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钛纳米管的水热法合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芹 陶杰 +3 位作者 翁履谦 徐国跃 王秀华 王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外径约 8nm,壁厚为 1 nm的纳米管 ,以 TEM,XRD和 TG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 ,对它们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管是在 Na OH水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 ,而不是在清洗过程中...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外径约 8nm,壁厚为 1 nm的纳米管 ,以 TEM,XRD和 TG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 ,对它们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管是在 Na OH水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 ,而不是在清洗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机理可能是纳米氧化钛颗粒在强碱作用下形成的 Na2 Ti O3片状物经过卷曲而成短纳米管 ,通过溶解 -吸收机理 ,逐渐长成长纳米管。但清洗溶液的 p H值对生成的纳米管的成分和结构有影响 ,通过控制清洗产物时的溶液的 p H值和热处理温度 ,可以获得组成分别为 Na2 Ti O3,H2 Ti O3和Ti O2 的纳米管 ,且纳米管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在 40 0℃下热处理后 ,能保持其纳米管形貌 ,60 0℃时 ,纳米管间有烧结的迹象 ,至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水热法 形成机理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置换钛酸(盐)纳米管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宋旭春 郑遗凡 +1 位作者 殷好勇 曹广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76-1080,共5页
以掺杂(Mn、Cr、Cu)的锐钛矿相二氧化钛纳米粉体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过渡金属离子置换的钛酸(盐)纳米管,并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元素分析(EDX)、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射光谱(PL)和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进... 以掺杂(Mn、Cr、Cu)的锐钛矿相二氧化钛纳米粉体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过渡金属离子置换的钛酸(盐)纳米管,并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元素分析(EDX)、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射光谱(PL)和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置换的钛酸(盐)纳米管荧光发射强度随金属离子的置换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一般认为低电子空穴对复合率意味着高光量子效率.期望置换后的钛酸(盐)纳米管有可能在催化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钛酸(盐) 置换 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盐纳米管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郝彦忠 韩文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5,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钛酸盐纳米管,并用TEM、XRD、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纳米管管径在5 ̄30nm之间,管长约为0.1 ̄1μm,具有不同于锐钛矿型的钛酸盐结构,分子组成可能是Na4-xHxTi2O5.将钛酸盐纳米管制备成纳米管结构电极,并进行了光电化学研究...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钛酸盐纳米管,并用TEM、XRD、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纳米管管径在5 ̄30nm之间,管长约为0.1 ̄1μm,具有不同于锐钛矿型的钛酸盐结构,分子组成可能是Na4-xHxTi2O5.将钛酸盐纳米管制备成纳米管结构电极,并进行了光电化学研究.钛酸盐纳米管产生阳极光电流,具有n型半导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钛酸盐纳米管 光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光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汤佳 钟世安 肖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87,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TiO2纳米管,在碱性条件下与乙酸锌的无水乙醇溶液反应,得到表面负载ZnO的TiO2复合纳米管(ZnO/TNTs),并研究了复合纳米管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能谱(EDS)、X射线衍... 采用水热法合成TiO2纳米管,在碱性条件下与乙酸锌的无水乙醇溶液反应,得到表面负载ZnO的TiO2复合纳米管(ZnO/TNTs),并研究了复合纳米管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管径约5~10nm,管长约0.1~1μm;经ZnO表面修饰后,纳米管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ZnO粒子呈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均匀分散在纳米管的外表面,粒径约为6nm;光谱分析表明,ZnO/TNTs的吸收光谱有明显红移;且ZnO/TNTs的光催化活性较锐钛矿型TiO2纳米粉末、ZnO纳米粉末和TiO2纳米管有显著提高,且其光催化性能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ZNO 水热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温度和酸洗浓度对水热法合成钛酸盐纳米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鑫 郭翠梨 胡彤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以P25纳米粉体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钛酸盐纳米管。通过TEM和XRD表征手段,研究了水热温度和酸洗浓度对钛酸盐纳米管微观形貌和晶型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去离子水或低浓度的酸处理反应产物时,纳米管的结构清晰完整,其成... 以P25纳米粉体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钛酸盐纳米管。通过TEM和XRD表征手段,研究了水热温度和酸洗浓度对钛酸盐纳米管微观形貌和晶型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去离子水或低浓度的酸处理反应产物时,纳米管的结构清晰完整,其成分主要是H2Ti2O5.H2O;用高浓度的酸处理反应产物时会破坏纳米管结构,其成分主要是锐钛矿型TiO2。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和晶型组成也有显著影响:水热温度90℃时的产物只能得到膜状物和少量纳米管,而水热温度从110℃升至190℃时,纳米管的长度逐渐增长,而管径基本不变;低温反应得到的产物晶型与原料类似,较高反应温度的产物为锐钛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钛酸盐纳米管 酸浓度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Ti3O7纳米管和Na2Ti3O7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洁 杨永强 +1 位作者 杜高辉 许并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3-85,共3页
以TiO2粉末为原料,在浓碱环境中,用水热法制备了H2Ti3O7纳米管和Na2Ti3O7纳米线,并对产物进行了XRD、SEM、TEM、UV-vis、PL、TG-DTA等表征,结果表明,H2Ti3O7纳米管具有更宽的光吸收范围、更高的光催化效率,而Na2Ti3O7纳米线具有更强的... 以TiO2粉末为原料,在浓碱环境中,用水热法制备了H2Ti3O7纳米管和Na2Ti3O7纳米线,并对产物进行了XRD、SEM、TEM、UV-vis、PL、TG-DTA等表征,结果表明,H2Ti3O7纳米管具有更宽的光吸收范围、更高的光催化效率,而Na2Ti3O7纳米线具有更强的可见光发射和更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盐 水热法 纳米管 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铋共掺杂TiO_2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海燕 钱俊杰 +3 位作者 刘金凤 李秋叶 张敏 杨建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1-420,共10页
以纳米管钛酸为钛的前驱体,Bi(NO3)3·5H2O为N源和Bi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Bi共掺杂的TiO2;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所制备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性能(λ≥420nm).利用XRD、XPS、UV-Vis DRS、TEM等技术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进行... 以纳米管钛酸为钛的前驱体,Bi(NO3)3·5H2O为N源和Bi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Bi共掺杂的TiO2;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所制备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性能(λ≥420nm).利用XRD、XPS、UV-Vis DRS、TEM等技术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主要为锐钛矿型,粒径20nm左右,掺杂的Bi主要以Bi2O3和BiONO3两种形式存在.N元素除了以NO-3的形式存在于BiONO3中,还有少量N以间隙氮掺杂于TiO2中形成Ti—O—N键.N、Bi共掺杂的TiO2在可见光下表现出了优越的光催化性能,其中水热温度为130℃,Bi/Ti摩尔比为1%时,催化活性最高.催化活性的提高源于N和Bi的掺杂增加了样品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钛酸 氮铋共掺杂 水热法 二氧化钛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热法合成钛酸盐纳米管用于CO2/CH4吸附分离的研究
8
作者 王晓华 周瑶 张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6-260,共5页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发达孔结构的钛酸盐纳米管(TiNTs),并用浸渍法将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四乙烯五胺(TEPA)负载至钛酸盐纳米管上,用以吸附分离CO2和CH4。利用扫描电镜(SEM)、低温氮吸附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发达孔结构的钛酸盐纳米管(TiNTs),并用浸渍法将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四乙烯五胺(TEPA)负载至钛酸盐纳米管上,用以吸附分离CO2和CH4。利用扫描电镜(SEM)、低温氮吸附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吸附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贝士德吸附仪研究其CO2和CH4的吸附性能,并对CO2/CH4的分离系数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60%TEPA改性的TiNTs分离因子最大,能很好地分离CO2和CH4;胺修饰的TiNTs除具有较高的CO2吸附能力外,还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在煤层气CO2脱除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法 钛酸盐纳米管 二氧化碳 甲烷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3+)离子置换钛酸盐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9
作者 高跃生 毛健 +1 位作者 侯廷红 涂铭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92,共3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钛酸盐纳米管,随后以硝酸铈溶液与钛酸盐纳米管进行了离子交换反应,并利用TEM、XRD、FT-IR、UV-Vis、zeta电位等对试样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钛酸盐纳米管管径约为8~10nm,钛酸盐纳米管的物相可以近似...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钛酸盐纳米管,随后以硝酸铈溶液与钛酸盐纳米管进行了离子交换反应,并利用TEM、XRD、FT-IR、UV-Vis、zeta电位等对试样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钛酸盐纳米管管径约为8~10nm,钛酸盐纳米管的物相可以近似表示为NaxH2-xTi3O7(x≈0.70)。离子交换后,XRD分析显示纳米管的骨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禁带宽度由3.26eV减少到2.70eV,扩展了其光谱吸收范围;且经离子交换后的样品的zeta电位绝对值较起始钛酸盐纳米管的电位值有所提升,水相体系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管 钛酸盐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