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高温溶液型聚芳醚酮上浆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雨佳 谢鑫淋 +4 位作者 裴维兵 李奇 郭家铭 袁尧 刘宇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由于碳纤维(CF)表面呈现化学惰性且润湿性差,显著影响了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的界面性能,上浆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其中聚芳醚酮(PAEK)作为CF上浆剂具有耐高温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以双酚A(... 由于碳纤维(CF)表面呈现化学惰性且润湿性差,显著影响了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的界面性能,上浆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其中聚芳醚酮(PAEK)作为CF上浆剂具有耐高温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以双酚A(BPA)和双酚芴(BHPF)为单体,环丁砜为溶剂,180℃下合成了耐高温PAEK,并以该树脂为主浆料制备出上浆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PAEK的官能团结构、上浆后的CF单丝表面及复合材料断裂面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也对不同浓度的聚芳醚酮上浆剂对CF/PEEK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随着上浆剂中BHPF质量分数的增加,PAEK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及5%热分解温度(T5%)逐渐升高,最终用BHPF单体全部替代了有毒的双酚A单体,制备出绿色环保的PAEK。与未经上浆处理的CF/PEEK相比,使用质量分数1.5%的PAEK-3上浆剂使其层间剪切强度(ILSS)提升了31.43%,而弯曲强度提高了22.1%,弯曲模量提高了26.8%。因此,使用质量分数1.5%的PAEK-3上浆剂能有效提高CF/PEEK复合材料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芳醚酮 复合材料 上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填充杂萘联苯聚醚酮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靳奇峰 廖功雄 +1 位作者 蹇锡高 何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悬浮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2 填充新型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PPEK)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 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纳米SiO2 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摩擦... 采用悬浮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2 填充新型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PPEK)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 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纳米SiO2 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比纯树脂有了明显提高,当纳米SiO2 含量达到7%时,摩擦磨损综合性能最好,且在大载荷下纳米SiO2 更能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DSC测试表明, 7%纳米SiO2 填充PPE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纯PPEK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性能研究 杂萘联苯 填充 聚醚酮 sIO2含量 玻璃化转变温度 综合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二氮杂萘酮 聚芳醚酮 热学性能 摩擦性能 综合性能 PPEK 共混法 悬浮液 性能比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K/PPS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何伟 蹇锡高 +1 位作者 廖功雄 刘宏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6-19,共4页
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含不同比例的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酮(PPEK)和聚苯硫醚(PPS)共混物,并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该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剪切速率范围内,当PPS含量低时,PPEK/PPS共混物熔体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而当... 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含不同比例的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酮(PPEK)和聚苯硫醚(PPS)共混物,并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该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剪切速率范围内,当PPS含量低时,PPEK/PPS共混物熔体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而当PPS含量为60%时,共混物则近似为牛顿流体。PPS的混入极大地降低了PPEK的熔体粘度,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随PPS含量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挤出物外观。同时考察了剪切速率、实验温度等对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K PPs 共混物 流变性能 研究 聚芳醚酮 聚苯硫醚 工程塑料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级PPES/PPS共混合金热性能及结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海云 殷锦捷 +1 位作者 廖功雄 蹇锡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3-35,38,共4页
通过熔融挤出、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配比不同的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 (PPES)和聚苯硫醚(PPS)的共混物 ,对材料的热性能及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热失重研究表明 ,在所组成范围内PPS的加入并未降低共混物的热性能 ,但使共混物的热... 通过熔融挤出、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配比不同的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 (PPES)和聚苯硫醚(PPS)的共混物 ,对材料的热性能及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热失重研究表明 ,在所组成范围内PPS的加入并未降低共混物的热性能 ,但使共混物的热变形温度有所降低 ;PPES的加入使PPS的结晶受到阻碍 ,当PPES质量分数达 80 %时 ,PPS产生了晶格缺陷 ,从而不能形成完善的球晶 ,退火过程有利于提高共混物的热变形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砜 聚苯硫醚 共混 热性能 结晶 退火 二氮杂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含芴聚醚醚酮酮的合成及与八苯胺基POSS的杂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龙 刘佰军 +1 位作者 刘思远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1-1123,共3页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具有启动速度快、工作温度低、比功率大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是最有希望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未来能源之一.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的...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具有启动速度快、工作温度低、比功率大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是最有希望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未来能源之一.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的研制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聚芳醚酮 聚倍半硅氧烷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碳纳米管/PPESK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学斌 廖功雄 +3 位作者 董黎明 郑亮 徐亚娟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6-179,共4页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镍-磷合金,并将其与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混合制备吸波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能量散射光谱对镀镍碳管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反射率测试系统对复合材料在8 GHz^18 GHz频段的微波吸收特性进行...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镍-磷合金,并将其与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混合制备吸波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能量散射光谱对镀镍碳管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反射率测试系统对复合材料在8 GHz^18 GHz频段的微波吸收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镀镍过程中使用超声振荡有利于得到均匀的镀层。当吸波样品平均厚度为0.97 mm,碳管含量为5 phr时,镀镍碳管/PPESK复合材料的最大吸收峰在10.9 GHz(RL=-27.5 dB),RL<-10 dB的频宽为4.0 GHz。随着填料含量增加,吸收峰往低频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氮杂萘酮 聚醚砜酮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芳醚酮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周尚龙 敖玉辉 +4 位作者 段金汤 张才亮 顾雪萍 冯连芳 刘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4,179,共6页
含氟聚芳醚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集成电路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聚合物的疏水性能和防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4,4′-二氟二苯甲酮和六氟双酚A、双酚A共聚制得一系列氟含量... 含氟聚芳醚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集成电路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聚合物的疏水性能和防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4,4′-二氟二苯甲酮和六氟双酚A、双酚A共聚制得一系列氟含量不同的聚芳醚酮共聚物(FPAEK),将其与全氟辛基三乙氧硅烷改性SiC纳米颗粒(F-SiC)复合,制备了超疏水F-SiC/FPAEK复合涂层。结果表明:随着六氟双酚A比例的增加,即含氟量的增大,FPAE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151.5℃升高至160.4℃,水接触角从63.3°增大到105°,拉伸强度由50.2MPa提高到65.1MPa;当F-SiC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复合涂层的超疏水性能最强,水接触角可达173°。该复合涂层具有极低的浸润性、吸水性以及优异的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芳醚酮 碳化硅 全氟辛基三乙氧硅烷 超疏水涂层 自清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SK/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何伟 邢彤 +3 位作者 廖功雄 林伟 马驰 蹇锡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595-3599,共5页
以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PPESK)为基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共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不同二氧化硅质量百分含量的PPESK/SiO2杂化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PPESK/SiO2杂化... 以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PPESK)为基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共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不同二氧化硅质量百分含量的PPESK/SiO2杂化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PPESK/SiO2杂化均质薄膜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SiO2组分含量及扫描频率对PPESK/SiO2杂化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及玻璃化转变过程都有一定程度影响。SiO2含量的增加,杂化材料的力学损耗峰温度移向高温区,并且峰值升高;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加,杂化材料的损耗因子峰移向高温。同时采用Arrhenius方程计算PPESK/SiO2杂化材料在α转变时分子运动活化能。另外,还考察了SiO2粒子含量对PPESK/SiO2杂化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聚芳醚砜酮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芳醚腈酮/SiC/Si_3N_4耐高温耐磨纳米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静静 宋蕾 +1 位作者 王锦艳 蹇锡高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以新型耐高温聚芳醚腈酮(PPENK)树脂作为涂料成膜物质,纳米SiC和Si3N4共同作为耐磨填料,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耐高温耐磨PPENK/SiC/Si3N4纳米复合涂料。对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及热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涂层磨损表面形貌,分... 以新型耐高温聚芳醚腈酮(PPENK)树脂作为涂料成膜物质,纳米SiC和Si3N4共同作为耐磨填料,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耐高温耐磨PPENK/SiC/Si3N4纳米复合涂料。对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及热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涂层磨损表面形貌,分析涂层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C和Si3N4填料能有效改善纯PPENK树脂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当PPENK树脂含量为22%,m(SiC)∶m(Si3N4)为3∶2时,涂层摩擦系数最小;当PPENK树脂含量为20%,纳米填料m(SiC)∶m(Si3N4)为1∶1时,涂层磨损质量损失最小。热重分析(TGA)表明无机纳米填料的加入对涂层的热性能有略微增强的作用。PPENK/SiC/Si3N4纳米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为主,兼有犁耕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腈酮 纳米sIC 纳米sI3N4 高温耐磨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POSS/磷酸共掺杂高温质子交换膜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博昊 段宇廷 赵成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98,共9页
为提高磷酸掺杂率,增强膜在高温低湿下的质子传导率,同时保证其机械性能,将季铵化八氨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QOAPS)与溴甲基化聚芳醚酮和季铵化试剂三甲胺共混,得到含有QOAPS的季铵盐型聚芳醚酮铸膜液,并用流延法制备成膜,再以浸渍方式... 为提高磷酸掺杂率,增强膜在高温低湿下的质子传导率,同时保证其机械性能,将季铵化八氨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QOAPS)与溴甲基化聚芳醚酮和季铵化试剂三甲胺共混,得到含有QOAPS的季铵盐型聚芳醚酮铸膜液,并用流延法制备成膜,再以浸渍方式掺杂磷酸,获得功能化POSS/磷酸共掺杂型聚芳醚酮高温质子交换膜(PA-QPAEK@QOAPS).通过对不同QOAPS掺杂量的质子交换膜的磷酸掺杂量、尺寸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质子传导率进行表征,表明功能化POSS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膜的磷酸掺杂水平,在较高磷酸含量下,膜仍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在180℃下,共掺杂型聚芳醚酮膜的质子传导率相较于原始季铵化聚芳醚酮膜提高了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聚芳醚酮 笼型聚倍半硅氧烷 无机-有机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长链SiO_(2)纳米小球构筑聚芳醚酮超疏水薄膜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毛林 王永鹏 +1 位作者 刘梦竹 张赢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13,118,共5页
超疏水材料因其在防腐、防覆冰、自清洁以及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现了一种耐磨超疏水涂层的简易制备方法。该超疏水涂层以含有三氟甲基侧基的聚芳醚酮为主要构筑材料,通过喷涂含氟长链的SiO_(2)纳米小球... 超疏水材料因其在防腐、防覆冰、自清洁以及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现了一种耐磨超疏水涂层的简易制备方法。该超疏水涂层以含有三氟甲基侧基的聚芳醚酮为主要构筑材料,通过喷涂含氟长链的SiO_(2)纳米小球(F-SiO_(2)纳米小球,尺寸480nm左右)、二氯甲烷溶胀和高温处理在涂层表面构筑微纳复合结构。这些微纳复合结构减少了水和涂层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水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因而使水滴在涂层上的接触角由92°增大到156°,涂层由疏水变为超疏水。此外由于含有三氟甲基侧基的聚芳醚酮的分子链与F-SiO_(2)纳米小球疏水链的相互缠结作用,所获得的超疏水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经过砂纸打磨5次后,水在涂层上的接触角仍然高达143°。这种耐磨超疏水材料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 超疏水 含氟二氧化硅纳米小球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K-CN/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学性能
12
作者 王元泽 曲敏杰 +3 位作者 杨淑军 刘静 孔令曜 周光远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以酚酞聚芳醚腈酮(PEK-CN)为基体、碳化硅(SiC)为导热填料,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及KH570)对SiC进行表面改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模压法制备了PEK-CN/SiC复合材料,研究了SiC含量和不同偶联剂改性SiC对PEK-CN/SiC薄膜的微观形貌、... 以酚酞聚芳醚腈酮(PEK-CN)为基体、碳化硅(SiC)为导热填料,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及KH570)对SiC进行表面改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模压法制备了PEK-CN/SiC复合材料,研究了SiC含量和不同偶联剂改性SiC对PEK-CN/SiC薄膜的微观形貌、PEK-CN/SiC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改性SiC后以及随着SiC含量的增加,PEK-CN/SiC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与热稳定性均有所改善。当经KH560表面改性的SiC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最大,达到了0.586 W/(m·K),比PEK-CN导热系数提高了133.5%,玻璃化转变温度、失重5%及30%时的温度较PEK-CN分别提升了3.79,0.37,22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酞聚芳醚腈酮 碳化硅 静电纺丝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残炭热固性聚芳醚酮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令曜 赵继永 +1 位作者 曲敏杰 王红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6-1444,共9页
以高性能耐烧蚀高分子材料为目标,首先合成了含氨基双酚单体,再与2,7-二羟基-9-芴酮(BHF)和4,4'-二氟二苯甲酮(DFK)进行SN2亲核缩聚,得到了新型含侧氨基可交联聚芳醚酮,进一步通过高温自交联制备了高性能热固性树脂(PEK-BAD-G)。通... 以高性能耐烧蚀高分子材料为目标,首先合成了含氨基双酚单体,再与2,7-二羟基-9-芴酮(BHF)和4,4'-二氟二苯甲酮(DFK)进行SN2亲核缩聚,得到了新型含侧氨基可交联聚芳醚酮,进一步通过高温自交联制备了高性能热固性树脂(PEK-BAD-G)。通过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氧乙炔烧蚀仪研究了材料的热稳定性、热机械性能和烧蚀性能。通过调节共聚单体比例对聚合物性能进行调控,发现BHF的加入能够提高热固树脂的综合性能,但当BHF含量(质量分数)高于50%时,会在反应中析出,无法获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结果表明,当BHF含量为50%时,热固性聚芳醚酮的耐烧蚀性能、热氧化稳定性和高温机械性能达到最佳。在氮气环境下,热分解温度达到548℃,600和800℃的残炭率分别高达87.5%和77.7%。即使在空气气氛下,600℃残炭率也高达到85.4%。同时DMA结果表明,在400℃时储存模量仍保持在1.9 GPa以上,这表明该材料具有出色的热机械性能。这项研究为烧蚀树脂基体提供了新的选择,也拓宽了聚芳醚酮材料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残炭 聚芳醚酮 热固树脂 耐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苯乙烯/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14
作者 程海龙 韩康辉 +3 位作者 李奥 陶璐静 易飞扬 孙娇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39,共11页
如何平衡质子交换膜(PEM)的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及质子传导与甲醇渗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PEM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含有丙烯基的聚芳醚酮砜共聚物(PAEKS),利用自由基接枝反应将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苯乙烯磺酸钠通过丙烯... 如何平衡质子交换膜(PEM)的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及质子传导与甲醇渗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PEM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含有丙烯基的聚芳醚酮砜共聚物(PAEKS),利用自由基接枝反应将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苯乙烯磺酸钠通过丙烯基引入到PAEKS中,制备了一系列磺化聚苯乙烯/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交联复合膜cr-SPAEKS-x(其中x代表复合膜中磺酸基团的含量),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由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可见,SPS和苯乙烯磺酸钠在交联复合膜中分布非常均匀,没有发生任何分相现象.交联网络结构的形成提高了膜的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同时其独特的亲/疏水相分离结构和交联网络结构也有效提高了交联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和阻醇性能,80℃时磺酸基团含量最高的cr-SPAEKS-120%膜在高达63.5%的吸水率下溶胀率仅为20.1%,甲醇渗透系数最高为3.47×10^(-7) cm^(2)/s,远低于Nafion117的23.80×10^(-7) cm^(2)/s.独特的链结构形成的亲/疏水相分离结构使得该系列膜具有较好的质子传导性能,cr-SPAEKS-120%膜在20和80℃下的质子传导率分别达到0.043和0.113 S/cm,可见该系列交联复合膜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苯乙烯 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 尺寸稳定性 阻醇性能 交联复合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乙烯醇/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15
作者 程海龙 韩康辉 +5 位作者 孙娇娇 郑锐 李奥 栾立伟 管丹丹 陶璐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通过溶液共混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磺化聚乙烯醇(SPVA)含量不同的SPVA/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Cr-SSPxx)。交联网络结构有效增强了交联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扫描电镜显示,交联复合膜呈现了更好的相容... 通过溶液共混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磺化聚乙烯醇(SPVA)含量不同的SPVA/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Cr-SSPxx)。交联网络结构有效增强了交联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扫描电镜显示,交联复合膜呈现了更好的相容性和均一性。随交联度增加,交联复合膜的溶胀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5℃和80℃时,Cr-SSP30膜的溶胀率分别仅有3.7%和7.6%。由于SPVA对醇有阻碍作用,以及交联网络结构增加了膜的致密性,故该系列Cr-SSPxx膜展现出非常优秀的阻醇性能,交联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率明显低于纯S-SPAEK膜和磺化聚乙烯醇/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复合膜,Cr-SSP30膜的甲醇渗透率仅为9.4×10^(-8) cm^(2)/s。虽然与磺化聚乙烯醇/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复合膜相比,交联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有所降低,但由于独特的侧链磺化结构能够促进质子传导,质子传导率最低的Cr-SSP30膜的传导率在25℃和80℃时也都分别达到了0.034 S/cm和0.065 S/cm,同时表现出了更高的质子选择性,能够满足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使用要求,有望在DMFC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 磺化聚乙烯醇 交联复合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氟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佰军 陈春海 +5 位作者 呼微 孙辉 赵爽 姜振华 张万金 吴忠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1-323,共3页
A kind of highly fluorinated bisphenol monomer was synthesized.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1H NMR and MS. 6F PEEK and 6F PEEKK were prepared via aromatic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based on [3,5 di(trifluoromethyl)... A kind of highly fluorinated bisphenol monomer was synthesized.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1H NMR and MS. 6F PEEK and 6F PEEKK were prepared via aromatic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based on [3,5 di(trifluoromethyl)] phenylhydroquinone and difluoro monomers. The T gs of 6F PEEK and 6F PEEKK are 423 and 436 K, respectively. The 6F polymers exhibit a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good solubility. The flexible, creasable and transparent thin films were easily obtained by compression moulding and solution ca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 溶解性 含氟聚合物 合成 表征 三氟甲基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溶性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佰军 陈春海 +5 位作者 金宇辉 呼微 孙辉 吴忠文 姜振华 张万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4-326,共3页
Two novel poly(aryl ether ketone)s based on (3 methyl)phenylhydroquinone were synthesized via aromatic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The high molecular polymers were easily obtained because of the high reaction ... Two novel poly(aryl ether ketone)s based on (3 methyl)phenylhydroquinone were synthesized via aromatic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The high molecular polymers were easily obtained because of the high reaction activity of bisphenol monomer. The traces of DSC showed that the T gs of m TPEEK and m TPEEKK were 421 and 432 K, respectively. The two polymers exhibit a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good solubility. The transparent and flexible films were readily prepared with chloroform solution. The film of m TPEEK had a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ε =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 溶解性 侧基 合成 表征 甲基 苯基 叙丁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取代的新型聚醚醚酮及其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慧 周宏伟 +3 位作者 陈春海 吴忠文 张榕本 于澍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11-1914,共4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甲基侧基取代的可溶性聚芳醚酮均聚物 PETMDEK,同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无规共聚物 PETMDEK-PEDEK,考察了共聚组成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随着共聚物中可溶性 PETMDEK组分的不断增加 ,其聚集态结构也发生变化 ,出现从结... 设计合成了一种甲基侧基取代的可溶性聚芳醚酮均聚物 PETMDEK,同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无规共聚物 PETMDEK-PEDEK,考察了共聚组成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随着共聚物中可溶性 PETMDEK组分的不断增加 ,其聚集态结构也发生变化 ,出现从结晶→液晶→结晶→无定形固体的转变 ,同时溶解性也由可溶向不溶转变 .本文还侧重研究了 PETMDEK组分摩尔分数为 2 0 %的无规共聚物的热致液晶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取代 聚醚醚酮 夫规共聚物 合成 表征 性能 热致液晶 聚芳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聚芳醚酮的合成与性能(Ⅰ)——对苯二酚、联苯二酚、4,4′,-二氟二苯酮三元共聚体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万金 姬相玲 +3 位作者 苑晶 那辉 王军佐 吴忠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38-740,共3页
聚醚醚酮(PEEK)具有突出的耐高温水解和耐辐照性能以及良好的断裂韧性,现已在核能、宇航等高技术领域得到应用。研制新型聚芳醚酮是目前十分活跃的课题。本文采用亲核取代路线,以对苯二酚、联苯二酚、4,4′-二氟二苯酮为单体合成了一系... 聚醚醚酮(PEEK)具有突出的耐高温水解和耐辐照性能以及良好的断裂韧性,现已在核能、宇航等高技术领域得到应用。研制新型聚芳醚酮是目前十分活跃的课题。本文采用亲核取代路线,以对苯二酚、联苯二酚、4,4′-二氟二苯酮为单体合成了一系列含亚联苯结构的新型聚芳醚酮,并对基基本性能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联苯二酚 聚芳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A_2+B_3反应制备超支化聚芳醚酮荧光材料 被引量:7
20
作者 牟建新 张春玲 +2 位作者 王贵宾 陈杰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69-2372,共4页
用3-二甲氨基苯酚与超支化聚芳醚酮(HPETFDEK-F)的末端氟发生反应,制得荧光超支化聚芳醚酮(FHPETFDEK).采用1H NMR,FTIR,DSC和TGA等方法对所得到的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FHPETFDEK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发现其具有荧... 用3-二甲氨基苯酚与超支化聚芳醚酮(HPETFDEK-F)的末端氟发生反应,制得荧光超支化聚芳醚酮(FHPETFDEK).采用1H NMR,FTIR,DSC和TGA等方法对所得到的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FHPETFDEK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发现其具有荧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芳醚酮 B3型单体 支化度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