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解植物蛋白(HVP)的酶法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2 位作者 张燕 刘子宇 吕景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1,45,共4页
利用胰蛋白酶水解豆粕粉来制备植物水解蛋白 (HVP) ,确定了胰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 :T=5 5℃ ,pH =8 0 ,E/S =2 6 0 0u/g ,固液比 1:8,水解 6h。得到了收率高 ,水溶性好的HVP。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酶法制备 应用 添加剂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HVP微反应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明玉 郑姣姣 +3 位作者 李永歌 刘晓晨 杨雪娟 刘立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以温度、时间、pH值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HVP)的微反应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VP的最佳微反应工艺条件为温度101.5℃,pH值5.29,时间135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水解植物... 以温度、时间、pH值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HVP)的微反应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VP的最佳微反应工艺条件为温度101.5℃,pH值5.29,时间135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 响应面 优化 微反应 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5μm电解铜箔性能及形貌的影响
3
作者 樊斌锋 韩田莉 +2 位作者 王庆福 彭肖林 裴晓哲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电解铜箔因其具有强度高、延展性良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目前对于5μm电解铜箔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单一变量法考察了PEG、HVP和HP等添加剂对Cu电沉积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究PEG、HVP和HP复合添加剂对5μm电解... 电解铜箔因其具有强度高、延展性良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目前对于5μm电解铜箔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单一变量法考察了PEG、HVP和HP等添加剂对Cu电沉积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究PEG、HVP和HP复合添加剂对5μm电解铜箔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添加剂对5μm电解铜箔外观形貌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PEG和HVP具有增强极化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极化作用增强,HP具有去极化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去极化作用增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复合添加剂的浓度为PEG 0.36 g/L、HVP 0.12 g/L、HP 0.05 g/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较佳性能为抗拉强度485.17 MPa、延伸率3.72%、粗糙度1.31;相比于单一添加剂,最优配比复合添加剂下的复合镀层表面更加均匀平整,且颗粒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μm电解铜箔 铜沉积 复合添加剂 聚乙二醇(PEG) 水解蛋白(hvp) 醇硫基丙烷磺酸钠(HP) 铜箔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短波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牛奶中掺假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右军 朱大洲 +2 位作者 屠振华 庆兆珅 籍保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采集了25个合格液态牛奶样品,并制取了3组分别掺入不同含量掺假物质的牛奶样品:水解植物蛋白粉(0.3~50g/kg),乳清粉(0.03~30g/kg),植脂末(0.03~30g/kg),每组含50个样品。应用CCD短波近红外光谱仪(600~1100nm)扫描其透反射光谱,研究... 采集了25个合格液态牛奶样品,并制取了3组分别掺入不同含量掺假物质的牛奶样品:水解植物蛋白粉(0.3~50g/kg),乳清粉(0.03~30g/kg),植脂末(0.03~30g/kg),每组含50个样品。应用CCD短波近红外光谱仪(600~1100nm)扫描其透反射光谱,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掺假物质的可行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牛奶中掺假物质含量之间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对掺入的水解植物蛋白粉的定量预测准确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69,预测标准差为0.456g/kg,可以满足定量检测的需要。预测乳清粉和植脂末含量时,由于很多样品的掺假物浓度低于1‰时,受近红外光谱检测限的限制,难以准确预测牛奶中这两种掺假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牛奶 水解植物蛋白粉 乳清粉 植脂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水解植物蛋白制备肉味香精的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1 位作者 张燕 阎晶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5,共3页
研究了酶法水解植物蛋白制备肉味香精的工艺条件,其最佳条件是:将豆粕粉用2%复合胰酶水解后,添加6%葡萄糖、0.8%L-半胱氨酸和0.4%DL-蛋氨酸,在115℃下反应60min。此条件下,反应液产生了香气强烈而协调的肉味香精。
关键词 酶法水解 植物蛋白 制备 肉味香精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植物蛋白 被引量:26
6
作者 高文宏 李国基 +1 位作者 于淑娟 高大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67-171,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解植物蛋白工艺、优点、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氯丙醇的毒性、分析检测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氯丙醇 毒性 检测 酱油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肉味香精 被引量:32
7
作者 宋焕禄 孙宝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4,共5页
综述了肉味前体物质,导致肉挥发性香气产生的反应,肉香气的成分分类,天然肉味香精的生产等方面,着重叙述了肉味前体物质,Mailard反应和分别以HVP、肉蛋白质酶水解物为基料的天然肉味香精的生产,并对天然肉味香精的发展... 综述了肉味前体物质,导致肉挥发性香气产生的反应,肉香气的成分分类,天然肉味香精的生产等方面,着重叙述了肉味前体物质,Mailard反应和分别以HVP、肉蛋白质酶水解物为基料的天然肉味香精的生产,并对天然肉味香精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味香精 水解植物蛋白 肉蛋白酶水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癌物3-氯-1,2-丙二醇的毛细管电泳/电导分离检测 被引量:8
8
作者 谢天尧 李娜 +1 位作者 唐亚军 莫金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5,共3页
利用硼酸能与3 氯 1,2 丙二醇(3 MCPD)上的2个邻位羟基进行键合生成配合阴离子、从而增加多羟基化合物的负电荷的特性,在15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10mmol/LH3BO3(pH8 3)介质中,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了3 MCPD,该方... 利用硼酸能与3 氯 1,2 丙二醇(3 MCPD)上的2个邻位羟基进行键合生成配合阴离子、从而增加多羟基化合物的负电荷的特性,在15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10mmol/LH3BO3(pH8 3)介质中,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了3 MCPD,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 5~20mg/L,检出限为0 1mg/L(S/N=3)。对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pH值以及硼酸与3 MCPD的相互作用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作了探讨。应用于水解植物蛋白(HVP)中的3 MCPD的分离检测,取得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物 3-氯-1 2-丙二醇 毛细管电泳 电导分离检测 水解植物蛋白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售水解蛋白氯丙醇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傅武胜 赵云峰 +3 位作者 李敬光 张磊 吕华东 吴永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2-285,共4页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SPD)进行样品的净化,以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气相-质谱法(GC-MS)的内标法定量测定氯丙醇,初步调查了我国市售水解蛋白(HVP)氯丙醇的污染水平。发现酸水解HVP产品氯丙醇污染严重,氯丙醇的典型代表3-氯-1,2-...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SPD)进行样品的净化,以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气相-质谱法(GC-MS)的内标法定量测定氯丙醇,初步调查了我国市售水解蛋白(HVP)氯丙醇的污染水平。发现酸水解HVP产品氯丙醇污染严重,氯丙醇的典型代表3-氯-1,2-丙二醇(3-MCPD)的几何均数达到6.04mg/kg(以液体计),70%的样品3-MCPD含量超过1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蛋白 3-氯-1 2-丙二醇 污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植物蛋白制备肉味香精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毛善勇 周瑞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研究了以水解植物蛋白、木糖和半胱氨酸盐酸盐为主要原料,经美拉德反应制备肉味香精的工艺条件,并对影响肉味形成的5个因素进行考察,以芳香喜好性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其最佳的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30℃、时间70min... 研究了以水解植物蛋白、木糖和半胱氨酸盐酸盐为主要原料,经美拉德反应制备肉味香精的工艺条件,并对影响肉味形成的5个因素进行考察,以芳香喜好性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其最佳的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30℃、时间70min、pH7.0、半胱氨酸盐酸盐及木糖添加量分别为25%和24%时,肉香最好,并且生成了强烈而协调的带有烤牛肉味的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木糖 半胱氨酸盐酸盐 美拉德反应 肉味香精 芳香喜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量3-氯-1,2-丙二醇的水解植物蛋白生产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青哲 刘元法 周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9-182,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低酸、低温条件下植物蛋白的优化水解工艺,此工艺旨在降低水解蛋白中的氯丙醇类物质。研究确定:在98℃左右、固液比1:5、盐酸浓度4mol/L、水解18h所得水解蛋白中3-氯-1,2-丙二醇含量为1.25mg/kg,仅是常规酸法的5%。进一步... 本文研究了在低酸、低温条件下植物蛋白的优化水解工艺,此工艺旨在降低水解蛋白中的氯丙醇类物质。研究确定:在98℃左右、固液比1:5、盐酸浓度4mol/L、水解18h所得水解蛋白中3-氯-1,2-丙二醇含量为1.25mg/kg,仅是常规酸法的5%。进一步进行碱中和与减压浓缩处理,可使3-氯-丙二醇残留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3-氯-1 2-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肉味香精及其风味调配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宏梁 马雅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8,共4页
研究用酶水解牛肉和大豆蛋白粉制成牛肉水解蛋白和大豆水解蛋白,再添加葡萄糖和半胱氨酸等辅料,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牛肉味香精的主香体,再对其进行调香,确定能产生逼真、浓郁牛肉香味的最佳配方。
关键词 肉味香精 动物水解蛋白(HAP) 植物水解蛋白(hvp)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邱丹丹 刘嘉 +2 位作者 于春焕 王超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22-324,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对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AHVP)以及添加不同比例(10%~50%)AHVP而得的配制酱油进行类别分析。结果表明: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及配制酱油在以PLS主成分为坐标的二维线性投影...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对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AHVP)以及添加不同比例(10%~50%)AHVP而得的配制酱油进行类别分析。结果表明: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及配制酱油在以PLS主成分为坐标的二维线性投影图中分布差异明显;通过模型相关系数(R2)和交互验证标准差(RMSECV)比较,筛选出建模光谱波段为4000~500cm-1,同时确定了最适主因子数为8。利用模型成功对21份盲样进行鉴定,证明利用PLS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检测配制酱油中HVP的添加量,且最大偏差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 酸水解植物蛋白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检测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的3-氯-1,2-丙二醇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邢晓平 曹玉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5,共4页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研究了水解植物蛋白液中3-氯-1,2-丙二醇(3-MCPD)含量的测定。探索了3-MCPD检测的最佳电泳条件。以328μm的铜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电极电位为+0.65V(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检测池缓冲液为0.0...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研究了水解植物蛋白液中3-氯-1,2-丙二醇(3-MCPD)含量的测定。探索了3-MCPD检测的最佳电泳条件。以328μm的铜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电极电位为+0.65V(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检测池缓冲液为0.05mol/L氢氧化钠,运行缓冲液为30mmol/L硼砂(pH9.24)时,3-MCPD能被很好地分离。3-MCPD的线性范围为6.6~200mg/L,检测限为0.22mg/L。研究了水解缓冲液的pH值、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3-MCPD水解反应的影响,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检测水解反应过程中3-MCPD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H8.0的水解缓冲液中,将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前体于90℃条件下恒温加热1h,能有效地控制3-MCPD的含量在1.0mg/kg以下,从而达到我国食品安全允许的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3-氯-1 2-丙二醇 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水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酱油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特征挥发性组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昭竞 李根容 +2 位作者 肖瑞琪 胡华 朱永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内标物定量方法,对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酿造酱油中特征组分以醇类、酚...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内标物定量方法,对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酿造酱油中特征组分以醇类、酚类、酸酯类以及呋喃类和吡咯类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特征组分则以吡嗪类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为主。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酱油风味分析评价工作及建立基于挥发性风味组分的酿造酱油和非酿造酱油鉴别检验方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挥发性风味组分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法测定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的3-氯-1,2-丙二醇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捷 王志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7-450,共4页
建立了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3-氯.1,2-丙二醇(3-MCPD)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Aoisa.HBL固相萃取柱萃取,正己烷.乙酸乙酯净化提取,七氟丁酰咪唑衍生,衍生物经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GC/NCI-MS)选... 建立了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3-氯.1,2-丙二醇(3-MCPD)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Aoisa.HBL固相萃取柱萃取,正己烷.乙酸乙酯净化提取,七氟丁酰咪唑衍生,衍生物经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GC/NCI-MS)选择离子模式(SIM)检测,外标法定量。3-MCPD的定量检测限为0.5μg/kg,平均回收率为92.2%~97.4%,相对标准偏差为3.6%~10.9%。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负化学电离源 选择离子扫描 固相萃取 3-氯-1 2-丙二醇 水解植物蛋白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量3-氯-1,2-丙二醇的水解植物蛋白生产工艺优化
17
作者 金青哲 刘元法 周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58,共3页
研究了在低酸、低温条件下植物蛋白的优化水解工艺,旨在降低水解蛋白中的氯丙醇类物质。研究确定,在95℃左右,固液比1∶5,盐酸浓度4mol/L,水解18h,所得水解蛋白中3-氯-1,2-丙二醇含量为1.25mg/kg,仅是常规酸法的5%。进一步进行碱中和与... 研究了在低酸、低温条件下植物蛋白的优化水解工艺,旨在降低水解蛋白中的氯丙醇类物质。研究确定,在95℃左右,固液比1∶5,盐酸浓度4mol/L,水解18h,所得水解蛋白中3-氯-1,2-丙二醇含量为1.25mg/kg,仅是常规酸法的5%。进一步进行碱中和与减压浓缩处理,可使3-氯-丙二醇残留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1 2-丙二醇 水解植物蛋白 生产工艺 优化 氯丙醇类物质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水解及在热反应肉味基料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羽桐 赵银 +4 位作者 李健 李娟 杜文斌 谭佳 谢建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6-409,共14页
植物蛋白来源广泛、品种繁多、价格低廉,早期以水解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热反应肉味基料再辅以调香所得肉味香精产品肉风味不佳。随后以动物蛋白水解物和动物脂肪为主要原料制备肉味基料再辅以调香的产品,因肉风味像真性好,成为行业主流... 植物蛋白来源广泛、品种繁多、价格低廉,早期以水解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热反应肉味基料再辅以调香所得肉味香精产品肉风味不佳。随后以动物蛋白水解物和动物脂肪为主要原料制备肉味基料再辅以调香的产品,因肉风味像真性好,成为行业主流。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与环保意识的提高,替代动物性原料制备植物性肉味香精(素肉香精)得到青睐,从而如何以水解植物蛋白为原料制造理想的肉味基料再次成为肉味香精行业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迄今报道的植物蛋白水解工艺、以水解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肉味基料工艺及检测的风味物质,将为新型植物性热反应肉味基料工艺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水解物 酸解 酶解 热反应 肉味香精 肉味基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在蚝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韩硕 郑姣姣 李永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文章介绍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在蚝油中的应用基础,通过试验证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应用于蚝油可以明显提升蚝油的品质,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在蚝油配方中的最适添加量,感官品评得出最优风味、口感配方:软水61.... 文章介绍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在蚝油中的应用基础,通过试验证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应用于蚝油可以明显提升蚝油的品质,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在蚝油配方中的最适添加量,感官品评得出最优风味、口感配方:软水61.28%,蚝汁10.0%,食用盐8.0%,白砂糖8.0%,酿造酱油5.0%,味精3.5%,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3.0%,HVP粉1.2%,三氯蔗糖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 蚝油 应用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水解植物蛋白热反应制备烤牛肉香基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立新 李永歌 杨雪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3,共6页
研究影响酸水解植物蛋白热反应制备烤牛肉香基的因素,同时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酸水解植物蛋白热反应制备烤牛肉香基的影响。在单因素初步试验的基础上,以烤牛肉香基的感官评分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考察各加... 研究影响酸水解植物蛋白热反应制备烤牛肉香基的因素,同时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酸水解植物蛋白热反应制备烤牛肉香基的影响。在单因素初步试验的基础上,以烤牛肉香基的感官评分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考察各加工条件对酸水解植物蛋白热反应制备烤牛肉香基的影响,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最优条件下反应产物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126 g、I+G 2.5 g、L-谷氨酸1.0 g、L-半胱氨酸盐酸盐5.0 g、L-脯氨酸1.0 g、甘氨酸5.0 g、盐酸硫胺2.5 g、葵花子油4.0 g、还原糖0.075 mol,热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90 min、反应p H值7.5时制备的烤牛肉香基风味浓厚、圆润、真实、持久,香气评分值可达到95.86。对挥发性物质分析表明,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烤牛肉香基中主要香气成分为吡嗪类、酮类、酯类、醇类、醛类化合物和一些杂环化合物。产物中含有的吡嗪类、酮类、醇类、醛类等化合物是重要的烤香和肉香味关键贡献性成分,烤牛肉香味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水解植物蛋白 MAILLARD 反应 烤牛肉香基 h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 (h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