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自适应调整最小竞争窗口最大化IEEE 802.11 DCF的饱和吞吐量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云 陈前斌 +1 位作者 隆克平 吴诗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30-1934,共5页
最大化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对充分利用无线局域网宝贵的带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与最小竞争窗口、最大回退等级、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根据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计算最小竞... 最大化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对充分利用无线局域网宝贵的带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与最小竞争窗口、最大回退等级、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根据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计算最小竞争窗口的最佳值的简单公式。给出了估计竞争信道的节点数并据此动态调整最小竞争窗口的最佳值的自适应算法。同时,该文对估计竞争节点数的算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最小竞争窗口最佳值的公式的准确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比较了改进后的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与原802.11DCF的饱和吞吐量的大小。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公式、算法是准确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无线局域网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饱和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 DCF协议性能分析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钟萍 施海彬 +2 位作者 庄玉祥 石江宏 陈辉煌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Markov链模型用于分析IEEE 802.11 DCF协议.该模型不仅考虑实际应用中饱和业务量和非饱和业务量的情况,而且考虑DCF协议的退避计时器的冻结状态和有限的重传次数.通过对该Markov链模型稳定状态的求解并结合M/M/1/K...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Markov链模型用于分析IEEE 802.11 DCF协议.该模型不仅考虑实际应用中饱和业务量和非饱和业务量的情况,而且考虑DCF协议的退避计时器的冻结状态和有限的重传次数.通过对该Markov链模型稳定状态的求解并结合M/M/1/K排队模型,导出了DCF系统性能的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精确地预测广义IEEE 802.11 DCF协议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 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MARKOV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DCF中基于能耗最小的RTS门限自适应调整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严少虎 卓永宁 +1 位作者 吴诗其 郭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83-1987,共5页
该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IEEE 802.11网络中,终端采用分布式协调功能(DCF)方式发送一个数据包消耗的平均能量。研究发现,存在一个使终端发送的平均能耗最小的最佳RTS门限,它与终端的平均重传次数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个RT... 该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IEEE 802.11网络中,终端采用分布式协调功能(DCF)方式发送一个数据包消耗的平均能量。研究发现,存在一个使终端发送的平均能耗最小的最佳RTS门限,它与终端的平均重传次数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个RTS门限调整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使终端根据网络环境自适应地调整RTS门限到最佳值,从而减少发送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RTS门限 自适应调整算法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 DCF中带优先级的退避算法 被引量:6
4
作者 严少虎 卓永宁 +1 位作者 吴诗其 郭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15-1319,共5页
该文针对IEEE802.11DCF提出一个带优先级的退避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网络中的节点在侦听信道的同时,搜集其他节点发送数据的统计信息,并在本地维护一个关于节点已发送数据量的统计表。当节点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将根据表巾的统计数据以... 该文针对IEEE802.11DCF提出一个带优先级的退避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网络中的节点在侦听信道的同时,搜集其他节点发送数据的统计信息,并在本地维护一个关于节点已发送数据量的统计表。当节点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将根据表巾的统计数据以及本节点的优先级来计算竞争窗口。计算机仿真证明,该算法能很好地完成网络的信道容量在不同优先级的节点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同时还可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避算法 优先级 ieee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 DCF协议的非同步退避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其林 陆阳 +1 位作者 倪璞 葛伦跃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6,共8页
在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的单跳无线局域网环境中,数据包冲突会在网络节点间产生非同步退避现象.以固定长度的物理层时隙为状态转换的单位时间,考虑节点冻结期经历的状态,提出一个新的三维马尔可夫链模型以分析非同步退避... 在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的单跳无线局域网环境中,数据包冲突会在网络节点间产生非同步退避现象.以固定长度的物理层时隙为状态转换的单位时间,考虑节点冻结期经历的状态,提出一个新的三维马尔可夫链模型以分析非同步退避现象对协议吞吐量的影响.由该分析模型得出的结果在IEEE 802.11 DCF协议的两种数据包传输机制下都表现出与仿真结果较好的一致性,并且随着网络节点数增加,与已有参考模型相比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 DCF发送过程的能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少虎 卓永宁 +1 位作者 吴诗其 郭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07-1113,共7页
该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网络处于饱和状态时,终端采用DCF的基本方式和RTS/CTS方式发送一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包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进而,得到数据包载荷长度在给定的区间上服从一定的分布条件下,RTS门限和终端发送一个数据包所需消耗能量的平... 该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网络处于饱和状态时,终端采用DCF的基本方式和RTS/CTS方式发送一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包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进而,得到数据包载荷长度在给定的区间上服从一定的分布条件下,RTS门限和终端发送一个数据包所需消耗能量的平均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一个使终端发送的平均能耗最小的最佳RTS门限,给出了最佳RTS门限的求解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调功能 RTS门限 能量消耗 ieee 80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用最大化的IEEE 802.11 DCF性能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鹏 邹向毅 +1 位作者 赵力强 张海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27-3030,共4页
针对802.11DCF在系统负载较大时不能有效利用带宽资源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效用函数的DCF优化机制(U-DCF)。通过设置站点吞吐量的对数效用函数,将带宽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建模为系统效用最大化问题;应用最优化理论将此系统问题等效为... 针对802.11DCF在系统负载较大时不能有效利用带宽资源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效用函数的DCF优化机制(U-DCF)。通过设置站点吞吐量的对数效用函数,将带宽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建模为系统效用最大化问题;应用最优化理论将此系统问题等效为可分布式求解的用户问题,即各站点只须独立选择最大化其净效用的竞争参数(CWmin),则系统整体效用也获得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DCF相比,U-DCF通过预估系统的当前平均分组长度和竞争站点数来调整竞争参数CWmin,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饱和吞吐量,减小分组发送时延和丢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媒体访问控制 ieee 802.11 dcf 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DCF的不公平性及改进方法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黎宁 辛慧斌 +1 位作者 王志明 陈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27-129,133,共4页
首先介绍了几种关于公平性的定义,讨论了IEEE802.11标准中定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产生不公平性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对当前已提出的各种主要的IEEE802.11公平性改进方法作了系统地介绍和评述,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 首先介绍了几种关于公平性的定义,讨论了IEEE802.11标准中定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产生不公平性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对当前已提出的各种主要的IEEE802.11公平性改进方法作了系统地介绍和评述,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公平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长程公平性 短程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的DCF机制媒介接入延时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本亮 王厚军 +2 位作者 师奕兵 李力 闫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02-2204,共3页
在改进的马尔可夫模型的基础上引入Z变换,分析了802.11的DCF机制MAC延时性能,研究了从非饱和到饱和信道状态的延时性能。通过MATLAB数值分析和OPENT 10.0网络仿真,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MAC延时分析能够与网络仿真的MAC延时很好地吻合,验... 在改进的马尔可夫模型的基础上引入Z变换,分析了802.11的DCF机制MAC延时性能,研究了从非饱和到饱和信道状态的延时性能。通过MATLAB数值分析和OPENT 10.0网络仿真,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MAC延时分析能够与网络仿真的MAC延时很好地吻合,验证了分析模型在预测媒介接入延时方面的有效性,为无线分布式系统的进一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调功能 马尔可夫模型 媒介访问控制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环境下IEEE802.11DCF的性能仿真及算法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晓慧 林孝康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5,96,共4页
在对噪声环境下IEEE802.11DCF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无线噪声环境的DCF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接收端反馈消息来区分因冲突和误码产生的数据包传输失败,并在发送端针对不同的传输失败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退避算法。仿... 在对噪声环境下IEEE802.11DCF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无线噪声环境的DCF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接收端反馈消息来区分因冲突和误码产生的数据包传输失败,并在发送端针对不同的传输失败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退避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性能优于DCF,饱和吞吐量比DCF最多能够提高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dcf 信道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 DCF在捕获效应下的饱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保国 缪学宁 +1 位作者 彭开志 王耀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4-829,共6页
研究了捕获效应对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饱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捕获概率的推导以及信道状态与节点状态同步变化的证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隙分析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分析了IEEE802.11DCF在捕获效应下的... 研究了捕获效应对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饱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捕获概率的推导以及信道状态与节点状态同步变化的证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隙分析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分析了IEEE802.11DCF在捕获效应下的饱和性能,导出了其归一化饱和吞吐量和平均接入时延的闭合表达式,并对饱和状态与平均接入时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时隙分析模型可有效提高IEEE802.11DCF机制的饱和性能的理论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获效应 分布式协调功能 时隙分析模型 归一化饱和吞吐量 平均接入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中MAC子层DCF&PCF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旭龙 彭宇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6-1099,共4页
无线局域网络(WLAN)以其无可比拟的接入优点迅速得到普及,其传输性能好坏也成为关注的焦点。现在无线局域网络在通信过程中通常选用802.11中MAC子层的DCF&PCF两种工作模式进行,但二者在选择中其传输性能还存在一些差别。在对IEEE802... 无线局域网络(WLAN)以其无可比拟的接入优点迅速得到普及,其传输性能好坏也成为关注的焦点。现在无线局域网络在通信过程中通常选用802.11中MAC子层的DCF&PCF两种工作模式进行,但二者在选择中其传输性能还存在一些差别。在对IEEE802.11中DCF&PCF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以网络负载、接入延时、尝试重传的包数和吞吐量为权衡指标,进行网络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这为进一步分析和选择无线局域网络接入模式打下了基础,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媒体接入控制 分布式协调功能 集中时协调功能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理想信道IEEE802.11DCF性能分析模型
13
作者 陈高明 张晓敏 薛俊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7-110,共4页
为了提高分析的精确性,考虑发送成功的站点可能连续发送和重传次数限制的影响,给出了分析非理想信道下IEEE 802.11 DCF性能的改进二维马尔可夫链模型,用该模型对IEEE 802.11 DCF访问机制进行分析,求出饱和吞吐量和平均帧时延表达式。通... 为了提高分析的精确性,考虑发送成功的站点可能连续发送和重传次数限制的影响,给出了分析非理想信道下IEEE 802.11 DCF性能的改进二维马尔可夫链模型,用该模型对IEEE 802.11 DCF访问机制进行分析,求出饱和吞吐量和平均帧时延表达式。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无线局域网 饱和吞吐量 帧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802.11 DCF的QoS机制综述
14
作者 王柯 杨士中 徐昌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26-131,共6页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采用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方式访问共享无线媒体,是IEEE802.11媒体访问控制协议的基础。然而,在活动节点数目较大的环境下,这种机制容...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采用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方式访问共享无线媒体,是IEEE802.11媒体访问控制协议的基础。然而,在活动节点数目较大的环境下,这种机制容易造成性能恶化,且难以提供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QoS)保证。概述了IEEE802.11的DCF机制及其性能分析方法,重点剖析了当前基于DCF的各种QoS机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得出了优化DCF的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 无线局域网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2.11DCF中优化吞吐率的RTS门限调整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严少虎 卓永宁 +1 位作者 吴诗其 郭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72-1175,1314,共5页
针对IEEE802.11DCF网络,提出了优化吞吐率的RTS门限分布式调整算法。通过分析一次成功发送和一次碰撞持续的平均时间,找到网络饱和吞吐率与RTS门限的关系。分析显示,存在一个最佳RTS门限,使得网络的饱和吞吐率最大。从一次发送过程平均... 针对IEEE802.11DCF网络,提出了优化吞吐率的RTS门限分布式调整算法。通过分析一次成功发送和一次碰撞持续的平均时间,找到网络饱和吞吐率与RTS门限的关系。分析显示,存在一个最佳RTS门限,使得网络的饱和吞吐率最大。从一次发送过程平均时间最小化出发给出了求解最佳RTS门限的数值计算方法,然后,设计出一个分布式算法,以使终端能自动调整其RTS门限到最佳值,从而优化网络的饱和吞吐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分布式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分布式算法 分布式协调功能 RTS门限 吞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负载下802.11 DCF的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卫东 马建峰 裴庆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8-952,共5页
利用三维马尔可夫链和M/G/1/K队列建立了有限负载下DCF机制的性能模型,分析了终端数量、传输负载、二进制指数回退机制及MAC层有限队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有限负载下最大化吞吐量的最优最小竞争窗口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 利用三维马尔可夫链和M/G/1/K队列建立了有限负载下DCF机制的性能模型,分析了终端数量、传输负载、二进制指数回退机制及MAC层有限队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有限负载下最大化吞吐量的最优最小竞争窗口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有限负载下DCF的性能,根据传输负载调整最小竞争窗口大小能够获得最大化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负载 分布式协调功能 吞吐量 分组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分布式协调功能的改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亮 舒炎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57-1260,共4页
结合无线局域网和TCP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当AP向无线节点发数据包时,无线节点用一个小的数据包(如:TCP层的ACK等)来代替CTS,这样可以避免无线节点单独发送小数据包,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和无线网络的吞吐率。从试验结果可以看... 结合无线局域网和TCP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当AP向无线节点发数据包时,无线节点用一个小的数据包(如:TCP层的ACK等)来代替CTS,这样可以避免无线节点单独发送小数据包,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和无线网络的吞吐率。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DCF协议不仅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和无线局域网的性能,而且更好的维护了无线节点间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 分布式协调功能 RTS/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MAC机制性能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军 金艳华 +1 位作者 李嫄源 李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9-111,共3页
通过仿真实验,对分布式协调功能、快速冲突分解和新型自适应DCF 3种IEE802.11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机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与分布式协调功能相比,快速冲突分解机制大幅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但网络的时延抖动和公平... 通过仿真实验,对分布式协调功能、快速冲突分解和新型自适应DCF 3种IEE802.11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机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与分布式协调功能相比,快速冲突分解机制大幅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但网络的时延抖动和公平性却更加恶化;新型自适应DCF机制对网络的时延抖动和公平性改善较为明显,对网络吞吐量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访问控制 分布式协调功能 快速冲突分解 新型自适应d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802.11 DCF竞争窗调节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浩然 赵千川 慕春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0,19,共4页
针对最优IEEE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改进协议的竞争节点个数估计算法存在计算复杂、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竞争窗调节策略SACWA。证明在碰撞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网络饱和吞吐量与竞争节点个数的近似无关性,以此作为该协议设计... 针对最优IEEE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改进协议的竞争节点个数估计算法存在计算复杂、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竞争窗调节策略SACWA。证明在碰撞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网络饱和吞吐量与竞争节点个数的近似无关性,以此作为该协议设计的理论基础。仿真结果证明,该协议在节点数稳定和迅速变化的情况下都能达到近乎最优的饱和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协议 饱和吞吐量 竞争窗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竞争窗口动态调整的802.11 DCF改进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明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为提高IEEE 802.11 DCF的性能,在现有协议S-DCF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最优发送概率τ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竞争窗口的信道接入机制(PPT-DCF).该算法根据网络规模,通过动态调整将竞争窗口加倍和重置的概率使无线网的性能达到最优.利... 为提高IEEE 802.11 DCF的性能,在现有协议S-DCF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最优发送概率τ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竞争窗口的信道接入机制(PPT-DCF).该算法根据网络规模,通过动态调整将竞争窗口加倍和重置的概率使无线网的性能达到最优.利用Markov链PPT-DCF进行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网络规模发生变化时,PPT-DCF在性能上明显优于S-D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调功能 竞争窗口 成功发送概率 饱和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