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交用Mg-9Al-0.1Mn-xCa挤压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敬学锐 吴雄 +4 位作者 王森巍 肖辉 佘加 汤爱涛 王敬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89-194,共6页
镁合金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性优异,阻尼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良好,在结构材料方面极具应用前景。其中Mg-Al-Mn-Ca系合金由于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成形能力和阻燃性能,在轨道交通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有关Mg-Al-Mn... 镁合金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性优异,阻尼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良好,在结构材料方面极具应用前景。其中Mg-Al-Mn-Ca系合金由于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成形能力和阻燃性能,在轨道交通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有关Mg-Al-Mn-Ca系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合金化或低Al成分合金,有鉴于此,本工作研究了Ca元素对高Al成分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a元素的添加能够有效细化晶粒并弱化基面织构,此外,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也得到了同步提升。当Ca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压缩屈服强度分别为234 MPa、343 MPa、203 MPa,延伸率为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Mn-ca系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体系中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张永志 唐云 +2 位作者 邓政斌 杨勇 杨叶艳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68,共9页
为了探究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单矿物试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接触角、SEM、FTIR和XPS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油酸钠体系中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中,C... 为了探究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单矿物试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接触角、SEM、FTIR和XPS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油酸钠体系中Ca^(2+)和Mg^(2+)对黄铁矿浮选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中,Ca^(2+)和Mg^(2+)的存在对黄铁矿的浮选行为产生活化,改善其浮选效果,但是随着pH值的增大,离子对黄铁矿的活化效果不断减弱;pH值较低时,钙和镁主要以Ca^(2+)和Mg^(2+)的形式吸附在黄铁矿表面,增加了黄铁矿表面对溶液中油酸钠的吸附量,且Ca^(2+)和Mg^(2+)会与油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油酸钙和油酸镁吸附在黄铁矿表面,使黄铁矿表面接触角增大从而改变了其表面疏水性;随着pH值的不断增大,黄铁矿表面的Fe-S键会断裂生成Fe(OH)_(3),阻碍离子吸附,且Ca^(2+)和Mg^(2+)的形态随着pH值的增大发生变化,起活化作用的Ca^(2+)和Mg^(2+)浓度不断降低,离子活化效果减弱。研究结果对使用油酸钠反浮选分离卡林型金矿中的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黄铁矿 ca^(2+) mg^(2+) 油酸钠 离子活化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5.0Zn-xCa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立生 王小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89,共4页
通过金属型铸造制备了Mg-5.0Zn-xCa(x=0、0.25、0.50)合金,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和热挤压变形。采用OM、SEM、EDS、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Ca对Mg-5.0Zn-xCa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含量的增加,铸态Mg-5.0Zn-xCa合... 通过金属型铸造制备了Mg-5.0Zn-xCa(x=0、0.25、0.50)合金,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和热挤压变形。采用OM、SEM、EDS、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Ca对Mg-5.0Zn-xCa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含量的增加,铸态Mg-5.0Zn-xCa合金中的MgZn相逐渐减少,Ca_(2)Mg_(6)Zn_(3)相含量和尺寸逐渐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铸态Mg-5.0Zn-0.50Ca合金中Ca2Mg6Zn3相呈断续网状结构。Ca元素的加入,可以明显细化挤压态Mg-5.0Zn-xCa合金的晶粒。随着Ca含量的增加,挤压态Mg-5.0Zn-xCa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强度逐渐升高,伸长先升高后降低。挤压态Mg-5.0Zn-0.50Ca合金的强度最大,Mg-5.0Zn-0.25Ca合金的塑性最佳,伸长率达到2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ca合金 ca元素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工艺对Mg-Al-Ca-Z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凤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0,148,共4页
对Mg-2.0Al-1.5Ca-0.8Zn合金进行了320~400℃,32、64不同挤压比的挤压试验,采用OM、SEM、拉伸试验、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挤压工艺对Mg-2.0Al-1.5Ca-0.8Z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温度和挤压比的升高,合金的晶粒... 对Mg-2.0Al-1.5Ca-0.8Zn合金进行了320~400℃,32、64不同挤压比的挤压试验,采用OM、SEM、拉伸试验、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挤压工艺对Mg-2.0Al-1.5Ca-0.8Z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温度和挤压比的升高,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提高,伸长率和耐腐蚀性先升高后降低。挤压温度400℃,挤压比32时挤压的合金的抗拉强度最高,为268.5 MPa。挤压温度360℃,挤压比64时挤压的合金的塑性最佳,其伸长率为27.4%。挤压温度360℃,挤压比32时挤压的合金的耐腐蚀性最好,其腐蚀失重率为226.4 mg/(c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ca-Zn合金 挤压工艺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g-Al-Si系高性能泡沫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明堂 戚芳 +2 位作者 刘方波 唐紫娟 梁健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4,共9页
通过对钢渣和菱镁矿配方组成的优化,采用高温发泡法制备的兼具高强度和低热导率的Ca-Mg-Al-Si系高性能泡沫陶瓷,其主要原料为红柱石与粉砂质页岩,发泡剂为碳化硅,助熔剂为锂辉石。在测试其气孔率,体积密度与抗折强度等性能的同时,也使用... 通过对钢渣和菱镁矿配方组成的优化,采用高温发泡法制备的兼具高强度和低热导率的Ca-Mg-Al-Si系高性能泡沫陶瓷,其主要原料为红柱石与粉砂质页岩,发泡剂为碳化硅,助熔剂为锂辉石。在测试其气孔率,体积密度与抗折强度等性能的同时,也使用Micro-CT、SEM、XRD、XRF等检测手段对泡沫陶瓷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当样品中加入11 wt%钢渣,7 wt%菱镁矿时综合性能最佳,此时抗折强度为11.15 MPa,热导率为0.091W/(m·K),总气孔率为61.02%,闭口气孔率为55.30%,体积密度为0.944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 低热导率 ca-mg-Al-Si系 泡沫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元素对铸态 Mg-Al-Ca-Mn合金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何卉 温祥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7-100,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分析、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Mg-4Al-3Ca-0.7Mn-xY(x=0、0.8、1.5)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未添加Y的Mg-4Al-3Ca-0.7Mn合金组织由α-Mg、Al2Ca相、Mg2Ca相组成。添加0.8wt%Y后,...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分析、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Mg-4Al-3Ca-0.7Mn-xY(x=0、0.8、1.5)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未添加Y的Mg-4Al-3Ca-0.7Mn合金组织由α-Mg、Al2Ca相、Mg2Ca相组成。添加0.8wt%Y后,合金组织中晶粒得到明显细化,析出相变得细小,Al2Ca相、Mg2Ca相数量减少,并有Al2Y相生成。Y含量增加到1.5wt%时,合金晶粒细化效果不明显,大量Al2Y相聚集在晶界处呈网状分布。添加适量的Y可提高Mg-4Al-3Ca-0.7Mn-xY合金的耐腐蚀性,Y添加量为0.8wt%时,该合金的耐腐蚀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ca-Mn-Y合金 Y元素 微观组织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冠梨果皮褐斑病与Ca,Mg,K营养的关系 被引量:43
7
作者 关军锋 及华 +3 位作者 冯云霄 李丽梅 孙玉龙 司建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对不同果园黄冠梨果实分析表明,与正常果实相比,果皮发生褐斑的果实中Ca含量和Ca/Mg、Ca/K、Ca/(Mg+K)比值较低,且果皮中的差别大于果肉。套袋显著降低果皮和果肉Ca含量及Ca/Mg与Ca/K比值,增加果皮的K含量,对果皮和果肉中Mg含量无显著... 对不同果园黄冠梨果实分析表明,与正常果实相比,果皮发生褐斑的果实中Ca含量和Ca/Mg、Ca/K、Ca/(Mg+K)比值较低,且果皮中的差别大于果肉。套袋显著降低果皮和果肉Ca含量及Ca/Mg与Ca/K比值,增加果皮的K含量,对果皮和果肉中Mg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单果重果实比较,较小果实的果皮中含有较多的Ca含量及高的Ca/Mg、Ca/K和Ca/(Mg+K)比值,发病程度轻,而特大果(>500 g)相反,中等果居中。这些说明,果皮中低的Ca含量以及Ca/Mg、Ca/K、Ca/(Mg+K)比值可能是果皮发生褐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冠梨 ca mg K 褐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Mg水平对烤烟累积N、K、Ca、Mg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永忠 蒋志宏 +2 位作者 刘雅婷 杨志新 罗鹏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盆栽试验表明 :(1 )供 Mg促进烟株对 NO- 3-N的吸收和积累 ;(2 )供 Mg极显著提高烟叶中 Mg的含量 ,但也显著降低 K和 Ca的含量 ;(3 ) Mg与 K、Ca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 ;(4 )供 Mg提高烟叶的 K/(Ca+Mg)值 ,改善卷烟燃烧品质 .缺Mg,K/(Ca+Mg... 盆栽试验表明 :(1 )供 Mg促进烟株对 NO- 3-N的吸收和积累 ;(2 )供 Mg极显著提高烟叶中 Mg的含量 ,但也显著降低 K和 Ca的含量 ;(3 ) Mg与 K、Ca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 ;(4 )供 Mg提高烟叶的 K/(Ca+Mg)值 ,改善卷烟燃烧品质 .缺Mg,K/(Ca+Mg)比值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烤烟 N K ca 拮抗 累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中Mg、Sr、Ca及其比值的环境指代意义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彬 袁道先 +2 位作者 林玉石 李红春 覃嘉铭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5-122,共8页
通过桂林地区盘龙洞 1号石笋和丰鱼岩 4号石笋的 Ca、Mg、Sr及其比值的研究 ,并通过与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分析 ,初步认为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中的 Sr、Mg、Ca及其比值的形成既取决于环境温度的变化 ,又取决于水文条件的变化。当大气环流... 通过桂林地区盘龙洞 1号石笋和丰鱼岩 4号石笋的 Ca、Mg、Sr及其比值的研究 ,并通过与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分析 ,初步认为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中的 Sr、Mg、Ca及其比值的形成既取决于环境温度的变化 ,又取决于水文条件的变化。当大气环流系统未发生显著变化时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较相似 ,这时 ,Mg/ Ca和 Mg/ Sr比值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的变化 ;而当大气环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时 (如出现冰期和间冰期的显著变化 ) ,Mg/ Ca和 Mg/ Sr比值则主要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 ,即降水条件的变化。尽管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 Mg、Sr、Ca指标可以获得很高分辨率的信息 ,但由于 Mg、 Sr、 Ca地球化学习性的复杂性 ,以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化 ,这种指标作为单独指标应用就会十分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amg/Sr比值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 环境指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石笋记录中Mg/Ca比值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清 王建力 +4 位作者 李红春 叶明阳 王勇 李廷勇 何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在重庆梁天湾洞石笋LT1431.9~15.02ka.B.P.古气候重建成果已发表的此基础上,本文选取Mg/Ca比值这一新的替代指标,探讨其在重庆地区独特的水热组合模式下的古气候指示意义,从而进一步探讨了该时段的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重... 在重庆梁天湾洞石笋LT1431.9~15.02ka.B.P.古气候重建成果已发表的此基础上,本文选取Mg/Ca比值这一新的替代指标,探讨其在重庆地区独特的水热组合模式下的古气候指示意义,从而进一步探讨了该时段的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地区Mg/Ca比值与碳同位素的正相关关系较好(R^2=0.60),可能与碳酸钙溶液在到达洞顶之前提前沉淀或滴率减小机制有关,它间接响应了降水的变化。运用Mg/Ca值变化对古气候的重建结果与以前的研究基本相符,说明Mg/Ca比值可以作为古降水的指标,但需同碳氧稳定同位素结合起来讨论,以便相互验证,提高古环境解译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mg/ca比值 微量元素 石笋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Zn-Ca三元镁合金生物材料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9
11
作者 欧阳春 雷霆 +2 位作者 王丽 李年丰 周乐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1-897,共7页
以Zn与Ca为合金组元,采用熔融浇注法制备3种Ca含量分别为1%、2%和3%的Mg-Zn-Ca三元镁合金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对3种镁合金在Hank模拟体液中的质量损失腐蚀及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对不同腐蚀时间的合金表面形貌以及合金组织和相成分进... 以Zn与Ca为合金组元,采用熔融浇注法制备3种Ca含量分别为1%、2%和3%的Mg-Zn-Ca三元镁合金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对3种镁合金在Hank模拟体液中的质量损失腐蚀及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对不同腐蚀时间的合金表面形貌以及合金组织和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的腐蚀是从镁基相的点蚀开始的,含Ca量为1%的镁合金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合金中Mg2Ca相的分布显著影响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合金体中Mg2Ca相的含量随着合金中C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ca合金 Hank溶液 电化学腐蚀 mg2ca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甲烷渗漏的沉积地球化学指标(Sr/Ca和Mg/Ca)识别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克红 初凤友 +5 位作者 叶黎明 章伟艳 许冬 朱继浩 杨海丽 葛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9-479,共11页
自生碳酸盐矿物是揭示甲烷渗漏过程及其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指标。为了方便、快速地识别出自生碳酸盐矿物,在探讨了前人建立的端元组分模型(文石、高镁方解石、生物成因方解石和碎屑)在我国南海北部适用性的基础上,利用沉积物全样中Sr/Ca和... 自生碳酸盐矿物是揭示甲烷渗漏过程及其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指标。为了方便、快速地识别出自生碳酸盐矿物,在探讨了前人建立的端元组分模型(文石、高镁方解石、生物成因方解石和碎屑)在我国南海北部适用性的基础上,利用沉积物全样中Sr/Ca和Mg/Ca值计算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两支沉积物柱状样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沉积深度均有含量不等的自生碳酸盐矿物。这一结果被X射线衍射结果和沉积物中存在晶形完好的自生高镁方解石和文石矿物所验证,表明利用前人建立的端元组分模型计算的结果具有可靠性。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出现显示该海域深受甲烷渗漏作用影响。利用地球化学指标(Sr/Ca和Mg/Ca)获得的自生碳酸盐矿物含量垂向变化显示该区域甲烷渗漏具有强弱交替的周期变化。运用端元组分模型来获取沉积物柱状样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高分辨率剖面,从而识别甲烷渗漏信息非常方便,在大范围寻找甲烷渗漏和天然气水合物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渗漏 碳酸盐 Sr ca mg ca 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泥质沉积区8千年来的有孔虫Mg/Ca和δ^(18)O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在秀 赵泉鸿 +3 位作者 陈荣华 翦知湣 乔培军 成鑫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6,共8页
对东海陆架泥质沉积区MD06-3040柱状样有孔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了底栖有孔虫(Rotalinoides gaimardii)Mg/Ca和δ18O及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bulloides)δ18O等的高分辨率记录。通过与微体化石群、沉积物粒度等古环境替代性指标... 对东海陆架泥质沉积区MD06-3040柱状样有孔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了底栖有孔虫(Rotalinoides gaimardii)Mg/Ca和δ18O及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bulloides)δ18O等的高分辨率记录。通过与微体化石群、沉积物粒度等古环境替代性指标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有孔虫Mg/Ca和δ18O的变化主要受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及其相关的东亚季风所控制,并推测了研究区近8千年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8.0~4.1 cal.kaBP时期,夏季风盛行,台湾暖流和黑潮发育强盛,底层和表层海水都具有较高的温度、盐度和δ18O值,其中底层海水温度在5.7~5.2和4.6~4.1 cal.kaBP两个时期最高;4.1~0.4 cal.kaBP时期,冬季风盛行,台湾暖流和黑潮影响减弱,浙闽沿岸流发育增强,使海水温度和盐度及δ18O显著下降;0.4 cal.kaBP以来夏季风再次变强,台湾暖流和黑潮的影响随之增强,海水温度又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 mg/ca Δ^18O 古环境 全新世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斗南’苹果苦痘病与果实Ca、Mg、K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士进 刘玲玲 +1 位作者 程玉豆 关军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2,共8页
苦痘病是苹果栽培中一种常见的果实生理失调症,在‘斗南'苹果品种上呈高发态势。本试验以8个果园‘斗南'苹果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正常和发病果的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Ca、Mg、K含量,以探索苦痘病与Ca、Mg... 苦痘病是苹果栽培中一种常见的果实生理失调症,在‘斗南'苹果品种上呈高发态势。本试验以8个果园‘斗南'苹果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正常和发病果的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Ca、Mg、K含量,以探索苦痘病与Ca、Mg、K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苦痘病果的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Ca含量均普遍低于正常果,果皮水溶性Ca含量差异显著;苦痘病果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Mg含量均普遍高于正常果,但差异均不显著;苦痘病果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K含量普遍高于正常果,且果皮总的K含量有显著差异。苦痘病果果皮、果肉中水溶性Ca/Mg、Ca/K均极显著低于正常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皮、果肉水溶性Ca含量,果皮总的K含量,果肉水溶性Mg、K含量与苦痘病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南'苹果 苦痘病 水溶性camg、K 全量camg、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对Mg-Zn合金热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正 张越 +2 位作者 毛萍莉 周乐 杨春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4-629,共6页
为了研究Ca元素对Mg-Zn二元合金热裂敏感性的影响,采用自制的"T"字形热裂仪器,以Mg-1.5Zn合金为基础合金,通过添加1%~4%的Ca元素来研究Mg-Zn-Ca系合金的热裂行为.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热裂区域的显微组织,分析Mg-Zn-C... 为了研究Ca元素对Mg-Zn二元合金热裂敏感性的影响,采用自制的"T"字形热裂仪器,以Mg-1.5Zn合金为基础合金,通过添加1%~4%的Ca元素来研究Mg-Zn-Ca系合金的热裂行为.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热裂区域的显微组织,分析Mg-Zn-Ca三元合金的热裂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对于Mg-1.5Zn-xCa合金而言,随着Ca添加量的增加,热裂纹体积不断减小,合金的热裂敏感性降低;热裂发生时,Mg-1.5Zn-xCa合金中剩余液相体积分数逐渐增加,补缩效果不断提高,热裂敏感性随着Ca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于Mg-Zn-Ca合金而言,裂纹处的补缩物质为α-Mg和Ca2Mg6Zn3、Mg2Ca相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元素 mg-Zn-ca系合金 热裂敏感性 显微组织 裂纹体积 补缩 ca2mg6Zn3相 mg2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枝木麻黄小枝衰老过程中K、Ca、Mg含量及其内吸收率季节动态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尚炬 林益明 +3 位作者 张立华 叶功富 黄珠兰 林光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0-885,共6页
对福建东山赤山林场8龄短枝木麻黄纯林小枝衰老过程中K、Ca和Mg元素的含量及其内吸收率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短枝木麻黄成熟小枝中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K>Mg,而衰老小枝中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Mg>K.随着小枝的衰老,K和Mg... 对福建东山赤山林场8龄短枝木麻黄纯林小枝衰老过程中K、Ca和Mg元素的含量及其内吸收率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短枝木麻黄成熟小枝中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K>Mg,而衰老小枝中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Mg>K.随着小枝的衰老,K和Mg含量下降(Mg在冬季除外),而Ca含量显著上升.K的内吸收率达60%以上,Mg的内吸收率较低(在冬季累积),而Ca在不同季节累积达90%以上.K的内吸收率在夏、秋季要高于冬、春季;Mg的内吸收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而Ca的内吸收率在各个季节并无显著差异.成熟小枝中不同的元素含量与其内吸收率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其中K、Ca含量与其内吸收率不相关;Mg含量与其内吸收率存在显著正相关(r=0.811,p=0.001).小枝衰老过程中较高的K的内吸收率反映了K是木麻黄林生长的关键元素之一,高的K的内吸收率是其重要的营养保存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枝木麻黄 K ca mg 内吸收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粉受精状况与苹果子房发育和Ca,Mg,K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关军锋 马智宏 +2 位作者 张华 周振涛 张立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39-143,共5页
对不同苹果品种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表明 ,座果期发育不良的苹果子房干物质积累较少 ,Ca浓度高于正常者 ,而单个子房Ca ,Mg ,K含量低于正常子房。与不授粉和自花授粉处理相比 ,异花授粉明显促进子房发育和Ca ,Mg 。
关键词 苹果 子房 授粉 受精 ca mg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湖泊Mg^(2+)、Ca^(2+)和Mg/Ca盐度指示意义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海雷 王云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4-900,共7页
总结了青藏高原地区400多个湖泊湖水的Mg2+、Ca2+和Mg/Ca等水化指标与湖水盐度的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随着湖水变化(不同采样时间和采样点以及自然蒸发)而产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湖泊湖水的Mg2+浓度与盐度具有较为稳定的正... 总结了青藏高原地区400多个湖泊湖水的Mg2+、Ca2+和Mg/Ca等水化指标与湖水盐度的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随着湖水变化(不同采样时间和采样点以及自然蒸发)而产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湖泊湖水的Mg2+浓度与盐度具有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Ca2+和Mg/Ca与盐度的相关性较弱.在对于某一特定水化学类型的湖泊,一般碳酸盐型湖泊的Mg2+、Ca2+以及Mg/Ca等指标与盐度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硫酸盐型湖泊中Mg2+浓度和盐度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而Ca2+以及Mg/Ca与盐度的相关性仍很弱;而在氯化物型湖泊中,Mg2+浓度与盐度呈更高的正相关性,Ca2+浓度也与盐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性,Mg/Ca这一指标与盐度的相关性依然很弱.而对某一特定湖泊,在不同演化阶段或不同的采样地点,Mg2+浓度与盐度仍然保持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Ca2+以及Mg/Ca与盐度的相关性仍然不稳定或很弱.在青藏高原作古环境重建应用的时候,湖水Mg2+浓度是古盐度一个较好的转换指标,而Ca2+以及Mg/Ca的古盐度指示意义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泊 mg2+ ca2+ mg/ca 盐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水县岩溶水系统ρ(Sr^(2+))、ρ(Sr)/ρ(Ca)、ρ(Sr)/ρ(Mg)分布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奇波 康志强 +2 位作者 覃小群 俞建国 苏春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3,共6页
通过对流域内不同类型水取样分析,发现流经不同岩层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ρ(Sr2+)、ρ(Sr)/ρ(Ca)、ρ(Sr)/ρ(Mg)值。一般来说,流经砂岩层的基岩裂隙水ρ(Sr2+)低,而ρ(Sr)/ρ(Ca)、ρ(Sr)/ρ(Mg)值较高,当砂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受到灰岩岩... 通过对流域内不同类型水取样分析,发现流经不同岩层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ρ(Sr2+)、ρ(Sr)/ρ(Ca)、ρ(Sr)/ρ(Mg)值。一般来说,流经砂岩层的基岩裂隙水ρ(Sr2+)低,而ρ(Sr)/ρ(Ca)、ρ(Sr)/ρ(Mg)值较高,当砂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受到灰岩岩溶水或煤系地层水补给时,其ρ(Sr2+)、ρ(Sr)/ρ(Ca)、ρ(Sr)/ρ(Mg)值均较高;流经灰岩地层的地下水ρ(Sr)/ρ(Ca)值小于流经白云岩地层的地下水,而灰岩岩溶水ρ(Sr)/ρ(Mg)值大于白云岩岩溶水。地下河出口水的ρ(Sr)/ρ(Ca)、ρ(Sr)/ρ(Mg)值位于各种类型水之间,利用ρ(Sr)/ρ(Ca)、ρ(Sr)/ρ(Mg)值计算出地下河水中基岩裂隙水的比例为0.45,灰岩岩溶水的比例为0.32,白云岩岩溶水的比例为0.23。这为定量研究岩溶水的变化规律和岩溶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县 ρ(Sr2+) ρ(Sr)/ρ(ca) ρ(Sr)/ρ(mg)岩溶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的Mg/Ca与Sr/Ca比值研究进展--兼论洞穴次生沉积物Mg/Ca与Sr/Ca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立娜 周厚云 朱照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微量元素是岩溶洞穴沉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古气候环境替代指标,为近20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总结前人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重要认识:(1)洞穴上覆土壤和围岩是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Mg、Sr的主要来源;(2)Mg/Ca与Sr/Ca能够指示气候... 微量元素是岩溶洞穴沉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古气候环境替代指标,为近20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总结前人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重要认识:(1)洞穴上覆土壤和围岩是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Mg、Sr的主要来源;(2)Mg/Ca与Sr/Ca能够指示气候环境变化,但需结合其它指标综合考虑。(3)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Mg/Ca与Sr/Ca受多种气候环境因素(包括土壤和围岩的组成和性质、水-岩相互作用、先期碳酸盐沉积、分配系数等)影响,其古气候环境指示意义具有多解性;(4)矿物结晶作用对Mg/Ca与Sr/Ca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文石在向方解石转变的过程中容易丢失Mg、Sr,此外,杂质的混入也将抑制Mg、Sr进入方解石,从而引起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Mg/Ca与Sr/Ca比值的变化。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石笋中这些微量元素的影响机制研究,尤其是对一些影响因素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 mg/ca Sr/ca 古气候环境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