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4-579,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EC患者(EC组)、9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AH组)及94例无EC、AH等子宫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组织中PD-1、VISTA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组织PD-1、VISTA表达与EC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PD-1、VIST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EC组、AH组中PD-1、VIST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高于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AH组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对照组,Th2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AH组,Th22表达高于AH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D-1、VISTA的表达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均无相关性(P>0.05);AH组和EC组中PD-1、VISTA的表达均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呈负相关(r<0,P<0.05),与Th22呈正相关(r>0,P<0.05)。(3)EC患者中,PD-1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STA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组织中PD-1、VISTA呈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及EC侵袭性密切相关,PD-1、VISTA免疫检查点双抑制策略或能为EC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微环境免疫失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甜苷V增强黄牛8-细胞期胚胎发育能力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黄依林 肖鹏 +7 位作者 李孟琪 杨春艳 郑海英 李楠楠 田新如 张博 杨小淦 尚江华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931,共11页
[目的]探究罗汉果甜苷V(Mogroside V,MV)增强黄牛8-细胞期胚胎发育能力的作用机制,为提高黄牛胚胎发育能力和利用植物提取物提高体外培养胚胎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黄牛4/8/16-细胞期胚胎,利用Smart-seq2方法进行转录组测序,探... [目的]探究罗汉果甜苷V(Mogroside V,MV)增强黄牛8-细胞期胚胎发育能力的作用机制,为提高黄牛胚胎发育能力和利用植物提取物提高体外培养胚胎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黄牛4/8/16-细胞期胚胎,利用Smart-seq2方法进行转录组测序,探究黄牛胚胎线粒体相关通路转录表达谱,并进行线粒体染色验证、均匀流行近似和投影(UMAP)聚类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在黄牛8-细胞期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25、50、100μmol/L MV,通过统计8-细胞率和囊胚率筛选最优MV浓度。设正常培养的黄牛胚胎为对照组(CON),最优MV浓度处理为试验组(MV),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黄牛8-细胞期胚胎中线粒体功能、ROS水平、细胞凋亡水平和DNA损伤水平。[结果]GSE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发育阶段黄牛胚胎线粒体相关通路转录表达谱存在差异,与8-细胞期胚胎相比,4-细胞期和16-细胞期胚胎线粒体蛋白及其复合物通路均显著上调(P<0.05,下同)。线粒体染色结果表明,黄牛8-细胞期胚胎线粒体荧光强度极显著低于4-细胞期(P<0.01,下同),显著低于16-细胞期。在黄牛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50μmol/L MV对黄牛胚胎发育能力的提升效果最显著。与CON组相比,MV组黄牛8-细胞期胚胎线粒体荧光强度极显著升高、ROS水平极显著降低、Caspase-3荧光强度极显著降低、γ-H2AX的荧光强度极显著降低。[结论]与黄牛4-细胞期和16-细胞期胚胎相比,8-细胞期胚胎线粒体功能降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添加MV能通过增强黄牛8-细胞期胚胎线粒体功能并降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水平,以提高黄牛胚胎发育能力,缓解8-细胞期胚胎发育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8-细胞期胚胎 罗汉果甜苷v 线粒体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3b-5p靶向CD44v6调控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热孜宛古丽·约麦尔 买买提·司马义 +2 位作者 张晓玲 叶勒丹·马汉 周玲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2-530,共9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3b-5p(miR-193b-5p)对宫颈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8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肿瘤组织及同期38例来源于我院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miR-193b-5p表达水平;将SiHa... 目的:探究微小RNA-193b-5p(miR-193b-5p)对宫颈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8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肿瘤组织及同期38例来源于我院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RT-qPCR检测两种组织中miR-193b-5p表达水平;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mimics NC组、miR-193b-5p mimics组、inhibitorsNC组、miR-193b-5pinhibitors组,进行相应转染后,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93b-5p表达水平,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各组SiHa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侵袭,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iHa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等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和验证miR-193b-5p与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号拼接变异体v6(CD44v6)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与对照组、mimics NC组比较,miR-193b-5p mimics组SiHa细胞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减少(P<0.05),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N-cadherin、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而与对照组、inhibitors NC组比较,miR-193b-5p inhibitors组SiHa细胞中miR-193b-5p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增加(P<0.05),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N-cadherin、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miR-193b-5p与CD44v6的3′-非翻译区(3′-UTR)存在结合位点,且与mimics NC组比较,将miR-193b-5p mimics转染至SiHa细胞中显著抑制了CD44v6野生型(WT)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193b-5p在人宫颈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提高其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侵袭及EMT等恶性行为,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CD44v6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iR-193b-5p CD44v6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对CO_(2)饱和页岩气压裂液中N80钢和TP125 V钢腐蚀行为研究
4
作者 彭林彩 陈文 +4 位作者 王智 余华利 霍绍全 蒲铭凯 徐聪丽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2,共7页
目的 针对页岩气井下复杂的腐蚀环境,在饱和CO_(2)条件下模拟页岩气压裂液环境,探究不同Cl^(-)含量对N80钢和TP125V钢的腐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失重法、表面分析法及电化学法等分析质量浓度为5 000~30 000 mg/L的Cl^(-)对N80钢和TP125V... 目的 针对页岩气井下复杂的腐蚀环境,在饱和CO_(2)条件下模拟页岩气压裂液环境,探究不同Cl^(-)含量对N80钢和TP125V钢的腐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失重法、表面分析法及电化学法等分析质量浓度为5 000~30 000 mg/L的Cl^(-)对N80钢和TP125V钢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 随着Cl^(-)质量浓度由5 000 mg/L增加到30 000 mg/L, N80钢的腐蚀速率由0.019 mm/a增至0.025 mm/a,TP125V钢的腐蚀速率由0.021 mm/a增至0.030 mm/a。从试片表面形貌分析,Cl^(-)质量浓度越大,试样表面腐蚀坑数量增多,坑径越大。电化学法测试表明,随着Cl^(-)质量浓度的增加,N80钢的极化电阻Rp逐渐减少,而腐蚀电流Icorr逐渐增加,也进一步说明腐蚀程度更加严重。结论 在CO_(2)饱和页岩气压裂液环境中,Cl^(-)含量的增加会促进N80钢和TP125V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 腐蚀 页岩气 N80钢 TP125 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与固溶时效热处理对Ti-6Al-4V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锴 张晓斌 +3 位作者 刘恕骞 刘畅 张先泽 王梓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4,共4页
通过对Ti-6A1-4V钛合金螺栓紧固件的热处理实验,比较分析了固溶及固溶时效热处理对Ti-6A1-4V紧固件的微观组织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显微硬度计得到了螺栓紧固件各个位置的显微硬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Ti-6A1-4V螺栓经过固溶处理后,初生α... 通过对Ti-6A1-4V钛合金螺栓紧固件的热处理实验,比较分析了固溶及固溶时效热处理对Ti-6A1-4V紧固件的微观组织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显微硬度计得到了螺栓紧固件各个位置的显微硬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Ti-6A1-4V螺栓经过固溶处理后,初生α组织的数量与尺寸减少而针状α组织的数量增多,并且初生α组织出现了即将溶解的状态。经过固溶时效热处理后,等轴状的初生α相组织变成了大晶粒β相的片层组织,组织分布较为均匀。固溶时效件试样的硬度分布更为均匀,固溶时效可以有效地提高螺栓的硬度,从而达到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1-4v合金 固溶 固溶时效 螺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渗碳磨削Ti6Al4V表面抗疲劳制造机理研究
6
作者 雷一腾 宋成杰 +2 位作者 薛武军 洪远 孙聪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9-207,265,共10页
目的 现有的Ti6Al4V表面制造与表面强化工艺相分离的生产模式,会导致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高性能钛合金表面性形协同制造方法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方法 提出一种Ti6Al4V表面加工-强化一体化方法,即... 目的 现有的Ti6Al4V表面制造与表面强化工艺相分离的生产模式,会导致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高性能钛合金表面性形协同制造方法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方法 提出一种Ti6Al4V表面加工-强化一体化方法,即激光渗碳磨削。利用可分离式的石墨层和微量润滑系统,将激光渗碳合金化过程耦合到表面磨削加工中,实现加工表面性能-精度协同控制。通过实验研究,对比了一体化加工方法(激光渗碳磨削)与传统的分离式方法(先进行激光合金化,再进行磨削加工)在加工表面微观相组成、表面形貌和表面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激光渗碳和磨削回火作用下Ti6Al4V重熔层的形成机理。结果 激光合金化与磨削回火作用使重熔层内形成弥散分布的颗粒状Ti C相,改善了材料表面的力学性能与可磨性。激光软化作用使多磨粒去除过程更加稳定。激光渗碳磨削可以在Ti6Al4V表面形成500μm厚的重熔层,其硬度高达652HV,表面抗磨损能力大幅度提升。与分离式方法相比,激光渗碳磨削后表面形状精度提升20%。结论 研究是Ti6Al4V表面加工-强化一体化的创新性尝试,相关技术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结果完善了钛合金表面性能-精度协同控制理论,为高性能Ti6Al4V表面高效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激光渗碳磨削 -形协同控制 加工-强化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处理效果的中试试验对比研究
7
作者 周欣 王琼 +3 位作者 胡瑜 胡晓彬 申泽坤 谢鹏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4,151,共5页
基于武汉白鹤嘴水厂现有净水工艺,搭建三种不同活性炭层高度(600、700、800 mm)的炭砂滤池中试系统,对比研究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炭砂滤池的处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所有炭砂滤池和V型滤池均可有效降低出水浊... 基于武汉白鹤嘴水厂现有净水工艺,搭建三种不同活性炭层高度(600、700、800 mm)的炭砂滤池中试系统,对比研究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炭砂滤池的处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所有炭砂滤池和V型滤池均可有效降低出水浊度(<0.6 NTU),但炭砂滤池出水浊度更加稳定;炭砂滤池对CODMn、UV254、TOC的平均去除率相对于V型滤池分别提高了40.7%、65.7%和36.1%,此外炭砂滤池出水中具有荧光特性的有机物浓度也显著低于V型滤池。为了进一步评估炭砂滤池去除嗅味物质的效果,同时向炭砂滤池进水中投加硫酸铵、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当水体中氨氮浓度为0.46~3.20 mg/L,土臭素浓度为5~40 ng/L,二甲基异莰醇浓度为15~50 ng/L时,炭砂滤池出水氨氮去除率总体可达50%以上,而各炭砂滤池出水中均难以检出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砂滤池 v型滤池 2-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 ELI钛合金的宽温域(-253~350℃)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殷小健 王晗 +1 位作者 王可迪 高学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2,126,共5页
钛及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太空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了Ti-6Al-4V ELI钛合金在室温(20℃)、高温(350℃)以及超低温(-253℃)环境下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了Ti-6Al-4V ELI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指标,分析了其断... 钛及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太空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了Ti-6Al-4V ELI钛合金在室温(20℃)、高温(350℃)以及超低温(-253℃)环境下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了Ti-6Al-4V ELI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指标,分析了其断口形貌特征。结果表明,Ti-6Al-4V ELI钛合金在超低温下表现出较高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可达1900 MPa以上,其断口形貌呈现脆性断裂特点。在室温和高温下,Ti-6Al-4V ELI钛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具有较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点。因其良好的宽温域力学性能,Ti-6Al-4V ELI钛合金是未来发展航天航空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金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ELI钛合金 -253℃超低温 拉伸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级适应性休假和Min(N,V)-策略的Geo=G=1排队系统分析
9
作者 旷欣宇 唐应辉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3-1153,共21页
本文研究具有多级适应性休假和Min(N,V)-策略的Geo/G/1排队系统,运用更新过程理论,全概率分解技术和z-变换工具,分析在时刻点n^(+)的队长瞬态概率分布的z-变换表达式.此外,基于瞬态分析,使用洛必达法则得到系统在时刻点n+的队长稳态分... 本文研究具有多级适应性休假和Min(N,V)-策略的Geo/G/1排队系统,运用更新过程理论,全概率分解技术和z-变换工具,分析在时刻点n^(+)的队长瞬态概率分布的z-变换表达式.此外,基于瞬态分析,使用洛必达法则得到系统在时刻点n+的队长稳态分布的递推表达式,然后给出稳态队长分布的概率母函数以及平均稳态队长的表达式.接着,探讨在不同时刻点n^(-)、n和外部观察点的稳态概率分布.最后,在建立费用结构模型下,由更新报酬过程理论获得系统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成本期望费用的表达式,并通过数值实例讨论最优控制策略N^(*)以及当连续休假次数为正整数J时的二维最优控制策略(N^(*),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排队 多级适应性休假 Min(N v)-策略 全概率分解 最优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E基因p.V543M纯合错义突变对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10
作者 吴若兰 李慧龙 +3 位作者 吴娉芸 杨琪 宛雪婷 吴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8,共14页
目的:UDP-N-乙酰葡糖胺-2-差向异构酶/N-乙酰甘露糖胺激酶(uridine diphospho-N-acetylglucosamine 2-epimerase/N-acetylmannosamine kinase,GNE)肌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与GNE基因的纯合或复合杂合错义突变有关。本研究... 目的:UDP-N-乙酰葡糖胺-2-差向异构酶/N-乙酰甘露糖胺激酶(uridine diphospho-N-acetylglucosamine 2-epimerase/N-acetylmannosamine kinase,GNE)肌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与GNE基因的纯合或复合杂合错义突变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GNE p.V543M纯合错义突变对细胞表型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机制探索。方法:基于人胚肾细胞株(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 cell,HEK 293T)构建GNE基因野生型(WT-GNE组)和GNE p.V543M突变型(MUT-GNE组)的过表达模型。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GNE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亚细胞定位。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和结晶紫染色实验、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342/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四甲基罗丹明乙酯(tetramethylrhodamine ethyl ester,TMRE)染色,评估GNE p.V543M突变对细胞黏附、增殖、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检测唾液酸合成水平及GNE双功能酶活性。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唾液酸合成相关酶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过表达GNE的细胞模型建立成功。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UT-GNE组的GNE蛋白与golgin-97的共定位程度显著低于WT-GNE组(Pearson相关系数:0.65±0.08 vs 0.83±0.06,P<0.05)。与WT-GNE组相比,MUT-GNE组细胞黏附能力增强、细胞增殖能力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均P<0.05)。2组细胞凋亡情况无明显差异。与WT-GNE组相比,MUT-GNE组唾液酸合成量减少,激酶活性显著降低,唾液酸生物合成相关酶的转录水平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GNE p.V543M突变可通过降低GNE酶活性及唾液酸生物合成相关酶的mRNA转录水平,影响唾液酸的合成,导致细胞表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E肌病 UDP-N-乙酰葡糖胺-2-差向异构酶/N-乙酰甘露糖胺激酶 p.v543M突变 唾液酸 细胞表型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CD_(44v6)、MM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罗仪 陈双郧 +2 位作者 刘永珍 宋鑫 张昌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方法检测Survivin、CD44v6、MMP-2在10例正常宫颈、10例宫...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方法检测Survivin、CD44v6、MMP-2在10例正常宫颈、10例宫颈原位癌、40例宫颈鳞癌、11例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宫颈上皮到原位癌再到浸润癌,Survivin、CD44v6、MMP-2阳性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或(和)间质侵袭、年龄小于35岁患者的Survivin、CD44v6、MMP-2阳性表达量较其对应组增多(P<0.05);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量高于鳞癌,而CD44v6、MMP-2的表达在鳞癌中高于腺癌(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恶化、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它与宫颈癌组织细胞生物学特点密切相关,并与CD44v6、MMP-2共同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组织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URvIvIN基因 CD44v6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延奇 肖欣欣 +2 位作者 李红 李学红 杨留枝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B型微晶淀粉作为原料,分别在水和醇作溶剂的情况下,与正己醇络合制备得到V型复合物。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两种条件下得到的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 以B型微晶淀粉作为原料,分别在水和醇作溶剂的情况下,与正己醇络合制备得到V型复合物。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两种条件下得到的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红外光谱对水及醇溶剂法制备得到的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进行测定,定性确定了V型复合物中正己醇配体的存在;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及醇溶剂法制备得到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水化物和无水形式晶体。水化物形式晶体颗粒间粘连较严重,无水形式晶体的颗粒直径均为0.5~1μm,二者的结晶度均达到70%以上。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水化物与无水形式晶体的熔化温度几乎相同,且其复合物中醇类配体的含量分别为9.79%和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 结晶结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骨髓增殖性肿瘤JAK2V617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庞缨 蔡晓东 +3 位作者 刘凌 周旭红 叶絮 冯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α在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疗效及对JAK2V617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析73例应用干扰素-α治疗超过6个月的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JAK2V617F基因表达,并与同期单用羟基脲治疗的20例MPN做对照。治疗前后采用AS... 【目的】研究干扰素-α在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疗效及对JAK2V617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析73例应用干扰素-α治疗超过6个月的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JAK2V617F基因表达,并与同期单用羟基脲治疗的20例MPN做对照。治疗前后采用AS-PCR方法检测JAK2V617F基因表达。【结果】干扰素-α治疗组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别有85.2%、87%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与对照组单用羟基脲治疗比较,P<0.01)。随访1~6年,56例干扰素-α治疗组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突变基因转阴率分别为54%、41%,转阴患者100%达到临床及血液学完全缓解,而对照组无一例转阴。干扰素-α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干扰素-α治疗MPN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JAK2V617F或可作为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能否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的主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干扰素-Α JAK2v617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V_2O_5为基体的薄膜材料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童茂松 戴国瑞 +2 位作者 高鼎三 GalinaZakharova OlgaPozdniakova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综述了以V2 O5为基体的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及其特性 ,介绍了该材料在湿度传感器、电压开关和锂电池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v2O5薄膜 溶胶-凝胶法 湿度传感器 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脆断准则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拥成 郭万林 +1 位作者 刘一华 刘小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3-409,共7页
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和Seweryn-Novozhilov准则,用线弹性奇异应力场,给出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的脆性断裂准则;并把裂纹作为切口张角为零的V形切口,这样就把V形切口问题与裂纹问题的断裂准则统一起来.为了验证该准则,本文采用有机玻璃板材... 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和Seweryn-Novozhilov准则,用线弹性奇异应力场,给出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的脆性断裂准则;并把裂纹作为切口张角为零的V形切口,这样就把V形切口问题与裂纹问题的断裂准则统一起来.为了验证该准则,本文采用有机玻璃板材加工多种V形切口试件进行了拉伸实验;同时,应用该准则对文献[16]中复合载荷下双边切口试件进行了起裂方向和临界载荷预测,并与其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给出的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脆性断裂准则与实验是相吻合的,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复合型 脆断准则 v形切口 切口强度因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改性Al-V-Sb-O_x催化剂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大为 匡洞庭 +2 位作者 舒静 王本文 杨小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了提高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催化剂的性能 ,在Al-V -Sb -Ox 催化体系中逐步加入元素W ,P ,Mg ,B和Bi进行改性 ;采用孔结构分析 ,SEM ,XP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孔结构、表面元素及元素化合态 ,与相应的催化性能相关联 ,研究了复合助剂元... 为了提高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催化剂的性能 ,在Al-V -Sb -Ox 催化体系中逐步加入元素W ,P ,Mg ,B和Bi进行改性 ;采用孔结构分析 ,SEM ,XP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孔结构、表面元素及元素化合态 ,与相应的催化性能相关联 ,研究了复合助剂元素对Al-V -Sb -Ox 催化剂的改性作用 .结果表明 :Al-V -Sb -Ox 催化剂体系是一种结构复杂、以无定形结构为主的表面不均匀的多孔催化剂 ,催化剂表面组成与体相组成相差较大 ;催化反应使表面元素分布明显改变 ,各助剂在复合情况下发挥的作用各有侧重 ,其中 ,W在提高催化剂比表面和催化活性方面作用突出 ,P可以增大催化剂的孔容和平均孔径 ,Bi则使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丙烯腈 氨氧化 改性 催化剂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9P_2W_(15)V_3/C催化1,4-丁二醇环化脱水制备四氢呋喃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小华 严平 +2 位作者 谢宝华 徐常龙 邱丽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6-1129,共4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H9P2W15V3/C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FT-IR表征。以催化1,4-丁二醇脱水制备四氢呋喃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的酸催化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条件反应:w(催化剂)=3.93%(相对1,4丁二醇质量),反应温度为18... 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H9P2W15V3/C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FT-IR表征。以催化1,4-丁二醇脱水制备四氢呋喃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的酸催化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条件反应:w(催化剂)=3.93%(相对1,4丁二醇质量),反应温度为185~190℃,反应时间为40 min,四氢呋喃平均收率达93.30%,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产率仍可达90.94%。本工艺具有绿色、安全、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P2W15v3/C 1 4-丁二醇 四氢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琼脂糖流动腔模型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靶向血栓效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广全 刘俭 +6 位作者 杨莉 燕翼 吴爵非 谢佳佳 蔡晶晶 纪丽景 宾建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8-481,共4页
目的体外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MBp)靶向血栓的黏附效能。方法将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的MBp和同型对照微泡(MB)随机注入自制琼脂糖流动腔模型内,与人血栓孵育30min后,PBS液15cm/s流速不间断冲洗血栓,分... 目的体外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MBp)靶向血栓的黏附效能。方法将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的MBp和同型对照微泡(MB)随机注入自制琼脂糖流动腔模型内,与人血栓孵育30min后,PBS液15cm/s流速不间断冲洗血栓,分别在冲洗血栓2﹑4﹑6﹑8﹑10min时行对比超声检查并测量声强度(VI)值。结果MBp孵育组血栓VI值较冲洗前减小了28%~66%,而对照MB孵育组血栓VI值减小了87%~94%。VI值在各时间点MBP组均较MB组大(P<0.05)。结论MBp具有较好的靶向结合血栓效能,靶向血栓黏附后能抵抗一定的剪切应力。体外模拟体内剪切应力血流环境评价MBp的靶向血栓黏附效能将有助于预测MBp应用于体内血栓超声分子成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超声微泡 对比超声 αvβ3- 整合素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3V2PO43的溶胶-凝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长松 王福平 +2 位作者 刘静涛 王殿龙 胡信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7,共7页
以LiOH·H_2O(LiF、Li_2CO_3、LiCH_3COO·2H_2O)、NH_4VO_3、H_3PO_4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优化了锂源、溶胶的pH值、预烧条件、煅烧温度等合成条件,并采用XRD、SEM、恒电流充... 以LiOH·H_2O(LiF、Li_2CO_3、LiCH_3COO·2H_2O)、NH_4VO_3、H_3PO_4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优化了锂源、溶胶的pH值、预烧条件、煅烧温度等合成条件,并采用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所合成的Li_3V_2(PO_4)_3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LiOH·H_2O为锂源,溶胶的pH值等于3,于氩气氢气(体积比9∶1)混合气中300℃预烧4h,并在氩气氢气(体积比9∶1)混合气中600℃煅烧8h合成的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为标准的单斜结构,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0.1C和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0mAh·g^-1和129mAh·g^-1;1C倍率下循环40次后,容量仍为127mAh·g^-1,容量保持率为98.4%;随后又进行10C倍率放电,10次循环后容量为105mAh·g^-1,容量保有率达98.1%。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中Wnt信号分子β-catenin、GSK-3β及靶基因CD44v6、VEGF的影响 被引量:38
20
作者 孙海涛 贺松其 +3 位作者 文彬 贾文燕 樊尔艳 郑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4-145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HepG2中Wnt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及靶基因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HepG2中Wnt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及靶基因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β-catenin、GSK-3β和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可以降低肝癌细胞HepG2中β-catenin表达水平,下调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明显抑制CD44v6、VEGF的表达。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肝癌细胞HepG2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β-catenin及磷酸化GSK-3β的表达水平并有效降低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这可能是鳖甲煎丸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黏附及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鳖甲煎丸 Β-连环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CD44v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