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珍珠形成初期钙代谢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文 杨受保 +2 位作者 丁盈 弭忠祥 郑大恒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5-900,共6页
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刚植片的三角帆蚌进行了为期57天的研究,探讨三角帆蚌珍珠形成初期钙的代谢特征。实验每周取样一次,分别测定了珍珠囊和珍珠的直径,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及水温,外套膜、鳃、围心腔三种组织的钙含量,酸、... 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刚植片的三角帆蚌进行了为期57天的研究,探讨三角帆蚌珍珠形成初期钙的代谢特征。实验每周取样一次,分别测定了珍珠囊和珍珠的直径,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及水温,外套膜、鳃、围心腔三种组织的钙含量,酸、碱性磷酸酶的比活力,以及外套膜中钙调素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植片后三角帆蚌的珍珠囊及珍珠在第22天和43天各出现一个快速生长期。其外套膜和鳃中的酸性磷酸酶比活力第8天升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外套膜中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第15天达到最高,第29天后开始快速下降;鳃和围心腔中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第15天后才开始上升,第29天达到最高。三种组织的钙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鳃的钙含量最高并在第43天达到最高值。植片后三角帆蚌外套膜中的钙调素RNA表达量明显增强,第8天和43天的表达量尤其显著。三角帆蚌珍珠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鳃和外套膜对钙的代谢,在此过程中酸、碱性磷酸酶以及钙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依照钙调素基因上调表达、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激活、鳃和外套膜钙含量升高、珍珠生长的顺序来进行,植片后的第8天、15天和43天是珍珠形成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珍珠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钙代谢 钙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β-胡萝卜素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早期珍珠色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韩继卫 罗文 +1 位作者 郑大恒 张玉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3-579,共7页
采用生理生化、激光拉曼和电镜扫描等方法进行添加不同浓度β-胡萝卜素对三角帆蚌早期珍珠色泽形成的研究。实验共分五组,I至V组β-胡萝卜素终浓度分别为0、0.000625%、0.00125%、0.0025%和0.005%。结果显示,当β-胡萝卜素的添加浓度为0... 采用生理生化、激光拉曼和电镜扫描等方法进行添加不同浓度β-胡萝卜素对三角帆蚌早期珍珠色泽形成的研究。实验共分五组,I至V组β-胡萝卜素终浓度分别为0、0.000625%、0.00125%、0.0025%和0.005%。结果显示,当β-胡萝卜素的添加浓度为0.000625%时,SOD、POD的比活力均下降,而CAT的比活力升高;其早期珍珠在708cm-1、1088cm-1处的CaCO3拉曼峰和1136cm-1、1528cm-1处的β-胡萝卜素拉曼峰强度值最高,分别为1761、6003和2630、3359,扫描电镜结果也显示此时珍珠层的文石结晶最好。结果表明,当三角帆蚌的生长水域中添加0.000625%浓度的β-胡萝卜素时,能够有效促进CaCO3文石规则有序地结晶,较好地提高三角帆蚌早期珍珠的色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Β-胡萝卜素 珍珠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家湖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最佳育珠水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元培 韩德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0-66,共7页
封闭性育珠水体的各水层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不尽相同,因此,育珠蚌必须挂养在“最佳育珠水层”中。封闭型育珠水域具有明显而较稳定的最佳育珠水层。各育珠水域具有各自固有的最佳育珠水层。测定藻类的AGP值能预报该水域的最大浮游植物... 封闭性育珠水体的各水层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不尽相同,因此,育珠蚌必须挂养在“最佳育珠水层”中。封闭型育珠水域具有明显而较稳定的最佳育珠水层。各育珠水域具有各自固有的最佳育珠水层。测定藻类的AGP值能预报该水域的最大浮游植物生物量。根据浮游植物生物量影响的透明度,可得出水域最佳育珠水层的关系式: 最佳育珠水层(cm)=透明度(cm)×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育珠水层 三角帆蚌 袁家湖 蚌虫 珍珠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5个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种群的ISSR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婵娟 窦红霞 +4 位作者 许志强 丁淑燕 潘建林 葛家春 黄亚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386-17389,共4页
[目的]利用ISSR技术分析江苏地区5个三角帆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用10条ISSR引物对5个三角帆蚌种群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选取其中5条扩增条带多、信号强、背景清晰的引物对5个群体(无锡太湖、洪泽湖、南京江浦、兴化1、兴... [目的]利用ISSR技术分析江苏地区5个三角帆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用10条ISSR引物对5个三角帆蚌种群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选取其中5条扩增条带多、信号强、背景清晰的引物对5个群体(无锡太湖、洪泽湖、南京江浦、兴化1、兴化2)共121个个体进行扩增分析。[结果]通过ISSR扩增共获得70个DNA片段,大小在200~2 000 bp,其中61个位点表现多态性,多态位点比例为87.14%。5个种群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259 9~0.314 4,平均值为0.290 1,Shannon信息指数在0.392 2~0.466 3。南京江浦养殖种群的2种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0.314 4和0.466 3,而无锡太湖野生种群的最低为0.259 9和0.392 2。[结论]三角帆蚌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种群;5个三角帆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育珠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遗传基因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品红 王志陶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3-639,共7页
采用酚-氯仿和试剂盒两种提取法对三角帆蚌怀珠群与非怀珠群各6个个体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然后在优化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检测条件基础上,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扩增较好且多态性强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产物通过水平板琼脂糖... 采用酚-氯仿和试剂盒两种提取法对三角帆蚌怀珠群与非怀珠群各6个个体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然后在优化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检测条件基础上,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扩增较好且多态性强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产物通过水平板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方法进行检验并对DNA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怀珠群和非怀珠群检测到的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平均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率和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100、33%、0.1927、0.1324、0.904、0.096,95、47.37%、0.2711、0.1879、0.861、0.139,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21,非怀珠群的变异性大于怀珠群;本研究还获得了两群体各自的特异扩增谱带及两群体间表达差异较大谱带,这些位点很可能是由人工育珠所引起。根据MEGA4.0软件的UPGMA和NJ程序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可直观地将两群体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人工育珠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无核珍珠颜色成因的育珠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根芳 许式见 方爱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1-536,共6页
用紫色蚌和非紫色蚌制取细胞小片,分别插入紫色蚌和非紫色蚌外套膜内,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无核珍珠颜色与制片蚌、育珠蚌的关系;用不同类型制片蚌的不同部位制取细胞小片,分别插入育珠蚌外套膜内,进一步探究珍珠颜... 用紫色蚌和非紫色蚌制取细胞小片,分别插入紫色蚌和非紫色蚌外套膜内,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无核珍珠颜色与制片蚌、育珠蚌的关系;用不同类型制片蚌的不同部位制取细胞小片,分别插入育珠蚌外套膜内,进一步探究珍珠颜色与制片蚌珍珠质颜色的关系。结果表明,以紫色蚌为制片蚌,所产的珍珠为紫色系,珍珠紫色深浅与细胞小片所对应部位的制片蚌珍珠质紫色深浅呈正相关。,以非紫色蚌为制片蚌,所产的珍珠有白色系和黄色系,珍珠黄色深浅与细胞小片所对应部位的制片蚌珍珠质黄色深浅呈正相关。三角帆蚌外套膜无核珍珠颜色是由提供细胞小片的制片蚌珍珠质颜色所决定,而与育珠蚌无关。该结论支持珍珠囊表皮细胞来自于移植细胞小片的观点。该结果表明,通过定向选育纯紫、纯白色贝壳珍珠质三角帆蚌新品系,即可培育出纯紫、纯白色无核珍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无核珍珠 颜色成因 定向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叉头蛋白2(foxl2)基因和性别决定框14(sox14)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叶容晖 任海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7,共8页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生殖发育研究相对较少,相关基因信息缺乏。本文以三角帆蚌卵巢和精巢为研究对象,对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叉头蛋白2(foxl2)基因和性别决定框14(sox14)基因保守区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定量PCR显示foxl2主要在卵...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生殖发育研究相对较少,相关基因信息缺乏。本文以三角帆蚌卵巢和精巢为研究对象,对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叉头蛋白2(foxl2)基因和性别决定框14(sox14)基因保守区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定量PCR显示foxl2主要在卵巢中表达,而sox14主要在精巢中表达。在不同发育时期,foxl2和sox14在受精卵和卵裂期基本不表达,从原肠期开始表达,钩介幼虫期表达量比较高。原位杂交染色证明foxl2基因主要表达在卵巢的间质细胞和颗粒细胞中,sox14在精巢的间质细胞和一些精原细胞中表达。三角帆蚌foxl2的表达和脊椎动物有类似的模式,foxl2可能在河蚌卵巢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卵巢的一个标志分子;Sox14可能对精巢发育和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精巢的一个标记分子。Foxl2和sox14在胚胎发育中也会发挥一定的功能。本文结果丰富了河蚌的基因资源,可为三角帆蚌的生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foxl2基因 sox14基因 生殖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镧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早期珍珠色泽的影响
8
作者 郑大恒 曾文涛 +3 位作者 韩继卫 罗文 弭忠祥 杨受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683,共7页
采用酶学、电镜扫描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稀土元素镧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早期珍珠色泽的影响。实验共分五组,I至V组稀土元素镧终浓度分别为0、0.7、1.0、1.3、1.6mg/L。结果显示,稀土元素镧对酸性磷酸酶、碱性... 采用酶学、电镜扫描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稀土元素镧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早期珍珠色泽的影响。实验共分五组,I至V组稀土元素镧终浓度分别为0、0.7、1.0、1.3、1.6mg/L。结果显示,稀土元素镧对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具有Hormesis效应,当镧浓度为1.0mg/L时,三角帆蚌外套膜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比活力较高,分别为(29.3±19.4)U/g、(212.3±61.6)U/g,此浓度下三角帆蚌白色珍珠圆润度、结晶度最好,且生长比较均匀,XRD衍射显示珍珠中只含有少量的方解石和球文石结晶。提示,适量的稀土元素镧(1.0mg/L)能有效增加珍珠的本色,促进白色珍珠CaCO3文石规则有序地结晶,较好地提高三角帆蚌早期珍珠的色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稀土元素镧 珍珠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珍珠钙代谢的周年性变化研究
9
作者 曾文涛 罗文 郑大恒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7-512,共6页
采用生态调查和生理生化方法,对植片后的1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拟探讨珍珠形成和钙代谢的相关性。定期测定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及水温,同时取其鳃、围心腔和外套膜组织进行酸、碱性磷酸酶活性... 采用生态调查和生理生化方法,对植片后的1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拟探讨珍珠形成和钙代谢的相关性。定期测定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及水温,同时取其鳃、围心腔和外套膜组织进行酸、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钙含量等测定。结果表明,1龄植片后的三角帆其蚌珍珠囊和珍珠在一周年之中出现三次快速生长期。外套膜中的酸、碱性磷酸酶均在165d时升至最高。鳃组织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围心腔和外套膜。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分别与三种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外套膜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同时,外套膜中的钙含量与三种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水温与外套膜、围心腔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三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提示:鳃是三角帆蚌钙吸收、贮存和钙调节的重要器官,形成珍珠的钙一部分来源于循环系统,另一部分可由外套膜直接从环境中吸收,碱性磷酸酶对珍珠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珍珠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钙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Perlucin蛋白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静云 白志毅 李家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118,共5页
采用PCR方法从三角帆蚌外套膜cDNA中扩增perlucin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pET-28a-Hcperlucin。通过优化培养温度、IPTG浓度以及诱导时间,得出重组融合蛋白的最佳表... 采用PCR方法从三角帆蚌外套膜cDNA中扩增perlucin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pET-28a-Hcperlucin。通过优化培养温度、IPTG浓度以及诱导时间,得出重组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分别为:37℃、0.1 mmol/L IPTG、6 h。重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与预测值相符,约为21 kD,并能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表明重组融合蛋白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Perlucin 原核表达 WESTERN BL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 营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文鸽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01-207,共7页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取珠后三角帆蚌肉的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灰分、脂肪、多糖、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钙、磷以及几种微量元素。通过比较与分析,评估了取珠后三角帆蚌肉的营养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利用蚌肉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营养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在菹草腐败过程中对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12
作者 李雅文 莫凯 +2 位作者 史澳银 金磊 张亚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95-9202,共8页
沉水植物菹草腐解会向水体释放大量营养物质,对水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探究滤食性底栖动物三角帆蚌对沉水植物腐解后水质恶化的减缓作用,于2023年5—7月以不同规格、不同密度的蚌与菹草组合进行了45 d试验箱模拟实验,监测水质指... 沉水植物菹草腐解会向水体释放大量营养物质,对水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探究滤食性底栖动物三角帆蚌对沉水植物腐解后水质恶化的减缓作用,于2023年5—7月以不同规格、不同密度的蚌与菹草组合进行了45 d试验箱模拟实验,监测水质指标的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经三角帆蚌的滤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以及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A)。为探究其三角帆蚌的密度效应与规格效应,投放低、中、高密度的三角帆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规格密度的三角帆蚌均可以显著控制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且三角帆蚌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其中,投放小规格(壳长4 cm)低密度(1 g/L)的三角帆蚌对水体的改善和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控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 三角帆蚌 水质指标 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精子冷冻保存方法建立及其应用
13
作者 李长志 吴玉扬 +1 位作者 王贺 白志毅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均为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其所产珍珠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建立两种蚌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对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优化冷冻保护剂、平衡时间、精子包装、精子稀释剂及降温程序等关键技术参数... 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均为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其所产珍珠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建立两种蚌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对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优化冷冻保护剂、平衡时间、精子包装、精子稀释剂及降温程序等关键技术参数,以精子活力和存活率作为保存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了三角帆蚌与褶纹冠蚌精子最优冷冻保存技术方案。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DMSO)在5%和8%浓度下分别对两种蚌精子具有最佳保护效果,添加0.05 mol/L海藻糖保护效果显著提升;0.5 mL麦管为两种蚌精子的最适容器,优于0.25 mL冷冻麦管及0.5 mL的冻存管;平衡50 min为三角帆蚌精子在5%DMSO浓度下最佳平衡时间,而褶纹冠蚌则在8%DMSO平衡10~30 min表现最佳。D溶液(稀释10倍的HBSS溶液)作为两种蚌精液稀释剂的效果均优于生理盐水和任氏液,并发现过滤后的养殖池塘水对褶纹冠蚌精子稀释效果与D溶液相当。通过对比6种降温程序,确定三角帆蚌精子保存最优降温程序为:4℃平衡30 min,-7℃/min降至-30℃,再平衡2 min,-12℃/min降至-80℃,最后平衡2 min后迅速浸入液氮中;褶纹冠蚌精子保存最优降温程序为:4℃平衡30 min,-7℃/min降至-80℃,平衡2 min后迅速丢入液氮。两种蚌冷冻精子在40℃水浴中解冻复苏8 s均获得最佳活力和存活率,三角帆蚌复苏精子最佳活力和存活率分别为28.57%±2.02%和71.64%±3.04%,褶纹冠蚌复苏精子最佳活力和存活率分别为33.38%±3.80%和64.04%±2.40%。利用冻存后的三角帆蚌精子进行人工受精实验,受精率达43.93%±3.40%。该研究创新了蚌精子冷冻保存方法,助力杂交育种及现代生物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 精子冷冻保存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与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响应
14
作者 陈扬 吕雪峰 +4 位作者 陆婷婷 王志炎 傅百成 袁屹平 白志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0,共8页
为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开闭壳频率作为机体健康指征的科学性,本研究评估了三角帆蚌(体质量为25.50 g±3.32 g)的开闭壳频率和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比较了其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响应特点,并分析了正常养... 为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开闭壳频率作为机体健康指征的科学性,本研究评估了三角帆蚌(体质量为25.50 g±3.32 g)的开闭壳频率和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比较了其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响应特点,并分析了正常养殖条件下同群体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差异和免疫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夜间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均高于白天,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昼夜投饵后1 h的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均显著高于投饵前(P<0.05),且心率振幅增大,表明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能响应摄食行为;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3 h,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达到最高值18.75次/h,为感染前频率的1.52倍(P<0.05),感染后15 h已降低至感染前开闭壳频率的31.29%;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5 h,心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并达到峰值14.65 bpm,为感染前心率的1.25倍(P<0.05),随后频率缓慢降低,12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开闭壳频率能对细菌感染做出响应,且开闭壳频率响应较心率更为敏感;试验还发现,正常养殖条件下同群体三角帆蚌存在开闭壳频率差异,可分为高、中、低开闭壳频率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均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除高开闭壳频率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仅显著高于低频率组外,高开闭壳频率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中、低频率组(P<0.05)。研究表明,开闭壳频率较心率对环境变化响应更敏感,高开闭壳频率组的上述免疫相关酶活性较高,本研究对将开壳频率这一计数指标作为三角帆蚌新的健康指征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尝试,对推动贝类健康养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开闭壳频率 心率 免疫相关酶活性 健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对河道水质的改善作用研究
15
作者 王宏春 孟丽华 +2 位作者 史艳伟 赵满义 刘方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目的]利用三角帆蚌的滤水滤食特性,监测并提升河道的水质,为X河的水质提升提供生态治理方法。[方法]选择X河城区中段作为试验地点,试验期为7个月。在试验区域内设置多个养殖区,每个养殖区投放一定数量的三角帆蚌,定期对试验区域的水质... [目的]利用三角帆蚌的滤水滤食特性,监测并提升河道的水质,为X河的水质提升提供生态治理方法。[方法]选择X河城区中段作为试验地点,试验期为7个月。在试验区域内设置多个养殖区,每个养殖区投放一定数量的三角帆蚌,定期对试验区域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评估其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经过7个月的养殖,试验区域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均有所下降。150 d后,试验区的下游区域的化学需氧量由25.6 mg/L(120 d)下降至22.0 mg/L(210 d),氨氮由0.99 mg/L(120 d)下降至0.18 mg/L(210 d),总磷由0.17 mg/L(120 d)下降至0.07mg/L(210 d),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结论]利用三角帆蚌进行水质监测可以解决该河道浮游生物较为丰富和水体透明度偏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生态渔业 环保 河道治理 水质 水污染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的三角帆蚌酪氨酸酶抑制肽筛选及活性评价
16
作者 林海生 康佳傲 +6 位作者 李菲 谢绍河 曾堉斯 秦小明 曹文红 陈忠琴 郑惠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珍珠层蛋白酶解产物中的酪氨酸酶抑制肽,为美白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三角帆蚌珍珠层粉为原料,基于其蛋白组成特性,采用物理改性和可控酶解技术制备珍珠层活性肽(Peptides ... 【目的】筛选和鉴定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珍珠层蛋白酶解产物中的酪氨酸酶抑制肽,为美白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三角帆蚌珍珠层粉为原料,基于其蛋白组成特性,采用物理改性和可控酶解技术制备珍珠层活性肽(Peptides from nacre powder,P-NP),通过测定其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以及对紫外线B(UVB)辐照损伤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影响,探究其体外活性。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和分子对接技术从P-NP中鉴定并筛选出三角帆蚌酪氨酸酶抑制肽,并进行固相合成和体外活性验证。【结果】P-NP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较佳,肽质量浓度为1.00、14.00 mg/mL时,两者清除率分别为41.58%和11.23%;P-NP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良好,其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7.51 mg/mL。P-NP质量浓度在83.22μg/mL时,显著提高UVB损伤HaCaT细胞的生长活力(P<0.05)。P-NP经LC-MS/MS鉴定后筛选出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500~1000的61条肽序列作为候选肽库,分子对接筛选出3条潜在的酪氨酸酶抑制肽,其主要通过氢键与酪氨酸酶活性中心及其以外的位点相结合,从而达到抑制其活性的作用。其中,Tyr-Pro-Asn-Pro-Tyr(YPNPY)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最强,IC_(50)为(0.545±0.028)mmol/L,主要抑制类型为竞争型抑制。【结论】三角帆蚌珍珠层活性肽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珍珠层粉 酪氨酸酶抑制 活性肽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外套膜有核珍珠质量与育珠蚌生长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金平 李家乐 白志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12,共9页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有核珍珠培育是新兴的珍珠培育技术。为了鉴定影响外套膜有核珍珠质量相关的生长性状,本研究以2龄三角帆蚌为育珠蚌,每蚌植入10颗规格为5 mm的珠核,培育19个月至商品珠,对珍珠质量性状(产珠数/成珠...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有核珍珠培育是新兴的珍珠培育技术。为了鉴定影响外套膜有核珍珠质量相关的生长性状,本研究以2龄三角帆蚌为育珠蚌,每蚌植入10颗规格为5 mm的珠核,培育19个月至商品珠,对珍珠质量性状(产珠数/成珠率、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圆度、珍珠层厚度)与育珠蚌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壳高、活体质量、壳质量、软组织质量)、珠核(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圆度)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该批育珠蚌平均成珠率为(70.00±10.82)%,珍珠平均大小(最小直径)为(6.91±0.67)mm,珍珠平均圆度(直径差百分比)为(6.74±7.78)%。珍珠大小、珍珠层厚度与育珠蚌的壳宽、活体质量和壳质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育珠蚌的壳高和软组织质量显著正相关(P<0.05);壳宽与珍珠大小和珍珠层厚度的相关系数最大,均为0.69;而成珠率、珍珠圆度与育珠蚌各生长性状均不相关(P>0.05)。壳宽对珍珠大小和珍珠层厚度的直接作用(0.69)及直接决定系数(0.50)最大。研究表明,三角帆蚌的壳宽是提升外套膜有核珍珠的大小和珍珠层厚度品质的关键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外套膜有核珍珠 质量性状 生长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宁军 董蓓 +2 位作者 谢康 牧运洋 项贤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5,I0002,共10页
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一种贝类立体净化系统,选择三角帆蚌作为试验贝类,考察三角帆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效果及其机理特征.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COD_(cr)(化学需氧量)、NH_(3)-N(氨氮)、... 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一种贝类立体净化系统,选择三角帆蚌作为试验贝类,考察三角帆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效果及其机理特征.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COD_(cr)(化学需氧量)、NH_(3)-N(氨氮)、TP(总磷)净化效果均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对COD_(cr)、NH_(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2%、56.2%、63.9%,三角帆蚌体质量每生长1 kg所能削减的COD_(cr)、NH_(3)-N、TP污染量分别为91.69、6.42、1.46 g.三角帆蚌主要通过发达的滤食组织系统,将尾水中C、N、P等物质吸收转化为贝壳和软组织生长元素,一方面可以深度净化尾水水质,另一方面贝类可被提取作为生态产品,带来经济效益.进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应用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 城镇污水处理厂 贝类立体净化系统 三角帆蚌 深度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肉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对UVB损伤的修复作用
19
作者 郑雅文 杨安全 +3 位作者 王菁 朱松明 刘鹰 叶章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6-356,共11页
为提高三角帆蚌采珠副产物的利用率,本研究开发利用蚌肉多糖(Hyriopsis cumingii Polysaccharide,HCP),探究了蚌肉多糖对正常细胞的增殖迁移效果和对UVB损伤细胞的修复作用。采用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葡聚糖G-100凝胶和纳滤法分离... 为提高三角帆蚌采珠副产物的利用率,本研究开发利用蚌肉多糖(Hyriopsis cumingii Polysaccharide,HCP),探究了蚌肉多糖对正常细胞的增殖迁移效果和对UVB损伤细胞的修复作用。采用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葡聚糖G-100凝胶和纳滤法分离纯化蚌肉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和红外光谱对各组分进行结构检测,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UVB损伤实验、蛋白表达检测探究多糖组分的抗UVB损伤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了三个均一的多糖组分,其中组分2(HCP-2)是蚌肉多糖中对细胞增殖发挥主要作用的组分,且能够促进HaCaT细胞迁移;随着HCP-2浓度的增加,促进UVB损伤细胞活力恢复的效果也越明显;在样品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修复效果优于保护效果;HCP-2上调了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抑制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9、p-Akt、p-p38表达,说明HCP-2能够通过调控UVB损伤后的细胞凋亡来修复HaCaT细胞。综上所述,蚌肉多糖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为后续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多糖 HACAT细胞 UVB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IGF2BP通过AKT通路促进外套膜矿化相关研究
20
作者 陈一格 李文娟 +4 位作者 申晓雅 朱琪 王贺 李家乐 白志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3-1951,共9页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对贝类生物矿化的调控功能,克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IGF2BP基因,构建其插核后组织表达谱,采用活体注射技术研究插核育珠后三角帆蚌外源添...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对贝类生物矿化的调控功能,克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IGF2BP基因,构建其插核后组织表达谱,采用活体注射技术研究插核育珠后三角帆蚌外源添加人源IGF2BP2和抑制IGF2BP2(CWI1-2)处理,对AKT信号通路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及矿化相关基因几丁质酶(CHS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0(BMP10)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分析干预后插核部位组织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帆蚌IGF2BP基因CDS区1824 bp,编码607AA,含6个结构域,符合IGF2BPs典型的保守结构域特征,蛋白相对分子量为66.69 kD,理论等电点为8.96;而插核育珠能显著提高HcIGF2BP mRNA表达水平,且在插核后各时间点上呈现显著性的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在21d时其表达量最高(P<0.05);外源添加IGF2BP2在14d时能够显著促进HcIGF2BP、CHS1和IGF1R的表达(P<0.05),同时,在14d和28d显著促进AKT1和BMP10的表达(P<0.05),而抑制组在14d时显著抑制HcIGF2BP、CHS1、IGF1R和AKT1的基因表达(P<0.05),在14d和28d时显著抑制下游基因BMP10的表达(P<0.05)。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外源IGF2BP2促进插核部位细胞在珠核表面进行迁移并增殖,促进细胞形态转变。研究表明三角帆蚌IGF2BPs能够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珍珠形成相关关键矿化基因表达,影响珍珠囊结构,为进一步探究IGF系统在贝类矿化功能中的调控作用奠定理论基础,为加速珍珠培育进程、缩短培育时间提供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2BP AKT通路 表达调控 珍珠囊结构 三角帆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