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抑制脂多糖促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咏梅 齐敬宇 +2 位作者 闫素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PBMCs被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第1组是阴性对照组(Neg组),完全培养基培养30 h;第2组损伤组(Dam组),是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再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第3至7组(R0.25、R0.5、R1、R5组和R10组)细胞分别经浓度为0.25、0.5、1、5、10 ng/mL的IL-1Ra培养6 h,接着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结果表明:与Neg组相比,Dam组的细胞活力、抗氧化相关酶[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浓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含量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Dam组相比,R1组显著逆转了氧化损伤引起的上述抗氧化活性的降低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升高,其他IL-1Ra处理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效果不同程度地低于R1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LPS通过诱发PBMCs产生大量IL-1β进而导致细胞氧化损伤,IL-1Ra剂量依赖性地缓解了LPS引起的氧化损伤,添加剂量以1 ng/m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氧化应激 剂量依赖性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 预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鼠Ⅰ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的生物活性测定
2
作者 张治平 李元 吴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7-382,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Ⅰ)生物活性的方法并鉴定鼠重组的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方法以生物素标记人IL-1β为配基,建立了蛋白印迹转移受体配基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受体配基... 目的建立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Ⅰ)生物活性的方法并鉴定鼠重组的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方法以生物素标记人IL-1β为配基,建立了蛋白印迹转移受体配基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受体配基结合反应分析方法,测定了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小鼠sIL-1RⅠ;同时进行了IL-1β生物活性阻断作用实验。结果证实表达产物为sIL-1RⅠ,它具有与抗原结合活性,并且能够分泌至细胞培养上清中。结论上述3种测定方法可用于测定sIL-1RⅠ生物活性,重组鼠Ⅰ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具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 生物素标记配基 生物功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华咏梅 王宏伟 牟福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磨牙移动距离,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应用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组织化学染色对破骨细胞和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的时相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各受体组大鼠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时相性变化与对照组相似,但各时间点牙槽骨吸收程度均较轻微,多数大鼠牙根表面很少或几乎没有明显牙骨质吸收迹象。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所有受体注射组牙槽骨及牙根表面TRAP染色阳性细胞降低了约50%(P<0.05),但受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正畸牙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并减少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正畸牙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型与糖尿患者群中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黄青 高津福 +2 位作者 王雅南 张乐 徐菁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型与2型糖尿患者群中牙周炎(periodontitis of diabetes mellitus,DM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分为糖尿病伴牙周炎组108名和糖尿病...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型与2型糖尿患者群中牙周炎(periodontitis of diabetes mellitus,DM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分为糖尿病伴牙周炎组108名和糖尿病不伴牙周炎组78名,取血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多聚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法测定IL-1RN内含子2/VNTR位点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检出率的差别。结果:IL-1RN内含子2/VNTR等位基因A2在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不伴牙周炎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3.579,P=0.040)。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IL-1RN内含子2/VNTR等位基因A2可能与牙周炎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2糖尿病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基因 疾病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46a-IRAK轴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瘘管型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作用
5
作者 倪健 朱晓文 于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miR-146a和IRAK的关系。将成功制备的CD瘘管病变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Con)、ADSC干预组(ADSC)、ADSC+miR-146a-antagomir干预组(ADSC+antagomir)、ADSC+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干预组(ADSC+antagomir+si),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1 h,ADSC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ADSC+antagomir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ADSC+antagomir+si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Con组大鼠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每组每日定时处理2次,连续处理14 d。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的血管新生;Western blot检测瘘管创面组织中IRAK、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miR-146a表达在CD瘘管病变患者术后的血清中明显降低,IRAK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miR-146a能靶向调控IRAK表达;与Con组相比,ADSC组、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的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与ADSC组相比,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升高,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与ADSC+antagomir组相比,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SC促进CD模型大鼠瘘管病变术后的瘘管愈合,这可能与调控miR-146a/IRAK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克罗恩病 瘘管病变 创面愈合 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缭云 李德华 +1 位作者 张玲荣 王守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88,共2页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R)与戊型肝炎肝细胞损害和病期的关系。采用双抗夹心法对 18例戊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进行SIL - 2R测定。急性期SIL - 2R与恢复期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P <0 0 5 ) ,恢复期与正常...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R)与戊型肝炎肝细胞损害和病期的关系。采用双抗夹心法对 18例戊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进行SIL - 2R测定。急性期SIL - 2R与恢复期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P <0 0 5 ) ,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相关分析表明 ,急性期SIL - 2R与ALT存在正相关 ,(r =0 85 7,t=6 7788,(P <0 0 5 ) ,而与Bil虽也存在正相关 ,但差别无显著性 (r =0 10 5 7,t=0 42 5 2 ,(P >0 0 5 )。戊型病毒性肝炎时 ,肝功能的损害与免疫参与有关 ,测定血清SIL - 2R可作为对戊型肝炎病情预测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2 位作者 黄伟明 何艳 叶庆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7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血清sIL - 2R含量。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 - 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并且其升高与ALT、AST、PTA、ChE相关 ,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急性、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测定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桂荣 何冰 +2 位作者 李海潮 宿利 李小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治疗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测定经IL...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治疗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测定经IL1ra作用前、后1周时该模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及其培养上清促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利用Northern杂交测定肺泡巨噬细胞TNFα、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mRNA的表达。结果:BLM致肺纤维化模型1周时,肺泡巨噬细胞TNFα的产生及该组细胞上清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而IL1ra(10mg·L-1)对肺泡巨噬细胞TNFα的产生及该组细胞上清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LM致肺纤维化模型1周时肺泡巨噬细胞TNFα、PDGF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而IL1ra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IL1ra通过对肺泡巨噬细胞的TNFα产生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可能对该模型的肺纤维化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 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Ⅰ型受体在致痫活动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于珊 李正莉 +3 位作者 朱长庚 刘庆莹 魏瑛 李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9-422,共4页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 -1I型受体 ( IL-1RI)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致痫大鼠行为改变与脑内 IL-1RI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侧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后再注射阈下剂量谷氨酸钠 ,可导致动物痫样发...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 -1I型受体 ( IL-1RI)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致痫大鼠行为改变与脑内 IL-1RI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侧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后再注射阈下剂量谷氨酸钠 ,可导致动物痫样发作 ,其大脑皮质及海马锥体细胞层 IL -1RI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免疫反应增强 ;如先注射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 IL-1ra)、再注射 IL-1β和阈下剂量谷氨酸钠 ,则动物无痫样发作 ,且大脑皮质及海马锥体细胞层 IL-1RI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较注射 IL -1β和阈下剂量谷氨酸钠组减少 ,免疫反应着色减弱。结果提示 ,IL -1β有明显促进谷氨酸钠致痫的作用 ,IL-1RI可能参与致痫过程 ,IL-1ra具有抗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白细胞介素-1i型受体 致痫活动 表达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晓武 杨小敏 李春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83-584,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为胆总管结石所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成梗阻性黄疸组(以下简称梗黄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为胆总管结石所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成梗阻性黄疸组(以下简称梗黄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15例,为健康献血员。术后梗黄组予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加胸腺肽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14天清晨空腹各采血标本1次,测定血清总胆红素、IL-2、sIL-2R水平。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sIL-2R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术后IL-2水平升高,sIL-2R水平下降,两者的变化速度在治疗组明显快于梗黄组(P<0.05)。结论:胸腺肽可纠正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清IL-2/sIL-2R系统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胸腺肽Α1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缭云 赵龙凤 郝素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 96例为研究对象 ,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α 干扰素(IFN α)抗病毒...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 96例为研究对象 ,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α 干扰素(IFN α)抗病毒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此两项指标的变化 ,检测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夹心ELISA法。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 2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血清ALT呈正相关 ;各型丙型肝炎时 ,CD4 + T细胞及CD4 + CD8+ 均下降 ,CD8+ T细胞升高 ;α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 ,病毒复制指标阴转 ,同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下降 ,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结论 :免疫反应参与丙型肝炎发病 ,临床各型丙型肝炎均有免疫功能紊乱 ,观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的变化 ,是判断丙型肝炎转归和预后和干扰素疗效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病毒性肝炎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油酸型肺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呜武 孙德俊 +4 位作者 马大龙 廖松林 狄春辉 刘进 卜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17,共1页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油酸型肺损伤的作用赵呜武,孙德俊,马大龙,廖松林,狄春辉,刘进,卜捷(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呼吸内科,北京100083)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又称成人呼吸窘...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油酸型肺损伤的作用赵呜武,孙德俊,马大龙,廖松林,狄春辉,刘进,卜捷(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呼吸内科,北京100083)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又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自196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受体 油酸 呼吸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1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颖 苏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02-3405,共4页
目的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31及其可溶性制瘤素M受体(sOSMR)水平,探究两者在RA患者疾病活动期、缓解期变化,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关系,为进一步探讨RA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RA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 目的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31及其可溶性制瘤素M受体(sOSMR)水平,探究两者在RA患者疾病活动期、缓解期变化,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关系,为进一步探讨RA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RA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31、sOSMR水平。结果 (1)RA患者血清IL-3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水平在RA中度、高度活动组高于低度活动组及缓解组(均P<0.05);RA患者血清sOSM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RA各活动组及缓解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A组患者血清IL-31水平与RF、CDAI、ESR、CRP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IL-31可能参与RA疾病发生与发展,并与疾病活动相关,可作为疾病活动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31 可溶性制瘤素M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筛选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全文 边昕 +1 位作者 张洋 李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0-332,共3页
以链霉菌表达的重组 hs IL- 1R 为靶位 ,建立了基于受体配基竞争性结合为原理、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筛选模型 ,对 5 0 0株微生物发酵产物进行了筛选 ,复筛阳性率为 4%~ 5 % ,该模型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 拮抗剂 高通量筛选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甲壳质酶蛋白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梁银 田恬 +2 位作者 赵红 景芳丽 杜池龙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4-57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20例(观察组)。另选取这一时期在该院体检健康儿童8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NFSF14、YKL-40、sIL-2R对病毒性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SF14、YKL-40、sIL-2R分别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的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示:血清TNFSF14、YKL-40、sIL-2R联合检测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AUC为0.921(95%CI:0.867~0.984,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5和0.8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APACHEⅡ评分(95%CI:1.001~3.268,P=0.005)及血清CRP(95%CI:1.755~6.143,P=0.001)、TNFSF14(95%CI:1.427~5.619,P=0.001)、YKL-40(95%CI:1.109~3.525,P<0.001)、sIL-2R(95%CI:1.265~4.173,P=0.002)是病毒性肺炎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变化与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也是影响患儿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对评估患儿的临床结局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 甲壳质酶蛋白40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白血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富宁 杨贵贞 +2 位作者 王冠军 易永林 刘晓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4-307,共4页
检测34例白血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並分析了sIL—2R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组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p<0.01);2.sIL-2R水平>2000u/ml的6名患者中有5名在采血后1个月内死亡,余1例亦... 检测34例白血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並分析了sIL—2R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组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p<0.01);2.sIL-2R水平>2000u/ml的6名患者中有5名在采血后1个月内死亡,余1例亦在1年内死亡;3.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单个核细胞数无明显关系。分析表明:sIL—2R测定适用于对急性淋巴细胞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及淋巴瘤合并白血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 受体 可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师天元 郭新胜 +1 位作者 张红亚 李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在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异同。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各30例,分别单一接受利培酮(6mg/d)、帕罗西汀(20mg/d)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用汉密尔顿抑... 目的在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异同。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各30例,分别单一接受利培酮(6mg/d)、帕罗西汀(20mg/d)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组和3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浓度。结果治疗前,2个患者组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IL-6、sIL-6R低于抑郁症组(P<0.05)。②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浆IL-2、sIL-6R较治疗前下降(P<0.05),抑郁症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sIL-6R低于抑郁症组(P均小于0.05)。③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变化率与PANSS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64,P<0.001);抑郁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和IL-6的变化率均与HAMD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42,P=0.02;r=0.54,P=0.002)。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细胞因子均存在异常,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但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存在不同的生物学基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白细胞介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与大鼠神经细胞NMDA受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国荣 单巍松 +2 位作者 梁英武 王朝晖 吴希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4-96,100,共4页
观察了IL-1β对NMDA(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在1~25U/m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地提高NMDA受体的活性和明显促进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1型受体(N... 观察了IL-1β对NMDA(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在1~25U/m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地提高NMDA受体的活性和明显促进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1型受体(NMDAR1)mRNA的表达,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可抑制IL-1β的上述生物学效应。提示IL-1β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作用,在癫痫等惊厥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IL-1Rα对某些神经系统兴奋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神经细胞 NMDA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妩弋 张玲玲 +5 位作者 吴丽 汪倪萍 王华 岳莉 张运芳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recom binanthuman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rhIL 1ra)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IL 1ra3个...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recom binanthuman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rhIL 1ra)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IL 1ra3个剂量组和进口IL 1ra组;采用Ⅱ型胶原(CⅡ)乳剂皮内注射诱导大鼠CIA模型;每周测体重观察体重变化;足爪容积法测量大鼠足爪肿胀度;测定CⅡ的迟发性变态反应(DTH);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 CIA大鼠在致炎d10,出现关节红、肿,体重减轻,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升高,关节病理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的破坏等。rhIL 1ra(7 5, 30, 120mg·kg-1 )和阳性对照组anakinra(120mg·kg-1 )皮下注射,连续 7d,能明显抑制CIA大鼠足肿胀;rhIL 1ra(30, 120mg·kg-1 )皮下注射,连续 7d,可以明显减轻CⅡ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DTH);另外,rhIL 1ra也可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水平;病理学检查表明,rhIL 1ra大剂量能明显减轻CIA大鼠关节滑膜炎症和滑膜增生,减轻血管翳和软骨破坏。结论 rhIL 1ra对CIA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胶原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德全 王秀问 +4 位作者 任建民 王洁贞 李玉芳 王宜民 韩效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62,共3页
某些甲状腺疾病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与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未治疗组(A)及甲亢... 某些甲状腺疾病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与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未治疗组(A)及甲亢未治疗伴突眼组(D)血清sIL-2R明显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经治疗甲状腺功能灭常组(G)sIL-2R明显高于甲减未治疗组(F);10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sIL-2R明显降低;Graves病及甲减患者血清sIL-2R均与FT_3呈正相关。提示除自身免疫外,甲状腺素水平也是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重要调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可溶性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甲状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