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岚 平京娜 刘文清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2期59-59,61,共2页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介入品管圈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9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介入品管圈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9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同时段痰痂形成率、日吸痰次数、意外脱管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呛咳、人工气道阻塞、肺部感染以及气道黏膜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介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意外脱管率,减少吸痰次数,改善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icu品管圈工作模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霞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7期626-627,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ICU治疗并建立人工气道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扩张模式。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ICU治疗并建立人工气道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扩张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呛咳、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意外脱管、吸痰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痘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icu 品管圈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剖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维珠 梁洁萍 谢书芬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治疗的68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比两...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治疗的68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日吸痰次数、堵管情况、非计划拔管情况,结合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综合评价品管圈工作模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堵管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82.3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61.76%;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显著,可缩短通气时间,减少日吸痰次数、堵管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协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人工气道 品管圈工作模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ICU护理工作人员负性情绪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秀丽 刘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992-3993,共2页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ICU护理工作人员负性情绪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黄河中心医院55例ICU护理工作人员,分别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管理,于2016年1—12月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观察比较...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ICU护理工作人员负性情绪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黄河中心医院55例ICU护理工作人员,分别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管理,于2016年1—12月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及护理服务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护理操作)评分。结果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管理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护理操作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ICU护理工作人员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可改善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 护理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医院ICU患者院内延续性护理工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覃小慧 吴雪梅 +7 位作者 高美洁 邵素明 何笑敏 黄沛明 冯金 何琳 李雪球 佘丽君 《内科》 2016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索二级医院ICU患者院内延续性护理工作模式,为开展院内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建立ICU患者院内延续性护理工作模式,将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院内延续性护理模式护理;将2013年8月至2014年... 目的探索二级医院ICU患者院内延续性护理工作模式,为开展院内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建立ICU患者院内延续性护理工作模式,将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院内延续性护理模式护理;将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48 h重返ICU率,患者在普通病房的住院治疗天数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48 h重返ICU率均小于对照组(P<0.01);患者在普通病房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二级医院ICU患者院内延续性护理工作模式,可以减少ICU转出患者的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48 h ICU重返率,缩短患者在普通病房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二级医院 院内 延续性护理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操作质量持续改进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俊荣 张娜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6期49-50,53,共3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操作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该院2016年2月构建品管圈管理小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操作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该院2016年2月构建品管圈管理小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特一级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率、护理表格和护理文书合格率、护理安全差错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0%、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对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工作 规范化操作 改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外科ICU患者护理满意度 被引量:25
7
作者 詹昱新 王羡科 +1 位作者 乐革芬 易汉娥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外科ICU(NICU)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成立金星圈,确定"提高NICU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明确影响NICU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主因为NICU环境不佳、护理人文关怀不...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外科ICU(NICU)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成立金星圈,确定"提高NICU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明确影响NICU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主因为NICU环境不佳、护理人文关怀不满意,采取优化NICU住院环境、控制NICU噪声、加强NICU光源管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等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NICU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从88.5分提高到96.6分。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icu 品管圈 护理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外科构建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方法探讨
8
作者 张祥宇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8期124-125,共2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构建步骤由前期培训、组圈、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制定品管圈目标、制定品管圈方案、圈内工作总结和有效监督几个环节组成,通过圈内护... 为了进一步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构建步骤由前期培训、组圈、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制定品管圈目标、制定品管圈方案、圈内工作总结和有效监督几个环节组成,通过圈内护士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现普外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护士的主人翁意识,形成良好的普外科工作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品管圈 管理模式 护士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被引量:2
9
作者 玄桂英 管艳杰 +2 位作者 史克华 张来霞 于永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患者 icu护士 护理工作 病人 护理质量管理 护患关系 医学模式 布局 操作技能 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心外患者告知书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凌云 刘红敏 曲衍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icu护士 护理工作质量 个体化护理 医疗水平 术前访视 术前患者 护理措施 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 347例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春燕 王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5期198-199,共2页
机械通气为一种临床上利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从而达到维持、改善和纠正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从而为各种治疗争取时间,但机械通气具有管路系统复杂、呼吸模式及参数多样、人工气道有创等特点,因此,其良好治疗效果的取得不... 机械通气为一种临床上利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从而达到维持、改善和纠正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从而为各种治疗争取时间,但机械通气具有管路系统复杂、呼吸模式及参数多样、人工气道有创等特点,因此,其良好治疗效果的取得不仅需要对呼吸机的合理应用,还需要良好的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护理工作 icu 机械辅助通气 慢性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管路系统 呼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