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2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及结构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蓓 李秀红 +1 位作者 张锦程 王志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对比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专项体能测试结果,探究我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与结构。方法:对优秀组(n=7人),普通组(n=25人)进行专项体能测试,使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并构建模型。结果:(1)优秀组体脂百分比、克托莱指... 目的:对比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专项体能测试结果,探究我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与结构。方法:对优秀组(n=7人),普通组(n=25人)进行专项体能测试,使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并构建模型。结果:(1)优秀组体脂百分比、克托莱指数、疲劳指数显著低于普通组(p<0.01),中胚型因子、最大摄氧量持续平台时间、相对峰值无氧功率、肺活量/体重指数显著较高(p<0.01);CSS、bFTP、rFTP、MaxR30min、4×bMaxP30sec、5×400米跑显著较优(p<0.01);(2)准则层序列:跑步素质>身体机能>游泳素质>自行车素质>身体形态>辅助素质;(3)内容层序列:rFTP>3000米跑>相对最大摄氧量>200米跑>相对峰值无氧功率>CSS>400米游>100米游>疲劳指数>bFTP>bMaxP5min>bMaxP30sec>克托莱指数>垂直纵跳>体脂百分比>反臂体前屈>身高臂展指数。结论:(1)女子优秀运动员机体瘦高线性、骨骼肌发达程度较高,呈均衡中胚型体型;长时间高强度持续有氧、无氧供能与做功能力强;各子项专项耐力、速度耐力与反复冲刺能力较优。(2)铁人三项专项体能结构由6项准则层指标、17项内容层指标构成。(3)跑步多项竞速能力是影响竞技表现的决定性指标,机体有氧、无氧供能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游、骑多项竞速能力是有力支撑;充实度与力量素质发挥基础作用;柔韧性与肢体比例是保障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人三项 专项体能 女子运动 奥运距离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体船的运动模型建模和减摇控制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传军 张思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35,共4页
三体船独特的结构使其在多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复杂海况下多自由度耦合运动及片体干扰带来的减摇控制难题,制约其工程应用。本研究构建考虑非线性因素的三体船运动模型,分析片体间距对流体干扰的影响规律。设计“前馈补偿+反馈调节”双... 三体船独特的结构使其在多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复杂海况下多自由度耦合运动及片体干扰带来的减摇控制难题,制约其工程应用。本研究构建考虑非线性因素的三体船运动模型,分析片体间距对流体干扰的影响规律。设计“前馈补偿+反馈调节”双环减摇控制算法,前馈基于ARIMA模型预报波浪干扰,反馈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抑制耦合运动。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横摇、纵摇和垂荡控制性能上优于传统方法,为三体船减摇控制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型 减摇控制 三体船 前馈补偿 波浪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研究———来自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
3
作者 刘德生 苏娜 +3 位作者 刘梓恒 刘世瑾 苏健蛟 周圣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提升竞赛状态焦虑的控制能力、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以及临场运动表现。方法:使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匹兹堡量表和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将人口学变量纳入考虑范围,通过SPSS22.0... 目的:探讨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提升竞赛状态焦虑的控制能力、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以及临场运动表现。方法:使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匹兹堡量表和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将人口学变量纳入考虑范围,通过SPSS22.0对参加2023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72名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利用SPSSAMOS26Graphics构建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21~24岁年龄阶段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水平显著高于18~20岁年龄阶段运动员(P<0.05)和≥25岁年龄阶段运动员(P<0.05),健将运动员的睡眠质量显著低于一级运动员(P<0.05);(2)认知状态焦虑能够正向影响心理应激(β=0.341,P<0.05),躯体状态焦虑能够正向影响心理应激(β=0.401,P<0.05);(3)心理应激可以正向强化竞赛状态焦虑中的认知状态焦虑(β=0.627,P<0.001)和躯体状态焦虑(β=0.735,P<0.001)。结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较为显著,双向作用会形成恶性循环。随着运动员的年龄增大和训练年限增长,心理应激水平呈倒“U”型曲线,逐渐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与竞赛状态焦虑的双向作用也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运动 竞赛状态焦虑 心理应激 双向作用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效应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程茂滕 李旦宜 +2 位作者 邰鹏飞 李兆进 姜付高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6,F0003,共15页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内容的有效载体,是重构当地产业结构、居民生产方式和城乡融合路径的重要实践。通过系统梳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当地居民收入产生影响的政策背景和理论机制,并基于2011—2022年29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运...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内容的有效载体,是重构当地产业结构、居民生产方式和城乡融合路径的重要实践。通过系统梳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当地居民收入产生影响的政策背景和理论机制,并基于2011—2022年29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与当地居民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1)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能够在整体上显著提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显著,西部地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出现抑制作用,同时中心城市大于外围城市效果,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3)机制检验发现,增加就业岗位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均能在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效果不明显。建议:优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链条,提升当地居民就业质量;强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供给水平,构建特色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优势,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双重差分模型 居民收入 机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车流下悬索桥加劲梁纵向运动等效简化模型研究
5
作者 黄国平 胡建华 +2 位作者 华旭刚 封周权 陈政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5,共11页
为研究大跨度悬索桥在随机车流作用下加劲梁纵向运动及纵向累计位移行程简化计算方法,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加劲梁纵向运动特征,将悬挂加劲梁体系等效为单自度(single-degree-of-freedom,SDOF)振动体系,推导了基于SDOF振动体系的移动荷载... 为研究大跨度悬索桥在随机车流作用下加劲梁纵向运动及纵向累计位移行程简化计算方法,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加劲梁纵向运动特征,将悬挂加劲梁体系等效为单自度(single-degree-of-freedom,SDOF)振动体系,推导了基于SDOF振动体系的移动荷载作用下悬索桥加劲梁纵向振动方程和随机车流作用下加劲梁纵向振动方程,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随机车流作用下加劲梁纵向振动响应的方法。以某单跨悬索桥为实例,基于实测车流数据,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生成随机车流样本,将其等效为SDOF体系下随机荷载时程,进行SDOF体系振动方程求解得到纵向响应位移时程,并与基于ANSYS的全桥模型瞬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机车流作用下,加劲梁发生纵向运动并形成巨大累计位移行程,累计位移包括静态位移和动态位移,后者对累计位移贡献更大;与有限元瞬态动力分析相比,基于简化SDOF体系获得的位移响应结果中除累计位移差别稍大(约13%~19%)外,其幅值和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均差别很小(小于5%),简化振动模型能反映随机车流下加劲梁纵向运动特征规律,所提计算方法可极大地简化随机车流作用下加劲梁纵向运动分析,可用于结构设计阶段随机车流作用下加劲梁纵向运动评估及振动控制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车流 悬索桥 加劲梁 纵向运动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概率模型的去噪预测网络预测人体运动
6
作者 王婷玉 谢文军 +2 位作者 王冬 李琳 刘晓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3-891,共9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人体运动预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目前单一阶段方法在预测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上仍存在改进空间,而采用多阶段方式则导致难以端到端预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概率模型的去噪预测网络,旨在以端到端的方式去... 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人体运动预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目前单一阶段方法在预测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上仍存在改进空间,而采用多阶段方式则导致难以端到端预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概率模型的去噪预测网络,旨在以端到端的方式去预测出准确多样的人体运动.其中提出了一个基于Transformer的模块,包含一个无softmax的修正线性自注意力,提升了人体运动预测的准确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DPM-Solver++的扩散模型采样策略,预测出更加连续和多样性的人体运动姿态序列,并将预测出同一质量人体运动姿态序列的采样时间缩减至一半以下.最后,将本文方法在两个标准数据集Human3.6M和HumanEva-I上进行充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优于最先进的单一阶段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预测 扩散概率模型 去噪预测网络 修正线性自注意力 DPM-Sol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ST模型的运动休闲小镇高质量发展策略--以商洛市北宽坪运动休闲小镇为例
7
作者 张迪 郭萌 王怡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特色小镇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PEST模型对陕西省商洛市北宽坪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环境进行全面剖析,发现该小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融合... 特色小镇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PEST模型对陕西省商洛市北宽坪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环境进行全面剖析,发现该小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特色不突出、集群效应低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包括突出小镇特色主题定位、引入挑战性活动项目、扩展旅游业态产品体系以及强化参与性体验氛围等,旨在推动运动休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为新时期运动休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休闲小镇 PEST模型 高质量发展 策略 北宽坪运动休闲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震源模型的西藏定日M_(S)6.8地震强地面运动模拟研究
8
作者 尹晓菲 强生银 +5 位作者 张伟 邵志刚 王武星 袁小祥 李永生 刘浩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7-916,共20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此次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内部的正断型地震,该区域发育一系列近SN向的正断裂及其限定的构造裂谷,未来仍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文中基于InSAR同震变形数据、远震数据联...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此次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内部的正断型地震,该区域发育一系列近SN向的正断裂及其限定的构造裂谷,未来仍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文中基于InSAR同震变形数据、远震数据联合反演及基于InSAR同震变形数据、远震数据和强震数据联合反演获得的2种震源模型,采用三维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定日M_(S)6.8地震的强地面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2种震源模型模拟计算的速度时程同强震动观测记录能够较好吻合,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受震源NNE向单侧破裂过程的影响,破裂前方(NNE向)模拟计算的峰值地表速度(PGV)明显高于破裂后方(SSW向),体现了此次地震的破裂方向性效应;3)断层与地表交线两侧的PGV分布差异揭示了定日M_(S)6.8地震存在显著的断层上盘效应,2种震源模型模拟计算的断层上盘地表垂向位移分别达2.0m和2.1m,与定日地震科考团队野外地质调查的同震垂直位错基本一致;4)利用2种震源模型模拟计算的本次地震的最大烈度均为Ⅸ度,高烈度区主要沿NNE向展布,理论烈度与野外调查的地震烈度分布基本符合,然而二者在定日县以北到昂仁县西南、岗巴县中南部的2个区域范围存在差异,模型2的烈度分布与野外调查的烈度较为接近。建议在进行强地面运动模拟时,应选择联合多种数据(如远震、强震、 InSAR、 GPS等)反演获得的震源模型,这将有利于获得更精确的地震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M_(S)6.8地震 强地面运动模拟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 震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科院校不同生源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胜任力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琦 王苗苗 +1 位作者 张纳森 赵良渊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体育理科生和普通理科生两类不同生源的运动康复专业胜任力差异,为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对比某医科院校2015—2018级与2019—2023级两类不同生源的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胜任力。采用... 目的本文通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体育理科生和普通理科生两类不同生源的运动康复专业胜任力差异,为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对比某医科院校2015—2018级与2019—2023级两类不同生源的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胜任力。采用《运动康复本科生胜任能力调查问卷》收集胜任力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体育理科生和普通理科生两类人群的模型拟合度均符合要求。专业知识与技能维度中体育学基础知识因素负荷值体育理科生高于普通理科生;医学基础知识则相反。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维度中基本的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两个因素负荷值体育理科生大于普通理科生;科研能力及临床合作能力两个因素则相反。结论各院校应根据不同生源适当调整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胜任力比较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经验预测模型
10
作者 黄瑞健 冯文凯 +4 位作者 李双权 柳侃 唐雪峰 郭朝旭 易小宇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67,共13页
降雨诱发的群发浅层土质滑坡具有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等特点,构建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对滑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平县“5·27”群发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无人机三维模型和野外调查,获... 降雨诱发的群发浅层土质滑坡具有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等特点,构建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对滑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平县“5·27”群发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无人机三维模型和野外调查,获取了131个滑坡特征数据。根据剪出口位置和地形特征,将滑坡分为坡脚剪出型、坡中剪出型和切坡剪出型,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3类滑坡运动距离的最优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滑源区高差是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最优预测模型残差平方和较小,调整R^(2)值大于0.9,显示出较高的可信度和精度。模型验证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坡脚剪出型、坡中剪出型和切坡剪出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5.6%、13.5%和12.4%。建立的基于统计分析的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预测模型为类似地区的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尽管该模型在不同类型的滑坡中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但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特定区域,在其他地区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增加样本量和影响因子,进一步完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浅层土质滑坡 运动距离 相关性分析 逐步非线性回归 降雨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分数Brown运动驱动的EGARCH模型
11
作者 王玮莹 韩月才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针对传统EGARCH模型难以捕捉长记忆性的问题,通过引入分数Brown运动提出一个fBm-EGARCH模型,给出模型的二阶矩、四阶矩及协方差函数性质,并理论证明其长期记忆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准确捕捉短期波动,还能反映长期记忆性,从... 针对传统EGARCH模型难以捕捉长记忆性的问题,通过引入分数Brown运动提出一个fBm-EGARCH模型,给出模型的二阶矩、四阶矩及协方差函数性质,并理论证明其长期记忆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准确捕捉短期波动,还能反映长期记忆性,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ARCH模型 分数Brown运动 长期记忆性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片机运动控制平台模型参数辨识应用
12
作者 张翔 花国祥 +3 位作者 朱友为 钱承山 陈怀荣 梁伟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6,31,共5页
装片机运动控制平台主要采用二自由度的PID控制策略,其控制性能依赖于平台模型精度,但平台模型存在参数不确定问题,导致PID控制参数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人工调参,难以保证控制指标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和实际平台测... 装片机运动控制平台主要采用二自由度的PID控制策略,其控制性能依赖于平台模型精度,但平台模型存在参数不确定问题,导致PID控制参数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人工调参,难以保证控制指标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和实际平台测试数据相结合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辨识后的模型参数。与实际平台阶跃测试数据比较,在大位移(高于50 mm)下,未优化的辨识模型动态响应误差达到31.83%,稳态误差达到28.64%,而优化后的辨识模型动态响应误差不超过3.66%,稳态误差不高于1.2%。故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显著提高了模型的辨识精度,为后续的高性能二自由度PID控制器设计奠定了基础,对基于模型的其他类型运动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片机 运动控制平台 机理模型 参数辨识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假人模型的运动文胸减振效果研究
13
作者 吴明洁 孙光武 +2 位作者 陈晓娜 曾恋 董海宇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穿戴运动文胸可减少乳房位移,缓解乳房疼痛并保护乳房。已有研究证明文胸的不同部件具有不同的减振机理。为了能有效控制由个体差异和实验动作等因素引起的实验结果不稳定性,进一步探究运动文胸各部件的减振机制,文章首先自主制备了30... 穿戴运动文胸可减少乳房位移,缓解乳房疼痛并保护乳房。已有研究证明文胸的不同部件具有不同的减振机理。为了能有效控制由个体差异和实验动作等因素引起的实验结果不稳定性,进一步探究运动文胸各部件的减振机制,文章首先自主制备了30件运动文胸,然后使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运动假人模型替代真人实验,并对受试者进行了统一,最后通过动作捕捉设备监测运动假人穿戴不同运动文胸时的减振效果。采集5个不同位置处的乳房位移,评估其竖直方向的位移数据。通过系统地研究各部件的减振机制,为运动文胸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建议。结果表明,在生产商制作和消费者选择运动文胸时,罩杯建议选用弹性模量较大的材料和高度较高的罩杯,肩带建议选用弹性模量较大的材料和长度较短的肩带,底围建议选择涤纶材料和围度较小的底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文胸 3D打印假人模型 罩杯 肩带 底围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平衡模型的4分钟低量高强度间歇运动能量代谢特征分析
14
作者 杨俊超 卢智慧 +2 位作者 李祥鑫 赵雪原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8-364,共7页
目的:探索基于W’平衡(W’balance,W’BAL)模型制定的低量高强度间歇运动(low-volume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LV-HIIT)的能量代谢特征,以评价LV-HIIT是否实现机体无氧和有氧能量供应系统的最大激活。方法:本研究招募28名国... 目的:探索基于W’平衡(W’balance,W’BAL)模型制定的低量高强度间歇运动(low-volume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LV-HIIT)的能量代谢特征,以评价LV-HIIT是否实现机体无氧和有氧能量供应系统的最大激活。方法:本研究招募28名国家级运动员(年龄20±1岁,身高174±9 cm,体重65.1±9.4 kg)进行递增负荷测试,随后根据该测试结果进行6次恒定负荷力竭运动测试,以及5次低于临界功率(critical power,CP)强度的恒定负荷持续运动测试,在确定最大摄氧量(VO_(2max))、最大累积氧亏(maximal accumulated oxygen deficit,MAOD)、CP和无氧储备量(W prime,W’)之后,随机进行3次LVHIIT。3种LV-HIIT总运动时间均为4 min,每组组间均完全静止休息10 s,每组运动时间为10 s(HIIT_(10/10))、20 s(HIIT_(20/10))和30 s(HIIT_(30/10)),每组运动强度则根据W’BAL模型确定,并计算累积氧亏(accumulated oxygen deficit,AOD)、净累积氧亏(net accumulated oxygen deficit,NAOD)指标。结果:HIIT_(10/10)、HIIT_(20/10)和HIIT_(30/10)最后10秒的平均摄氧量(oxygen uptake,VO2)可以达到77%、88%和89%VO_(2max)(P<0.05),HIIT_(10/10)的最后10秒内平均VO2低于HIIT_(20/10)和HIIT_(30/10)(P<0.05);但HIIT_(20/10)和HIIT_(30/10)的最后10秒内平均VO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IIT_(10/10)、HIIT_(20/10)和HIIT_(30/10)的AOD与个体MAOD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3种LV-HIIT的NAOD均低于MAOD(P<0.05),其中HIIT_(10/10)的NAOD低于HIIT_(20/10)和HIIT_(30/10),HIIT_(20/10)和HIIT_(30/10)的NAO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W’BAL模型设定的HIIT_(20/10)和HIIT_(30/10)实现了有氧与无氧供能系统的高度激活,虽然W’BAL模型具有为LV-HIIT设定运动强度的潜力,但是未来仍需建立适用于特定群体的W’恢复率和适合间歇性运动的CP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平衡模型 临界功率 低量高强度间歇运动 最大摄氧量 最大累积氧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专长科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模型建构
15
作者 漆昌柱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8,共5页
运动专长是运动心理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并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运动专长科学。建构运动专长科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模型,不仅具有了实证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丰富和发展运动专长研究的迫切需要。运动专长的界定是建构运动专长科学概念... 运动专长是运动心理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并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运动专长科学。建构运动专长科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模型,不仅具有了实证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丰富和发展运动专长研究的迫切需要。运动专长的界定是建构运动专长科学概念体系和理论模型的基石,运动认知技能、基础认知能力和具身认知等3种认知能力或技能是运动专长的核心要素,构成了运动专长理论模型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运动专长 运动专长科学 概念体系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多相流模型的海底滑坡运动演化过程模拟应用
16
作者 颜鹏 戴自立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2,共10页
海底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海洋工程危害巨大,同时海底滑坡引发的次生灾害也会对沿海地区造成威胁,因此对海底滑坡的运动过程展开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运用Comsol多相流数值仿真软件系统建立了海底滑坡多相流数值模型,同时选用Her... 海底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海洋工程危害巨大,同时海底滑坡引发的次生灾害也会对沿海地区造成威胁,因此对海底滑坡的运动过程展开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运用Comsol多相流数值仿真软件系统建立了海底滑坡多相流数值模型,同时选用Herschel-Bulkley-Papanastasiou(HBP)黏性流体模型模拟滑坡体,采用经典牛顿流体模型模拟周围水体。为了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将数值模型结果与文献中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所建立的Comsol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数据吻合,说明该模型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可以用于海底滑坡研究及预测。同时为了进一步展开对海底滑坡的研究分析,本文对朱家尖海底滑坡进行模拟,预测了滑坡体前缘速度以及滑移距离。本研究可以为海底滑坡预测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滑坡 多相流 运动演化 Comso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引导的多模型融合运动物体检测方法
17
作者 苗洋 牛雪梅 沈晔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9-206,共8页
为了解决现有运动物体检测方法在退化以及透视场景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引导的多模型融合运动物体检测方法。针对实际运动物体检测中运动数量未知的问题,采用轮廓系数估计运动数量。在传统多模型融合的基础上引入几何约束,... 为了解决现有运动物体检测方法在退化以及透视场景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引导的多模型融合运动物体检测方法。针对实际运动物体检测中运动数量未知的问题,采用轮廓系数估计运动数量。在传统多模型融合的基础上引入几何约束,以增强多模型间融合的一致性;进一步利用语义信息引导几何约束的生成,降低几何约束下模型融合的错误率,提高多模型的融合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多模型方法,文中所提方法在平均分类误差上降低了13.5%。对于运动物体数量的估计正确率提高了11.1%,在复杂环境中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物体检测 模型融合 语义引导 轮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在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陈豪倩 朱霞 +1 位作者 席明霞 肖芬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MTM)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在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入住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的114例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MTM)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在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入住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的114例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58例接受常规干预,干预组56例在接受常规干预的同时接受基于MTM的肺癌PICC置管患者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第1个月、干预第3个月、随访第3个月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以及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栓、置管侧肢体水肿、导管移位以及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第1个月、第1个月、随访第1个月干预组患者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及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及置管侧肢体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基于MTM的肺癌PICC置管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能有效提高并维持患者带管期间运动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ICC 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 上肢抗阻运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物理模型试验的软土滑坡运动特性预测研究
19
作者 周书东 丁其乐 +3 位作者 王奕仁 张彤炜 张益 王凤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248,共10页
【目的】软土滑坡因其复杂的塑性变形和流变特性,破坏机理不同于硬质岩土中的普通滑坡,传统的滑坡研究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其运动特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方法】为量化评估软土滑坡的运动特性,采用软土的黏塑性流体假设,利用理想黏塑... 【目的】软土滑坡因其复杂的塑性变形和流变特性,破坏机理不同于硬质岩土中的普通滑坡,传统的滑坡研究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其运动特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方法】为量化评估软土滑坡的运动特性,采用软土的黏塑性流体假设,利用理想黏塑性材料Carbopol作为试验材料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并选取滑坡到达指定距离的厚度和速度作为代表性参数,通过随机森林算法训练试验数据构建预测模型。【结果】结果显示:厚度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41和0.923,速度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6和0.917;厚度和速度残差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0.02,0.02)和(-0.1,0.075),且呈正态分布。此外,自变量重要性分析显示屈服应力为对模型影响最大的输入变量,其重要程度特征值为0.35。【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在处理软土滑坡动力学的高维度数据和复杂非线性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可为软土滑坡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滑坡 随机森林算法 黏塑性流体 预测模型 CARBOPOL 运动特性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模型的水上飞机运动极短期预报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20
作者 周润松 武爱华 +1 位作者 张伟 宫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859-7865,共7页
水上飞机运动极短期预报可以提供未来数秒的摇荡运动姿态,对确保大风浪条件下的起飞与降落阶段的安全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相关水上飞机运动极短期预报方法研究,但是对不同方法适用性差异分析的研究较少。针对该情况,以NACA TN 2929飞... 水上飞机运动极短期预报可以提供未来数秒的摇荡运动姿态,对确保大风浪条件下的起飞与降落阶段的安全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相关水上飞机运动极短期预报方法研究,但是对不同方法适用性差异分析的研究较少。针对该情况,以NACA TN 2929飞机为例,基于势流理论计算其在典型工况下三自由度运动仿真数据,通过构建AR(auto regressive)、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和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三种典型运动极短期预报模型,对比三种模型在不同预报条件下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与AR模型相比,以LSTM、TCN为代表的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报时长较长时具有更好的预报精度,可较好地实现对水上飞机的垂荡、横摇和纵摇运动十秒级的准确预报,为水上飞机运动预报算法的选取提供较好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飞机运动极短期预报 自回归模型 长短期记忆网络 时间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