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perhomocysteinemia independently causes and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in LDL receptor-deficient mice 被引量:24
1
作者 Hang-Yuan GUO Fu-Kang XU Hai-Tao LV Long-Bin LIU Zheng JI Xiao-Ya ZHAI Wei-Liang TANG Ju-Fang CH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4-78,共5页
Background Hyperhomocystein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However, whether hyperhomocys teine affects the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is unclear.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 Background Hyperhomocystein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However, whether hyperhomocys teine affects the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 is unclear.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hyperhomocysteine on the forma t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deficient (LDLr ) mice. Methods Forty-eight 7-week-old LDLr/ mice were assigned to the following groups: mice fed a standard rodent diet (control group), mice fed a high-methionine diet (high-methionine group), mice fed a high-fat diet (high-fat group), and mice fed a diet high in both methionine and fat (high-methionine and high-fat group). At the age of 19, 23, and 27 weeks, four mice at each interval in every group were sacrificed. 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mice did not show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the aortic sinus and aortic surface until 27 weeks old in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developed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at 19 weeks. The amount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n the aortic surface was lower in the high-methionine group than in the high-fat group (P 〈 0.001).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n the aortic surface in the high-methionine and high-fat group were the most severe. The mean area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the aortic sinus compared with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n the aortic surface was lower in the high-methionine group than in the high-fat group (P 〈 0.001).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the aortic sinus in the high-methionine and high-fat group were the most severe. Conclusions Homocysteinemia accelerates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nd induces early atherosclerosis independently in LDLrmice. Reducing the level of homocysteinemia may be beneficial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 HOMOCYSTEIN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hyperhomocysteinem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唐钊 吴春磊 +4 位作者 余沁楠 朱峰 薛向东 贺俊 张会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探究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61例伴有HHcy的ED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最终观察组入... 目的探究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61例伴有HHcy的ED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最终观察组入组37例,对照组入组22例。观察组口服叶酸片及维生素B_(12)片;对照组无药物干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叶酸水平,使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量表(IIEF-5)评定勃起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IIEF-5评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Hcy水平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方案可以降低伴HHcy的E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改善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 维生素B_(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3联合NT-proBNP对MVD患者发生HHcy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李欣 张明亮 +2 位作者 曲超 邢丽婷 王嵬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M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M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15μmol/L分为高Hcy组(111例)和正常Hcy组(89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冠心病病程、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NT-proBNP、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CTRP3),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MVD患者发生HHcy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RP3联合NT-proBNP对MVD患者发生HHcy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BMI、UA、TG、TC、HDL-C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Hcy组男性患者数量70例、冠心病病程(6.66±4.49)年、吸烟史55例、糖尿病病史60例,均大于正常Hcy组的36例、(3.67±2.31)年、28例、17例,NT-proBNP(5234.95±7476.76)pg/ml、LDL-C(3.55±0.95)mmol/L、Hcy(44.75±12.48)μmol/L均高于正常Hcy组的(1296.94±3864.78)pg/ml、(2.95±0.88)mmol/L、(10.58±2.80)μmol/L,CTRP3(65.20±13.61)μg/L低于正常Hcy组的(88.69±14.94)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745,95%CI=(1.398,10.030)]、糖尿病病史[OR=3.262,95%CI=(1.264,8.417)]、冠心病病程[OR=1.194,95%CI=(1.022,1.394)]、LDL-C[OR=2.254,95%CI=(1.337,3.800)]为导致MVD患者发生HHcy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3[OR=0.902,95%CI=(0.873,0.933)]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TRP3联合NT-proBNP预测MVD患者发生HHcy的AUC为0.901,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86.5%,优于LDL-C、NT-proBNP或CTRP3单独预测(P<0.05)。结论性别、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程、LDL-C为导致MVD患者发生HHcy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3为其独立保护因素。血清CTRP3联合NT-proBNP可提高MVD患者发生HHcy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药学监护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明妍 毕峰 吴雪姣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应用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 、叶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就诊的10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应用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 、叶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就诊的10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服用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 、叶酸并进行药学监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用药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影像学结果、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_(12) 水平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影像学结果、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 、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学监护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内膜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_(12)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有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患者3例、过敏反应1例、肝功能异常1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4例、过敏反应2例、肝功能异常1例,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师与药师的指导下,两组不良反应均好转。结论临床药师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实施药学服务,采用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 、叶酸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可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证实此方案具备良好的药学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梗死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刘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柳巷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HHcy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柳巷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HHcy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34例。三组叶酸剂量分别为0.4 mg/d、0.8 mg/d、5 mg/d。比较三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HHcy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低剂量组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HHcy严重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HHcy严重程度轻于治疗前及同期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HHcy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0.8 mg/d)与高剂量(5 mg/d)叶酸治疗HHcy,均可降低患者Hcy水平,改善HHcy严重程度,但高剂量叶酸易引发不良反应,建议以中剂量为最佳叶酸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剂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降压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庄婵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1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叶酸联合降压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高Hcy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 目的:分析叶酸联合降压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高Hcy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Hcy水平、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血流阻力指数、斑块面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血浆Hc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血流阻力指数、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血流阻力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斑块面积小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降压药治疗高Hcy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压、血浆Hcy水平,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血压 叶酸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何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于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健康体检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正常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mmol/L,n=58)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同型...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于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健康体检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正常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mmol/L,n=58)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mmol/L,n=15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因素。结果:男性、患有高血压、存在颈动脉斑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尿酸水平升高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检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为其制定合理的营养、生活干预措施,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黄建敏 简崇东 +3 位作者 唐雄林 蒙兰青 李雪斌 黄瑞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有颈动脉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另选...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有颈动脉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8例(对照组)。对2组血浆Hcy、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D)、丙二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丙二醛、MCP-1和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狭窄患者Hcy、丙二醛、MCP 1和IL 8含量随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SOD呈逐渐降低(P<0.01)。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与SOD、丙二醛、MCP-1和IL-8含量有相关性;丙二醛含量与MCP-1和IL-8含量有相关性。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高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高Hcy血症介导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机制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氧化性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刘永珍 尹静 +1 位作者 赵翠竹 于逢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首发缺血性... 目的探讨急性期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3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非PSD组77例,PSD组26例。又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分为非PSCI组30例,PSCI组73例,评估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损伤,记录人口学资料和临床指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SD和PSCI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PSD组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前部病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MoCA<21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38.5%vs 19.5%,P=0.04;(20.12±12.96)μmol/L vs(14.73±6.41)μmol/L,P=0.01;84.6%vs61.0%,P=0.02;(12.04±9.95)分vs(3.35±2.79)分,P=0.00;65.4%vs 42.9%,P=0.04]。PSCI组年龄、独居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男性、中学以上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P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A、同型半胱氨酸为PS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期首发PSD和PSCI的相关性不明确,两者有各自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认知障碍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焦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白熙 陈哲 +2 位作者 张辉 刘淼冰 孙倩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高血压组),其中HHcy 32例,非HHcy 34例。另外入选无高血压史老年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其中HHcy 14例,非HHcy 44例。测...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高血压组),其中HHcy 32例,非HHcy 34例。另外入选无高血压史老年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其中HHcy 14例,非HHcy 44例。测定2组患者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颈动脉-股动脉肢体动脉搏动波(cfPWV)评估动脉僵硬度。结果高血压组Hcy和cfPWV显著高于对照组[(15.48±6.38)μmol/L vs(12.96±4.01)μmol/L,P<0.05;(14.46±1.62)m/s vs(10.81±1.59)m/s,P<0.05]。所有受试者血浆Hcy与cfPWV呈正相关(r=0.529,95%CI:0.040~0.079,P<0.01)。高血压组HHcy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cfPWV显著高于非HHcy患者[3.84±2.16 vs 2.58±1.56,P=0.018;(14.97±1.22)m/s vs(11.09±1.49)m/s,P=0.004]。结论伴有HHcy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增高,可能与促进胰岛素抵抗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胰岛素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月富 潘伟彪 +1 位作者 苏斌儒 罗成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9例。根据DSA显示动脉狭窄是否≥50%为依据,分为2组:狭窄组150例,患者颅内、外脑大动脉...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9例。根据DSA显示动脉狭窄是否≥50%为依据,分为2组:狭窄组150例,患者颅内、外脑大动脉至少1支血管狭窄率≥50%;对照组119例,患者无狭窄或狭窄<50%。检测2组血浆Hcy水平及血压变化,并将所有入选的患者分为Hcy和血压均正常者(1组)、单纯Hcy升高者(2组)、单纯高血压者(3组)、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4组),观察血管狭窄≥50%的发生率。结果狭窄组Hcy和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5±4.9)μmol/L vs(14.2±4.0)μmol/L,(154.1±22.9)mm Hg vs(145.6±25.6)mm Hg(1 mm Hg=0.133 kPa)]。4组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最高(P<0.05);3组和4组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比1组和2组明显增高(P<0.05);2组与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升高及高血压均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共同存在时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协同作用以高血压为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颅内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业 侯宝华 +2 位作者 魏玮 石斌 张金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中医证素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316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纳入326例高HCY血症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体质判定,同时应用证素辨证方法行证素判断,分析体质与...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中医证素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316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纳入326例高HCY血症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体质判定,同时应用证素辨证方法行证素判断,分析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调查人群中高HCY血症患病率为24.77%,其中平和质6例,偏颇体质320例。偏颇体质中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分别为110、73、59例。血瘀、痰浊、气虚、湿为高HCY血症患者的主要证素,分别为100、98、73、37例。痰湿体质与证素痰一致性最强(Kappa=0.89,P<0.05)。结论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是高HCY血症患者的常见体质,血瘀、痰浊、气虚、湿为高HCY血症患者的主要病性证素特点,两者结果存在一致性,证素痰浊与痰湿体质一致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中医证素 痰湿 血瘀 气虚 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当归有效成分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晓萍 周明旺 +2 位作者 康开彪 颜春鲁 李妍怡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岷当归3种有效成分(当归挥发油、当归多糖、阿魏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挥发油组、当归多糖组、阿魏酸组和叶酸维生素组,每组... 目的观察岷当归3种有效成分(当归挥发油、当归多糖、阿魏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挥发油组、当归多糖组、阿魏酸组和叶酸维生素组,每组8只。采用DL-蛋氨酸皮下注射法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模型,造模8周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2周后检测各组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兔腹主动脉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当归挥发油组、阿魏酸组、叶酸维生素组Hcy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当归挥发油组、阿魏酸组TC、TG、LDL-C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腹主动脉组织学检查显示,模型组AS征象明显,叶酸维生素组、当归挥发油组、阿魏酸组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岷当归有效成分当归挥发油和阿魏酸能减轻模型兔血管内皮的损伤,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兔AS病变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当归挥发油 当归多糖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项实验室指标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磊 杨兴东 +3 位作者 史冬梅 冯浩 张燕辉 于逢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79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Fib、血脂水平,用ROC...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79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Fib、血脂水平,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比较Hcy和LDL及Fib三者联合与各项指标单独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研究组Hcy、Fib、TC、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90±7.40)μmol/L vs(11.59±5.42)μmol/L,P<0.01;(3.38±0.87)g/L vs(2.95±0.62)g/L,P<0.01;(4.61±1.14)mmol/L vs(4.11±0.95)mmol/L,P<0.01;(2.98±0.94)mmol/L vs(2.47±0.75)mmol/L,P<0.01]。研究组Hcy、Fib、LDL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cy、Fib和LDL三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各项指标单独诊断更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cy、Fib、LDL水平较高,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ROC曲线 血脂异常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晓楠 白小涓 王春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Hcy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Hcy<16μmol/L...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Hcy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Hcy<16μmol/L)40例,B组(16μmol/L≤Hcy<30μmol/L)40例,C组(Hcy≥30μmol/L)40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各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比较。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MCI的发病率显著增高(50.0%和77.5%vs 25.0%,P<0.05),且C组MCI的发病率较B组增高(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合并高Hcy血症将会增加MCI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认知障碍 高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丹 于海华 冯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2例(房颤组),收集同期不伴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4例... 目的分析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2例(房颤组),收集同期不伴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4例(非房颤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及抗凝治疗的现状。结果房颤组在年龄、女性、意识障碍、出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梗死灶、梗死后出血转化、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下肢静脉血栓、营养障碍、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泌尿系感染、脑疝、死亡及出院后90d复发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房颤组,眩晕、构音障碍、感觉障碍和预后良好比例明显低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房颤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慢性心力衰竭及冠心病比例明显高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OR=5.206,95%CI:2.906~9.040,P=0.016)、慢性心力衰竭(OR=15.026,95%CI:7.460~30.020,P=0.003)、冠心病(OR=8.920,95%CI:4.200~12.906,P=0.030)及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2.020,95%CI:0.406~1.020,P=0.042)是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组抗凝治疗比例明显低于抗血小板治疗(25.3%vs 74.7%,P<0.01)。结论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高龄老年、女性为主,意识障碍为主要首发症状,脑梗死病灶多发、面积偏大且出血转化较多,慢性心力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为显著的危险因素,抗凝现状有所改善,新型抗凝药物选择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国美 周俊山 +4 位作者 刘宇恺 张红 施洪超 赵红东 张颖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AS)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住院治疗的aCAS患者98例,依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非重度狭窄组46例与重度狭窄组5...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AS)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住院治疗的aCAS患者98例,依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非重度狭窄组46例与重度狭窄组52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抽取空腹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Hcy水平,评估Hcy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重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的Hcy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81±5.30)μmol/L和(17.63±6.80)μmol/L vs(12.09±3.34)μmol/L,P〈0.05],且重度狭窄组Hcy水平较非重度狭窄组更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度狭窄组患者Hcy水平与MMSE总分、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与计算力、延迟回忆各亚项评分呈负相关(r=-0.346,P=0.012;r=-0.590,P=0.000;r=-0.428,P=0.002;r=-0.327,P=0.018;r=-0.332,P=0.016)。结论 Hcy水平升高可能是aCAS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高半胱氨酸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丹 于海华 冯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kinsonism,V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VP患者76例(VP组)以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92例(PD组)。比较2...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kinsonism,V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VP患者76例(VP组)以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92例(PD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VP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VP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基底节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认知功能障碍、锥体束征、小便失禁、LDL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PD组,静止性震颤、嗅觉减退及睡眠障碍比例明显低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46,95%CI:1.010~1.298,P=0.008)、高血压(OR=7.012,95%CI:1.092~30.201,P=0.035)、基底节多发腔隙性脑梗死(OR=11.030,95%CI:3.560~70.542,P=0.002)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802,95%CI:1.200~2.780,P=0.004)是V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P患者在临床上常合并锥体束征、认知功能障碍及小便失禁,而静止性震颤、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较少合并;老年、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基底节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VP的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认知障碍 脑梗死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A1298C多态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晶 丛洪良 +2 位作者 曹路 陈孟英 毛用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汉族老年心血管病人群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天津市... 目的探讨天津市汉族老年心血管病人群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841例,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分为HHcy组261例和对照组580例。采用PCR-RFLP技术对入选对象行A1298C多态性基因分型,并进行比较。结果 HHcy组与对照组A1298C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全体研究对象AA、AC和CC基因型携带者Hcy水平和HHcy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40)。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危险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AC基因型(OR=0.60,95%CI:0.41~0.87,P=0.008)及C等位基因(OR=0.64,95%CI:0.44~0.92,P=0.015)均与HHcy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的AC基因型可能是天津市汉族心血管病人群发生HHcy的一个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高半胱氨酸 基因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KV1.3-CaN-NF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玉岭 贾绍斌 +4 位作者 侯建军 丛广志 杨绍兵 崔莹 王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2-41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淋巴细胞内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KV1.3通道)-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炎性因子(IL-6、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ST...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淋巴细胞内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KV1.3通道)-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炎性因子(IL-6、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STEMI患者9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3组:实验A组(STEMI组,Hcy<15μmol/L,n=30)、实验B组(STEMI+轻度Hhcy组,Hcy 15~30μmol/L,n=30)、实验C组(STEMI+中度Hhcy组,Hcy>30μmol/L,n=30),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抽取血标本后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浆Hcy浓度,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淋巴细胞,RT-PCR检测KV1.3、CnAα、NFAT1、IL-6、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V1.3、CnAα、NFAT1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实验组较对照组KV1.3、CnAα和NF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实验B组较实验A组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实验C组较实验B组和实验A组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各实验组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实验B组较实验A组表达水平升高(P<0.01),实验C组较实验B组和实验A组表达水平升高(P<0.01)。实验组血浆Hcy水平与KV1.3mRNA和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3(P=0.000)、r=0.726(P=0.000)。结论血浆Hcy浓度水平越高,STEMI患者淋巴细胞内KV1.3-CnAα-NF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炎性因子IL-6、TNF-α的mRNA表达水平越高,这一信号通路可能是Hcy加重STEMI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淋巴细胞 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