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现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晶 金小涵 +4 位作者 徐磊 纪红景 范林萍 冯雅丽 商宇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2-418,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心血管疾病(CVD)和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分期、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01例首次诊断的上皮性卵巢...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心血管疾病(CVD)和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分期、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01例首次诊断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析CVD(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卒中等)和CVRF(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血尿酸升高)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VD和CVRF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401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43.6%的患者在治疗前至少患有1种CVD。最常见的CVD是高血压(41.1%),最常见的CVRF是血脂异常(57.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是浆液性癌、高级别、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血脂异常是高级别、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血尿酸升高是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3)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及脂蛋白(a)[Lp(a)]升高的占比均明显高于早期(P<0.05);高级别、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发生血脂成分异常不同项数的占比均分别高于低级别、早期(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承担着CVD及CVRF的重大负担,高血压是其最常见的CVD、血脂异常是其最常见的CVRF。血脂异常与其分级、分期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其分期相关。积极控制血压、血脂水平等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高血压病人疾病风险感知的潜在剖面分析
2
作者 江敏 柯键 +3 位作者 李清念 翟伟 章莉莎 黄婷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08-2714,共7页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人疾病风险感知的潜在类别,分析疾病风险感知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关系,为制定个性化风险沟通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27例青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非传...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人疾病风险感知的潜在类别,分析疾病风险感知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关系,为制定个性化风险沟通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27例青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感知评估工具、心血管病总体风险评估工具对青年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青年高血压病人疾病风险感知得分为59.00(52.00,64.00)分。潜在剖面分析显示,疾病风险感知可分为感知障碍型⁃低疾病风险感知组(10.4%)、常态型⁃中疾病风险感知组(76.1%)、积极行动型⁃高疾病风险感知组(13.5%)3个类别。青年高血压病人疾病风险感知潜在类别与心血管病10年风险评估及心血管病终生风险呈负相关(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高血压病人疾病风险感知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病人疾病风险感知处于中等水平,但具有异质性。疾病风险感知是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可针对疾病风险感知的潜在类别制定精准、个性化风险沟通策略,以改善青年高血压病人的疾病认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风险感知 青年 高血压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嵌甲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忠莹 白姣姣 +2 位作者 缪飞 朱彦媛 朱静怡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嵌甲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1-6月,便利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糖尿病患者310例。采用嵌甲发生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嵌甲发...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嵌甲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1-6月,便利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糖尿病患者310例。采用嵌甲发生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嵌甲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嵌甲发生率为19.0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0 kg/m^(2)、空腹血糖增高、周围血管病变、甲周创伤、甲癣、趾甲修剪不正确以及穿鞋不合适是糖尿病患者嵌甲发生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嵌甲发生率较高,建议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关注,针对危险因素制订预防护理措施,以减少糖尿病患者嵌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嵌甲 危险因素 年龄 肥胖 甲癣 血糖 周围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对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的影响
4
作者 刘宇行 易鑫 龙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4-842,共9页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对高血压(hypertension,HT)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重庆...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对高血压(hypertension,HT)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住院HT合并MAFLD患者5344例,同期纳入HT无MAFLD患者5344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T合并MAFLD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分别为(62.6±12.4)岁和(69.1±11.9)岁,CAD发生率分别为1931例(36.1%)和1542例(28.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MAFLD、年龄、吸烟、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均为影响HT患者CAD形成的重要预测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33、1.050、1.429、1.157、0.983和1.078。经过调整不同混杂因素建立5个回归模型发现MAFLD是HT患者发生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T伴MAFLD患者CAD患病率高,MAFLD是HT患者发生CA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左室射血分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及与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鸣一 陈晓喆 符德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及其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对上海地区4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并分析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各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证素频率方面:气虚证(50.8...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及其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对上海地区4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并分析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各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证素频率方面:气虚证(50.83%)>阳亢证(43.75%)>痰浊证(40.42%)>血瘀证(38.13%)>血虚证(36.25%)>阴虚证(22.71%)>气滞证(10.00%)>阳虚证(6.04%);证型分布方面:虚实夹杂证(62.29%)>实证(19.17%)>虚证(18.54%);应证组合方面:双证素(35.42%)>三证素(26.67%)>单证素(20.63%)>四证素(10.42%)。(2)回归分析提示:对于不同中医证素而言,痰证患者容易合并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身体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升高及糖尿病病史;血瘀证患者多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史,且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升高密切相关;阳亢证与TC、TG升高;室间隔增厚密切相关;气滞证患者与吸烟饮酒史、BMI升高相关;阳虚证患者多高血压病程较长且合并TG升高及房颤病史;血虚证患者常伴随高龄、久病等;气虚患者与高龄、久病、射血分数降低、房颤密切相关;阴虚患者与糖尿病、高龄、吸烟史、饮酒史、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密切相关;(3)对虚证组、实证组及虚实夹杂证组患者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久病、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及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易表现为虚证,TG水平、TC水平、室间隔厚度升高患者易表现为实证;而BMI升高、房颤家族史、TG水平、饮酒/吸烟史的患者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结论随着高龄、久病及血压的升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大致呈现由实转虚的变化;阳亢、痰浊、血瘀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见实证证素,气虚、阴虚为常见虚证证素,证型以虚实夹杂多见;证型分布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实证与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吸烟/饮酒史相关,虚证证素多与年龄、病程、合并糖尿病、房颤、冠心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中医证素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秦云龙 周瑾 +5 位作者 刘萌 罗开发 王安静 王頔 赵晋 孙世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845,共8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恶性高血压肾硬化(malignant hypertensive nephrosclerosis,MHT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明确影响MHTN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经肾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高血压肾病患... 目的探究原发性恶性高血压肾硬化(malignant hypertensive nephrosclerosis,MHT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明确影响MHTN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经肾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高血压肾病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区分MHTN和良性肾动脉硬化(benign arteriolosclerosis nephrosclerosis,BAN)。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MHTN患者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肾脏累积生存率。研究终点定义为终末期肾病或死亡的复合终点。结果共计231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MHTN患者7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0.8(13.2,47.1)个月,共36例(52.0%)达到肾脏复合终点。与BAN患者相比,MHTN患者平均年龄更小、临床表现更重、预后更差。单因素Cox分析显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浆白蛋白、血清钙、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肾脏总体慢性病理评分(Total Renal Chronic Pathological Score,TRCS)与MHTN患者肾脏复合终点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校正病理评分后的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ys-C(HR=1.490,95%CI:1.144~1.942,P=0.003)、Hb(HR=0.981,95%CI:0.963~0.999,P=0.042)、FIB(HR=1.650,95%CI:1.125~2.419,P=0.010)、TRCS(HR=1.317,95%CI:1.057~1.640,P=0.014)是影响MHTN患者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MHTN患者中,Cys-C、FIB升高、Hb降低和更严重的肾脏病理改变预示着不良肾脏结局。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过程中MHTN患者的肾活体组织检查率更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血压肾硬化 良性肾动脉硬化 慢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肾脏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安伟 李贤 +2 位作者 王馨 赵连成 武阳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水平与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国9个地区的15817名35岁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踝臂指数测量(踝臂指数≤0.9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并收集相关危险因素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血压水平与外...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水平与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国9个地区的15817名35岁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踝臂指数测量(踝臂指数≤0.9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并收集相关危险因素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血压水平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风险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5)。在调整了性别(仅针对全人群)、年龄、城乡、吸烟、超重/肥胖、高总胆固醇血症以及糖尿病病史等的影响后,与正常血压组相比较,正常高值血压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3级高血压组患外周动脉疾病的OR值分别为1.11(95%CI:0.94~1.32),1.13(95%CI:0.93~1.38),1.85(95%CI:1.47~2.33),2.66(95%CI:1.98~3.57)(趋势检验P<0.05)。结论: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外周动脉疾病患病风险升高,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能对预防外周动脉疾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外周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5
8
作者 李英莎 赵志钢 +7 位作者 何洪波 倪银星 孙芳 钟健 孙倩倩 胡勤锦 闫振成 祝之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9-79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及保守治疗的截肢率、死亡率等差异,分析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于我科住院的25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n=94)和常规治疗组(n=157),... 目的通过比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及保守治疗的截肢率、死亡率等差异,分析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于我科住院的25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n=94)和常规治疗组(n=157),常规治疗组行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术。随访脑梗死、脑出血、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截肢率及病死率。于出院后1、3、6个月、1、2年检测踝肱指数(ABI)、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常规治疗组病死率、截肢率、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介入治疗组(17.20%vs 7.45%,P<0.05;9.55%vs 3.19%,P<0.05;10.83%vs 3.19%,P<0.05)。介入治疗组术前ABI为0.62±0.25,术后3 d、1、3、6个月ABI显著高于术前(分别为0.88±0.19、0.90±0.11、0.82±0.23、0.79±0.20;P<0.01,P<0.05),而常规治疗组ABI呈现继续下降趋势。进一步对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r=0.892,P=0.037),而hs-CRP是影响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危险因素(r=2.096,P=0.035)。结论下肢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血供,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截肢率及病死率。年龄越大,手术效果越差,术前hs-CRP越高,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病 介入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分析 被引量:101
9
作者 赵冬 李翠芬 +5 位作者 王薇 刘静 曾哲淳 王文化 孙佳艺 吴兆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35-64岁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新的定义)的分布特点、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研究共30378人基线时血压水... 目的探讨中国35-64岁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新的定义)的分布特点、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研究共30378人基线时血压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及10年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危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中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的现患率为32.2%,其中男性为34.2%,女性为30.2%。(2)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高值范围者最多(45.0%),其次为仅收缩压在正常高值范围者(34.9%),舒张压在正常高值者最少(20.1%)。(3)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高于正常血压人群。(4)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与正常血压者相比,基线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者10年冠心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31%,脑卒中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49%,总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44%。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高于正常血压者,应加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8
10
作者 孙飞 马向红 +1 位作者 李广平 黄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根据冠脉造影情况分为单纯高血压组(89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04例);分析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根据冠脉造影情况分为单纯高血压组(89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04例);分析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60,95%CI(1.152,4.435),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0
11
作者 杨维娜 王璇 +5 位作者 蓝茜 李玥 任娟 何岚 吕社民 李冬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DPVD)及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非DPVD)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明确2型糖尿患者伴发DPV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7例40~70岁临床已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DPVD)及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非DPVD)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明确2型糖尿患者伴发DPV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7例40~70岁临床已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依据周围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DPVD组和非DPVD组;以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病例相比,DPVD组患者病程较长,且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眼病的并发率较高,生化分析显示DPVD组患者血清中hsCRP、TC/HDL-C水平升高,而HDL-C降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hsCRP、HDL-C、TC/HDL-C为DP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血压增高、周围神经病、眼病、HDL-C减低及hsCRP增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相关,并且病程、HDL-C、hsCRP、TC/HDL-C是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病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缺血性疾病与冠心病、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煜亚 吴庆华 +2 位作者 陈忠 杨培 周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调查动脉硬化闭塞症累及下肢造成的周围动脉性疾病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的相关性,以及这3种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明确患者是否需要统一进行踝臂指数(ABI)的检查。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对心脏科、神经科、血管科患者进... 目的调查动脉硬化闭塞症累及下肢造成的周围动脉性疾病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的相关性,以及这3种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明确患者是否需要统一进行踝臂指数(ABI)的检查。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对心脏科、神经科、血管科患者进行ABI的测量并记录病史、射血分数、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结果,计算患者中ABI降低的发生率,并统计ABI与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脏科132例患者,ABI<0.9者占29.5%;神经科124例患者,ABI<0.9者占17.7%,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09例,ABI<0.9的发生率为14.7%;出血性脑卒中15例,ABI<0.9者占40%。随着ABI的降低,患者射血分数逐渐降低,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结论周围动脉性疾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都是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全身不同部位的表现,周围动脉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严重程度相关,无论患者以哪一种疾病为首发症状就诊,对全身血管的全面检查都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指数 外周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性疾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一妹 王玉 +5 位作者 李燕 杨培 刘敏艳 刘亮 朱平 李小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了解高龄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性疾病(PAD)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无损伤周围血管检查仪测定门诊及住院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踝肱指数(ABI)、标准问卷调查及各项指标测量确定患者身体基线状况;任一侧肢体ABI≤0.9诊断为PAD。结果 ... 目的了解高龄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性疾病(PAD)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无损伤周围血管检查仪测定门诊及住院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踝肱指数(ABI)、标准问卷调查及各项指标测量确定患者身体基线状况;任一侧肢体ABI≤0.9诊断为PAD。结果 290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的高龄男性高血压患者,9例除年龄、ABI外部分基线资料不全,平均年龄(84.61±4.20)岁,平均ABI值0.948±0.258,ABI分布频率最高的区间为0.91~1.30,其中106例为PAD患者,182例为非PAD患者,2例ABI〉1.3。PAD患者的ABI值明显低于非PAD患者(P〈0.05),而年龄、血尿素氮水平、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高于非PAD患者(P〈0.05)。高龄高血压男性PAD的患病率为36.5%,其中小于85岁的患者PAD患病率为28.6%,而85岁以上者为46.3%(P〈0.05);高血压有效控制者的PAD患病率(27.5%)比高血压未有效控制者的PAD患病率(40.1%)明显降低(P〈0.05);使用利尿剂、钙拮抗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患者PAD患病率分别为41.4%、36.1%、22.4%、26.8%;PAD患病率合并脑卒中者比无脑卒中者(44.7%比27.5%)、血脂异常者比血脂正常者(41.4%比33.3%)、合并冠心病者比无冠心病者(44.1%比13.9%)、合并糖尿病者比无糖尿病者(53.7%比21.8%)明显增高(P〈0.05),有无吸烟和饮酒者PA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值1.12,95%置信区间1.014-1.238)、尿素氮(OR值1.15,95%置信区间1.025-1.3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值1.05,95%置信区间1.005-1.089)、糖尿病(OR值4.02,95%置信区间1.797-9.009)、冠心病(OR值6.34,95%置信区间1.734-23.214)是P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PAD患病率高,PAD的发生与年龄、尿素氮、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糖尿病、冠心病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外周动脉疾病 踝肱指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大鹏 路方红 +4 位作者 吴凡 吴虹 赵颖馨 田奇 孙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群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  方法 :对 2 5 5 3 7例高血压普查人群进行登记及测压 ,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关系。  结果 :人群总体脉压在 40~ 49mmHg(1mmHg =0 13 3kPa)时出现... 目的 :探讨人群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  方法 :对 2 5 5 3 7例高血压普查人群进行登记及测压 ,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关系。  结果 :人群总体脉压在 40~ 49mmHg(1mmHg =0 13 3kPa)时出现的频率最高 ,男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9)。对血压以外的其他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 ,脉压每增加 10mmHg ,冠心病危险中年人增加 5 1 5 % ,老年人增加2 3 9%。但进一步校正舒张压后 ,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的正相关性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校正收缩压后 ,中、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均不再显著。  结论 :中、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虽然显著正相关 ,但其相关性不独立于收缩压和舒张压 ,在重视脉压的同时 ,应首先重视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治疗 高血压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 被引量:72
15
作者 张倩倩 陶琳琳 +2 位作者 聂玉梅 刘顺 周碧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66-356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CAD)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25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组(12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34例)。记录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CAD)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25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组(12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34例)。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小板参数、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这些指标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关系。结果(1)与高血压组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吸烟者较多、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肌酐、血尿酸的值较高,而HDL-C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MPV、血尿酸及低水平的HDL-C是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2,95%CI:1.032~1.093;OR=2.048,95%CI:1.078~3.893;OR=2.737,95%CI:1.193~6.278;OR=1.006,95%CI:1.001~1.010;OR=0.280,95%CI:0.115~0.681(均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PV和血尿酸呈正相关(r=0.17,P<0.05)。结论年龄、吸烟史、MPV、血尿酸和较低的HDL-C值是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当积极检测并预防,以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薪 钟向红 +2 位作者 李斌 杨妤妤 林慈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8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4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3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行眼底照相,用中文版...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8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4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3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行眼底照相,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3组MMSE得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的MMSE总分及各组成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合并微血管病变组的MMSE总分、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以及回忆力得分更低(P<0.05,P<0.01)。MMSE得分与UAER呈负相关(r=-0.41,P<0.01)。结论微血管病变可能是引起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但对大脑各功能区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病 视网膜疾病 痴呆 内皮 血管 毛细血管通透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离退休干部痴呆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解恒革 王鲁宁 +2 位作者 王晓红 王振福 齐增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5-367,共3页
对 1491人 6 0岁以上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进行痴呆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调查。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进行筛查 ,以DSM 3 R、NINCDS ADRDA、NINDS AIREN的标准作为痴呆、Alzheimer病 (AD)、血管性痴呆 (VD)的诊断标准。结果显示 ,AD... 对 1491人 6 0岁以上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进行痴呆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调查。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进行筛查 ,以DSM 3 R、NINCDS ADRDA、NINDS AIREN的标准作为痴呆、Alzheimer病 (AD)、血管性痴呆 (VD)的诊断标准。结果显示 ,AD、VD的患病率分别为 1.74%、1.2 1% ,总患病率为 3 .6 2 % ;6 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分别为 1.84%、1.2 7%、3.82 %。高龄、文化程度低、精神创伤是痴呆和AD的危险因素 ,而电磁场暴露可能为AD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老年性痴呆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关绍晨 汤哲 +5 位作者 李静 吴晓光 刁丽军 刘宏军 孙菲 方向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1993年抽样调查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3440例,随访11年,排除基线已患有冠心病或脑卒中者及失访老人,对2 398例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其中高血压组1 424例,血压正常组974例。分析基线不...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1993年抽样调查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3440例,随访11年,排除基线已患有冠心病或脑卒中者及失访老人,对2 398例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其中高血压组1 424例,血压正常组974例。分析基线不同血压组别及不同血压水平与新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该人群基线高血压组新发冠心病16.9%,脑卒中15.4%,发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发病率分别为13.2%,10.1%);且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随基线收缩压或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血压水平女性老年人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与收缩压水平有关;低龄老人较高龄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结论收缩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尤其对低龄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高血压 脑血管意外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曹茂红 柯开富 +2 位作者 周冉冉 周树虎 李秀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6例,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398例,无斑块组148例。分析2组患者与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颈部...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6例,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398例,无斑块组148例。分析2组患者与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发生率较高,占72.89%。与无斑块组比较,斑块组患者发病年龄、吸烟、脑卒中、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脂蛋白(a)、全部前循环及部分后循环脑梗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脑卒中、高敏C反应蛋白≥1.74 mg/L、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年龄、高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干预对预防脑血管病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腔内超声检查 吸烟 高血压 卒中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生病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航 杨林承 +2 位作者 张瑞涛 凌云鹏 葛庆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以及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为纳入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存活患者81例,病死患者13例,平均年龄66.7岁。入院生命体征:与存活组患者相比,病死组患者基础心率较快(103.2次/min vs.88.4次/min,P=0.004),呼吸急促(29.0次/min vs.20.0次/min,P<0.001)。血常规提示:病死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9.2×109/L vs.3.8×109/L,P<0.001),淋巴细胞计数较低(0.5×109/L vs.1.1×109/L,P<0.001)。心肌损伤标记物提示:病死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3.2μg/L vs.0.8μg/L,P<0.001)、高敏肌钙蛋白Ⅰ(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217.2 ng/L vs.4.9 ng/L,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945.0μg/L vs.154.0μg/L,P<0.001)较高。炎症因子提示:病死组患者铁蛋白(770.2μg/L vs.622.8μg/L,P=0.050)、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er,IL-2R;1586.0 U/mL vs.694.0 U/mL,P<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82.3 ng/L vs.13.0 ng/L,P<0.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9.8 ng/L vs.5.0 ng/L,P<0.001)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1,95%CI=1.03~1.19,P=0.026)、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OR=0.85,95%CI=0.72~0.99,P=0.041)、IL-10异常(>9.1 ng/L;OR=101.93,95%CI=4.74~2190.71,P=0.003)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IL-10异常(>9.1 ng/L)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