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源IBA对无花果扦插苗抗氧化特性及IAA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紫玉
巴哈依丁·吾甫尔
+2 位作者
任桂霖
魏靖
王梓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6-1054,共9页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无花果插穗生根萌芽、抗氧化性及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无花果的育种、繁殖、推广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姬红’无花果品种硬枝为插穗,观测不同质量浓度IBA(...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无花果插穗生根萌芽、抗氧化性及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无花果的育种、繁殖、推广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姬红’无花果品种硬枝为插穗,观测不同质量浓度IBA(0,30,45,60,90 mg/L)处理下插穗生根性状、抗氧化特性,并对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的扦插枝条中段的腋芽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1)无花果插穗萌芽率和生根率在45 mg/L IB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并与其他处理和对照差异显著。(2)随IBA浓度增加,插穗SOD和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均在45,60 mg/L IBA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而POD活性无显著变化;各浓度IBA处理插穗中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45 mg/L IBA处理MDA显著低于其余处理。(3)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中共存在6 87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显示有10个差异途径,GO富集分析表明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为主要的生物学途径;与CAT、SOD相关的基因集中富集在过氧化物酶体通路上,POD相关基因则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IAA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相关基因FcGH3显著上调表达,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FcAUX1、FcARG7和FcARF等显著下调表达。【结论】外源IBA处理会导致无花果插穗抗氧化酶和IAA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变化,增强插穗抗逆性,促进插穗生根、萌芽、成苗,并以外源45 mg/L IBA促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扦插苗
吲哚丁酸(IBA)
抗氧化
iaa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菌合成的吲哚乙酸增强自身与植物的互作研究
2
作者
王思佳
韩洪蓥
+1 位作者
潘东
张丽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50-1256,共7页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常见的内源生长素,不仅可以被植物合成IAA,也可以被许多微生物合成。真菌产生的IAA在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诱发植物病害。因此,开展真菌中IAA的生物合成和功能机...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常见的内源生长素,不仅可以被植物合成IAA,也可以被许多微生物合成。真菌产生的IAA在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诱发植物病害。因此,开展真菌中IAA的生物合成和功能机制研究,对促进IAA的生产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真菌中主要存在的IAA生物合成途径、环境因素对于真菌中IAA合成的影响以及IAA在真菌与植物互作中的作用,并对真菌中IAA跨界信号转导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iaa生物合成
途径
真菌与植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吲哚乙酸跨界信号调节植物与细菌互作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杨扬
高克祥
+1 位作者
吴岩
刘晓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1,共8页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作为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生长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诸多方面。研究发现,自然界中不仅植物可以合成IAA,许多微生物(包括植物病原菌或益生菌)同样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可以诱发植物病害,或促...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作为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生长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诸多方面。研究发现,自然界中不仅植物可以合成IAA,许多微生物(包括植物病原菌或益生菌)同样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可以诱发植物病害,或促进植物生长。有趣的是IAA不仅作为细菌的次生代谢物干扰寄主植物的激素稳态,也作为信号分子影响细菌基因表达和生理活动,通过整合进入细菌复杂代谢网络,调节植物与细菌的相互作用。通过讨论植物相关细菌IAA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以及参与调节细菌基因表达、影响细菌生理和行为及其与寄主植物的互作等,概述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揭示IAA不仅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也作为跨界信号在调控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旨在为深入研究和更好地了解IAA跨界信号机制,通过遗传操纵细菌IAA信号通路以改善植物生长发育及其胁迫耐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3-乙酸
细菌
iaa生物合成
iaa
遗传调控
植物与细菌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IBA对无花果扦插苗抗氧化特性及IAA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紫玉
巴哈依丁·吾甫尔
任桂霖
魏靖
王梓然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6-1054,共9页
基金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青年项目(202101AU070094)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202301AT07049)。
文摘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无花果插穗生根萌芽、抗氧化性及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无花果的育种、繁殖、推广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姬红’无花果品种硬枝为插穗,观测不同质量浓度IBA(0,30,45,60,90 mg/L)处理下插穗生根性状、抗氧化特性,并对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的扦插枝条中段的腋芽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1)无花果插穗萌芽率和生根率在45 mg/L IB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并与其他处理和对照差异显著。(2)随IBA浓度增加,插穗SOD和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均在45,60 mg/L IBA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而POD活性无显著变化;各浓度IBA处理插穗中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45 mg/L IBA处理MDA显著低于其余处理。(3)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中共存在6 87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显示有10个差异途径,GO富集分析表明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为主要的生物学途径;与CAT、SOD相关的基因集中富集在过氧化物酶体通路上,POD相关基因则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IAA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相关基因FcGH3显著上调表达,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FcAUX1、FcARG7和FcARF等显著下调表达。【结论】外源IBA处理会导致无花果插穗抗氧化酶和IAA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变化,增强插穗抗逆性,促进插穗生根、萌芽、成苗,并以外源45 mg/L IBA促进效果最好。
关键词
无花果
扦插苗
吲哚丁酸(IBA)
抗氧化
iaa生物合成
Keywords
fig(Ficus carica L.)
cuttings
indole butyric acid(IBA)
antioxidant
iaa
biosynthesis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S663.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菌合成的吲哚乙酸增强自身与植物的互作研究
2
作者
王思佳
韩洪蓥
潘东
张丽霞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喀什地区昆仑山国有林管理局
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50-125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401900)。
文摘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常见的内源生长素,不仅可以被植物合成IAA,也可以被许多微生物合成。真菌产生的IAA在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诱发植物病害。因此,开展真菌中IAA的生物合成和功能机制研究,对促进IAA的生产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真菌中主要存在的IAA生物合成途径、环境因素对于真菌中IAA合成的影响以及IAA在真菌与植物互作中的作用,并对真菌中IAA跨界信号转导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吲哚乙酸
iaa生物合成
途径
真菌与植物互作
Keywords
indole-3-acetic acid
iaa
biosynthesis
interaction between fungi and plants
分类号
Q946.88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吲哚乙酸跨界信号调节植物与细菌互作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杨扬
高克祥
吴岩
刘晓光
机构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山东农业大学植病系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4004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0-12)
文摘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作为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生长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诸多方面。研究发现,自然界中不仅植物可以合成IAA,许多微生物(包括植物病原菌或益生菌)同样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可以诱发植物病害,或促进植物生长。有趣的是IAA不仅作为细菌的次生代谢物干扰寄主植物的激素稳态,也作为信号分子影响细菌基因表达和生理活动,通过整合进入细菌复杂代谢网络,调节植物与细菌的相互作用。通过讨论植物相关细菌IAA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以及参与调节细菌基因表达、影响细菌生理和行为及其与寄主植物的互作等,概述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揭示IAA不仅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也作为跨界信号在调控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旨在为深入研究和更好地了解IAA跨界信号机制,通过遗传操纵细菌IAA信号通路以改善植物生长发育及其胁迫耐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吲哚-3-乙酸
细菌
iaa生物合成
iaa
遗传调控
植物与细菌相互作用
Keywords
indole-3-acetic acid (
iaa
)
bacterial
iaa
biosynthesis
iaa
genetic regulation
plant-bacteria interactions
分类号
Q936 [生物学—微生物学]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源IBA对无花果扦插苗抗氧化特性及IAA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
陈紫玉
巴哈依丁·吾甫尔
任桂霖
魏靖
王梓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真菌合成的吲哚乙酸增强自身与植物的互作研究
王思佳
韩洪蓥
潘东
张丽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吲哚乙酸跨界信号调节植物与细菌互作
杨扬
高克祥
吴岩
刘晓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