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点燃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树林 于昌隆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7-174,共8页
为研究IEC火花试验装置的影响因素,建立IEC火花试验装置放电间隙电压、电流数学模型,得到有效点燃能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建立IEC火花试验装置中钨丝与镉盘放电间隙模型,采用UDF编程模块模拟钨丝向镉盘运动过程,并设置... 为研究IEC火花试验装置的影响因素,建立IEC火花试验装置放电间隙电压、电流数学模型,得到有效点燃能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建立IEC火花试验装置中钨丝与镉盘放电间隙模型,采用UDF编程模块模拟钨丝向镉盘运动过程,并设置计算出的放电间隙有效点燃能量及其相关参数,仿真模拟有效点燃能量、点火半径、电极材质3个因素对电火花引燃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点火半径不变的情况下,钨电极在运动至电火花之前,温度有短暂上升并保持不变,当与火花接触后会瞬间吸收大量热量,通过仿真计算电火花能量在钨电极上的损耗占有很大比重;得到不同电容值对应的最小点火半径,最小点火半径随着电容值的增大逐渐减小,并拟合出最小点火半径与有效点燃能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 电容电路 短路放电 爆炸特性 数值模拟 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火花试验装置的电容短路放电特性数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钟久明 刘树林 崔强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4,共6页
分析了基于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的简单电容电路短路放电特性,将其放电过程分为一次放电、电压维持及二次放电三个阶段。建立了基于场致发射的放电数学模型,得出了放电电流和电压的时域表达式。运用实验方法建立了放电时间与电容及其初... 分析了基于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的简单电容电路短路放电特性,将其放电过程分为一次放电、电压维持及二次放电三个阶段。建立了基于场致发射的放电数学模型,得出了放电电流和电压的时域表达式。运用实验方法建立了放电时间与电容及其初始电压间的函数关系。以放电结束时刻的电压和电流为约束条件,给出了模型中待定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并设计了软件评价器,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及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和非爆炸评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 电容电路 短路放电 数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试验装置及其在本质安全电路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直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11期26-28,共3页
介绍了火花试验装置的结构、原理及其在本质安全电路评定中的应用,指出将该装置用于本质安全电路评定时应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和验证,并指出该装置具有不适用于试验电流大于3 A的电路等局限性。
关键词 本质安全电路 火花试验装置 爆炸性气体 钨丝与镉盘 应用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点燃试验辅助装置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前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共3页
针对火花点燃试验装置在火花点燃试验过程中,对本质安全电源短路后输出不恢复、恢复时间过长,以及针对具有软启动功能的电源试验时达不到GB 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要求的问题,设计了... 针对火花点燃试验装置在火花点燃试验过程中,对本质安全电源短路后输出不恢复、恢复时间过长,以及针对具有软启动功能的电源试验时达不到GB 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款火花点燃试验辅助装置,给出了装置结构及软、硬件设计方案。该装置可靠性及动作精度高,解决了现有火花点燃试验装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燃试验装置 本质安全电源 软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质安全电感电路电弧放电时间双正态分布 被引量:15
5
作者 孟庆海 王进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本质安全电感电路的电弧放电时间本应整体服从正态分布,但试验发现存在双正态分布情况,即放电时间被分为大小不同的两组,每一组均服从正态分布。为解释该现象,对IEC火花试验装置的钨丝在镉盘凹槽内的分离情况进行数学推导,得到钨丝的分... 本质安全电感电路的电弧放电时间本应整体服从正态分布,但试验发现存在双正态分布情况,即放电时间被分为大小不同的两组,每一组均服从正态分布。为解释该现象,对IEC火花试验装置的钨丝在镉盘凹槽内的分离情况进行数学推导,得到钨丝的分离轨迹,并结合钨丝的实际分离速度计算,确定了钨丝在镉盘凹槽内分离的最短和最长时间。指出放电时间存在双正态分布时,较低平均值一组对应钨丝与镉盘凹槽内边缘的分离,较高平均值一组对应钨丝与镉盘外边缘的分离。给出了存在双正态分布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火花试验装置 本质安全 低能电弧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电荷法的微间隙场增强因子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钟久明 刘树林 +2 位作者 王玉婷 韩长端 刘锦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3-1008,共6页
运动电极下的微间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安全火花试验装置(IEC-STA)短路火花放电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装置短路放电特性、揭示短路放电机理的关键性难点.为研究其短路放电特性,运用扫描电镜对其电极进行了扫描分析,重构了最危... 运动电极下的微间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安全火花试验装置(IEC-STA)短路火花放电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装置短路放电特性、揭示短路放电机理的关键性难点.为研究其短路放电特性,运用扫描电镜对其电极进行了扫描分析,重构了最危险打火情形下的电极表面形貌模型.基于模拟电荷法建立了阴极表面场强的数学模型,并对传统模拟电荷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其参数设置、算法流程及病态矩阵处理方法,并对场增强因子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微凸起高度,场增强因子与微凸起密度并不成简单的单调关系,而是存在使场增强因子最大的微凸起密度;对于给定的微凸起密度,在电极间距较大的情况下,场增强因子随间距成单调递减关系,反之,则随间距的减小而增大.数值计算结果为IEC-STA短路放电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间隙 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 短路放电 模拟电荷法 场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间隙的击穿及其短路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钟久明 刘树林 +1 位作者 王玉婷 段江龙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研究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短路放电的击穿放电机制,针对室温1atm下不同浓度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对几百微米~几毫米范围内的击穿实验进行了设计。分析表明对于不同浓度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击穿电压与电极间距的关系曲线均呈现马鞍形;室温1... 为研究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短路放电的击穿放电机制,针对室温1atm下不同浓度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对几百微米~几毫米范围内的击穿实验进行了设计。分析表明对于不同浓度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击穿电压与电极间距的关系曲线均呈现马鞍形;室温1atm下8.5%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在几百微米~几毫米间隙范围内的最低击穿电压表明试验装置的电容短路放电过程在巴申定律的适用范围之外且其临界击穿间距在几百微米以下。可见,该放电过程中间隙内的碰撞电离效应并不突出,阴极电子发射是其击穿放电的主导机制,该放电过程类似真空放电,通过安全火花试验装置得出不同介质环境的电容电路短路放电波形对此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间隙 短路放电 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 击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MCC法爆炸性气体环境下的微尺度放电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党树 古东明 +2 位作者 栾哲哲 刘树林 王新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5-814,共10页
为了研究爆炸环境下微间隙放电的微观特性,以国际标准IEC火花试验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环境下,以钨丝为阳极和镉盘为阴极的二维平行板放电仿真模型。采用粒子法(PIC/MCC)进行仿真,研究了平行板极间电压为295 V、极距... 为了研究爆炸环境下微间隙放电的微观特性,以国际标准IEC火花试验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环境下,以钨丝为阳极和镉盘为阴极的二维平行板放电仿真模型。采用粒子法(PIC/MCC)进行仿真,研究了平行板极间电压为295 V、极距为5μm的微间隙放电动态过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爆炸性气体环境下微尺度放电机制,同时讨论了极距和瓦斯体积分数等因素在放电过程中对微观粒子的影响,进而揭示这些因素对放电电压和电流特性的影响。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极距在5μm时微间隙放电的主要机制是场致发射,而并非是以碰撞电离及电子雪崩为主要特征的气体放电,放电过程中CH类离子粒子数并未有明显变化而电子数量变化较为明显;当极距为15μm时,微间隙放电的主要机制是气体发生雪崩式电离,混合气体中的甲烷体积分数会影响放电结果:甲烷体积分数在3.5%~13.5%范围内时,体积分数每增加5%,放电中阳极吸收电流就会增加10 mA,在微观上表现为随着混合气体中甲烷体积分数的不断增加,CH类离子产生的速率也会有所提高,且甲烷气体在放电过程中贡献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并搭建了爆炸环境下微间隙放电试验平台,进一步从实验方面验证了改变极间距离时微观粒子的变化所表现出的宏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环境 阳极吸收电流 微尺度放电 场致发射 iec火花试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荷等效法的电容短路放电微观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党树 栾哲哲 +2 位作者 古东明 刘树林 王新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684-2696,共13页
为了研究基于IEC火花试验装置的容性电路短路放电的微观特性,该文建立了以钨为阳极材料、镉为阴极材料的二维平行极板仿真模型。在仿真区域充满了空气以及体积分数为8.5%的甲烷混合气体,根据电荷等效原理对该模型采用粒子法(PIC/MCC)进... 为了研究基于IEC火花试验装置的容性电路短路放电的微观特性,该文建立了以钨为阳极材料、镉为阴极材料的二维平行极板仿真模型。在仿真区域充满了空气以及体积分数为8.5%的甲烷混合气体,根据电荷等效原理对该模型采用粒子法(PIC/MCC)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了极间电压、极间距离及外接电容对电容短路放电过程的影响,得到了在击穿后放电过程中极间电压、电流、各种粒子浓度、平均电子能量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极间电压的增大,平均电子能量也逐渐增大,极间电压对N2的电离影响程度远大于对O_(2)和CH_(4)的电离;当电极间距变大时,击穿所需要的时间变长,电极间气体介质越难以击穿;外接电容容值的改变,对气体电离基本不会产生影响,但外接电容的改变影响极间电流变化,击穿后的极间电流随着电容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极间电场强度的增大,气体电离会越剧烈,电流密度会越大,平均电子能量也会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火花试验装置 电荷等效 粒子网格/蒙特卡洛模型 平均电子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