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RS病毒感染对猪细胞因子IL-2、IL-4和IL-10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洁 郭鑫 +3 位作者 杨汉春 王彬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3-489,共7页
通过构建猪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的缺失cDNA竞争分子,利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的mRNA进行转录水平变化的定量检测,研究PRRS病毒感染对猪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m... 通过构建猪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的缺失cDNA竞争分子,利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的mRNA进行转录水平变化的定量检测,研究PRRS病毒感染对猪细胞因子IL 2、IL 4和IL 10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表明猪Th1型细胞因子IL 2的mRNA转录水平分别在PRRS病毒感染后1d、28d和56d出现3个mRNA转录高峰;而Th2型细胞因子IL 4的mRNA转录水平在病毒感染后56d内,一直处于低水平,而后才逐渐升高;IL 10的mRNA转录水平在病毒感染后6d内,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第6d后才逐渐上升,至42d到达高峰,而后下降,恢复正常。结果显示PRRS病毒感染可导致Th2型细胞因子IL 4和IL 10基因转录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病毒感染 细胞因子 il-2 il-4 il-10mrna转录 影响因素 PCR技术 繁殖器官 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调节IL-10/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2
作者 杨蓉 孙振琴 +1 位作者 谢文娟 杨文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4-1089,1095,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节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DEX低剂量组(DEX-L组,5μg/kg)、DEX中剂量组(DEX-M组,10μ...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节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DEX低剂量组(DEX-L组,5μg/kg)、DEX中剂量组(DEX-M组,10μg/kg)、DEX高剂量组(DEX-H组,20μg/kg)、氨甲蝶呤组(MTX组,0.33 mg/kg)、AS101组(IL-10抑制剂,1.5 mg/kg)、DEX-H^(+)AS101组(20μg/kg+1.5 mg/kg),每组18只。除NC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构建RA模型。第2次免疫24 h后开始给药处理,给药1次/d,持续3周。检测大鼠足肿胀率、关节指数的变化;HE染色检测脾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百分比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IL-10、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T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升高,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IL-10、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DEX-L组、DEX-M组、DEX-H组、MTX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降低,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IL-10、p-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AS101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加剧,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T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升高,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IL-10、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AS101减弱了高剂量DEX对RA大鼠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DEX可能通过激活IL-10/STAT3通路促进RA大鼠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烫伤小鼠巨噬细胞内IL-10mRNA、AP-1的变化及与ERK信号途径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勇 彭代智 +1 位作者 黄文华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 观察伤后不同时相点腹腔巨噬细胞内IL 1 0mRNA、活化蛋白 1 (AP 1 )的变化及给予MEK1/2 特异性阻断剂PD980 59后IL 1 0mRNA的改变 ,以阐明MAPK信号途径中的ERK信号通路是否调控IL 1 0mRNA的生成。方法 以 1 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 目的 观察伤后不同时相点腹腔巨噬细胞内IL 1 0mRNA、活化蛋白 1 (AP 1 )的变化及给予MEK1/2 特异性阻断剂PD980 59后IL 1 0mRNA的改变 ,以阐明MAPK信号途径中的ERK信号通路是否调控IL 1 0mRNA的生成。方法 以 1 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小鼠为模型 ,收集腹腔巨噬细胞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AP 1的活性 ,反转录PCR测IL 1 0mRNA的表达。结果 烧伤后巨噬细胞内IL 1 0mRNA的表达呈降低趋势 ,伤后 1 2h最低。AP 1于伤后被激活 ,伤后 6h活性最强。与单纯烫伤相比 ,PD980 59组的IL 1 0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严重烧伤后巨噬细胞内MAPK信号途径被激活 ,其中IL 1 0mRNA的表达不受ERK信号通路调控 ,可能受P38、JNK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巨噬细胞 活化蛋白-1 il-10 mrna ERK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注射大鼠肺组织TNF-α、IL-10和c-JunmRNA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洪新 毛宝龄 钱桂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33-113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TNFΑ il-10 C-JUN mrna 地塞米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IL-1βDTNFαmRNA转录水平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英 李修义 +2 位作者 孙义敏 牟颖 刘树铮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对荷瘤机体巨噬细胞(Mφ)内白细胞介素I(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右后肢腓肠肌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做为实验动物模型,在荷瘤后10d给予75mGyX射线全...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对荷瘤机体巨噬细胞(Mφ)内白细胞介素I(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右后肢腓肠肌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做为实验动物模型,在荷瘤后10d给予75mGyX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后18h冲洗腹腔,用贴壁法分离MФ,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Ф内IL—1β和TNFa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用病理图像密度扫描仪测定的平均密度值(MA)表示。结果:照射组小鼠的MФ内阳性颗粒数明显增多,染色加深;照射组IL—1β和TNFα阳性颗粒的MA值分别为:0.285士0.005、0.272士0·012,假照组分别为:0.216土0.015、0.204士0.005,二者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LDR可明显增高荷瘤小鼠MФ的IL—1β和TNFαmRNA转录水平,促进二者的直接抑瘤和免疫调节效应,从而增强了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巨噬细胞 il- TNF mrna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和IL-10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清道夫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文利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 探讨感染过程中内毒素促使肺泡巨噬细胞由免疫防御细胞转化为致炎效应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肺泡巨噬细胞 ,施加IL 6和IL 10刺激 ,应用RT PCR方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 (S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基... 目的 探讨感染过程中内毒素促使肺泡巨噬细胞由免疫防御细胞转化为致炎效应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肺泡巨噬细胞 ,施加IL 6和IL 10刺激 ,应用RT PCR方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 (S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基因转录水平 ,IL 6对CD14表达呈时间 剂量依赖性上调 ,对SR的表达呈进行性下调 ;IL 10对SR表达呈时间 剂量依赖性上调 ,下调CD14表达。结论 促炎因子IL 6对肺泡巨噬细胞SR表达下调及CD14表达上调可能是感染过程中内毒素促使肺泡巨噬细胞由免疫防御转化为致炎效应细胞的机制之一 ,抗炎因子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il-10 小鼠 肺泡巨噬细胞 CD14 清道夫受体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7
作者 祝丽琼 陈慧 +5 位作者 刘梅兰 陈颖 王瞾华 魏菁 苏芳 张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有URSA病史的稽留流产患者、有URSA病史未孕患者各50例;以正常早孕者及正常...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有URSA病史的稽留流产患者、有URSA病史未孕患者各50例;以正常早孕者及正常未孕者各25例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Foxp3 mRNA表达;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表达。结果正常早孕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正常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URSA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正常早孕者明显下降;正常早孕者Foxp3 mRNA水平较正常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者Foxp3 mRNA水平较URSA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患者Foxp3 mRNA水平较正常早孕者下降;URSA稽留流产患者TGF-β及IL-10水平均较正常早孕者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及功能下降可能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调节性T细胞 叉状头转录因子 TGF-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小鼠核转录因子AP-1活性及IL-2表达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罗艳 梁华平 +2 位作者 胡承香 徐祥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 2活性 ;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 2mRNA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AP 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创伤后IL 2活性、IL 2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受抑的程度在创伤后 4d更为明显。创伤后脾细胞AP 1的DNA结合活性亦逐渐下降 ,至伤后 4d时下降最明显 ,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9%。这与创伤后脾细胞IL 2的活性和IL 2mRNA的降低相一致。结论 创伤后脾细胞IL 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核转录因子AP 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导致 ,表明AP 1参与介导了创伤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il-2 mrna AP-1 转录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IFN-γ和IL-10的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毅 罗健东 +2 位作者 张根水 张贵平 张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3-1114,共2页
关键词 马齿苋 IFN-Γ il-10 结肠炎 酶联免疫吸附法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IL-2表达受抑与核转录因子NFAT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艳 梁华平 +3 位作者 徐祥 胡承香 耿波 王正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5,共4页
为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 (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 cells,NFAT)的DNA结合活性变化和IL 2表达受抑间的关系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12h及 1、4、7、10、14天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 为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 (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 cells,NFAT)的DNA结合活性变化和IL 2表达受抑间的关系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12h及 1、4、7、10、14天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 2活性 ;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 2mRNA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NFAT的DNA结合活性。结果显示 ,创伤后脾细胞NFAT的DNA结合活性逐渐下降 ,至伤后 4天时下降最明显 ,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1%。这与创伤后IL 2活性和IL 2mRNA的降低相一致。结果表明 ,创伤后IL 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NFAT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致。这对于阐明创伤后IL 2受抑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白细胞介素2 il-2mrna NFAT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长华 胡大一 +2 位作者 汤楚中 吴明营 梅运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含量,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 1β和TNF- 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有显著的纤维化,而且心房肌细胞IL- 1β和TNF -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 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il-6 右心耳 心房颤动患者 表达的研究 素-1β(il-1β)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na表达 心房组织 慢性心房颤动 风湿性瓣膜病 窦性心律 免疫组织化学 慢性房颤 检查评价 房颤患者 GAPDH RNA含量 纤维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M-1通过IL-2/STAT-5通路调节Ⅰ型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宁 王一晗 +3 位作者 姜朋涛 吕明华 胡志芳 徐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88-1295,共8页
目的探讨DNAM-1对Ⅰ型调节性T细胞(Tr1细胞)活化、增殖和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anti-CD3/CD28激活小鼠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静息和激活状态下CD4+T细胞和Tr1细胞DNAM-1分子表达变化;分离DNAM-1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 目的探讨DNAM-1对Ⅰ型调节性T细胞(Tr1细胞)活化、增殖和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anti-CD3/CD28激活小鼠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静息和激活状态下CD4+T细胞和Tr1细胞DNAM-1分子表达变化;分离DNAM-1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脾脏初始CD4+T细胞并体外诱导Tr1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25和CD69活化分子表达水平,CFSE标记后检测增殖能力,IL-2刺激前后检测KO小鼠Tr1细胞分泌IL-10和转录激活蛋白(p-STAT5)水平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静息状态下相比较,激活状态的CD4+T细胞和Tr1细胞表达DNAM-1分子均增高(P<0.05);敲除DNAM-1不影响小鼠脾脏Tr1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但KO小鼠Tr1细胞表达细胞激活分子CD25和CD69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T小鼠比较,KO小鼠诱导型Tr1细胞体外增殖能力降低(P<0.05);与WT组Tr1细胞比较,KO小鼠Tr1细胞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降低(P<0.05),给予IL-2刺激后仍无法逆转,表达Il-10 mRNA和Gzmb mRNA水平降低(P<0.05);给予不同剂量IL-2刺激Tr1细胞后,KO小鼠Tr1细胞表达p-STAT5水平相比较WT组均降低(P<0.05)。结论DNAM-1参与Tr1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并通过IL-2/STAT5信号通路影响Tr1细胞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M-1 Ⅰ型调节性T细胞 il-2 转录激活蛋白-5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导致SPF鸡跗关节细胞因子转录上调
13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70-70,共1页
广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禽呼肠孤病毒标准强毒株S1133经足垫注射感染7日龄SPF鸡,在感染后1、7、14、21、28、35d分别采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只SPF鸡跗关节,并测定IL-1β、IL-6、IL-17、IFN-γ和TNF-α基因的相对转录动态,初步探讨ARV感... 广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禽呼肠孤病毒标准强毒株S1133经足垫注射感染7日龄SPF鸡,在感染后1、7、14、21、28、35d分别采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只SPF鸡跗关节,并测定IL-1β、IL-6、IL-17、IFN-γ和TNF-α基因的相对转录动态,初步探讨ARV感染对鸡跗关节中上述细胞因子mRNA转录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感染 mrna转录 禽呼肠孤病毒 SPF鸡 细胞因子 跗关节 il-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液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TLR4/NF-κB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电针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郭晓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270,共8页
目的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液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TLR4/NF-κB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TLR4单克隆抗体(TLR4mAb)组、LY294002组和T... 目的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液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TLR4/NF-κB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TLR4单克隆抗体(TLR4mAb)组、LY294002组和TLR4mAb-LY294002联合治疗(T&L)组。以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电针组造模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穴治疗,TLR4mAb组给予TLR4mAb腹腔注射,LY294002组则予LY294002注射液腹腔注射,T&L组则同时给与上述TLR4mAb和LY294002腹腔注射,共4周,每日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造模4周后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标本,评价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组织学损伤指数(TDI);免疫印迹法测定结肠黏膜磷酸化AKT(P-AKT)和活化NF-κB含量;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LR4mRNA、PI3K mRNA、AKT mRNA、NF-κB mRNA、TNF-αmRNA及IL-1β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TLR4mRNA、PI3K mRNA、P-AKT、活化NF-κB、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和DAI、CMDI及TDI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LR4mAb组TLR4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LY294002组PI3K mRNA、P-AKT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在电针组和T&L组TLR4mRNA、PI3K mRNA及P-AKT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上述变化相对应,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活化NF-κB、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和DAI、CMDI及TDI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电针组和T&L组上述6指标优于TLR4mAb组和LY294002组,活化NF-κB与TNF-αmRNA及IL-1βmRNA表达呈正相关(r1=0.579,P<0.05;r2=0.561,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显著降低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NF-κB活性及TNF-αmRNA、IL-1βmRNA表达,从而减轻结肠组织损害程度,这与其阻断TLR4/NF-κB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溃疡性结肠炎 toll样受体4(TLR4)NF-xB信号通路 PI3K/AKT/NF-xB信号通路 活化核转录因子-KB 肿瘤坏死因子-a mrna il-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正消积胶囊对胃癌组织Foxp3基因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钱祥 张爱琴 +1 位作者 周群琴 吴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养正消积胶囊对胃癌组织Foxp3mRNA、scurfin蛋白及血清Il-10、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皮下注射法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养正消积胶囊组、5FU组、联合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分别用免疫荧光定量、蛋白质印迹、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养正消积胶囊对胃癌组织Foxp3mRNA、scurfin蛋白及血清Il-10、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皮下注射法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养正消积胶囊组、5FU组、联合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分别用免疫荧光定量、蛋白质印迹、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Foxp3mRNA、scurfin蛋白、IL-10、TGF-β1的检测。结果:养正消积胶囊组、联合组Foxp3mRNA、scurfin蛋白、IL-10、TGF-β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能抑制Foxp3mRNA、scurfin蛋白以及IL-10和TGF-β1的表达,逆转肿瘤免疫逃逸,起到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正消积胶囊 胃癌 Foxp3mrna scurfin il-10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