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Salusin-β、MMP-9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梁利平 李芊 王淼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 研究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心血管调节肽(Salusin-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采用随机数... 目的 研究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心血管调节肽(Salusin-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联合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LSV)、全血高切黏度(HSV)、血浆黏度、血沉(ESR)、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alusin-β、MM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98.28%)高于对照组(8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SV、HSV、血浆黏度、ESR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改善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血清hs-CRP、TNF-α、Salusin-β、MMP-9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可促进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达帕胺 非洛地平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孙兆伦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4月—2024年2月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卫生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与试验组(n=47)。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4月—2024年2月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卫生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与试验组(n=47)。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输出血量、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下降,心输出血量、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且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DL-C、TG、TC水平下降,HDL-C水平提高,且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6水平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氨氯地平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干预对策分析
3
作者 段文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现状,针对性分析影响因素、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认知衰弱分为认知衰弱组(23例)和非衰弱组(7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现状,针对性分析影响因素、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认知衰弱分为认知衰弱组(23例)和非衰弱组(7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及吸烟情况、体育锻炼、营养状况、服用药物种类、抑郁症状、日常饮水量达标情况、每晚睡眠时间、糖尿病史等一般资料,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9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共有23例发生认知衰弱(认知衰弱组),发生率为23.47%(23/98),非衰弱组75例(76.53%)。两组性别、饮酒及吸烟情况、听力、婚姻状况、日常饮水量达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营养状况、服用药物种类、抑郁症状、每晚睡眠时间、糖尿病史、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文化程度为文盲、体育锻炼<0.5 h/d、营养不良、服用药物种类≥2种、有抑郁症状、每晚睡眠时间≤6 h、有糖尿病史、NYHA分级>Ⅱ级均是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26、3.132、2.805、4.435、4.821、3.111、4.926、5.526、4.117,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一定认知衰弱发生风险,与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营养状况、服用药物种类、抑郁症状、每晚睡眠时间、糖尿病史、NYHA分级均相关,临床需据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认知衰弱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高血压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被引量:26
4
作者 Nahid Azad Genevieve Lemay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29-337,共9页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hospitalization for those over the age of 65 and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and economic burden. About half of hospital re-admissions are related to co-morb...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hospitalization for those over the age of 65 and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and economic burden. About half of hospital re-admissions are related to co-morbidities, polypharmacy and disa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CHF. Moreover, CHF also has an enormous cost in terms of poor prognosis with an average one year mortality of 33%–35%. While more than half of patients with CHF are over 75 years, most clinical trials have included younger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61 years. Inadequate data makes treatment decisions challenging for the providers. Older CHF patients are more often female, have les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but higher rates of non-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 The prevalence of CHF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declines with age, whereas the prevalence of non-cardiac co-morbidities, such as chronic renal failure, dementia, anemia and malignancy increases with age.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are among the strongest risk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CHF particularly among wome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is review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specific consideration for CHF assessment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will be reviewed, including non-pharmacologic, pharmacologic, quality care indicator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are transition and lastly, end-of-life issues. Palliative care should be an integral part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approach for a comprehensive care plan over the whole disease trajectory. In addition, frailty contributes valuable prognostic in-sight incremental to existing risk models and assists clinicians in defining optimal care pathways for thei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failure Elderly patient MANAGEMENT hypertensi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IABE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oduction to the "A plant-based die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pecialissue
5
作者 Kim Allan Williams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16-316,共1页
Unlike many of ou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antioxidants, vitamin E, folic acidand niacin to name a few, that have disintegrated over time,the "truth" (i.e., evidence) for the... Unlike many of ou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antioxidants, vitamin E, folic acidand niacin to name a few, that have disintegrated over time,the "truth" (i.e., evidence) for the benefits of plant-basednutrition continues to m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betes hypertension NUTRITION OBE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芬 于培培 +3 位作者 赵文文 刘春梅 李亚芬 王毓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1年12月—2022年5月就诊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1年12月—2022年5月就诊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75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其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95.69±20.8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是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3.7%。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心功能差、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患者,鼓励患者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网络,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进而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学 健康素养 冠心病 高血压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异系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7
作者 王卓 司澳洋 张培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究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系数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Gensini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以酶联... 目的 探究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系数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Gensini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LDH水平,监测患者24 h动态血压,计算24 h动态血压变异系数。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系数及LDH水平。24 h动态血压变异系数及LDH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入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患者12例,中度和重度病变患者各14例。重度及中度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LDH水平及24 h血压变异系数均高于轻度病变患者(P<0.01),重度病变患者血清Hcy、LDH水平及24 h血压变异系数均高于中度病变患者(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压变异系数、LDH水平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血压变异系数(OR=1.326,95%CI为1.040~1.691,P<0.05)及LDH水平(OR=1.311,95%CI为1.048~1.639,P<0.05)为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系数及LDH水平较高,且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H型高血压 乳酸脱氢酶 动态血压变异系数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冠心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刘爱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冠心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冠心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血压[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78.22±6.79)mm Hg(1mm Hg=0.133 kPa)、SBP(124.14±9.95)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84.57±8.02)、(140.69±11.2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F、LVES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51.43±6.13)mm、LVESD(43.13±6.97)mm均小于对照组的(54.13±5.89)、(46.42±6.95)mm,LVEF(52.84±7.46)%大于对照组的(49.48±6.97)%,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39.38±9.85)ng/L、hs-CRP(6.32±0.88)mg/L均低于对照组的(51.29±8.38)ng/L、(8.98±1.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调节血压,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轻中度高血压 替米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心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欣昂 李洁韵 +3 位作者 夏雨墨 许朝霞 林洁琪 王忆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41-147,共7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结构模型。结果共收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702例,筛选得到高频四诊症状40个,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18个隐变量,模型贝叶斯信息准则评分为-17604.38。对模型中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发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位证素主要有心、肝、肾等,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气滞、痰浊、血瘀等,归纳其证型主要有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5类,并提示各证型与四诊信息间的互信息及信息覆盖度。结论隐结构模型分析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类提供一定的定性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合并病 隐结构模型 证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NP、cTnT、CK-MB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李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33-535,541,共4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并发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n=45)和非冠心病组(n=49).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患者血清BNP、cTnT、CK-MB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cTnT、CK-MB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BNP、cTnT、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NP、cTnT、CK-MB水平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由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BNP、cTnT、CK-MB水平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AUC分别为0.718、0.734、0.760,灵敏度分别为77.8%、64.4%、71.1%,特异度分别为69.4%、69.4%、73.5%;三个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855,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77.6%.结论:血清BNP、cTnT、CK-MB水平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冠心病发生风险的指标,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可以较好的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及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11
作者 殷洪晶 殷洪山 +3 位作者 陈涛 张付娥 齐琪 高春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745-75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以及Hcy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59例。根据血清Hcy水平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H1组(<...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以及Hcy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59例。根据血清Hcy水平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H1组(<17.81 umol/L)64例,H2组(17.81~20.93 umol/L)65例,H3组(20.93~24.06 umol/L)65例,H4组(>24.06 umol/L)65例;统计研究对象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按照斑块形成情况分为斑块组(n=149)和无斑块组(n=110)。比较4组不同血清Hcy水平患者的CIMT、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比较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血清Hcy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cy与CIMT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IMT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MT增加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四组研究对象的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Hcy、CIMT、颈动脉斑块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4组的总胆固醇、CIMT、颈动脉斑块形成率(78.46%)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清Hcy均明显高于H1、H2组(P<0.05);斑块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Hcy、CIMT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IMT与年龄、吸烟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Hcy呈正相关(r=0.298、0.178、0.214、0.293、0.305,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205,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Hcy是CIMT的影响因素(β=0.157、-0.211、0.204、0.26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Hcy均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β=0.864、0.243、1.546、0.026、0.549,P<0.05),高密度脂蛋白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β=-1.207,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CIMT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上辅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斑块 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瑞林 郑曙琴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918-924,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究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可能性作用靶点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平台及Uniprot数据库检索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应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检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疾病靶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究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可能性作用靶点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平台及Uniprot数据库检索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应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检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疾病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得到黄芪-活性成分-靶基因的可视化网络图;将疾病与药物对应靶点共同提交Venny2.1.0生成相交靶点,并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Metascape 3.9.1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明确可能涉及到的生物进程及信号通路。最后应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上述猜想进行粗浅验证。结果:共获取黄芪的关键化合物17个,对应靶点195个,疾病相关靶点3815个,导入Venny2.1.0中生成163个交集靶点。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主要涉及激素反应(response to hormone)、细胞有机循环化合物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organic cyclic compound)、细胞脂质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lipid)、无机物反应(response to inorganic substance)等生物进程;可能涉及到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脂质及动脉硬化通路(Lipid and atheroscierosis)、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P13K-AKT信号通路(P1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药物活性分子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结论:该研究揭示了黄芪在机体内可能参与抑制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调控等众多生物进程,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实现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家族史与生活方式对冠心病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曹良佳 马明艳 +8 位作者 王淑霞 张扬 茹柯耶·亚森 许文娟 张嘉炫 金华 王馨 王增武 胡继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家族史和生活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CHD的独立影响以及潜在交互作用,为具有CHD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其CH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卫生行业专项,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全国15个省份220个社区卫生中心实施心血管...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家族史和生活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CHD的独立影响以及潜在交互作用,为具有CHD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其CHD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卫生行业专项,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全国15个省份220个社区卫生中心实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的437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线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冠心病家族史与生活方式的独立影响和相乘交互作用风险(ORs);利用相加模型,通过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指数(SI)和归因比(AP)判断相加交互作用风险。结果冠心病家族史、吸烟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HD风险增高有关(均P<0.05);而饮酒与CHD风险降低有关(P<0.05)。冠心病家族史与吸烟对CHD患病风险有正向相乘和正向相加的交互作用(ORs=7.27,RERI=2.70,SI=1.75,AP=0.37,均P<0.05),冠心病家族史和缺乏体育锻炼有正向相乘的交互作用(ORs=5.04,P<0.05)。冠心病家族史与饮酒有负向相乘的交互作用(ORs=3.8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和饮酒不仅与CHD独立相关,冠心病家族史联合吸烟及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CHD风险,联合饮酒可降低CHD风险,提示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减少吸烟、增加锻炼和适量饮酒等改善生活方式降低CHD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家族史 生活方式 患病风险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
14
作者 李白洁 梁红雷 范志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与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于临汾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确诊的EH患者50例(EH组),以及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的EH合并CHD患者50例(EH+CHD组),同期选择性别、年龄均相...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与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于临汾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确诊的EH患者50例(EH组),以及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的EH合并CHD患者50例(EH+CHD组),同期选择性别、年龄均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尿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鸢尾素水平。结果EH+CHD组和EH组血清鸢尾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5.73(13.46,17.59)pg/ml比18.18(16.67,21.56)pg/ml,Z=-3.497、P=0.00;16.37(15.30,18.63)pg/ml比18.18(16.67,21.56)pg/ml,Z=-2.24,P=0.025];与单纯EH组相比,EH+CHD组血清irisin水平显著降低(Z=-2.011,P=0.044)。EH患者血清鸢尾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269,P=0.038;r=-0.388,P=0.03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鸢尾素是CH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702,95%CI 0.540~0.913,P=0.008),年龄、尿酸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8,95%CI 1.003~1.157,P=0.040);(OR=1.014,95%CI 1.005~1.023,P=0.002)。结论血清鸢尾素与EH及CHD密切相关,鸢尾素水平降低可能参与高血压合并CH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人平 汪顺银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9,共3页
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以获得针对性治疗方案。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早期预测心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实时... 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以获得针对性治疗方案。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早期预测心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实时、无创、连续监测的优点,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中的重要手段,可以准确反映心脏功能的动态变化。该文阐述了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血清学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关系研究
16
作者 邓茂祁 谭盛葵 武晓岩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分析检测结果与高血压分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祁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240例,按照血压水平分成正常血...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分析检测结果与高血压分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祁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240例,按照血压水平分成正常血压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测量血压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结果血清中球蛋白、血清钙、游离钙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升高(P<0.05),血清中球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在男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升高(P<0.05),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钙在女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升高(P<0.05)。结论血清学指标的增长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指标 冠心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邢婷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邹平市九户镇卫生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采用随机数生成程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邹平市九户镇卫生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采用随机数生成程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压、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成辉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1—6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1—6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内径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脂水平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苯磺酸氨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宋圆圆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新汶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新汶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心功能及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蒋惠子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8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常... 目的:分析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8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常规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观察两组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控制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Hcy水平,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冠心病 叶酸 马来酸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