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和自动增益校准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慧民 阎跃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8,共9页
为了精确消除零中频接收机中的直流偏移并快速响应射频接收机增益调整时引入的输入直流偏移变化,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该电路结合了模拟型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技术的优势,在降低输出直流偏移的同时缩短了响应时间.模拟型... 为了精确消除零中频接收机中的直流偏移并快速响应射频接收机增益调整时引入的输入直流偏移变化,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该电路结合了模拟型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技术的优势,在降低输出直流偏移的同时缩短了响应时间.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用于实时地自动消除各级输入的直流偏移,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通过自动校准进一步减小接收机的最终输出直流偏移.同时提出了一种接收机增益自动校准电路,能够自动校准零中频接收机I/Q通路的增益失配.采用65 nm CMOS工艺实现了集成直流偏移消除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和增益自动校准电路.芯片测试结果表明,放大器最大输出直流偏移为2 mV,增益调整具有严格单调性,自动校准后的输出I/Q增益失配小于0.1 dB.该电路具有响应快、仅需开机自动校准和无需数字基带电路参与等优点,完全满足IEEE 802.11ax-2021等宽带通信接收机的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集成电路 零中频接收机 宽带通信系统 直流偏移消除 i/q增益失配自动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宽带接收机I/Q通道失配的数字校正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刚 吕幼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0-693,共4页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I/Q通道之间通常会发生失配现象,这会降低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进而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接收机中L/Q幅相误差校正的数字方法:首先通过一种时域方法以获得误差信息,籍此计算校正所需参数,再由Newton...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I/Q通道之间通常会发生失配现象,这会降低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进而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接收机中L/Q幅相误差校正的数字方法:首先通过一种时域方法以获得误差信息,籍此计算校正所需参数,再由Newton插值多项式构造滤波器组对I/Q信号进行滤波校正。仿真表明,这种数字校正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宽带接收机I/Q通道的正交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 i/q 镜像抑制度 增益误差 相位误差 直流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
3
作者 薛颜 徐文荣 +2 位作者 于宗光 李琨 李加燊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针对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中采样电容失配和运放增益误差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前台校准技术通过对ADC量化结果的余量分析,补偿相应流水级的量化结果,后台校准技术基于伪随机(PN)注入的方... 针对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中采样电容失配和运放增益误差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前台校准技术通过对ADC量化结果的余量分析,补偿相应流水级的量化结果,后台校准技术基于伪随机(PN)注入的方式,利用PN的统计特性校准增益误差。本校准技术在系统级建模和RTL级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验证并成功流片。测试结果显示,在1 GS/s采样速率下,校准精度为14 bit的Pipelined ADC的有效位数从9.30 bit提高到9.99 bit,信噪比提高约4 dB,无杂散动态范围提高9.5 dB,积分非线性(INL)降低约10 L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 电容 增益误差 前台校准 后台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数字接收机I/Q幅相不一致性的校正
4
作者 卢刚 吕幼新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5年第4期244-247,共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正交双通道变换在接收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I/Q通道的正交一致性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这会降低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进而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数字接收机I/Q幅相不一致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正交双通道变换在接收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I/Q通道的正交一致性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这会降低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进而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数字接收机I/Q幅相不一致性的校正方法,首先通过一种时域方法获得误差信息,接着构造滤波器组对I/Q信号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宽带接收机I/Q通道的正交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 i/q 镜像抑制度 增益误差 相位误差 直流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数字后台校准算法
5
作者 熊召新 蔡敏 贺小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2,共6页
研究了模数转换器(ADC)的数字后台校准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2.5 b/级高速高精度流水线ADC的数字后台校准算法.在2.5b/级电容翻转式余量增益电路(MDAC)中注入与输入信号相关的抖动信号,提取MDAC中由于电容失配和放大器增益有限性造成的非... 研究了模数转换器(ADC)的数字后台校准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2.5 b/级高速高精度流水线ADC的数字后台校准算法.在2.5b/级电容翻转式余量增益电路(MDAC)中注入与输入信号相关的抖动信号,提取MDAC中由于电容失配和放大器增益有限性造成的非线性误差,并在最终的数字输出端对这些误差进行校准.文中提出的数字后台校准算法具有电路实现简单、不中断ADC正常工作、适合高速高精度流水线ADC等优点,能有效地降低电容失配和放大器有限增益等非理想因素对流水线ADC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经校准后的ADC信号噪声失真比可从63.3dB提高到78.7dB,无杂散动态范围由63.9 dB提高到91.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校准 抖动信号 电容 放大器 有限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bit 50MS/s CMOS流水线ADC的设计
6
作者 郭睿 李福乐 张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2-1026,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流水线ADC校准算法,并利用该校准算法完成了一个13 bit,50MS/s流水线ADC的设计。该校准算法对级电路的比较器和后级电路的输出码字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得到各个级电路输出位的真实权值,可以同时校准多种非理想因素如运放... 介绍了一种新的流水线ADC校准算法,并利用该校准算法完成了一个13 bit,50MS/s流水线ADC的设计。该校准算法对级电路的比较器和后级电路的输出码字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得到各个级电路输出位的真实权值,可以同时校准多种非理想因素如运放有限增益、电容失配等造成的误差。电路采用UMC0.18μm混合工艺,1.8V电源电压。通过SPECTRE仿真获得晶体管级级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将其结果导入顶层行为级模型进行校准。仿真结果表明,在50MHz采样率、5MHz输入信号下,通过校准算法SFDR由44.1dB提升至102.2dB,SNDR由40.9dB提升至79.9dB,ENOB由6.5bit提升至12.98b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数字后台校准 运放有限直流增益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IMO毫米波高速通信系统强鲁棒性技术研究综述
7
作者 李松亭 陈利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43-3655,共13页
mMIMO毫米波高速通信系统是未来人类社会构建更好通信体验的关键基础.受限于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较大随机偏差和失配,弱鲁棒性问题成为制约高速通信系统规模化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本文深入挖掘影响mMIMO毫米波高速通信系统性能的... mMIMO毫米波高速通信系统是未来人类社会构建更好通信体验的关键基础.受限于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较大随机偏差和失配,弱鲁棒性问题成为制约高速通信系统规模化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本文深入挖掘影响mMIMO毫米波高速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对收发链路I/Q失配校准、数/模混合波束合成收发链路多通道幅相失配校准、发射阵列非线性失真补偿等算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未来构建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的高速通信场景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IMO毫米波高速通信 鲁棒性 收发链路i/q校准 收发链路多通道幅相校准 发射阵列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