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or-texture segmentation using JSEG based on Gaussian mixture modeling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Yuzhong Yang Jie Zhou Yu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24-29,共6页
An improved approach for J-value segmentation (JSEG) is presented for unsupervised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Instead of color quantization algorithm, an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mean shift ... An improved approach for J-value segmentation (JSEG) is presented for unsupervised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Instead of color quantization algorithm, an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mean shift (AMS) based clustering is used for nonparametric clustering of image data set. The clustering results are used to construct Gaussian mixture modelling (GMM) of image data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oft J value. The region growing algorithm used in JSEG is then applied in segmenting the image based on the multiscale soft J-imag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ynergism of JSEG and the sof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AMS based clustering and GMM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JSEG successfully and is more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JSEG adaptive mean shift based dustering Gaussian mixture modeling soft J-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项目式教学设计
2
作者 李斌 曹未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ARCS)动机模型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为例,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ARCS)动机模型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为例,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并将该项目式设计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施结果表明,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升对专业课学习的满意度。此外,该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对于其他实践类课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动机模型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管凤旭 张涵宇 +3 位作者 路斯棋 赖海涛 杜雪 郑岩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82,共18页
扩散模型是受分子热力学启发而来的一类新的生成模型,具有训练稳定、对模型设置依赖性弱等优点。近年来,扩散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项任务,并且取得了相比于以往生成模型更多样、更高质量的结果。目前,扩散模型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热门的... 扩散模型是受分子热力学启发而来的一类新的生成模型,具有训练稳定、对模型设置依赖性弱等优点。近年来,扩散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项任务,并且取得了相比于以往生成模型更多样、更高质量的结果。目前,扩散模型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热门的基准方法。为更好地促进扩散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对扩散模型进行综述:首先对比了扩散模型与其他生成模型的优劣,介绍了扩散模型的数学原理;随后,从扩散模型存在的普遍问题出发,介绍了相关学者近年来所做的改进工作,以及扩散模型在多种视觉任务上的应用实例;最后,探讨了扩散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分数扩散模型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图像生成 生成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仓储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罗浩伦 李国志 +4 位作者 尤彦辰 李彬 吕军 李文冬 姚青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1,共9页
为了实时智能监测烟草仓储害虫,设计并实现了烟草仓储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性诱捕器、性诱害虫识别模型、服务器和Web端系统平台组成。智能性诱捕器通过性诱剂将害虫诱集至粘虫板,机器视觉模块每天定时采... 为了实时智能监测烟草仓储害虫,设计并实现了烟草仓储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性诱捕器、性诱害虫识别模型、服务器和Web端系统平台组成。智能性诱捕器通过性诱剂将害虫诱集至粘虫板,机器视觉模块每天定时采集一幅粘虫板图像,并通过4G网络将图像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图像后调用性诱害虫识别模型进行害虫的检测与识别,并将检测结果返回到Web客户端。用户可通过系统平台Web端查看诱集的害虫图像和数量。针对粘虫板图像上的性诱害虫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和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建立了YOLOX-TP识别模型,在YOLOX的基础上添加了SEnet注意力机制。与Faster-RCNN、YOLOv4、YOLOX检测模型相比,YOLOX-TP平均精确率和平均召回率最高,达到98.97%和97.12%。烟草仓储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烟草性诱害虫图像的定时采集、害虫准确检测与计数、结果可视化和可追溯,为烟草仓储害虫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仓储害虫 智能性诱捕器 烟草甲 烟草粉螟 害虫图像 YOLOX-T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照相测色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方法
5
作者 梁金星 李东盛 +4 位作者 李壹帆 周景 罗航 陈佳 胡新荣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色牢度等级是评价纺织品在不同影响条件下保持颜色的能力,针对传统纺织品色牢度人工目视评级存在的繁琐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基于分光光度计测色评级与视觉感知的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照相测色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方法。首先以自主研发... 色牢度等级是评价纺织品在不同影响条件下保持颜色的能力,针对传统纺织品色牢度人工目视评级存在的繁琐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基于分光光度计测色评级与视觉感知的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照相测色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方法。首先以自主研发的照相测色系统为基础,通过光谱重建技术获得纺织品光谱数据,并利用色度学理论计算纺织品的颜色信息;然后以专家对样本对的色牢度评级结果为参考,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样本对颜色差异与专家色牢度评级结果之间的关系模型;最后对于任意新给定的色牢度测试样本对,利用构建的关系模型完成其色牢度等级预测,并与专家评级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对纺织品摩擦、皂洗和日晒样本的色牢度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0、0.27和0.41,色牢度预测的精度与修正后的色差转换法相当,且显著优于曲线拟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色牢度预测模型 照相测色 光谱重建 色度学理论 色牢度评级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伺服的可重构海洋浮体定相对位姿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6
作者 石冉博 付东飞 王继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176,共14页
针对在GPS信号弱/拒止和环境感知欠缺的环境下可重构海洋浮体的协同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相对位姿(Determined relative pose,DRP)视觉伺服模型的鲁棒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方案。可重... 针对在GPS信号弱/拒止和环境感知欠缺的环境下可重构海洋浮体的协同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相对位姿(Determined relative pose,DRP)视觉伺服模型的鲁棒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方案。可重构海洋浮体的视觉伺服问题难点主要包括环境干扰强、系统非线性程度高、视觉伺服易陷入局部极值和可见性约束强。为应对这些难题,该视觉伺服控制策略需要实现:被控船仅依靠视觉信息进行多船协同控制;视觉伺服模型收敛性好;控制器具有一定鲁棒性且处理非线性系统和约束条件的能力强。为此,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单浮体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将视觉模型、被控船艏摇信息及相机云台转角信息整合到系统状态中,形成了DRP模型,从而保证了双浮体视觉伺服控制结束后相对位姿的唯一性;接着结合浮体动力学模型和DRP模型,建立了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Image based visual servo,IBVS)的系统模型,并对该系统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据此设计了鲁棒的NMPC控制器,以保证视觉伺服任务可以在强外界干扰的环境下进行;最后通过大量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这些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还展示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信息物理系统 图像的视觉伺服(IBVS) 定相对位姿视觉伺服模型 可重构海洋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BMR建模的虚拟场景中对象的交互行为研究
7
作者 李自力 朱光喜 朱耀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S2期522-525,共4页
提出了以传统的基于几何实体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图象的建模与绘制为基础的G&IBMR虚拟场景构造原理,研究了以双目立体视觉和跟踪器方位变换为基础的用户化身简单模型,及其对作为虚拟环境的IBMR全景图视图变换的驱动关系,导出了... 提出了以传统的基于几何实体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图象的建模与绘制为基础的G&IBMR虚拟场景构造原理,研究了以双目立体视觉和跟踪器方位变换为基础的用户化身简单模型,及其对作为虚拟环境的IBMR全景图视图变换的驱动关系,导出了世界坐标系下以方位转角系统(φ,γ,κ)表达的用户化身双目立体视觉图象的成象变换公式,提出了对G&IBMR虚拟场景对象以相对于用户化身的深度信息排序的虚实对象合成算法,实验表明G&IBMR方法建立虚拟场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形图象的建模与绘制(G&ibmR) 全景图(Panorama) 虚拟现实(VR) 面向对象编程(O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基本逻辑与关键方法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华忠 项健 石聿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9,共18页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提高海洋油气勘探效益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尽可能满足高精度地震波成像需求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及对应的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技术。当前,无论海上和陆上油气地震勘探,“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全波形反演(FWI)/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_RTM)为代表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是标志性的领先技术。海上油气地震勘探中,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有可能真正实现“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与拖缆数据采集相比,OBN数据采集具有宽方位照明、数据信噪比高、无检端鬼波、存在实测的(至少一阶自由表面相关)下行波场、四分量观测等优点。尤其是宽方位照明和存在至少一阶自由表面下行波场的特点,使得OBN数据具备了对中深层复杂构造和近海底介质进行高精度成像的能力。着重讨论了高精度地震波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要求,指出OBN数据采集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必要性;分析了OBN数据采集的地震波场的特点,据此提出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逻辑及相应的关键技术;认为海洋油气勘探中地震波成像处理的特殊问题主要由特征反射层引起,海水面、海底面和地下介质中若干强反射层构成了这些特征反射层,提出了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的技术路线,并对比了几种代表性的多次波预测的基础理论;指出对应当前的线性化偏移成像算子叠前数据域与叠前成像域是等价的,据此以成像道集后处理为中心,给出期望成像道集的定义,将弱旁瓣、定量的反射系数作为保真高分辨地震波成像的目标,在两个域中尽可能完美实现地下同一反(绕/散)射点、不同炮检距反(绕/散)射子波的同相位叠加,尽可能好地实现保真高分辨带限反射系数的成像;提出最好把带限反射系数成像推进到宽带波阻抗成像的技术路线;结合OBN数据的特点,给出了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技术流程,指出各环节的关键方法技术。最后,针对OBN数据四分量观测的特点,指出是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主要是P_SV波)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导致了当前多波成像结果达不到预期,建议重点研究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的物理根源,而不是发展更高端的矢量波成像算法。期望本文的思想观点对OBN地震勘探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进一步应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及成像处理 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 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流程及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扩散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9
作者 闫志浩 周长兵 李小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83,共11页
扩散模型在生成模型领域具有高质量的样本生成能力,一经推出就不断地刷新图像生成评价指标FID分数的记录,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此类相关综述在国内还鲜有介绍。因此,文中对相关扩散生成模型的研究进行汇总与分析。首先,对去噪扩散... 扩散模型在生成模型领域具有高质量的样本生成能力,一经推出就不断地刷新图像生成评价指标FID分数的记录,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此类相关综述在国内还鲜有介绍。因此,文中对相关扩散生成模型的研究进行汇总与分析。首先,对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基于分数的扩散生成模型和随机微分方程的扩散生成模型这3类通用模型的特点和原理进行了论述,就每一类基本扩散模型中以优化模型内部算法、高效采样为改进目标的相关衍生模型进行分析。其次,对当下扩散模型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时间序列、多模态和跨学科领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最后,基于上述论述,分别就目前扩散生成模型存在的采样步骤多、采样时间长等局限性提出了相关建议,并结合前述研究对未来扩散生成模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生成模型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基于分数的扩散模型 随机微分方程 图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金梅 史欣辉 +4 位作者 康燕飞 曹春莉 刘文 成静 李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iPTH<300 pg/ml)、2组(iPTH 300~800 pg/ml)和3组(iPTH≥800 pg/ml),患者均行甲状旁腺灰阶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检查。比较3组两种检查的参数特点,联合相关临床指标,建立临床-超声参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该模型与iPTH的相关性,探索iPT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评估SHPT的价值。结果3组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血肌酐、校正血清钙磷乘积、病灶大小、数目、回声、剪切波速度最大值、中央区剪切波速度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H=6.396~53.52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14、0.422、0.226、-0.368,P均<0.005);模型以iPTH 300 pg/ml、800 pg/ml诊断SHPT及预测其手术治疗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67、95.00%、100.00%、97.73%和0.824、77.42%、71.43%、90.00%。结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对准确评估SHPT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激素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增强的地基观测空间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志龙 曹世翔 +2 位作者 张春晓 孙豆 刘宏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5,共14页
地基观测空间目标检测任务中,星图退化或星图模糊会导致检测效果不理想,而基于滤波和基于去噪的图像增强方法难以适用于因多种因素导致发生退化或模糊的星图的增强,进而影响后续的目标检测任务。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 地基观测空间目标检测任务中,星图退化或星图模糊会导致检测效果不理想,而基于滤波和基于去噪的图像增强方法难以适用于因多种因素导致发生退化或模糊的星图的增强,进而影响后续的目标检测任务。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地基观测空间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图像增强和目标检测两部分组成:1)在图像增强部分,受图像去雾深度学习模型的启发,设计了一种图像增强模型对退化参数进行估计,该模型以U-Net为基础结构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与融合,并在网络结构中嵌入了金字塔池化模块和结构多尺度残差模块,以提高图像增强复原的质量,最后利用估计参数从发生退化的图像中复原出增强图像;2)在目标检测部分,通过快速线段检测器(Fast Line Segment Detector,FLD)算法对星图中由于目标与探测器相对运动而留下的直线段轨迹进行检测。经过实验数据集验证,采用该方法对图像增强后,图像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指标值分别提高了124.51%和64.28%;图像增强前后,目标检测的平均准确度提高了22.15%,且平均漏检率降低了20.6%。相比于其他基于滤波和去噪进行图像增强的方法,文章所提方法能够适应多种发生星图退化或星图模糊的情况,且图像增强效果更好,目标检测精度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观测 图像增强 目标检测 图像退化模型 峰值信噪比 结构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光学遥感图像的信噪比提升技术综述
12
作者 王智 魏久哲 +1 位作者 王芸 李强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基光学遥感向全时域、智能化方向发展。微光遥感因需要在夜间和晨昏时段等低照度条件下对地物进行探测,成像具有低对比度、低亮度、低信噪比的特性。针对低信噪比特性会导致大量复杂物理噪声将图像景物特征淹...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基光学遥感向全时域、智能化方向发展。微光遥感因需要在夜间和晨昏时段等低照度条件下对地物进行探测,成像具有低对比度、低亮度、低信噪比的特性。针对低信噪比特性会导致大量复杂物理噪声将图像景物特征淹没,严重影响地面目标识别与判读的情况,文章基于遥感成像的全链路物理模型,总结天基光学遥感图像信噪比提升的技术途径,分别对基于传统滤波的方式、基于物理模型的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并总结各类方式中主要代表算法之间的特点及差异,对未来天基光学遥感图像信噪比提升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算法 全链路模型 信噪比 遥感图像 天基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搜寻和细节增强的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
13
作者 陈翼钒 孙哲 李学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8,共8页
针对当前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侧重于从整体角度重构目标图像,难以理想地恢复目标细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搜寻和细节增强的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目标搜寻旨在从图像中判断出目标部分和背景部分,从而增强目标信号,降低背景噪声;细... 针对当前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侧重于从整体角度重构目标图像,难以理想地恢复目标细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搜寻和细节增强的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目标搜寻旨在从图像中判断出目标部分和背景部分,从而增强目标信号,降低背景噪声;细节增强旨在学习采集信息的细粒度特征、增强重构图像的细节。首先用传统单像素成像方法快速重构目标图像;其次通过判断各行、各列最大像素点的差值来区别目标和背景环境;最后用基于分块模型的神经网络学习目标的细粒度特征,提高目标图像的细节部分。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可靠性,重构了空间环境和水下环境中的目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实验环境下,该方法都可以较好地保存目标的细节信息,获得高质量的目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像素成像 深度学习 细粒度特征 分块模型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假设集的两阶段视频压缩感知重构
14
作者 濮广磊 贾华宇 罗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193,共7页
压缩感知由于只需要极少量的观测值即可实现对原始信号的重构,目前被逐步应用在光学成像系统中。针对已有的重构算法在采样资源受限的视频成像系统中重构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阶段式重构算法。第一阶段以重构后的关键帧为参考帧,对... 压缩感知由于只需要极少量的观测值即可实现对原始信号的重构,目前被逐步应用在光学成像系统中。针对已有的重构算法在采样资源受限的视频成像系统中重构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阶段式重构算法。第一阶段以重构后的关键帧为参考帧,对非关键帧进行运动补偿与残差重构,再将其分组并进行质量增强后输出;第二阶段对于输入的非关键帧,从当前帧及其前后关键帧中动态挑选多假设匹配块,建立残差稀疏模型并完成重构,输出重构视频。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平均PSNR值达到41.5 dB以上;平均SSIM值达到0.97以上,都比现有几种优秀重构算法有较大的提升。与最具代表性的多假设算法相比,本算法的平均PSNR值和平均SSIM值分别提高了9.1%和17.3%左右,获得了更好的视频重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光学成像 阶段式重构 关键帧 残差稀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快速建筑建模方法综述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尚林 谢文军 +2 位作者 李琳 贾伟 刘晓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66-1990,共25页
随着交互式3D图形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虚拟现实、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等需求的日益增长,耗时而低效的传统手工建筑建模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应用市场的需求,快速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建筑建模方法开始逐渐受到人们重... 随着交互式3D图形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虚拟现实、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等需求的日益增长,耗时而低效的传统手工建筑建模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应用市场的需求,快速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建筑建模方法开始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建筑建模是一个面向应用的综合性研究领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其研究方法覆盖多个技术领域和学科.本文对主流建筑建模方法的技术特点、研究现状以及应用背景等多个角度做了比较全面的综述.首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技术角度讨论了建筑建模方法的特点;其次,对建筑建模技术中以过程建模方法、图像建模方法、点云建模方法为主的三大流派,以及近几年来备受关注和充满挑战的逆向过程建模方法做了详细的概述;然后,针对建筑建模的子问题——建筑内部空间布局,以及建筑与城市的布局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分析了建筑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建模 过程建模 图像建模 点云建模 建筑布局 城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树类物体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彦宏 王洪斌 +1 位作者 杜威 李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30-935,共6页
树类物体的三维重建一直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研究内容 .该文利用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 ,实现了一个从双视点图像重建树木三维模型的系统 ,提出了一个自动获取树木二维主干骨架的方案 ,实现了二维骨架点的对应关系求解 ,三维骨架点的重建... 树类物体的三维重建一直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研究内容 .该文利用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 ,实现了一个从双视点图像重建树木三维模型的系统 ,提出了一个自动获取树木二维主干骨架的方案 ,实现了二维骨架点的对应关系求解 ,三维骨架点的重建、简化及树表面网格的生成 .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确实可行、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类物体 三维重建 建模 立体视觉 图像处理 植物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空间特征的图像检索 被引量:93
17
作者 王涛 胡事民 孙家广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031-2036,共6页
虽然基于颜色直方图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简单、高效,但却丢失了颜色的空间分布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空间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将图像内容看成由若干对象组成的集合,首先利用图像分割得到主要对象,然后根据对象的颜色、位置和形... 虽然基于颜色直方图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简单、高效,但却丢失了颜色的空间分布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空间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将图像内容看成由若干对象组成的集合,首先利用图像分割得到主要对象,然后根据对象的颜色、位置和形状特征计算图像间内容的相似度,再进行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当图像中有明显的物体时,该方法与颜色直方图相比,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地查找出用户所需内容的图像,明显地提高了检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空间特征 图像检索 HSV颜色模型 图像分割 图像相似度 图像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图像检索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18
作者 王惠锋 孙正兴 王箭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3-523,共11页
语义图像检索已成为解决图像简单视觉特征和用户检索丰富语义之间存在的“语义鸿沟”问题的关键 .从图像语义描述方式、图像语义抽取方法和语义检索系统设计 3个方面对语义图像检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讨论了面向对象的图像内... 语义图像检索已成为解决图像简单视觉特征和用户检索丰富语义之间存在的“语义鸿沟”问题的关键 .从图像语义描述方式、图像语义抽取方法和语义检索系统设计 3个方面对语义图像检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讨论了面向对象的图像内容模型和图像语义表示问题 ;对利用系统知识的提取、根据用户交互的提取和利用外部信息源的语义生成等具有代表性的语义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介绍了系统设计中用户界面和语义处理的不同方式 ,最后从对象识别、语义抽取规则、用户检索模型和图像检索性能评价标准 4个方面剖析了实现图像语义处理所面临的困难 ,并提出了一些初步解决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图像检索 语义模型 知识表示 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幅图像的黄瓜叶片形态三维重建 被引量:43
19
作者 杨亮 郭新宇 +1 位作者 陆声链 赵春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为了更加快速、便捷、精确和逼真地重构出植物叶片的三维形态,提出了基于多幅图像的黄瓜叶片建模方法。首先利用角点检测算法提取叶片边缘及主脉的特征点,通过结合极线约束和SIFT特征描述算子对特征点进行匹配,进而得到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为了更加快速、便捷、精确和逼真地重构出植物叶片的三维形态,提出了基于多幅图像的黄瓜叶片建模方法。首先利用角点检测算法提取叶片边缘及主脉的特征点,通过结合极线约束和SIFT特征描述算子对特征点进行匹配,进而得到特征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利用B样条曲线连接这些特征点,对叶片边缘和中脉进行拟合,再利用Delaunay三角化方法对叶片进行三角网格化;最后通过纹理映射增加模型的真实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以精确、快捷地重构出黄瓜叶片的三维形态,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叶片形态 基于图像建模 三维重建 DELAUNAY SIFT特征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图像建模在古地震探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伟 何宏林 +1 位作者 邹俊杰 石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探槽揭露的地质构造信息十分珍贵,是正确认识断层活动性和古地震信息的关键资料,但是探槽本身无法长久妥善保存,因此完整精确地记录探槽揭露的地质构造信息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探槽记录方法主要有素描和照片拼接2种,但前者缺乏... 探槽揭露的地质构造信息十分珍贵,是正确认识断层活动性和古地震信息的关键资料,但是探槽本身无法长久妥善保存,因此完整精确地记录探槽揭露的地质构造信息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探槽记录方法主要有素描和照片拼接2种,但前者缺乏色彩信息且包含过多主观解释内容;后者在照片几何拼接过程中会出现接边、畸变等问题。文中以甘肃省天桥沟-黄羊川断裂的柳条河探槽为例,介绍1种完整记录探槽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构造信息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该方法基于三维图像建模和正射镶嵌技术,首先在野外对清理好的探槽建立控制点或比例尺,用数码相机采集探槽所有剖面及周边微地貌照片,然后在室内用图像建模软件进行探槽的三维图像建模,最后生成探槽的三维图像模型及其剖面的正射镶嵌图。结果表明:探槽的三维图像建模既可以实现高分辨率正射照片镶嵌的自动化,又可以高效、低成本地获得高精度的探槽三维图像模型,不仅有利于探槽信息的存储,更可以直观地获取更多地质构造三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探槽 基于图像建模 正射镶嵌 三维图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