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竹溪岭钨多金属矿床花岗闪长岩成因、成矿时代及成岩成矿背景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孔志岗 梁婷 +4 位作者 毛景文 徐生发 许红兵 闫盼盼 金修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32-2656,共25页
皖南宁国竹溪岭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古陆斑岩-矽卡岩型钨矿带的东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钨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震旦系兰田组灰岩接触带。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具有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更-... 皖南宁国竹溪岭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古陆斑岩-矽卡岩型钨矿带的东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钨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震旦系兰田组灰岩接触带。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具有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更-中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基质由更-中长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组成。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具有高硅、富钾、低镁的特征,A/CNK> 1. 0,Mg#=35. 2~37. 2,P_2O_5的含量为0. 17%~0. 21%,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质岩石;富集Rb、K,亏损Nb、Ta、Zr和Ti;为90.4×10^(-6)~168.6×10^(-6),LREE/HREE为7.15~15.2,值为10.9~35.1,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式,具弱的Eu负异常,δEu=0.54~0.81。以上特征说明竹溪岭花岗闪长岩为I型花岗质岩,原始岩浆以壳源为主,可能有幔源物质混入。矿石中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0.4~142.7Ma,等时线年龄为140.2±1.5Ma(MSWD=0.50),与区域成岩成矿年龄基本一致,与北侧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山期斑岩-矽卡岩型Cu-Au-Mo矿可能为同一构造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溪岭钨多金属矿床 闪长岩 岩石地球化学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i型花岗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