA表达下调,SMA、SM22α的mRNA表达升高,p-NF-κB、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与抑制剂PDTC组在细胞因子表达上呈现相同趋势。结论:IL-37可抑制HA-SMCs钙化,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及细胞成骨表型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成骨转化 TLR/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患者的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与IL-18、IL-37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震宇 马艳宁 赵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患者龈沟液(GCF)中C反应蛋白(CRP)与IL-18、 IL-37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纳入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的1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固定矫治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接受矫治前与接受矫治后...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患者龈沟液(GCF)中C反应蛋白(CRP)与IL-18、 IL-37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纳入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的1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固定矫治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接受矫治前与接受矫治后24 h、 1个月、 3个月龈沟液中IL-18、 IL-37及CRP的表达水平。结果:正畸治疗前,两组GCF中IL-18、 IL-37及CR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矫治器24 h,两组GCF中IL-18、 IL-37及CRP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实验组GCF中IL-18、 IL-37及CR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佩戴矫治器1个月,实验组GCF中IL-18、IL-37及CRP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佩戴矫治器3个月,组间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GCF中CRP与IL-18、 IL-37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隐形矫治矫治24 h内,由于高应力的刺激GCF中IL-18、 IL-37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固定矫治,提示加力初期隐形矫治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可能大于固定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il-18 il-37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IL-3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俊爱 刘淦斌 +5 位作者 曾今诚 王万党 向文玉 孔彬 易来龙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浆中IL-37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30例ATB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并对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跟踪检测,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浆中IL-37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30例ATB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并对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跟踪检测,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例跟踪患者治疗后血浆中IL-37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核抗体阳性患者血浆IL-37含量高于结核抗体阴性患者,痰涂片阳性患者血浆IL-37含量显著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ATB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负相关。结论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量明显升高,血浆IL-37的检测有可能成为ATB疗效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il-37 ELISA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抑制体外培养的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国庆 汤成泳 +3 位作者 谭婧宇 刘锐 周密 吴忠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SMMC-7721肝癌细胞分为重组人IL-37(rh IL-37)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给予(50、100、200、500)ng/m L rh IL-37,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培养液。CCK-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SMMC-7721肝癌细胞分为重组人IL-37(rh IL-37)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给予(50、100、200、500)ng/m L rh IL-37,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培养液。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rh IL-37可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结果证明rh IL-37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迁移;TranswellTM实验结果显示,rh IL-37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侵袭。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h IL-37处理可下调SMMC-7721细胞p-STAT3、MMP-2的水平。结论 IL-37可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侵袭、迁移,可能与下调p-STAT3、MMP-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il-37) 肝细胞性肝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37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瑛 林英忠 +4 位作者 施莹 陆政德 刘伶 王小燕 吉庆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59-156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37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稳定型心绞痛(SA)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7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60例胸痛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37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稳定型心绞痛(SA)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7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60例胸痛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IL-37水平,采用免疫发光夹心法检测CR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UAP组和AMI组血浆IL-37、CRP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冠心病患者IL-37水平与CRP、NT-proBNP水平正相关,与LVEF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IL-37水平变化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出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il-37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抑制IL-18在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孙云晖 王一新 +2 位作者 马雪梅 章婷 赵艳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IL-37、IL-18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PF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5只清洁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组)、博来霉素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每组大鼠各15只,... 目的:初步研究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IL-37、IL-18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PF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5只清洁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组)、博来霉素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每组大鼠各15只,B组及D组大鼠给予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4 mg/kg制作肺纤维化模型,N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D组大鼠于肺纤维化造模基础上第2天每日腹腔注射地塞米3 mg/kg,N、B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处死,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碱水解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IL-37含量,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L-18mRNA表达量。结果:(1)HE染色显示B、D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由肺泡炎症逐渐发展为纤维化,B、D组HYP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以第28天为著(P<0.05);(2)B、D组IL-37、IL-18mRNA表达于第7天升高至最高点,后逐渐降低,至第28天均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IL-37、IL-18mRNA表达在同一时间均低于B组(P<0.05)。结论:IL-37、IL-18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病早期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il-37 il-18 博来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D-1、IL-17A、IL-23和IL-37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9
8
作者 肖光文 陈美任 +2 位作者 周正锋 江中洪 罗晓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PD-1(sPD-1)在寻常型银屑病(P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P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48例寻常型PS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sPD-1、IL-17A、IL-23和IL-37表达,分析其在不同组中表达水平差异及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 目的:探讨可溶性PD-1(sPD-1)在寻常型银屑病(P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P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48例寻常型PS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sPD-1、IL-17A、IL-23和IL-37表达,分析其在不同组中表达水平差异及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结果:寻常型PS患者血清sPD-1、 IL-17A、IL-23和IL-37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与PASI呈正相关,其中sPD-1与IL-17A、IL-23和IL-37也呈正相关。结论:sPD-1在寻常型PS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上调,且与P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IL-17A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可溶性PD-1 il-17A il-23 il-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磷酸化而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婷婷 朱迪 +3 位作者 牟童 郭振 蒲俊良 吴忠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0-445,共6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7(IL-37)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SMMC-7721细胞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50、100、200)ng/mL的重组人IL-37(rh IL-37)。CCK-8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7(IL-37)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SMMC-7721细胞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50、100、200)ng/mL的重组人IL-37(rh IL-37)。CCK-8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Bax、Bcl-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beclin 1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成情况。结果 IL-37可抑制SMMC-7721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和自噬;IL-37处理组Bax、LC3和beclin 1水平增加,Bcl-2水平降低,mTOR的磷酸化被抑制;可见明显自噬体形成。结论 IL-37可诱导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可能与mTOR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il-37) SMMC-7721细胞 凋亡 自噬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缺氧/复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迪 李婷婷 +2 位作者 陈青松 牟童 汤成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60,共8页
目的探讨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不同极化类型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IL-37 mRNA和... 目的探讨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不同极化类型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IL-37 mRNA和蛋白质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过表达IL-37的细胞株,qRT-PCR检测CD206、CD86、ARG1和iNOS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3、CD86蛋白质水平。通过Transwell法将THP-1细胞与人肝细胞L02细胞共培养并构建H/R模型,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中STAT6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 M2型巨噬细胞中IL-37 mRNA及蛋白质水平上调。IL-37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IL-37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与L02细胞共培养,在H/R状态下显著提高肝细胞存活率(P=0.015),并降低细胞凋亡率和ALT、AST水平(P<0.001),减轻细胞损伤。Western blot提示过表达IL-37的THP-1细胞中STAT6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调(P<0.01)。结论 IL-37能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对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TAT6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巨噬细胞 缺氧/复氧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IL-37的水平变化及其与T亚群、NK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珍 瞿文 +8 位作者 王化泉 邢莉民 吴玉红 刘召云 张洋 刘惠 董喜凤 陶景莲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1207,共7页
目的:分析ITP患者外周血IL-37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T亚群、NK细胞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参与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初诊组ITP患者45例,完全缓解组ITP患者32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3组外周血血清中IL-3... 目的:分析ITP患者外周血IL-37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T亚群、NK细胞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参与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初诊组ITP患者45例,完全缓解组ITP患者32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3组外周血血清中IL-37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3组外周单个核细胞内IL-37、IL-18、IL-17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组IL-18Rα^+CD4^+T细胞比例,2组Tim-3+NK细胞比例。结果:初诊组ITP患者血清IL-37水平高于缓解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初诊组IL-37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组IL-37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组IL-18、IL-17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初诊组的IL-18Rα^+CD4^+T细胞比例比缓解组和对照组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初诊组的Tim-3+NK细胞比例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ITP患者中,血清IL-37水平和IL-18Rα^+CD4^+T细胞比例均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r=-0.58;r=-0.48),与CD4^+T细胞数、NK细胞数呈负相关(r=-0.29;r=-0.28),与CD8+T细胞量呈正相关(r=0.329)。结论:IL-37及其受体可能在ITP患者的CD4+T细胞和NK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IL-37可以成为免疫性血小板患者的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l-37 il-18 il-18Rα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人IL-37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岩 高宇驰 +7 位作者 黎四平 王鑫 陈晨 余诗炎 庄泽岗 张俊爱 陈章权 徐军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6-1349,1354,共5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以鼠抗人IL-37单抗作为捕获抗体,制备的兔抗人IL-37多抗作为检测抗体,HRP标记山羊抗兔Ig G为二抗,重组人IL-37蛋白为标准品,建立检测人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工作...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以鼠抗人IL-37单抗作为捕获抗体,制备的兔抗人IL-37多抗作为检测抗体,HRP标记山羊抗兔Ig G为二抗,重组人IL-37蛋白为标准品,建立检测人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工作条件进行优化,对其灵敏度、线性范围、重复性和对登革热非结构蛋白NS1阳性患者血清IL-37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重组IL-37蛋白为标准品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灵敏度为1.465μg/L,线性范围为1.465~46.875μg/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6%和11.7%。采用此方法对诊断为登革热的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NS1阳性患者IL-3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结论:成功建立了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人血清中IL-37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双抗夹心法 ELISA 登革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炎细胞因子IL-37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琳 罗小波 +1 位作者 李敬 陈谦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8-1724,共7页
IL-1(Interleukin-1)家族在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研究最多的细胞因子之一,包括11种蛋白质,共享一个类似的β-三叶草结构。其中IL-1α,IL-1β,IL-18,IL-33,IL-36α,IL-36β和IL-36γ是促炎性细胞因子,而I... IL-1(Interleukin-1)家族在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研究最多的细胞因子之一,包括11种蛋白质,共享一个类似的β-三叶草结构。其中IL-1α,IL-1β,IL-18,IL-33,IL-36α,IL-36β和IL-36γ是促炎性细胞因子,而IL-1Ra和IL-36Ra是抑炎性细胞因子,通过调节活化NF-κB、AP-1、MAPK等一系列的转录因子,调节炎症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叶草结构 炎症免疫 炎细胞 INTERLEUKIN il-37 炎症反应 细胞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37在大肠杆菌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付前 何素辉 +3 位作者 何玲鸽 林妙芬 王森 陈章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白细胞介素37(IL-37)及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PCR扩增IL-37b成熟肽编码区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Ni2+-NTA琼脂糖凝胶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IL-37为免疫原免疫... 目的原核表达白细胞介素37(IL-37)及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PCR扩增IL-37b成熟肽编码区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Ni2+-NTA琼脂糖凝胶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IL-37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其特异性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原核表达了重组蛋白IL-37b成熟肽,并获得高效价的小鼠抗IL-37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天然的IL-37抗原。结论成功制备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小鼠抗IL-37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 表达 抗体 制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通过调控M-CSF和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铭 任汉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3-1557,共5页
目的:探讨IL-37在抑制骨质疏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7例骨质疏松患者及在本院行骨折手术的81例无骨质疏松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清中IL-37及IL-6的水平。构建IL-37转基因小鼠,将C57... 目的:探讨IL-37在抑制骨质疏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7例骨质疏松患者及在本院行骨折手术的81例无骨质疏松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清中IL-37及IL-6的水平。构建IL-37转基因小鼠,将C57BL/6J小鼠、IL-37转基因小鼠分别设置假手术(Sham)组,手术组(卵巢切除术,OVX组)。8周后,取小鼠血清,检测血清中雌激素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ALP)、血钙和血磷水平;同时取小鼠的双侧股骨、脊柱,病理切片分析股骨组织形态结构,骨密度仪检测脊柱骨密度变化。分离培养各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检测BMSCs的体外增殖能力,M-CSF及IL-6的表达及STAT3的激活。IL-37转染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转染后72 h,ELISA检测上清中M-CSF及IL-6,流式细胞术检测MC3T3-E1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的激活。结果: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6则显著高于对照组;C57BL/6J小鼠、IL-37转基因小鼠OVX组血清中雌激素、血钙和血磷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ALP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IL-37转基因小鼠OVX组血钙和血磷则显著高于C57BL/6J小鼠OVX组(P<0.05)。股骨病理切片及脊柱骨密度结果显示,C57BL/6J小鼠、IL-37转基因小鼠OVX组均出现组织形态结构的破坏和骨密度下降,但IL-37转基因小鼠明显优于C57BL/6J小鼠(P<0.05)。IL-37转基因小鼠OVX组BMSCs增殖能力显著高于C57BL/6J小鼠OVX组,而STAT3的激活和M-CSF的表达则显著低于C57BL/6J小鼠OVX组(P<0.05)。MC3T3-E1细胞转染IL-37后能明显抑制M-CSF及IL-6的表达,而STAT3的激活也明显被抑制,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转染IL-37后能显著抑制MC3T3-E1细胞的凋亡。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37水平显著降低,IL-37可能是通过调控M-CSF及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BMSCs增殖和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骨质疏松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M-CSF il-6 STAT3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增殖及迁移并通过抑制STAT3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煜楠 高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FLS,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和LPS联合(50、100、200)ng/mL IL-37组,用CCK-8法检测RAFLS的增殖...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FLS,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和LPS联合(50、100、200)ng/mL IL-37组,用CCK-8法检测RAFLS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RAFLS的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RAFLS的迁移能力。在筛选出100 ng/mL IL-37处理剂量后,将RAFLS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联合100 ng/mL IL-37处理组以及LPS联合IL-37和STA-21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AFLS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以及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加入IL-37后可以抑制RAFLS的增殖及迁移,促进RAFLS凋亡。BAX及c-caspase-3蛋白水平增加,Bcl2及p-STAT3蛋白水平降低。与LPS联合IL-37组相比,加入STAT3特异性抑制剂STA-21后,BAX及c-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Bcl2及p-STAT3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IL-37抑制RAFLS的增殖及迁移并可通过抑制STAT3通路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白细胞介素37(il-37)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通过调控LINC01554/miR-223-3p轴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森吉 李媛 +1 位作者 李振 王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07-1613,共7页
目的:探讨IL-37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33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LINC01554和miR-223-3p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卵巢癌组织LINC01554和miR-223-3p表达的相关性。体外培养卵巢癌... 目的:探讨IL-37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33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LINC01554和miR-223-3p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卵巢癌组织LINC01554和miR-223-3p表达的相关性。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Caov-3,经10、50、100 ng/ml IL-37干预后,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RT-qPCR检测细胞LINC01554和miR-223-3p表达。分别转染LINC01554过表达载体、LINC01554小干扰RNA或miR-223-3p模拟物至Caov-3细胞,上述方法观察过表达LINC01554、100 ng/ml IL-37对敲减LINC01554或过表达miR-223-3p的Ca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1554和miR-223-3p的靶向关系。结果:卵巢癌组织中LINC01554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而miR-223-3p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织LINC01554与miR-223-3p表达呈负相关(r=−0.9772,P<0.05)。Caov-3细胞经50、100 ng/ml IL-37干预后,细胞OD值、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数及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50、100 ng/ml IL-37促进Caov-3细胞LINC01554表达(P<0.05),而抑制miR-223-3p表达。过表达LINC01554降低Caov-3细胞OD值、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数及N-cadherin蛋白表达(P<0.05),而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LINC01554可靶向结合miR-223-3p,且过表达LINC01554促进Caov-3细胞miR-223-3p表达。敲减LINC01554或过表达miR-223-3p均可减轻IL-37对Ca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IL-37可能通过调控LINC01554/miR-223-3p轴抑制卵巢癌细胞Caov-3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il-37 LINC01554 miR-223-3p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对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梦媛 杨星九 +1 位作者 徐大模 高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80,共6页
IL-37属IL-1家族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时被命名为IL-1F7,具有5种不同的亚型(IL37a^e)。研究已证实,IL-37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调节固有免疫应答;此外,IL-37对外源性刺激诱导的结肠炎、关节炎、胰腺炎等炎症性... IL-37属IL-1家族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时被命名为IL-1F7,具有5种不同的亚型(IL37a^e)。研究已证实,IL-37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调节固有免疫应答;此外,IL-37对外源性刺激诱导的结肠炎、关节炎、胰腺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总之,IL-37能够在多种炎症相关性疾病中发挥抑制作用,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抑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炎症抑制因子 炎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IL-37b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19
作者 高思 黄安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0-1083,共4页
IL-37是IL-1家族第7个成员(IL-1 family 7,IL-1F7),最初是2000年利用计算机序列分析发现鉴定的一个细胞因子,2010年被Nold等人命名为IL-37。人的IL-37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2],结构与其他IL-1家族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il-37b 基因定位 细胞因子 组织特异性 基因片段 序列分析 SMAD 高度同源性 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调控miR-106b-5p/PTEN抑制肾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鹏 陶维雄 +1 位作者 彭伟 魏世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94-1699,共6页
目的:探讨IL-37对肾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肾细胞癌组织中IL-37mRNA和miR-106b-5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细胞癌组织中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将肾细胞癌细胞786-... 目的:探讨IL-37对肾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肾细胞癌组织中IL-37mRNA和miR-106b-5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细胞癌组织中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将肾细胞癌细胞786-0分为对照组、IL-37(10、50、100 ng/ml)组、anti-miR-NC组、anti-miR-106b-5p组、IL-37+miR-NC组、IL-37+miR-106b-5p组。采用MTT法、平板克隆实验、划痕愈合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786-0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06b-5p与PTEN的靶向关系。结果:肾细胞癌组织中miR-106b-5p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L-37 mRNA和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IL-37(10、50、100 ng/ml)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迁移距离、miR-106b-5p表达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PTE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106b-5p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迁移距离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PTE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IL-37+miR-NC组比较,IL-37+miR-106b-5p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迁移距离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PTE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TEN是miR-106b-5p的靶基因。结论:外源性IL-37可抑制肾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iR-106b-5p/PTEN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肾细胞癌 miR-106b-5p 细胞增殖 迁移 凋亡 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